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简单机械1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2 他能撬动地球吗》 湘科版

他能撬动地球吗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杠杆的结构,会使用简单的杆杠,知道杠杆省力的条件与动力点、支点、阻力点的位置有关系。
2、认识杠杆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了解生活中杠杆的应用,能分析生活中杠杆的类型。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1、能设计完成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探究杠杆省力的规律。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并做好实验记录。
2、能够简单地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的类型。
3、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杆秤。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能够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意识到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的工具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学情分析评论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
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
本课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石头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
再用翘板体验杆杠工作的原理,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
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
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会水到渠成。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培养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杠杆的作用,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解释生活中的杠杆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一、走进生活引出主题1、视频引入(1)师:昨天,老师在火车站广场玩,碰到了一大难题。
请看视频。
(2)老师碰到了什么难题?你猜老师最终搬动了大石墩了吗?请看。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湘版)第二单元简单机械1 生活中的好帮手1、在生活中,为了使工作更有效,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这些工具成为人们的“好帮手”。
2、各种工具的关系:A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方法起不同的作用。
B不同的工具能干同一件事。
C一种工具做某件事特别专业。
3、几千年以来,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制造和改进工具,现代工具都是在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 他能撬动地球吗1、像阿基米德说的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
杠杆工作时总围绕着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撬地球”时,对杠杆用力的那点是动力点,悬挂垂物的那点是阻力点。
2、在同一杠杆设置中,动力点与支点间的距离越大越省力,距离越小越费力;阻力点与支点的距离越大越费力,越小越省力。
3、生活中杠杆不一定都是省力的,有的是为了方便。
4、找出几种类型杠杆的三个点。
3 轮轴1、像自来水开关这样由轮和轴组成的装置叫轮轴2、在轮轴装置中,轮带动轴可以省力,轴带动轮转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3、不同轮轴省力大小不同。
轴相等的情况下,轮越大越省力。
轮的大小不变,怎样才能使轮轴更省力?(轴缩小)4、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轮轴。
(方向盘、门把手、拧子、扳手、闸阀)5、最早的轮轴——轱辘6、轮想等的情况下,轴越小越省力。
4 滑轮兄弟1、像安装在旗杆顶上的那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2、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3、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像这样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4、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并不省力。
5、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6、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能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却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7、滑轮也是一种杠杆。
5 在斜坡上1、认识斜面各个部位的名称:斜面、坡度、斜面长度、坡度、物体运动所走过的距离、物体被抬高的距离、竖直提起重物所用的力、沿斜面拉重物所用的力。
2、斜面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坡度、斜面的光滑度。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简单机械复习提纲

5、像起重机上位置被固定、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10、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简单机械
举例
杠杆
省力杠杆
羊角锤、剪刀、开瓶器、切刀、核桃夹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跷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订书机、天平
费力杠杆
筷子、镊子、夹子、钓鱼杆、火钳
轮轴
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
斜面
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
11、我们认识的常用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等。
运用原理类型
举例
杠杆原理
镊子、钉锤拔钉、老虎钳、筷子、跷跷板、火钳、剪刀
轮轴原理
汽车方向盘、扳手、水龙头、螺丝刀刀杆和刀柄、门把手
斜面原理
斧子、盘山公路、螺丝钉螺纹、滑滑梯、菜刀、剪刀
滑轮原理
起重机吊重物、旗杆顶部装置
12、会标出杠杆三个点的位置,会用线连接动滑轮、定滑轮和滑轮组。
13、学会制作小天平。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
复习提纲
1、像这种撬动“地球”的装置叫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点,对杠杆用力的那点叫动力点,悬挂重物的那点叫阻力点,工作时围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从书上找出杠杆的三个点。)
2、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3、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简单的机械 第二单元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1.分别移动杠杆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再去撬一撬“地球”,效果有什么不同?
2.看来并非任何情况下杠杆都能轻松撬起重物,怎样利用它才能使我们更省力?下面我们借助“杠杆尺”来进行进一步研究。
3.认识杠杆尺
⑴它的支点在哪里?我们把挂在左边的钩码看成“地球”,那么它挂的位置就是阻力点。右边不用手按,也挂上钩码来显示力的大小,那么这些钩码就可就成为动力,挂的位置就是动力点。既然这样,做实验的时候左右两边都只能在一个位置挂上钩码,不能遍地开花的到处挂。
教学环节设计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用:
1.课件出示:下列工具中哪些属于杠杆类工具(钉锤、钓鱼竿。压井抽水柄、剪刀、镊子、虎口钳、钢笔?)你能找出它的三个关键的位置吗?
2.这些杠杆类工具中,哪些可以省力?为什么?
3.另外这些杠杆在使用中并不省力有时反而更费力,为什么我们还要使用这样的杠杆呢?
3.科学知识: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教具实验准备
学生材料:杠杆尺(课前组装好)、钩码一盒、实验记录表。(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 学生材料一份、课件、老虎钳、镊子、小黑板。
⑵ 分组讨论,完成表格。
我找到的好帮手
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我猜想它能……
⑶ 全班交流。(“注意倾听,补充发言” 纪律保证效率,教师得加强组织引导)
在交流活动中对学生发现的以下一些问题应该给予明确的肯定:
①一种工具能干好多事情,不同的用法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榔头能拔钉子又能钉钉子,一字螺丝刀能拧螺丝,又能打开奶粉盖)
五年级科学上册2.3轮轴 精品课件1湘教版

名言摘抄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我们的发现
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了什么?
利用轮带动轴转动可以省力,轮 越大越省力。
辘轳
用自制的辘轳提重物时,有什么发现?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科技改变生活a.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科技的运用。
b. 举例讲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c.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
2. 第二课时:简单的机械a. 介绍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b. 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
c. 小组内展示并讲解制作过程。
3. 第三课时:环境保护我参与a. 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b. 学生讨论环保行动的方式。
c.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
4. 第四课时:科学实验入门a. 介绍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b. 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c. 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5. 第五课时:创新思维训练a. 讲解创新思维的方法。
b. 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活动。
c. 小组内分享创新成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合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教案》。
2.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制作材料等。
3. 参考资料:相关科技资讯、环保知识、创新思维方法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1. 第一课时:科技改变生活(第一周)2. 第二课时:简单的机械(第二周)3. 第三课时:环境保护我参与(第三周)4. 第四课时:科学实验入门(第四周)5. 第五课时:创新思维训练(第五周)6. 第六课时:初步(第六周)7. 第七课时:数学趣味题探究(第七周)8. 第八课时:太阳能利用(第八周)9. 第九课时:航天知识普及(第九周)10. 第十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第十周)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第一课:我们在呼吸1.科学探究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并提出数据,加以分析。
能够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迁移地解释呼吸时胸部的变化。
能够按照要求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计,并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测量,统计肺活量,使学生了解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2.科学知识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知道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知道当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知道什么是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以反应身体呼吸技能的强弱。
第二课心脏与血管1.科学探究通过听一听,摸一摸,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心脏和血管的位置。
通过分别计数一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和脉搏跳动次数,并对多组数值求平均值,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拟实验和计算,用反证推理法证明古罗马医生盖伦的理论不成立。
2.科学知识知道心脏、血管在身体上的位置了解什么是脉搏,并掌握计数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知道脉搏跳动与心脏跳动有关。
知道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哎我们全身循环流动。
初步了解哪些行为有碍于心脏的健康。
第三课我们的大脑1.科学探究通过参与活动分析身体反应过程,探究大脑是怎样工作的。
通过了解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组成,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的人的大脑潜力不同,积极锻炼可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2.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神经反射的过程,了解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
了解大脑皮层存在不同的功能区,语言中枢又是四个部分组成,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合理锻炼可以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第四课和谐统一的身体1.科学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在各个系统共同作用、协同合作下,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通过调查统计睡眠时间,发现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个因素。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2单元 简单机械 复习课件 -湘科版(一起)(共20张PPT)

知识回顾
• 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当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时) 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短于阻力臂时)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
知识回顾
杠杆
知识回顾
• 轮轴以及轮轴的特点
轮轴是由具有共同转轴的两个大小圆轮组成的装置,大轮叫做 轮,小轮叫做轴
巩固习题
下图中,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 动速度变 慢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巩固习题
两小孩在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此时( D )。 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定相等 D、两小孩的重力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
谢谢
越费力
知识回顾
• 奇妙的齿轮
齿轮是一个周边带齿的轮子,是通过齿轮啮合来传导运动和动 力
齿轮组:多个齿轮的啮合,齿轮组传动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和转 速
巩固习题
天平是实验室常用器材,就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做的。我国在 春秋末年 已经使用了天平。
巩固习题
杠杆是在什么样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答案: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杠杆省力。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杠杆费力。
轮轴的省力原理: 在轮上用力比较费力,在轴上用力比较省力 当轴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知识回顾
• 轮轴以及轮轴的特点
轮轴是由具有共同转轴的两个大小圆轮组成的装置,大轮叫做 轮,小轮叫做轴
轮轴的省力原理: 在轮上用力比较费力,在轴上用力比较省力 当轴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
知识回顾
• 滑轮以及滑轮的特点
滑轮是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简单机械
本单元学了四种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斜面。
1、 生活中的一些“好帮手”:羊角锤、螺丝刀、起瓶器、指甲剪、扳子。
2、 在生活中使用这些“好帮手”的原因: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3、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只要给他一个支点和一根够长的木棒,他就能撬动地球。
4、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把像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5、 杠杆工作时总围绕一个点转动,这个点叫支点。
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动力点。
悬挂重物的那点是阻力点。
6、 动力臂长于阻力臂时省力。
动力臂短于阻力臂时费力。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7、 生活中的一些杠杆:镊子、鱼竿、指甲剪、剪刀、开瓶器、跷跷板。
8、 像水龙头一样,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就叫轮轴。
9、 轮带动轴省力,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轴带动轮费力,轴相同时,轮越大越费力。
10、 轮轴的实质:轮轴也是一种变形的杠杆。
11、 当大轮带动小轮时,省力。
当小轮带动大轮时,费力。
12、 生活中的一些轮轴:门把手、拧子、螺丝刀、扳手汽车方向盘、水龙头、水车、吊扇、竹蜻蜓。
13、 辘轳(l ùl ū)可以算得上最早的轮轴了,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辘轳。
14、 使用时,滑轮固定不动,叫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动滑轮。
15、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用力方向↓,重物方向↑) 动滑轮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6、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组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7、 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运用斜面一定省力,而且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18、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机械。
19、 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20、 生活中斜面的地方:桥、旋转楼梯、起瓶器、盘山公路、
21、 生活中的传动方式:链条传动(自行车)、齿轮传动(钟表)、皮带传动(缝纫机)。
22、 齿轮传动的规律:1.齿轮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向。
2.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可以使小齿轮转动的速度加快。
(杠杆)
阻力
臂
力
臂
(定滑轮) (动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