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全套文学常识归纳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全套文学常识归纳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全套文学常识归纳一:外国作家作品1(7上)*《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寓言。
选自《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2(7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
选自《普希金诗集》,十九世纪。
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诗作者以劝告的口吻,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3(9下)*《祖国》,诗歌。
选自《莱蒙托夫诗选》,十九世纪。
作者: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
莱蒙托夫的一曲<<祖国>>,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奇异的“爱情”。
4(9下)《变色龙》,小说。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十九世纪。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本课中作者把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的忠实走狗。
人教版初中文学常识大全

人教版初中文学常识大全
人教版初中文学常识涵盖了广泛的文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部分外国文学知识。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人教版初中文学知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
1. 古诗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代表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 古文:《论语》、《孟子》、《史记》等经典著作和典故。
3. 小说:《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小说及其作者。
4. 戏剧:元曲、京剧、评剧等戏曲形式及其代表作品。
现当代文学:
1. 诗歌:鲁迅、余光中、北岛等现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 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等现代小说。
3. 散文:茅盾、巴金等代表作家的散文作品。
4. 戏剧:曹禺的《雷雨》、《日出》等代表戏剧作品。
外国文学:
1. 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代表作品。
2. 美国文学: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经典作品。
3. 俄国文学: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著名作品。
这些是初中人教版常见的文学知识,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部分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和代表人物。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文学常识分册梳理(27页,含答案)

七-九年级文学常识分册梳理七年级上册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6.《金色花》是印度(国别)作家泰戈尔写的,他的主要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7.《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
散文集《樱花赞》《寄小读者》。
8.《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由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及杂文集《热风》《坟》《且介亭杂文》。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2.《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代诗人。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
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3.《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5.《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6.《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
主要作品有《善与美书简》。
9.《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当代作家。
选自《毕淑敏散文》。
10.《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12.《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部编七—九年级: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一、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XXX(155—220),字XXX,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XXX、XXX合称“三曹”。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XXX(701—762),字太白,号XXX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XXX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XXX”之称。
XXX(?—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XXX(约1251—约1321以后),号XXX,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XXX、XXX、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XXX(前551—前479),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年岁末期头脑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人,被后人尊称为“贤人”“至圣先师”。
XXX(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XXX合称“XXX”,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XXX(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XXX并称“XXX”。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忱旷达。
XXX(181—234),字XXX,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XXX(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XXX(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XXX合称“XXX”,与XXX合称为“温李”。
XXX(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学常识归纳
一、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用语言艺术地再现社会生活的,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审美、思想、情感和语言
的综合体现。
二、文学的分类
1.按体裁分类
文学按体裁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
2.按流派分类
文学按流派可分为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古典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等多个流派。
3.按创作背景分类
文学按创作背景可分为民间文学、宫廷文学、现代文学等多个分类。
三、文学史
1.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可以划分为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三个时期,传统古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唐诗宋词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近代文学主要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改良,有很多优秀的小说和散文作品;现代文学主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要形式,内容更加真实、深刻。
2.世界文学史
世界文学史可分为古典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多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希腊的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俄罗斯的托尔斯泰小说等。
四、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是评价文学作品的专门性文章,主要包括对作品内容、风格、主题等方面的评价,是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写作技巧
写作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好的文学作品需要借助出色的写
作技巧实现。
写作技巧包括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情节设计、语言
运用等多方面内容,其中语言运用是最重要的一环。
六、作品分析
对于一个文艺爱好者而言,作品分析是提升自身欣赏和创作水
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把握其创作特点和内涵意义。
七至九年级文学知识点

七至九年级文学知识点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文字来展现人类的思想、情感和生活。
七至九年级是中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下面将介绍七至九年级文学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文学。
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用文字来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艺术形式。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叙事、描写、议论等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现象和探讨人性的问题。
文学作品有艺术性、综合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二、文学的分类1. 散文:散文是以平实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观察。
散文形式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夹叙夹议等。
2. 诗歌:诗歌是以韵脚、格律等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诗歌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可以分为韵文诗和韵律诗。
3. 戏剧:戏剧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戏剧包括话剧、杂剧、歌剧等。
三、文学常见体裁1. 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叙事方式表达的文学作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展现情节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小说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不同的篇幅。
2. 童话:童话是为了儿童而编写的故事,常常含有寓意和道德教育的目的。
童话常见的形式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3. 长诗:长诗是一种篇幅较长的诗歌作品,通过丰富多彩的描写和抒发情感来展现诗人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4. 散文随笔:散文随笔是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表达对生活、自然、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体验。
四、文学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抒发感情或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和行为,以达到情趣和抒发感情的修辞手法。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放大处理,以突出某种特征或效果的修辞手法。
4.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修辞手法,常用于强调一种观点或引起读者的思考。
五、文学名著推荐1.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202X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汇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汇总文学常识是指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文学创作的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解力。
下面是202X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常见文学常识的总结汇总。
一、文学体裁:1. 散文:记叙散文、说明散文、议论散文。
2.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
3. 小说:传记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警匪小说等。
二、文学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物代指另一物,形成比喻关系。
2.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
3.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种特点或现象。
4. 排比:通过相同的语句结构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5. 对偶:两个相对称的句子按照相似的结构进行排列。
6. 修辞疑问:用疑问句表达肯定的意义。
三、文学常见手法:1. 对比: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相对立的事物进行对比,凸显某一方面的特点。
2. 比承:用一般的事物来说明特殊的事物。
3. 打比方: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抽象的概念。
4. 入木三分:描写非常入微,极其深刻。
5. 投机取巧:走捷径,不肯下功夫。
6. 直言不讳:坦率直言,直抒己见。
四、文学名著: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描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故事。
2. 《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3. 《水浒传》: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以宋江等起义义军的事迹为主线,描写了正义和邪恶的斗争。
4. 《三国演义》: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描写了三国时期各个英雄人物的故事。
5. 《红岩》: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著,通过描写云雨山中一座红色纪念碑与一座青年志愿者学生农场的故事,展现了爱国主义情怀和英勇斗争精神。
五、文学常见手法:1. 《史记》:司马迁所著,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史的巨著。
2.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3. 《平凡的世界》:小说家路遥所著,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长篇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至九年级全套文学常识归纳一:外国作家作品1(7上)*《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寓言。
选自《伊索寓言》,公元前六世纪。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2(7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
选自《普希金诗集》,十九世纪。
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诗作者以劝告的口吻,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3(9下)*《祖国》,诗歌。
选自《莱蒙托夫诗选》,十九世纪。
作者: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
莱蒙托夫的一曲<<祖国>>,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奇异的“爱情”。
4(9下)《变色龙》,小说。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十九世纪。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本课中作者把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比作变色龙,说明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沙皇的忠实走狗。
5(8下)《海燕》,散文诗。
选自《高尔基全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
作者:高尔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本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海燕象征了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疾呼,正是时代战斗的宣言,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现了一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6(9上)*《夜》,诗歌。
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十九世纪。
作者:叶塞宁(1895—1925),俄罗斯田园诗人。
本诗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7(8上)*《蜡烛》,通讯。
选自《阅读和欣赏》,二十世纪。
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本文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8(9上)*《致女儿的信》,书信。
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二十世纪。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本文作者通过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向女儿诠释了爱情的真切含义,同时热情赞颂了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文章表达对女儿理智而深情的父爱。
9(7下)*《马》,科学小品(或散文)。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十八世纪。
作者: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他用40年时间写成36巨册《自然史》。
10(8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书信。
选自《雨果文集》,十九世纪。
作者: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本文作者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9上)《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演讲,选自《雨果文集》。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品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本文用诗化的语言(鲜明的对比,生动比喻,渲染夸张)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
11(7上)*《绿色蝈蝈》,小品文。
选自《昆虫的故事》,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
作者: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12(7下)《最后一课》,小说。
十九世纪。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
1870~1871年,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本文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本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的悲愤、沉痛的心情。
13(9上)《我的叔叔于勒》,小说。
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十九世纪。
作者: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
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
他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
本文写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7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济南文艺》。
14(9下)*《热爱生命》,小说。
节选自《热爱生命》,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
作者: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
15(8下)*《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
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
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
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本文再塑了沙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17(8上)*《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二十世纪。
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被压扁的沙子〉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18(9下)*《音乐之声》,电影剧本。
选自《外国电影丛刊》,二十世纪。
作者:勒曼,美国剧作家。
作者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及环境描写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利亚热爱唱歌、心灵美好、自由活纯真快乐的性格。
19(9下)《威尼斯商人》,戏剧剧本。
选自《威尼斯商人》,十六到十七世纪。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剧作家和诗人。
其代表作有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又称《皆大欢喜》),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吝啬鬼:法国戏剧家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本剧通过写“一磅肉”的矛盾冲突及鲍西亚机智的解决这个矛盾冲突的过程,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夏洛克和鲍西亚。
20(7下)《荒岛余生》,小说。
选自《鲁滨孙漂流记》,十七——十八世纪。
作者: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课文给我们呈现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
21(9上)*《蝈蝈与蛐蛐》,诗歌。
选自《世界流派诗选》,十九世纪。
作者: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本诗仅描写了蝈蝈和蛐蛐两种昆虫的鸣唱,揭示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22(7上)《皇帝的新装》,童话。
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十九世纪。
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7下)《丑小鸭》。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课文具体描述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看得见的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23(9下)*《人生》,散文。
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十九——二十世纪。
作者: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评论家。
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24(7下)《伟大的悲剧》,传记。
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十九——二十世纪。
作者: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课文描绘五个探险者,颂扬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8下)《列夫•托尔斯泰》,传记,选自《三作家》。
25(7上)*《金色花》,散文诗。
选自《泰戈尔诗选》。
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船》和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通过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26(8下)*《浪之歌》《雨之歌》,散文诗。
选自《泪与笑》。
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两篇散文诗都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
27(8下)《喂——出来》,科幻小说。
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
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特点是构思巧妙。
本文以环境污染为题材,告诫人们: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
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的报复。
破坏大自然的行为与大自然的报复行为二者虽然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来的。
二:中国作家作品28(9上)《敬业与乐业》,演讲。
选自《饮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