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禄贞与贡桑诺尔布救国图强的探析
贡桑诺尔布改革初探

作者: 王德源
出版物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6-55页
主题词: 御前行走;卓索图盟;塔布囊;热河都统;札萨克;金丹道起义;蒙古民族;辅国公;乌梁海;
东蒙
摘要: 贡桑若尔布(1872年—1930年),别号乐亭,又号夔(?).本世纪初袭其父职担任清王朝热河都统管辖范围内的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旗长十余年,其间还一度兼任过卓索图盟盟长职务.贡桑诺尔布(以下简称贡王)系成吉思汗勋臣乌梁海济拉玛的后裔,其父旺都特纳穆济勒(简称旺王)与他本人都是清王朝皇族的额附.旺王娶礼亲王之妹为福晋,得“御前行走”衔.贡王本人,1885年(清光绪11年)十四岁时,以旺王予保长子、头等塔布囊身分,受清朝廷尝之花翎.1887年娶清宗室肃亲王善耆之妹善坤为福晋.1891年二十岁时,清王朝授以“御前行走”,次年又加尝辅国公衔.1898年旺王病故,由贡王承袭喀喇沁郡王职位,奉旨晋谒慈禧太后,著加恩在西苑内骑马、乘坐拖床,又得尝黄缰.贡王父子多次受皇封,在镇压义和团、金丹道起义和编组团练、新军方面,为清王朝也立下过汗马功劳,可谓清王朝的忠贞之臣.可是,在贡王担任旗札萨克(意即旗长)任内,大力改革旗政,成为蒙古民族改革者的前驱.研究贡王改革,对于研究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思想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试就这方面谈谈个人初步的认识.。
喀喇沁王府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

2015年12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喀喇沁王府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包天喜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主要欣赏、体验对象的多层次旅游模式。
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中,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以古城、古镇、古村、古代皇宫、古王府、寺庙等为代表的名胜古迹旅游正在成为各地旅游产业的先头兵和精品品牌。
一、喀喇沁王府背景概况《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正确处理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在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业开发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喀喇沁亲王府原称“喀喇沁旗右喀喇沁翼旗王府”,位处北纬41°50′20″,东经180°30′00″,地面海拔高程835米。
位于承德东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处。
建筑规模之大为内蒙古49旗王府之首,并且集塞北地区、蒙古民族、藏传佛教三种建筑特色于,在内蒙古地区,乃至整个漠南(西北)地区保存较完整,而且规模最大的王府。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李调元《出口程记》载:“四月二十日,晴,由石碑沟河(今锡伯河)而行,平川青草,两岸榆木,牛羊遍野。
过蒙古喀喇沁右旗王府,楼阁崔巍,潭潭府居,与内地无异。
环以蒙古民户百余家”,当为王府当时之真实写照。
1997年,成立喀喇沁王府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从自在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王府修缮和王府博物馆的重建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和较有名气的文化名胜。
经几十年的努力,如今该王府博物馆已经是国委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景区。
这里先后居住过喀喇沁右旗12代札萨克王,其中功劳最大,最有眼见的王爷,一代英明廉政的王爷—贡桑诺尔布。
内蒙古近代王公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他通晓蒙、满、汉、藏等各种文字,喜吟咏,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好诗文、工书法,并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
他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也是赤峰及东蒙地区近代史中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
历史疆域与主权领土: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阅读札记

历史疆域与主权领土:吴禄贞《延吉边 务报告》阅读札记4王鹏辉摘要:延吉地处东北,本属清朝的“根本重地”。
清季的中国内陆 边疆危机四伏,延吉演变成多国角逐之地。
帝制中国有着多重内涵的历史 疆域面临主权国家的领土挑战,吴禄贞恰当其时地登上延吉的国际历史舞 台,从事艰苦的边疆建设,他主持编纂的《延吉边务报告书》即是这一 历史进程的产物。
《延吉边务报告书》具有官方文书、国际法中的历史证 据和核心史料等多重价值,可以证成延吉从中国历史疆域到主权领土的近 代转型。
关键词:历史疆域主权领土吴禄贞《延吉边务报告》作者简介:王鹏辉,四川大学中国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教 授,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 号,邮编:610064。
历史上自明初以来中国与李氏朝鲜王朝即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 河,朝鲜越境流民最早把中国境内垦种谋生地称为“间岛”,因此产生 界务问题,清王朝逐渐形成一套对朝鲜垦民的民政管理体制。
日本吞并 朝鲜后借助韩国与中国的界务历史挑起的所谓“间岛问题”,其伪造的 空间范围扩大到中国境内的延吉大部分地区。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听闻 ** 本文为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skqy201608)阶段性成果。
土® 边疆学(第七辑)“日人有以我延吉厅治易名间岛,且妄指夹皮沟为独立国之说,秘计诡谋,蓄意侵占”®,“知山川不习,不可以图胜算”®,为了筹谋防范而派遣督练处军事参议吴禄贞率领周维桢、李恩荣2名督练处科员及6名测绘生调查吉韩界务。
®吴禄贞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从吉林省城(吉林市)率队出发,途经敦化县、延吉厅,到达图们江下游珲春城,再上溯图们江江源抵达长白山天池。
然后再沿着松花江江源顺流而下,经由夹皮沟(桦甸境内)折回吉林省城,行程2600余里,历时73天,获得了实地勘察的地理资料和测绘了地理数据。
贡桑诺尔布对赤峰地区近代化的贡献

作者: 张国强
作者机构: 赤峰民族师专政史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出版物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1-96页
主题词: 贡桑诺尔布;近代化;蒙古王公;经济文化;改良主义
摘要: 18 98年底 ,贡桑诺尔布承袭王爵。
此后 ,他决心革除弊政、兴学练兵、发展近代产业,以图振兴蒙古。
他在喀喇沁右旗推行近代化改革 ,成效显著 ,对赤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以贡桑诺尔布举起改良主义的旗帜为转折点 ,赤峰地区近代化的步伐加快 ,蒙古民族争取自救、解放的斗争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

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宁古塔》是余秋雨的一篇散文作品。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宁古塔余秋雨①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
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②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
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
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
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③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
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
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
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
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④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
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
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
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
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
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
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漠南教育史上的丰碑——缅怀贡桑诺尔布的兴学历程(三)

漠南教育史上的丰碑——缅怀贡桑诺尔布的兴学历程(三)刘朝纯
【期刊名称】《内蒙古教育》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与守正武学堂创办的同时,毓正女学堂的筹办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贡桑诺尔布考察日本回到旗里后,立即对旺都特那木济勒郡王时期的王府戏园“燕贻堂”稍加修缮,准备用做女学校舍。
经日方介绍,贡王从上海务本女学堂聘得日本女教师河原操子,于1903年12月21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初三)来到
喀喇沁右旗王府,帮助筹办女子学校。
次日,她去拜会福晋,商定于12月28日(夏历十一月初十)举行开学典礼。
河原操子的想法是,迅速把学校办起来,然后逐步加以完善。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刘朝纯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59.2
【相关文献】
1.崇正学堂与贡桑诺尔布的教育观 [J], 白荫泰;邢莉
2.漠南教育史上的丰碑——缅怀贡桑诺尔布的兴学历程(一) [J], 刘朝纯
3.漠南教育史上的丰碑——缅怀贡桑诺尔布的兴学历程(二) [J], 刘朝纯
4.漠南教育史上的丰碑--缅怀贡桑诺尔布的兴学历程(四) [J], 刘朝纯
5.贡桑诺尔布现代教育思想探析 [J], 杨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革命道路上的艰难抉择——燕晋联军大将军吴禄贞

革命道路上的艰难抉择——燕晋联军大将军吴禄贞
孙霞;杨辉
【期刊名称】《吕梁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3)004
【摘要】燕晋联军大将军吴禄贞曾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这位英年早逝的将军,在最终坚定走上革命道路前经历了多次思想变化.他对于革命的矛盾态度是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出当时复杂社会环境下一批爱国志士在革命救国道路上矛盾的内心世界.在了解其人生经历不断变化的过程之后,剖析其对待革命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孙霞;杨辉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山西离石033000;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山西离石0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2
【相关文献】
1.辛亥革命时期燕晋联军述评 [J], 刘转玲;黄红莲;谢忠强
2.已知的历史抉择与未知的艰难探索——中国辛亥革命与俄国二月革命之比较研究[J], 肖三;吕航
3.辛亥革命时期燕晋联军述评 [J], 刘转玲;黄红莲;谢忠强
4.新兴产业的抉择——中国资源战略新选择:改变世界的资源革命——中国再生
资源企业的“艰难起飞” [J], 刘向群
5.革命道路上的艰难抉择——燕晋联军大将军吴禄贞 [J], 孙霞;杨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漠南教育史上的丰碑——缅怀贡桑诺尔布的兴学历程(一)

承 ,历 受 大 清皇 朝 的 爵位 和俸 银 , 当此 国 家
多 事 之 秋 ,如 不 协 助 国 家使 民众 习文 练 武 ,
实在 于 心 不 忍 。 尤其 是 我 旗 蒙 汉 杂居 。如 果 不提 高 蒙 民 的 文 化 水 平 ,则 势 必 受到 汉 民的 卑 视 和欺压 。 因此 , 于公 于私 , 必 须创 建 学校 。
欧列 强 ,无 论是 哪 一 个 国家 ,毫 无例 外地
都 经过 了野 蛮 时期 ,但 由 于各 国 国王 们 的
善 于教 养 本 国人 民, 才逐 渐 强 盛 起 来 。 日
本 是 一 个 东海 岛 国,在 他 们 英 明 皇 帝 明 治
时代 ,周 游 各 国, 变 法 维新 ,振 兴 工 业 ,
因为 没 有 文 化 的 原 因造 成 的 吗 ?本 王 父祖 相
宜 ,物 产 丰 富 ,但 在 古代 轩 辕 皇 帝 以前 的
时 期 ,他 们 仍 然 是 过 着 茹 毛 饮 血 的 生活 。 在 此后 几 千年 的发展 过 程 中, 由 于很 多英 明 皇 帝和 古 圣先 哲创 造 文 字和 文 化 ,教 育
教 育 事业 的训 令 : 查 自古 昔 以来 , 不论 何 种 民族 ,随 着
时 潮 的 演 变 , 都 是 由 落后 逐 渐 走 向 文 明。
例 如 汉族 , 虽然 居 住 在 中原地 区 , 气候 适
四十 ; 忽 必烈 薛禅 汗 ,入 主 中原 ,数代 相 传 。
元 顺 帝失 政 中原 ,退 居 漠 北 , 自此 之后 , E l 渐 衰 落 , 以 至 于 目前 的 贫 弱境 地 。这 岂不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