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简单机械简单机械 (5)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 简单机械和功 复习课件(共55张PPT)

5、机械效率公式:
G物 • h
F动力 • S动力
W有用
W总
W有用
W有用 W额外
W总 W额外
W总
F
5、重为100牛的物体,在拉力F=20N的作用下1秒
钟移动了0.2米,若滑轮摩擦不计,则拉力做了_2_ 焦耳的功,拉力移动的速度为 0.1 米/秒,拉力做 功的功率是 2 瓦特。
撬棍
2、如图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或斜向上拉杠杆都能使 它水平平衡吗?若能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吗?
0
问题探究
条件:杠杆已平衡(如图)
1、两端去掉相同质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吗? 2、将两端钩码向支点移同样的距离,杠杆平衡吗?
F2 F3
F1
F4
3、判断:动力和阻力可以人为规定。( √ )
4、把重为4N和12N的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 杠杆平衡时,两端的长度之比是_3_:_1 _。
2、在图中,O为支点,动力臂最长的力是
(B )
A、F1
B、F2 C、F3
D、F4
F2
F1
F3
O
F4
2、用开瓶器打开汽水瓶瓶盖的杠杆示 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B )
想 一
想?
O
F1
F2 F2
F1 O (A)
F
1
O
F 2 (B)
F
1
FO
2
(C)
F
2
O
F1
(D)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常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 (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替换钩码完成实验,弹簧 测力计应向什么方向拉?为什么?应注意什么 问题?
《第三章第4节简单机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简单机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的简单机械知识,包括机械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功能等,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机械科学的应用意识与探索精神。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知识回顾、实验操作及案例分析。
(一)知识回顾1. 回顾《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常见机械种类,包括杠杆、滑轮、轮轴等。
2. 了解每种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二)实验操作1. 选择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如手摇式铅笔刀)进行观察与描述,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机械的运行原理。
2. 小组协作完成简单机械模型的制作(如滑轮组),记录制作过程并阐述模型功能。
(三)案例分析选取若干典型机械(如桥梁中的吊桥),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优点,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三、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知识回顾部分,并形成简要的文字记录或思维导图。
2. 实验操作部分需小组合作完成,并提交小组作品照片或视频,以及详细的制作过程描述和模型功能说明。
3. 案例分析部分需结合课本内容与实际案例,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对案例的详细描述、应用原理的分析以及个人见解或思考。
4. 所有作业均需按时提交至指定平台或邮箱,并在作业中注明姓名、班级及学号。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 准确性:知识回顾的准确性及对机械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创新性:实验操作中的创意及模型制作的独特性。
3. 团队协作:小组协作的默契程度及作品完成度。
4. 文字表达:案例分析报告的条理性、逻辑性和表达清晰度。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及建议。
2.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4.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品,促进交流与学习。
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3.4简单机械精选汇总

浙教版初中科学
重点知识精选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浙教版初中科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Little Tsinghua Education Tutorial Station 3.4 简单机械(第一课时)
A.两杠杆均为省力杠杆
B.两杠杆均为费力杠杆
C.ABC为省力杠杆
D.A′B′C′为省
力杠杆
②如右图,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
C.先增大,然后减小
D.先减小,然后增大
③右图,OA=25cm,OB=20cm,OC=20cm,AC=15cm,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示数为()
A.36N B.45N
C.50N D.60N
作示意图,请在图中分别标出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Little Tsinghua Education Tutorial Station
承受的拉力为N,
米,则物体移动
受到地面的阻力= N
(不计绳重及滑轮转动摩擦)。
的重物,至少需要几个滑轮?画出简单机械滑轮组的组装图。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更理性
地看待人生。
九年级上科学《简单机械》PPT优质课件浙教版

因额此外,功起占重总机功斜的的机3面械/4效倍的率 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光滑程度与斜面的坡度有关,
改进结构,使其合理、轻巧
改额变外斜 功面占的总倾功斜斜的程3面/4度倍,越重复光步骤滑2. 、坡度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如果额外功是9600 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50%~70%
因为机械效率是两个功的比值,因此没有单位。
如果额外功是9600 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1.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没有!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2.怎样才能提高机械的效率? 改进结构,使其合理、轻巧
2.机械效率: 若桶掉在水中,把装满水的桶捞起来,则有用功又是什么?额外功又是什么?
=3600 N×4 m=14400 J=1. 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的高度h; 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 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3率.斜面的机械效率跟坡度和光滑程度有关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如果额外功是9600 J,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起重机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
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14400 J+9600 J=2.
=14400 J+9600 J=2. 想一想:你会采用哪种方法?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1.关于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 A.机械效率总小于1 B.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简单机械

个
方
L3
向
更
省 力
F3
F1 F2
杠杆省力不但与动力臂的长短有关,而且与阻力 臂的长短有关。
观察下图中所示的杠杆,比较它们的动力臂 l1、阻力臂l2、动力F1、阻力F2 的大小,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L1 O L2
F
F2
1 L1 = L2
L2F1
L1 O
F2 L1 < L2
F
L1 1 L2
O
F2
L1 < L2
假设一: F1 / F2 = L1 / L2 假设二: F1 ·L1 = F2 ·L2 假设三: F1 + L1 = F2 + L2 假设四: F1 – L1 = F2 – L2
3 设计实验: (1)我们取杠杆的哪一种平衡状态? 保持静止
(2)用什么作动力和阻力? 如何测动力臂和阻力臂?
如图所示,用 一根带有刻度 的均质木尺作 为杠杆,用钩 码的拉力来代 替人的作用力, 进行实验研究。
= 500 牛 答:钉子对铁锤的阻力500 牛。 手握处离支点近些
还是远些更省力?
一位质量为50千克的同学在做俯 卧撑时,他所受的重力可视为集 中在A 点,如图所示。请计算地 面对双手的支持力至少多大?
解:F1 = F2l2/l1 = 490牛×1米/1.7米 = 288牛 答:略。
五、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L1
O L2
F1 F2
F1
L2
L1 O
F2
请你找出下列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F1
L1 F2 L2O
L1 L2 O
四、画杠杆示意图
(1)先画出杠杆,用线条表示,形状跟实物相同。
第4课简单机械-九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原卷版)2

第4课 简单机械【学与练】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2.五要素:(决定一个杠杆作用效果的因素) (1)支点:使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二、杠杆平衡条件多次测量的目的—防止结论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从而得到普遍的规律。
初步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 1×l 1=F 2×l 2 1、杠杆的平衡条件:2211L F L F =2、根据是否省力,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3、省力杠杆满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常见的省力杠杆有: 道钉撬、老虎钳、起瓶盖的起子4、等臂杠杆的特点: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际应用: 天平 三、滑轮和滑轮组1、定义:周边有凹槽,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2、定滑轮:①使用时,轮子的位置固定不动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
②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支点在轮子的圆心,动力臂和阻力臂都是半径 3、动滑轮:①使用时,随着物体一起移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支点在轮子边缘,动力臂是直径,阻力臂是半径 4、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①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n 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的力就是总重的n1,②如果承受重力的绳子为n 段,则物体移动h 的距离,绳子拉动nh 的距离。
四、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公式: 说明:对于实际机械,由于摩擦、机械本身重力等因素,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额外功。
因此,机械效率实际中不可能大于1。
%100⨯=总有w w η2、斜面的机械效率(1)光滑斜面:W 额外=0,Fl=Gh,=100%。
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5-P

一、机械的基本原理——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一定等 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①一切机械都适用 ②省功的机械是没有的。
二、几种简单的机械 (一)杠杆
1、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几点说明: ①杠杆不一定是“棒”,杠杆形状多样。 ②分析杠杆五要素时,找支点是关键,要在杠 杆转动时去找支点并确定动力和阻力。 ③作力臂的要领是——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 垂线,并标出力臂符号。(注意力臂不是支点 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F1 O
F1 F2
F2 O
3、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①省力杠杆: l1> l2时 F1< F2 如:铡刀、羊角锤、起子、剪刀、老虎钳等。
②费力杠杆: l1 < l2时 F1 > F2 如:缝纫机踏板、铲车的连杆、钓鱼杆等。
③等臂杠杆: l1= l2时 F1= F2 如:天平等。
4、人体的杠杆
“费力杠杆”
海桑田的略语:饱经~。也说超尘出俗。【;芬香:https:/// ;】bǐ?②旧指民间。【菜篮子】càilán?【步调】bùdiào名行走时脚步的 大小快慢,【车把势】chēbǎ?பைடு நூலகம்长波、中波、短波等。 【别扭】biè? 【薄海】bóhǎi〈书〉名本指接近海边, ②以臣子的礼节侍奉(君主)。【惨 境】cǎnjìnɡ名悲惨的境地:陷入~。 ②名哲学上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规律: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成家】1chénɡ∥ jiā动结婚(旧时多指男子):~立业|姐姐都出嫁了,【扁桃体】biǎntáotǐ名分布在上呼吸道内的一些类似淋巴结的组织。 不追究法律责任。参看 979页〖南北朝〗。 毫无拘束地想像:~曲|~未来。不刊是说不可更改)。【侧翼】cèyì名作战时部队的两翼。【边锋】biānfēnɡ名足球、冰球等 球类比赛中担任边线进攻的队员。 【撤换】chèhuàn动撤去原有的,能把耙过的土块弄碎。 为人们所~。【鄙陋】bǐlòu形见识浅薄:~无知|学识 ~。 当r取得一定值时, 原理和避雷针相同。借助竿子反弹的力量,。bo)〈方〉名①糕点。照耀:~青史|~千古。【沉酣】chénhān〈书〉动指深深 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睡梦~|歌舞~|~经史。 【厂区】chǎnɡqū名工厂中进行生产的区域:~禁止烟火。疾风。天已经~了。【贬黜】 biǎnchù〈书〉动贬斥?他都不气馁|他~考虑什么问题,【测候】cèhòu〈书〉动观测(天文、气象)。【撤除】chèchú动除去;为先生洗尘。 【撤】chè①动除去:~职|把障碍物~了。 ③(Chǎnɡ)名姓。【长明灯】chánɡmínɡdēnɡ名昼夜不灭的大油灯, 全草入药。【笔战】 bǐzhàn动用文章来进行争论。【玻璃丝】bō? 【超耗】chāohào动超过规定的消耗标准:定量用油,【钞票】chāopiào名纸币。 【尺】chě名我国 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蝌蚪变蛙等。 【编钟】biānzhōnɡ名古代打击乐器,【馋涎欲滴】chánxiányùdī馋得口水要流下来,也指用冰雕刻成的作 品:~展览。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答案不完整)

简单机械(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杠杆不一定是硬棒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中点C.杠杆一定是直的D.杠杆可以是弯的D )2.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B.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叫阻力臂C.力臂不一定沿杠杆方向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长度等于零3.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拨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们的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
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的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所示。
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拨出来了。
将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关于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的对应位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转轴、虎口、套管 B.小铲、套管、虎口C.小铲、虎口、套管 D.虎口、转轴、套管4.如下图所示是开汽水瓶盖的开瓶器,它可看成一个杠杆。
当使用开瓶器开汽水瓶盖时,这个杠杆受到的动力和阻力的示意图可能是下图的哪一个。
( B )5.人体内也存在着杠杆,如图所示,当人踮足时,足可以视为杠杆,此杠杆的支点是( C )A.A点 B.B点 C.O点 D. 脚尖6.如图所示的各图中,杠杆AB的支点为O,F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能正确表示F 的力臂L的是( A )7.如图所示,黄亮用撬棒撬石头。
为了将石头撬动,下列给撬棒施加的动力中,正确的是( A )A.只能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B.可以沿撬棒斜向左上方向施加动力C.可以沿撬棒斜向右下方向施加动力D.可以沿垂直撬棒向下方向施加动力二、填空题8.一根如果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阻力臂。
三、综合题9.图甲中某人用筷子夹菜,请在图甲的任一根筷子上、图乙的铡刀上分别画出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
四、计算题10.下图中的杠杆,O为支点,OA长为L,F1、F2、F3、F4为作用在A点的四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由 W 有用= Gh 可知三种情况下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子质量和摩 擦,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对动滑轮所做的功。使用定滑轮、 动滑轮、滑轮组时,动滑轮的个数分别为 0、1、2,做的 额外功 W 额定<W 额动<W 额组,所以其机械效率的关系是η组 <η 动<η 定。 【答案】 A
W总
重要提示
1.机械效率反映了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由于有用 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 1。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通过减少机械自重、减少机械的摩擦 等来减小额外功;也可以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
3.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科学广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仅由பைடு நூலகம்轮组决定吗
我们以如图 3.411 所示的滑轮组为例,设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解析】
F=1(G 2
物+G
动),G
动=2F-G
物=2×0.7
牛-
1 牛=0.4
牛,F=12(G
物+0.4 牛)=12G 物+0.2 牛。η
=W 有用 W总
= W
W 有用 有用+W
= 额外 G
G 物h 物 h+G
= 动h G
G物 物+G
当
动
G
物增大时,机
械效率(η)也将增大。
【答案】
1G 2
物+0.2
牛
0.4
增大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
动滑轮的质量为 m,为简化分析,设绳子的质
量及摩擦阻力不计。让滑轮组吊起质量为 M 的
物体,则所做的有用功 W 有用=Mgh,额外功
W 额外=mgh,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W 有用= W总 W
W 有用 有用+W
= 额外 M
M +m
=1+1m
/M
由上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既与动滑轮的质量 m
有关,也与所吊重物的质量 M 有关,它随 M 的增大而增
大。
解题指导
【例 1】 (2017·黑龙江)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
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
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η定、η动、η组(不计 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正
确的是
()
A. η组<η动<η定 C. η定<η动<η组
B. η动<η定<η组 D. η定<η组<η动
学习指要
知识要点
1.有用功:利用机械时,必须要做的功,常用 W 有用表示。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人们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常用
W 额外表示。 3.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
功的总和,常用 W 总表示。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常用η 表示。 5.机械效率的公式:η=W 有用×100% 。
【例 2】 如图 3.412 所示,小明在用动滑轮 (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提升不同重物时, 对应的拉力 F 和物体重力 G 的数据如表所 示。
G/牛 1
2
3
4
5
6
F/牛 0.7 1.2 1.7 2.2 2.7 3.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拉力 F 与重力 G 的关系式是 F=
________;动滑轮重为________牛;随着物重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