汽油机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合集下载

国外GDI发动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外GDI发动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外GDl发动机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汽油缸内直接喷射式(GD I )发动机,是上世纪90年代末国外内燃机研究与开发中最引人注目的发动机。

专家们认为,GDl发动机的出现使汽车发动机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它将在21世纪取代传统的汽油机和柴油机而成为轿车最理想的动力装置。

1总体发展动向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将燃油喷射到进气管中,与空气混合后再进入气缸内燃烧。

而GD I发动机的工作特点是,将燃油直接喷入气缸,利用缸内气流和活塞表面的燃料雾化效果达到燃烧的目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GDl发动机在工作的均匀性及全负荷下的性能方面都有极佳的表现,而且使汽油机的冷车工作不稳定性问题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此外,GDl发动机还有实现分层燃烧的特点,可使燃油经济性大大提高。

G D I发动机与一般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区别在于汽油喷射的位置,目前一般汽油发动机上所用的汽油电控喷射系统,是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或进气管道上,与空气混合成混合气后再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燃烧室内被点燃作功;而GD I缸内喷注式汽油发动机顾名思义是在气缸内喷注汽油,它将喷油嘴安装在燃烧室内,将汽油直接喷注在气缸燃烧室内,空气则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与汽油混合成混合气被点燃作功,这种形式与直喷式柴油机相似,因此有人认为,GDl汽油发动机是将柴油机的形式移植到汽油机上的一种创举。

缸内喷注的关键在于产生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的缸内气流运动状态,通过技术手段使喷射入气缸的汽油与空气形成一种多层次的旋转涡流。

因此GDl采用了立式吸气口、弯曲顶面活塞、高压旋转喷射器等三种技术手段。

目前,各国的汽车公司都在大力开发和采用这种技术先进、性能优异的产品。

日本三菱汽车公司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自1996年8月率先向市场投放第一台 GDl发动机以来,三菱公司先后又开发出了多种不同类型的GDl发动机,即 2.4L四缸机、3. OL六缸机和3. 5L六缸机,它们己分别装用于四种中、大型轿车投放市场。

近年来,该公司又推出多种GDl新机型:4. 5L的V8机、L 5L的直列四缸机和O. 66L的直列三缸机。

新型高效汽油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新型高效汽油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

新型高效汽油机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在当前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汽车工业正朝着新型高效汽油机的研发和生产方向迅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汽车制造商和技术企业不断推出各种新型高效汽油机,以满足市场对于更环保、更节能的汽车需求。

作为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新型高效汽油机的研究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一、新型高效汽油机的技术特点1.1 变速缸内直喷技术变速缸内直喷技术是当今高效汽油机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通过对喷油系统和点火系统进行优化,使得燃油在燃烧室内更充分地燃烧,提高了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效率,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1.2 双涡轮增压技术双涡轮增压技术通过在发动机上配备两个涡轮增压器,能够更好地发挥发动机的功率,并且在低速工况下也能够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油机的燃烧效率,也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1.3 智能变缸技术智能变缸技术能够根据汽车的实际工况来实现动态地调整发动机的气缸数量,从而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在实际行驶中的燃油经济性,也降低了汽车的排放。

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2.1 发动机控制单元作为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国产化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不断加大了对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研发和生产力度,逐步实现了对核心技术的突破。

国产化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在提高汽车动力系统的整体性能的也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2 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作为提高汽车动力性能的重要零部件,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涡轮增压器制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涡轮增压器的国产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产化的涡轮增压器不仅提高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汽车工业链的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

2.3 变速缸内直喷喷油器变速缸内直喷喷油器是新型高效汽油机的重要部件之一,也是当前汽车制造商竞相研发和生产的重点对象。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展望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展望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技术方面的追求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提高。

汽车作为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时有目共睹的。

其中,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是提供汽车动力的重要结构,也是提高汽车运行效率高地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对汽车发动机工业发展状况的简述,分析现有的发动机新技术,从而浅析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未来展望。

标签:发动机;新技术;开发;展望1 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汽车的保有数量的增加,石油紧缺、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已经逐渐浮现出来。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是汽车运行的动力源泉。

汽车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发动机的技术革新,动力、经济、可靠等性能需求催生了发动机新技术的出现。

2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状况进入本世纪以来,汽车发动机并未因其他的动力竞争而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其仍处于主体地位。

通过高强度低密度的复合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发动机的在整体硬度不断变大的同时还能够兼顾重量。

与传统的铸铁材料的发动机气缸相比,现在的合金材料的缸体不仅导热性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材质重量大大减少。

但由于本身制造成本的问题,所以合金缸体并没有完全取代铸铁钢铁。

1998年,由巴斯夫公司与丰田用聚酰胺6合作开发制造的进气歧管,取代了铸铁、铸铝等金属材料。

其特征是一种经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酰胺,并已成为众多车型的“首选材料”。

此种材质比金属在质量方面减少了近40%,比起其他材质的缸体,阻力更低,更有利的空气动力设计,使他实现起来更加容易。

在燃烧模式和燃烧系统也发生重大变革,由于稀燃技术在汽油机上的成功应用。

使得缸内直喷式汽油机、缸内直喷分层燃烧发动机、双模直喷发动机三种燃烧系统成为主流的发动机燃烧模式。

在燃料方面,由于空气污染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使用哪种燃油,改善燃油本身的经济成本,降低发动机对燃油的依赖已成为世界各国针对发动机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

不管是压缩天然气、乙醇汽油都是在根本上增加燃油的燃烧效率,从而间接的降低发动机对燃油的依赖程度,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废气的排放。

乘用车市场的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二)

乘用车市场的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二)

第一个把涡轮增压技术 引
体 技术 层 面 上 ,取得 入 中国汽油机 乘 用车 的仍是 大
了长足 的进 步 ,跨 国 众公 司 ,最 先将 这项技 术应 用 巨头为 了应 对 日益激 萨 特 18 发动机 上 。应 用涡轮 . T 烈 的市 场 竞争 ,开始 增压 技术 ,发 动机排 出的废气
两 个 都 是 废 气 涡 轮 增 压 ,也 大 众 速 腾 轿 车 将 装 备 最 新 结 构紧凑 、体积偏 小 ,汽油机 有一个 用废气 涡轮增 压 ,另 1 L T I, . — S  ̄增压( 4 废气涡轮增 本 身的混 合气形成 机理 和燃烧 压 一机 械 复 合 增 压 技 术 ,使 的特殊性质 都在一 定程度 上限
较 高 。这些 也在一 定程度 上限 用车 自主品牌 的代表。奇瑞也 自身 重量来 降低燃油 消耗 。 达 开 发上 。通过技术 引进 、技术 到 节 能环 保 的 目标 。从 C M 合 作等 多种 途径 。来发展 自己 S 的研究分 析看 。铝合金 缸盖 目 的发 动机 , 而摆 脱 过 去 在 跨 从 前已经在 乘用车汽 油机 上 占有 国公 司夹缝 中求生存 的 困境 。 绝对 的主 导地位 。其装机 比例 奇瑞、华展、吉利为代表的本
压器是精密的汽车零部件。技 的B 18 涡 轮增 压发 动机 。 结构本身也向着材料轻量化方 也 在慢 慢站稳 脚跟后 。开始投 L. T 术含量高 。制造维修成本也比 升 功率 达 到6 .K 。作 为乘 向发 展 。也 在致 力于通过 减轻 入更多的精力在自主发动机的 94 展 现 状 ( ) f i -油 - 二
正叫
其 附



加工精度、装配技术等都有更 制 了它在 国内乘用车 汽油机 上 在不久 的将 来推 出2 L 。 的涡 轮 现 了在乘 用车汽油机 结构本 身 0

浅谈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汽车是当前社会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代步工具,它给民众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

伴随着当前各种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方面的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一个国家在能源方面的改革。

因此,此文就当前汽车发动机方面的新技术运用进行探讨,从而提供一些促进国家汽车行业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新技术;运用引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产业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受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未能取得预期的大范围推广目的,燃油动力汽车仍是现阶段汽车工业生产的主要对象,而节能减排作为汽车产业化节能环节的重要一项,其技术研发也成为了当前产业的核心发展方向,高效汽油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首要选择,具体而言现阶段常见的小型汽油发动机节能降耗新技术主要有三大类,即减少泵气损失(多气门、顶置凸轮,可变气门正时。

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电控制系统由传感器、ECU、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运行参数,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至控制单元,传感器数量越多,检测越精确。

ECU 给各种传感器提供参考电压,接收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分析计算后产生输出信号送到执行器。

执行器接收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产生执行动作,实现各种控制,由燃油泵、喷油嘴、点火线圈或点火控制器、怠速阀、EGR 阀、EVAP 阀等组成,执行器数量越多,功能越强。

当汽车行驶时,ECU 根据传感器收集到的发动机运行时的各种信号,进行计算,并判断发动机运行情况,并与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比对,时时进行调整,以控制发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实现效率最大化。

2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的运用及发展2.1电控技术这些年来,国内的汽车汽油机相关单位已经在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如四气门、液压挺杆、铝合金气缸体等等。

另外,可变气门升程、汽油机缸内直喷等技术也在多个汽车品牌当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汽车生产量的增加,人们对汽车的舒适度和安全度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即使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得很快,但是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国发动机市场近年来也出现了强劲的改变。

近年来,全球石油资源的使用日益紧张,人们开始研究发动机的替代燃料。

天然气和甲醇等新产品被广泛使用,并在发动机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汽车厂商和专业发动机制造商都开始着手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因此,为了了解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过程,本文论文结合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当前汽车发动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产量的日益增长以及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减少汽车燃料消耗是当前汽车工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国出台了对各种轿车的油耗法规,另外,在当前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排放。

因此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性能先进、稳定、良好的发动机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汽车质量的关键措施提升重点集中在优良的汽车发动机方面。

现如今,受到经济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功用影响,汽车与发动机的发明已经开始逐渐朝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高效能、低排放发动机将成为主流。

因此,节能环保发动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汽车的组件有很多,比如橡胶制成的轮胎、方向盘、座位、汽车外壳。

除了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外部配置外,汽车内部设置的机动化配置还有很多。

电池、油箱、发动机等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配置。

其中汽车发动机对汽车来说相当于人类对心脏的重要性。

没有心脏的人不能生存,同样没有汽车发动机的车也不能开,甚至不能叫车。

私家车、货车、专业赛车等汽车发动机将像心脏一样存在。

汽车发动机性能决定了汽车的性能、价钱和寿命。

对专业赛车手来说,他们会在好汽车发动机上花费很多精力和金钱。

只有良好的汽车发动机性能才能保证他们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在汽车发动机性能上超过其他对手。

汽车发动机技术现状与进展

汽车发动机技术现状与进展

汽车发动机技术现状与进展张宗法熊锐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国产发动机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阐述了国外车用发动机在节能环保的一些新技术,提出了未来车用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关键是提高能量利用率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21世纪汽车发展形态决定的因素是环保和节能。

据统计,每年汽车用油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9成石油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稀缺,而且越来越昂贵。

2001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石油的价格翻了一番,从每桶30美元左右涨到每桶60多美元,作为一次性资源的石油,其贮藏量随开采量的不断增长而逐渐减少,石油资源枯竭之日为期不远预计到2050年汽车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

世界能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

我国是贫油国,已成为石油进口大国。

目前我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

2007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已达16518万t。

我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存在着一个巨大缺口。

我们必须有效的面对能源危机问题。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汽车排放物对大气的污染,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愈来愈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

最近,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V 排放标准。

该标准将适用于所有在欧盟国家销售的柴油引擎汽车,并从2009年起生效。

将于2008年生效的欧Ⅳ标准允许的最大颗粒排放为0.025g/km,氮氧化物排放量为0.25g/km。

当2008年奥运会锁定我国北京时,我国汽车业也同时听到了环保排放标准的倒计时的声音,北京已宣布,从2003年1月1 日起北京将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标准由现在的欧Ⅰ改为欧Ⅱ,2008年前北京将正式实施欧Ⅲ排放标准,上海也将于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欧Ⅱ排放标准。

面对欧Ⅲ排放标准的考验,中国汽车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也将不可避免。

综上所述,伴随着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而来的是大气污染和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

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发动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性能先进、稳定、良好的发动机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汽车质量的关键措施提升重点集中在优良的汽车发动机方面。

现如今,受到经济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功用影响,汽车与发动机的发明已经开始逐渐朝着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高效能、低排放发动机将成为主流。

因此,节能环保发动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1汽车发动机发展现状我国发动机主要是以外资、合资品牌,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限制,我国自主发展品牌非常缓慢。

我国汽车发动机生产起步相对较晚,技术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即使目前自主品牌,特别是轿车、微型车与商用车的发动机销量持续增长,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逐渐扩大,但是研发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如高压共轨技术、燃油电喷技术仍旧由国外提供,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轿车发动机从引进与合资开始。

如,一汽与德国大众、一汽与日本丰田等。

而自主品牌如吉利、华晨以及奇瑞等,都是最近十年才研发出来的,尤其是最近的5年,才进入到发展时期[1]。

从相关数据了解到,在2011年的时候,我国累计发动机销量就超过1671台,自主销量增长最快要数五菱,最小的则为北京现代。

发展至今,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发动机销量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在发动机的销量中,合资品牌仍旧占据着较大分量,在市场销量份额不断创造出新高。

另外,自主品牌轿发动机销量不断提高,在资金投资与技术方面进步非常明显。

根据资料显示,2011年国内汽车销量就超过了1841万辆,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项就是在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相关政策退出进行调整的时候,汽车产量并没有受到调整因素的影响。

自主品牌交叉销量超过550万辆。

从实际中可以了解到,不仅销量持续增长,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动机技术水平也在大幅度的提高。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我国发动机制造企业江淮汽车整合全球资源,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合作,为达到低排放与油耗的目的,投入资金,成立专门的研发中心。

研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新产品在节能方面处于国家领先水平。

2汽车发动机发展趋势从汽车发动机发展的现状可以了解到,相较于过去,汽车发动机已经获得长远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机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1.内燃机发展面临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石油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开发内燃机节能新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成为内燃机技术发展的一大主题。

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煤炭以及石油等燃料的开发和利用,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直接危
及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降低内燃机排放,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

因此,减排成为内燃机技术发展的又一大主题。

2.汽油机节能减排措施
(1)燃油电子喷射
相比于过去采用的化油器,燃油电子喷射系统可以的燃油计量精确度上有
较大幅度的提高。

因此,采用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的汽油机,其经济性和动力性有很大的提高,使对混合气浓度要求的三效催化转化器降低排放成为可能。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从单点式发展到多点式。

这使汽油机不仅在动力性上仍旧能保持其密度的特点,而且其燃油性几乎可以和柴油机相媲美。

(2)汽油机直喷(GDI)技术
就是将汽油通过高压供油系统将汽油直接喷到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

与传统的多点气道喷射的汽油机相比,GDI有四大显著的优点: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未燃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使汽油在燃烧室内雾化、蒸发,降低了燃烧室内空气的温度,从而增加了燃烧室内空气的质量;因汽油蒸发降低了充气的温度,使发动机设计师有可能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GDI使发动
机能很容易实现分层燃烧。

(3)可变气门定时和升程系统
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进气与换气过程的基本机构,主要的控制参数是气门定时和升程。

对应于一定的运行工况,要求的定时和升程各不相同。

但一般发动机一经制造出后,气门机构的定时和升程便不能改变,这势必造成部分工况不能在最优的状态下,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品质达到最优。

3.汽油机可变技术
(1)可变气门技术
高转速下与低转速下,气门的正时角对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的影响是明显的,高转速下可以充分利用进气惯性而提高进气量和扫气效率,所以气门早开晚闭,低转速反之,现在的发动机大多有这个技术。

目前正在发展的完全电子控制的气门机构,可以取消汽油机的节气门,进气量大小完全由气门定时和升程决定。

这样可以使汽油机燃料经济性再提高一步。

(2)可变进气技术
可变进气歧管长度与截面积式:在低、中速,空气经过较细的进气岐管,由于进气流速快,且进气脉动惯性增压的结果,使较多的混合气进入气缸,提高转矩输出;在高速,空气经过较短的进气岐管,管径变大,进气阻力小,充填效率高.以维持高转矩输出
可变进气道式:在低转速,一个进气道被控制阀封闭,仅一个进气道进气,进气气流增快,提高进气惯性,改善进气效率,且造成强横涡流或纵涡流,使燃烧迅速,提高转矩输出;在高转速时,二个进气道进气,进气充足,维持高转矩输出。

(3)可变压缩比技术
可变压缩比的目的在于提高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在增压发动机中,为了防止爆震.其压缩比低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

在增压压力低时热效率降低,使燃油经济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增压压力低的低负荷工况使压缩比提高到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压缩比相同或超过。

另一方面,在高增压的高负荷工况下适当降低压缩比。

换言之,随着负荷的变化连续调节压缩比.以便能够从低负荷到高的整个工况范围内有提高热效率。

(4)可变气缸技术
在低工况下切断发动机一部分气缸的燃油供给,一旦这几个工作气缸已不能满足功率要求时,断油的气缸便恢复供油并点火工作。

这种工作方式称为分缸断油。

报告总结
上述内容是通过本次专题讲座学习的一点认识和体会,存在许多不足或错误。

总的来说,面对扑面而来的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浪潮,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既有责任也有义务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节能减排水平,我们必须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大投入。

无疑,更加先进的发动机新技术将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