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
合集下载
帕金森病

认知下降/痴呆 抑郁 精神症状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睡眠-觉醒失调
28 May 2019 Braak H et al.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PrLelaEteAd SpaEthoIloNgyS. CEeRll TTissPuereResse2n00t4a;t3i1o8n: 1t2i1tl-e134.
非运动症状:
精神症状:抑郁、焦虑、 睡眠行为异常 感觉障碍:嗅觉减退, 不安腿综合征 自主神经症状:便秘、 血压偏低、多汗、性功能 障碍、排尿障碍
四、诊断
早期:其临床诊断标准为 1997 年发表的英国脑 库标准。 近期,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的诊断标 准后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增加了非运动症状在 诊断中的作用,并且对诊断的确定性进行了分类 (确诊 PD 和很可能 PD)。
I 诊断帕金森综合征的运动核心症状(即同时 符合1和2)
1、运动迟缓(必须) 2、肌强直或(且)静止性震颤
注意:单独的运动性和姿势性震颤(MDS-UPDRS中3.15 和3.16)不满足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II 支持标准
1、多巴胺能药物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2、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3、明确的非对称的静止性震颤 4、嗅觉丧失
药物性帕金森病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 D2 受体拮抗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
降压药: 多巴胺耗竭剂如利血平、降压灵
止吐剂:胃复安、氯波必利 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桂利嗪 抗抑郁药: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等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约占帕金森综合征13%
药物性帕金森病综合征
◙运动迟缓特点:
困难(2)随动意作运动执减行少困&缓难慢 。 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好。 面具脸:表情肌活动少, 双 眼凝视, 瞬目减少
28 May 2019 Braak H et al.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PrLelaEteAd SpaEthoIloNgyS. CEeRll TTissPuereResse2n00t4a;t3i1o8n: 1t2i1tl-e134.
非运动症状:
精神症状:抑郁、焦虑、 睡眠行为异常 感觉障碍:嗅觉减退, 不安腿综合征 自主神经症状:便秘、 血压偏低、多汗、性功能 障碍、排尿障碍
四、诊断
早期:其临床诊断标准为 1997 年发表的英国脑 库标准。 近期,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的诊断标 准后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增加了非运动症状在 诊断中的作用,并且对诊断的确定性进行了分类 (确诊 PD 和很可能 PD)。
I 诊断帕金森综合征的运动核心症状(即同时 符合1和2)
1、运动迟缓(必须) 2、肌强直或(且)静止性震颤
注意:单独的运动性和姿势性震颤(MDS-UPDRS中3.15 和3.16)不满足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II 支持标准
1、多巴胺能药物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2、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3、明确的非对称的静止性震颤 4、嗅觉丧失
药物性帕金森病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 D2 受体拮抗剂: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
降压药: 多巴胺耗竭剂如利血平、降压灵
止吐剂:胃复安、氯波必利 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桂利嗪 抗抑郁药:三环类和四环类抗抑郁药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等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约占帕金森综合征13%
药物性帕金森病综合征
◙运动迟缓特点:
困难(2)随动意作运动执减行少困&缓难慢 。 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好。 面具脸:表情肌活动少, 双 眼凝视, 瞬目减少
帕金森病及其药物治疗

29
(六)抗胆碱药
机制:阻断中枢M受体 Ach Ach DA相对平衡 抗震颤麻痹
药品
苯海索 苯甲托品 开马君 东莨菪碱
用法用量
2mg
bid-tid
0.5-2mg
bid
5-10mg
tid
0.2-0.4
tid
2021/10/10
30
苯海索(安坦)
特点: • 作用弱于阿托品,左旋多巴和金刚烷胺 • 用于不能耐受左旋多巴的患者 • 对震颤疗效好,对僵直及运动迟缓差 • 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 用于早期、轻症患者效果好 • 不良反应比阿托品弱,但仍有散瞳,口
间
14
运动并发症
• 异动症的治疗:又称为运动障碍,包括剂峰 异动症、双相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
• 剂峰异动症:①减少每次复方左旋多巴的剂 量;②若患者是单用复方左旋多巴,可适当 减少剂量,同时加用DR激动剂,或加用 comt抑制剂;③加用金刚烷胺;④加用非典 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⑤若使用复方左旋 多巴控释剂,则应换用常释剂,避免控释剂 的累积效应。
帕金森病及其药物治疗
2021/10/10
1
主要内容
1
疾病介绍
2
治疗思路
3
药物治疗概述
2021/10/10
2
概念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 年人群的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黑质部位为主的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 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包涵体的形成。
干,尿潴留等
2021/10/10
31
药物治疗原则
• 一旦开始需终身服药 • 首选非左旋多巴类药物,但70岁以上
帕金森病名词解释定义

帕金森病名词解释定义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它被认为是由于脑部神经细胞死亡或受损而导致的,尤其是黑质这一脑区域中的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死亡。
这种死亡或受损导致了多巴胺水平的下降,而多巴胺是一种在调节运动和动作协调中起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
帕金森病通常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手部震颤是最常见的表现)、肌肉僵硬、运动缓慢和不稳定平衡。
除了运动障碍,帕金森病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如抑郁、认知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目前尚无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手段可以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

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期发病,可有肢体粗大震颤 (随意运动时加重,静止时减轻)、肌强直、动作缓 慢,但有肝损害、角膜K-F环,血清铜、铜蓝蛋白、铜 氧化酶活性减低,尿铜增加
亨廷顿病:如患者运动障碍以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 应与PD鉴别,据家族史,遗传学检查可鉴别
医学ppt
22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医学ppt
5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帕金森 病患者急剧增加,
• 但就诊率却严重偏低。
• 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约有 47.6%的帕金森病人从未上医院就诊, 西安则高达81%,农村和西部地区 的情况更为严重。
医学ppt
6
• 医学专家表示,对抗帕金森病, •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获益。
医学ppt
12
•姿势步态异常:
特殊屈曲体姿(头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 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和膝关节略弯屈)
起步困难,自动摆臂动作消失,转弯时连续小步
慌张步态:极小的步伐前冲,愈走愈快,不能立 即止步
•其他症状:
Myerson征 发音过弱、讲话缓慢、流涎、吞咽困难,
顽固性便秘
医学ppt
13
医学ppt
14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医学ppt
18
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
• ,SPECT 和PET 在PD 的诊断中有一定的 参考意义,因其技术含量较高和检查费用 昂贵而限制了临床应用。
• 因此,人们期待能发现一种简单、实用、 客观的生物学指标用于PD 的早期诊断
• 嗅觉测量对PD 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多系统萎缩:主要累及基底节、脑桥、橄榄、小脑及 自主神经系统,对左旋多巴不敏感
亨廷顿病:如患者运动障碍以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 应与PD鉴别,据家族史,遗传学检查可鉴别
医学ppt
22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医学ppt
5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帕金森 病患者急剧增加,
• 但就诊率却严重偏低。
• 调查显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约有 47.6%的帕金森病人从未上医院就诊, 西安则高达81%,农村和西部地区 的情况更为严重。
医学ppt
6
• 医学专家表示,对抗帕金森病, • 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早获益。
医学ppt
12
•姿势步态异常:
特殊屈曲体姿(头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 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髋和膝关节略弯屈)
起步困难,自动摆臂动作消失,转弯时连续小步
慌张步态:极小的步伐前冲,愈走愈快,不能立 即止步
•其他症状:
Myerson征 发音过弱、讲话缓慢、流涎、吞咽困难,
顽固性便秘
医学ppt
13
医学ppt
14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医学ppt
18
辅助检查 无特异性
• ,SPECT 和PET 在PD 的诊断中有一定的 参考意义,因其技术含量较高和检查费用 昂贵而限制了临床应用。
• 因此,人们期待能发现一种简单、实用、 客观的生物学指标用于PD 的早期诊断
• 嗅觉测量对PD 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多系统萎缩:主要累及基底节、脑桥、橄榄、小脑及 自主神经系统,对左旋多巴不敏感
帕金森病指南

DA含量减少是帕金森病致病的关键因 素,DA在调节运动、认知和情感等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减少可导致帕金 森病典型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其他神经递质及受体变化
除了多巴胺能系统外,帕金森病还涉及其他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变化,如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
这些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变化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如乙酰 胆碱系统的相对亢进可能导致帕金森病的肌强直和运动减少等症状。
帕金森病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帕金森病概述 • 帕金森病病理生理 • 帕金森病诊断方法 • 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 帕金森病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01
帕金森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主要影响中老年人,以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实验室检查项目
帕金森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常规、生化检查、脑脊 液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 状的疾病,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意义解读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可能提示帕金森病或其他相关疾病的 存在。例如,脑脊液中的α-突触核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支持帕 金森病的诊断,但这一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提高。
家中的地面应该保持干燥、整洁,并 铺设防滑地垫或地毯,以防止患者跌 倒。
06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定期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家庭情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 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随访 方式等。
执行情况回顾与调整
其他神经递质及受体变化
除了多巴胺能系统外,帕金森病还涉及其他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变化,如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
这些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变化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如乙酰 胆碱系统的相对亢进可能导致帕金森病的肌强直和运动减少等症状。
帕金森病指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帕金森病概述 • 帕金森病病理生理 • 帕金森病诊断方法 • 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 帕金森病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01
帕金森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主要影响中老年人,以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实验室检查项目
帕金森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液常规、生化检查、脑脊 液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 状的疾病,如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意义解读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常可能提示帕金森病或其他相关疾病的 存在。例如,脑脊液中的α-突触核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支持帕 金森病的诊断,但这一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有待提高。
家中的地面应该保持干燥、整洁,并 铺设防滑地垫或地毯,以防止患者跌 倒。
06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定期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家庭情况等因素,为患者制定 个性化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随访 方式等。
执行情况回顾与调整
帕金森病

2016年 9月,《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美国某公司开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Ⅰ期临床试 验结果,确认这种药物能有效清除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2021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 布,加速批准该药上市,但这一决定引发了轩然大波。因在此之前,FDA允许该公司直接跳过Ⅱ期临床试验,开 启了两项Ⅲ期临床试验,但结果并不乐观,两项试验数据相互矛盾。2019年3月,这两项Ⅲ期临床试验被提前终 止。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 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 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帕金森病(青年型、早发 型)被收录其中。
2022年,帕金森病相关脑细胞最终敲定。
疾病简介
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先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 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 史、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般的辅助检查多无异常改变。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 是最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 善症状。应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也无法治愈疾病,但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PD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
抗帕读物
2022年4月1日,作为国内首部词典类抗帕读物,《抗帕词典》正式发布,即日起面向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免 费开放申领通道。该书由美敦力出品,邀请中国帕金森病领域的25位专家参与编审工作,旨在提升帕金森病患者、 家属、基层医生和普通大众对帕金森病和科学治疗手段的认知,避免陷入误区。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 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 等非运动症状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主诉,它们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超过运动症状。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帕金森病(青年型、早发 型)被收录其中。
2022年,帕金森病相关脑细胞最终敲定。
疾病简介
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先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 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 史、临床症状及体征。一般的辅助检查多无异常改变。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左旋多巴制剂仍 是最有效的药物。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 善症状。应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也无法治愈疾病,但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PD患者的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无显著差异。
抗帕读物
2022年4月1日,作为国内首部词典类抗帕读物,《抗帕词典》正式发布,即日起面向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免 费开放申领通道。该书由美敦力出品,邀请中国帕金森病领域的25位专家参与编审工作,旨在提升帕金森病患者、 家属、基层医生和普通大众对帕金森病和科学治疗手段的认知,避免陷入误区。
2024帕金森病指南

家族聚集性
虽然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 ,但仍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的发病中起一定 作用。
人群分布
帕金森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平均发
病年龄为60岁左右。男性发病率稍高
于女性,但女性患者的症状进展可能
更快。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 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 状,如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等。
掌握沟通技巧
与患者交流时,家属应保持平和的语 气和表情,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以 免引起患者情绪波动。
鼓励患者表达感受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家 属应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增强 患者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家属应与患者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明 确护理目标和措施,确保家庭护理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
疾病修饰治疗药物
疾病修饰治疗药物是帕金森病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旨在减缓或阻止疾病的进展,而不仅 仅是缓解症状。
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中应用前景
01
深部脑刺激(DBS)
深部脑刺激是一种通过植入电极对大脑特定区域进行电刺激的治疗方法
,已被证明对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有效。
02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磁场对大脑皮层
豆类等。
饮食调整
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如采用低脂、低盐、低糖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特殊饮食需求
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的患者,如吞 咽困难或咀嚼困难等,应给予相应 的饮食调整建议,如选择软食、半 流食等。
PART 04
患者教育与家庭护理指导
帕金森病PPT课件

显著疗效:(1) UPDRS-III评分改善超过30%或主观症状显著 改善;(2)存在明确且显著的开/关期症状波动,伴根据剂量 预测的“关期”。
.
19
III 绝对排除标准:(出现下列任何1项即可排除帕金森病
的诊断)
1、小脑症状
2、凝视麻痹(向下垂直)
3、额颞叶痴呆(疾病前5年内诊断)
4、冻结步态(仅限于双下肢,超过3年)
◙运动迟缓特点:
困难(2)随动意作运动执减行少&困缓难慢。 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好。 面具脸:表情肌活动少, 双 眼凝视, 瞬目减少
.
11
姿势&步态异常
姿势: 站-屈曲体姿
步态:
早期: 下肢拖曳,上肢摆动消
失
后期: 小碎态, 启动困难, 冻结
步
态,慌张步态
.
12
手指精细动作困难&僵住 小写症(micrographia)
.
13
非运动症状:
精神症状:抑郁、焦虑、 睡眠行为异常 感觉障碍:嗅觉减退, 不安腿综合征 自主神经症状:便秘、 血压偏低、多汗、性功能 障碍、排尿障碍
.
14
四、诊断
早期:其临床诊断标准为 1997 年发表的英国脑库 标准。 近期,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的诊断 标准后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增加了非运动症状在 诊断中的作用,并且对诊断的确定性进行了分类( 确诊 PD 和很可能 PD)。
帕金森病的诊断
.
1
内容
01 概念 02 病理 03 临床表现 04 诊断 05 鉴别诊断
.
2
一、概念
帕金森病综合征: 以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和平衡障碍为临床 特征的一组疾病症候群。
.
19
III 绝对排除标准:(出现下列任何1项即可排除帕金森病
的诊断)
1、小脑症状
2、凝视麻痹(向下垂直)
3、额颞叶痴呆(疾病前5年内诊断)
4、冻结步态(仅限于双下肢,超过3年)
◙运动迟缓特点:
困难(2)随动意作运动执减行少&困缓难慢。 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好。 面具脸:表情肌活动少, 双 眼凝视, 瞬目减少
.
11
姿势&步态异常
姿势: 站-屈曲体姿
步态:
早期: 下肢拖曳,上肢摆动消
失
后期: 小碎态, 启动困难, 冻结
步
态,慌张步态
.
12
手指精细动作困难&僵住 小写症(micrographia)
.
13
非运动症状:
精神症状:抑郁、焦虑、 睡眠行为异常 感觉障碍:嗅觉减退, 不安腿综合征 自主神经症状:便秘、 血压偏低、多汗、性功能 障碍、排尿障碍
.
14
四、诊断
早期:其临床诊断标准为 1997 年发表的英国脑库 标准。 近期,参考了国际运动障碍协会(MDS)的诊断 标准后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增加了非运动症状在 诊断中的作用,并且对诊断的确定性进行了分类( 确诊 PD 和很可能 PD)。
帕金森病的诊断
.
1
内容
01 概念 02 病理 03 临床表现 04 诊断 05 鉴别诊断
.
2
一、概念
帕金森病综合征: 以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和平衡障碍为临床 特征的一组疾病症候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2) 抑郁症 ◙ 可伴表情贫乏\言语单调\自主运动减少, 与PD相 似, 二者常在同一患者并存 ◙ 无肌强直&震颤 ◙ 抗抑郁药试验治疗有效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3)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病因明确, 例如: ◙ 脑外伤 ◙ 脑卒中 ◙ 病毒性脑炎 ◙ 药物\重金属& CO中毒
• 弥散性路易体病(DLBD) (4) 变性(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 肝豆状核变性(WD) • 亨廷顿舞蹈病(HD)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 多系统萎缩(MSA)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 皮质基底节变性(CBGD)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1) 特发性震颤 ◙ 发病年龄早, 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 常影响头部 引起点头或摇晃, 无肌强直&运动迟缓 ◙ 饮酒&服心得安震颤显著减轻 ◙ 约1/3的患者有家族史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4) 变性(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 3) 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 disease, HD) 舞蹈-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 如运动障碍以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 易误诊PD 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痴呆\精神症状可鉴别 遗传学检查(HD基因 4p16.3)可确诊
慌张步态
临床表现
5. 其他症状
Myerson征: 反复叩击眉弓上缘→持续眨眼 反应(正常人不持续)
睑阵挛: 闭合的眼睑轻颤动
睑痉挛: 眼睑不自主闭合
临床表现
5. 其他症状
脂颜(oily face): 皮脂腺\汗腺分泌亢进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多汗\顽固性便秘&直立性 低血压
轻度认知功能减退: 抑郁&视幻觉
4. 姿势&步态异常
姿势: 站-屈曲体姿
步态: 早期: 下肢拖曳(freezing), 上肢摆动消失 后期: 小步态, 启动困难, 慌张步态 (festination)
临床表现
4. 姿势步态异常
自坐位\卧位起立困难 行走时小步前冲(慌张 步态 festination gait)
转弯时躯干僵硬, 用 连续小步使躯干与头 部一起转动
典型病理特点
生化病理
PD患者: DA ↓
DA抑制-ACh兴奋平衡失调
ACh神经元兴奋 纹状体GABA递质释放 豆状核/壳核
ACh (+ ) GABA (—)
(—)
净效应: 纹状体抑制性递质 GABA释放↑ PD运动障碍临床表现
DA
黑质 DA神经元抑制 纹状体GABA递质释放
生化病理
GTP BH4
reuptake 3-MT COMT Tasmar post-synaptic receptor DA
pre-synaptic receptor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MAO
Pargyline Deprenyl
DA的合成\代谢途径&PD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临床表现
PD的一般特点 ◙ 多在60岁后发病, 偶有20余岁发病 ◙ 起病隐袭, 缓慢进展 ◙ 首发症状: 静止性震颤 步态异常 肌强直 运动迟缓 60%~70% 12% 10% 10%
治疗
1. 药物治疗
GTP
多巴胺合成&代谢途径
Tyrosine
BH4
Tyrosine TH-酪氨酸羟化酶 L-DOPA
DDC-多巴脱羧酶
左旋多巴 司吉宁
DA
quinone + H2O2 + .OH NQO1
MAO DOPAC + H2 O2
Amphetamine Cocaine
Tyrosine L-DOPA
Tyrosine
TH-酪氨酸羟化酶
左旋多巴
司吉宁
DDC-多巴脱羧酶
DA
quinone + H2O2 + .OH NQO1 MAO DOPAC + H2 O 2
Amphetamine Cocaine
HVA + H2O2
hydroquinone
VMT
DA
SOD
.O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serpine
病因&发病机制
特发性PD病因未明(Idiopathic Parkinson 1. 遗传
◙ PD多为散发, 约10% 有家族史 ◙ PARK 1~10等10个单 基因与PD有关
Disease)
不完全外显的常染色体 显性&隐性遗传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 ◙ 为PARK1基因突变, 4q21-23
两类临床综合征
▲ 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 ▲ 特征: 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 ▼ 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综合征 ▼ 特征: 异常不自主运动
基底节神经联系环路
基底节 3个主要神经环路 ◙ 皮质-皮质环路:
大脑皮质尾状核\壳核内侧苍 白球丘脑大脑皮质
◙ 黑质-纹状体环路:
黑质与尾状核&壳核间往返联系纤 维
临床特征: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 姿势步态异常
病理特征:
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 变性缺失 路易体(Lewy body)形成
流行病学
◙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 000/10万
◙ 随年龄患病率增高
◙ 两性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男性略多于女性 ◙ 国内资料: 65岁以上患病率1 700/10万, 其中40%~70%未诊断
主要累及基底节\脑桥\橄榄\小脑\自主神经系统 左旋多巴治疗不敏感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1) MSA: ①纹状体黑质变性(SND) ◙ 临床特征 运动迟缓&肌强直, 震颤不明显 可有锥体系\小脑&自主神经症状 ◙ 病理改变: 累及尾状核\壳核\苍白球
临床表现
3. 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 运动迟缓特点: 随意运动减少&缓慢 ◙ 面具脸(masked face) 表情肌活动少, 双眼凝 视, 瞬目减少 ◙ 行走&转身缓慢
临床表现
3. 运动迟缓(bradykinesia)
手指精细动作困难&僵住
小写症(micrographia)
临床表现
避免\推迟\减轻药物并发症&不良反应 神经保护治疗, 减缓\阻断神经变性过程
治疗
对症治疗, 恢复DA-ACh平衡 抗ACh (安坦)
1. 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
3. 康复治疗 拟DA
促进DA释放 (金刚烷胺)
L-Dopa替代 (L-Dopa)
DA受体激动 (溴隐亭) L-Dopa增效剂 (恩托可朋)
诊断&鉴别诊断
2. 鉴别诊断
(5)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1)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
临床症状体征: 锥体外系 锥体系 小脑 自主神经
根据临床&病理分为: ◙ 纹状体黑质变性(SND) ◙ Shy-Drager综合征(SDS) ◙ 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
病因&发病机制
PD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多种发病机制参与 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生理老化
自由基 线粒体功能衰竭 钙超载 兴奋氨基酸 细胞凋亡
黑质DA 能神经元 死亡
临 床 症 状
病理
◙ 病变部位 黑质
蓝斑
◙ 其他受累脑区 中缝核 迷走神经背核
◙ 黑质\蓝斑核含黑色素DA神经元 进行性大量丧失(50%~70%) ◙ 残留的黑质DA能神经元胞浆内 出现嗜酸性包涵体Lewy体
辅助检查
①生化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CSF HVA↓ ②基因检测: 用DNA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PCR \DNA序列分析检查家族性PD基因突变 ③PET & SPECT检测: 早期可显示脑内DAT功能显 著 ↓ , DA递质合成↓, 可早期诊断&病情监测 ④血&CSF检查无异常, CT\MRI检查无特征性所见
第十一章 运动障碍疾病 Movement Disorders
神经病学(第 5 版)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即锥体外系统 病(extraparamidial disease) 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 肌力&感觉正常 病变部位为基底节(basal ganglia)
◙ 症状不对称
临床表现
1.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 静止性震颤特点: 安静时出现, 随意运动减轻 紧张时加剧, 入睡后消失 ◙ 多为首发症状, ◙ 自一侧上肢开始, 不对称 ◙ 拇指与食指“搓丸样”动 作 (pill-rolling), 4~6Hz
静止性震颤
临床表现
1.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环境 神经 毒素 抑制黑质线粒体呼 吸链NADH-CoQ还 原酶(复合物Ⅰ)活性 ATP↓ 自 由基↑ DA神经 元变性
病因&发病机制
3. 年龄老化
生理性DA神经元退变, 是PD的促发因素
30岁后随着年龄增长 黑质DA能神经元减少 酪氨酸羟化酶(TH)活性下降 多巴脱羧酶(DDC)活性下降 纹状体DA递质水平减少
诊断&鉴别诊断
1. PD临床诊断标准
①中老年发病, 缓慢进行性病程 ②四主征至少具备2项(前2项必备其一), 症状不对称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齿轮\铅管样肌强直 步态异常 ③左旋多巴治疗有效 ④患者无眼外肌麻痹\小脑体征\体位性低血压\锥体 系损害&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