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

合集下载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知识梳理和配套练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知识梳理和配套练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知识梳理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__黄海__和__东海__,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上海__市、__江苏__省南部和__浙江__省北部地区。

(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__沿江沿海港口__众多。

①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区,有利于与我国内陆地区联系。

②位于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与世界主要的港口联系。

(3)“鱼米之乡”①自然条件:属于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以__平原__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__密布__,湖泊星罗,水源充足。

②农业特点: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淡水鱼产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鱼米之乡__”。

(4)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河流冲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

④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产品。

⑤丰水期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沿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特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__长江三角洲__城市群。

(2)主要城市①__上海__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②著名古都——__南京__、杭州。

③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3)城镇发展对生活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借助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产生了“__同城效应__”,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旅游景点及文化特色①世界遗产:__苏州古典园林__和杭州西湖。

专题07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梳理】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人教版)

专题07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梳理】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专项复习(人教版)

专题07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和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

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处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自古即为:“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对内: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2)对外: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4、气候:(1)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

长三角有“鱼米之乡”“丝绸之乡”之称。

(2)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④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充足的生产和生活用水;⑤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2)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①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提供灌溉水源弊:水量不稳定,易造成洪涝灾害②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雨季蓄存雨水,全年提供便利且稳定的灌溉水源,同时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旱涝灾害。

(3)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①上游:水量较小、河道狭窄,河流落差大,可以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谁能发电;以及提供城市用水。

②下游:地势地平,水流平缓,江阔水深,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中东“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宝库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中东“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宝库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中东“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一、选择题1.从波斯湾出发运往欧洲和北美洲的石油,其海上运输最短路线是( )A.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和北美洲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和北美洲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欧洲和北美洲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欧洲和北美洲2.若一批救灾物资采用海运的方式,由波斯湾运送到中国,必须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C.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D.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3.读中东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岛①是中南半岛B.海域②是红海C.海峡③是土耳其海峡D.国家④是伊朗4.下列关于中东主要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沙特阿拉伯占据了整个阿拉伯半岛B.伊朗和伊拉克扼守着波斯湾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C.土耳其的领土全部位于欧洲D.伊朗不与我国相邻5.下列词语经常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提到:波斯湾、耶路撒冷、巴以冲突、石油资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和这些报道所提到的词语都有关的地区是()A.拉丁美洲 B.欧洲西部C.中东地区 D.西伯利亚6.读西亚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岛A是中南半岛 B.海域B是红海C.海峡C是土耳其海峡 D.国家D是伊朗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西亚石油主要分别状况的是()A. B.C. D.8.读图中东地区石油外运航线示意图,中东是世界上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石油主要输往()A.东亚、南美洲 B.东亚、中亚、北美洲C.东亚、欧洲西部、北美洲 D.南亚、大洋洲、北美洲9.图中B石油输出线路是()A.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西欧B.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D.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10.中国从沙特进口石油,海上运输线最近的是()A.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中国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中国C.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中国D.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中国11.以下关于“中东”和“西亚”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东”就是“西亚”B.“中东”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C.“西亚”包括“中东”的大部分和埃及D.“中东”联系亚、非、大洋洲12.中东联系了三大洲,这三大洲分别是()A.亚洲、欧洲、北美洲 B.欧洲、非洲、大洋洲C.亚洲、欧洲、非洲 D.亚洲、非洲、大洋洲1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黑海 B.阿拉伯海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14.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D.黑海及其沿岸地区15.波斯湾沿岸的石油运往西欧地区,最近的海上航线是()A.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波斯湾B.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C.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D.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黑海16.下列国家中,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是( )A.土耳其B.伊拉克C.伊朗D.叙利亚读中东示意图,完成第17~19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江海交汇之地〕一课三练达标闯关1.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的北部及的东北部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南部和北部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中部与南部及东北部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湾、群岛及东部【解析】选B。

此题考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范围。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南部和北部地区。

2.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长江三角洲地区D.东南丘陵【解析】选C。

此题考察不同地区景观的识别。

图中景观为油菜田,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盆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水运兴旺。

其中一条重要的人工运河是()A.苏伊士运河B.京杭运河C.巴拿马运河D.威尼斯运河【解析】选B。

此题考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工运河。

京杭运河在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络,而且促进了、、等沿岸城的开展。

如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段运输仍然繁忙。

读我国某地区图,答复4~6题。

4.图中所示地区是我国的()A.辽中南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京唐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5.图中的河流是()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图中B所指代的海域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解析】4选B,5选B,6选C。

此题组考察读图分析才能。

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中的河流是长江;B 指东海。

【知识拓展】黄金水道——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多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总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唯一贯穿东、中、西部的水路交通大通道。

“十五〞以来,长江航运持续快速开展,货运量、周转量以及港口吞吐量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目前已超过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7.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B.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C.临近海洋,海水鱼产量大D.淡水鱼种类繁多,水稻产量大【解析】选C。

长江三角洲(江海交汇之地)

长江三角洲(江海交汇之地)

交通位置—河运
长 江 主 要 支 流 图
京 杭 大 运 河
交通位置—海运
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的中心, 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交通位置—海运
可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交通位置优越
鱼米之乡
合作探究
揭秘长三角地区“鱼米之乡”的自然成因。
气温(0C) 30 15 0 -15 -30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 4 7 10(月) 0
都江堰
讨论分析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材料: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 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 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都江堰
利: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供了灌溉水源。
弊:易造成旱涝灾害。
讨论分析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材料: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 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 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 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 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源头
滹沱河流域图
石家庄地区
灵寿县 无极县 平山县 正定县 深泽 石家庄市
本课结束 谢谢!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干支流发达的水 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京杭大运河
农业
工业 交通 生活
……
畅所欲言
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农业
工业 交通 生活
……
畅所欲言
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农业
工业 交通 生活
……
畅所欲言
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弊 利
洪涝灾害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江海交汇之地作业ppt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江海交汇之地作业ppt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1.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下列关于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 错误的是( D )
A.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河流冲积形成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 D.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只有利没有弊
(1)图中湖泊A是__太__湖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下__游____(选填“上游”“下游”)地区,地处 ____江__海__交__汇____之地。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_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_气候,夏秋季节易受___台__风___ (填灾害)影响;其气候特点与下图对应的是山东丘陵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2.该地区主要包括( B ) A.上海市、江苏省北部和浙江省南部地区 B.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C.上海市、浙江省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地区 D.浙江省北部、杭州湾以及江苏省南部地区
3.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D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密集 4.该地区有一条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该河流是( A ) A.京杭运河 B.钱塘江 C.长江 D.长江三角洲运河
8.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我国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是 ( B)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 D.京津唐地区 9.图中所示海洋A和海洋B分别为( C ) A.渤海、黄海 B.渤海、南海 C.黄海、东海 D.东海、南海
10.图中能说明该地区的区位优势有( A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沟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联系 ②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④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全]初中地理考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填图记忆与测试-含答案

[全]初中地理考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填图记忆与测试-含答案

初中地理考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填图记忆与测试-含答案1、从上图可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重要性: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这里依托长江(箭)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沿海与内陆地区;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通过东部沿海(弓)联系北方与南方各港,联系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3、上图说明了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应",是建立在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基础上的。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主要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水乡风貌: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_乌镇、西塘等;除此之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

5、长江三角洲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服务设施。

填图测试——长江三角洲地区(总分360分,错一空扣10分)1、从上图可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____北部地区。

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的重要性:濒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处____________之地。

这里依托长江(_______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____________地区;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____________,通过东部沿海(弓)联系____________各港,联系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江海交汇之地同步习题 23-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地理】“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江海交汇之地同步习题 23-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7.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江海交汇之地知识梳理江海交汇之地1.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省南部和__________省北部地区。

2.“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地势______________,河网__________,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之乡”。

3.位置的优越性(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__________游地区,濒临__________海和__________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2)这里依托_________________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_______________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__________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基础通关图1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气温和降水量分布。

读图,完成1~3题。

1.长江三角洲位于()A.长江上游B.渤海和黄海西侧C.江海交汇之地D.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①人民勤劳、精耕细作②科技兴农、优质高效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④平原广阔、土地肥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长江对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于()①便利的航运②旅游资源③丰富的水能④充足的水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23年11月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读下图,回答4~5题。

4.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A.上海市、江苏省中部、浙江省北部B.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C.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北部D.杭州湾、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南部5.图中的河流A是()A.长江B.钱塘江C.淮河D.黄河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中考地理专题复习训练: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海交汇之地
一、选择题
1.“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主要得益于(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竹青茶绿的丘陵地形④河湖密布的平原地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已经正式运营。

结合下图,完成第2~3题。

2.京沪高铁经过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两大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是( )。

A.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该铁路的运行对以下哪两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①珠江三角洲②长江三角洲③环渤海地区④四川盆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读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弦”①指(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陇海铁路
D.沪昆铁路
5.有关丙、丁之间经贸往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6.读图,图中湖泊星罗棋布,人口密集,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

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最有利的条件是()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A.长江巨大的航运价值
B.长江丰富廉价的水能
C.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
D.长江流域丰富的矿产资源
8.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9.以长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为例,关于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C.河流冲积形成河流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
D.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只有“利”没有“弊”
10.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南海 D.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1.下列省区中,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2.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A.东南丘陵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13.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南海 D.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14.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
读“某区域景观图”,完成第15~16题。

15.图中油菜田景观常见于以下地区中的(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16.该区域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温和少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
小华的家乡冬季温暖,夏季炎热,1月平均气温在3 ℃左右。

1998年,小华的爸爸承包了5公顷耕地,到2019年,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7~18题。

17.小华爸爸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 )。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18.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地形因素
C.气候条件
D.人口增长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第19~20题。

19.下列有关甲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濒临渤海与黄海
B.有京杭运河、京沪铁路穿过
C.沿海工业发展水平高于内陆地区
D.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甘蔗、玉米、花生等
20.有关乙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历史悠久,基础好②技术力量强,市场广阔③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④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是区域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材料三某年5月26日至6月4日的10天中,南京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5天为轻度污染,4天为良,1天为优。

(1)长江和黄河的上游落差大,水流湍急,均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黄河中游流经A所在的(地形区)。

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3)长江沿岸地区工业高度发达, 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列举一条造成南京空气污染的原因: ;提出一条改善南京空气质量的建议: 。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略图。

材料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都江堰灌区图。

(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简要说明其成为“龙头”的位置优势。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基地,据图说明该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

西电东送可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3)结合材料二及相关知识,说明长江上游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

(4)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意义。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5)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生产的作用。

1.D 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地势平坦、河湖密布。

2.A
3.B
4.B
5.C
6.答案:D
解析: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运输便利,工业发达,历史悠久,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故本题选D。

7.答案:A
解析:长江的水能、水资源丰富,航运价值巨大,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干支流发达的航运对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长江经济带,有最重要的作用,所以选A 。

8.答案:B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份气温大于O℃,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9.答案:D
解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冲积形成河流三角洲,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丰水期易发生洪涝灾害,影响沿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10.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黄海,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所以C错误。

11.答案:D
解析:图中省区分别代表的是①江苏省②安徽省③福建省④浙江省。

江苏省、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此,答案为①④。

12.答案:B
解析:图中景观为油菜田,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13.答案:A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4.答案:C
解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江下游,临东海和黄海,这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所以C错误。

15.B 16.D
17.B 18.A 第17题,“冬季温暖,夏季炎热,1月平均气温在3 ℃左右”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征。

第18题,市场需求是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19.D 20.B 第19题,甲省是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广泛种植冬小麦、玉米和花生等。

第20题,乙工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缺乏。

21.答案 (1)水能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3)长江三角洲
(4)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秸秆燃烧(任答一点即可) 废气达标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洒水降尘、植树造林、健全法规和加强监管(任答一点即可) 22.答案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

这里依托长江干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也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

(2)江西、湖南有丰富的钨矿、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

(3)长江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4)西电东送缓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了当地的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

(5)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减少了水患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