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注浆灌注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表
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施工效果分析
单桩承载力提高
通过后注浆施工,提高了单桩 的极限承载力,减少了桩基沉 降量。
施工效率高
后注浆施工工艺流程简单,操 作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经济效益显著
后注浆灌注桩的应用减少了桩 基数量和桩长,降低了工程成 本。
施工效果分析
单桩承载力提高
通过后注浆施工,提高了单桩 的极限承载力,减少了桩基沉 降量。
常用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和不同桩型的计算。
计算步骤
建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结果并确定极限承载力。
常用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复杂地质条件和不同桩型的计算。
计算步骤
建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设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结果并确定极限承载力。
响 • 实际工程中后注浆灌注桩的应用案
例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后注浆灌注桩是一种在桩基施工中常用的技术,通 过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向桩身内部注入浆液,以提 高桩基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
单桩极限承载力是指单根桩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是衡量桩基性能的重要指标。
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是研究如何通过 计算和分析,确定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 。
05
实际工程中后注浆灌注桩的应用案例
05
实际工程中后注浆灌注桩的应用案例
工程概况
01
工程名称
某高层住宅楼
02工程地点某来自繁华地段0304
工程规模
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下 2层,地上28层
工程地质条件
以砂土、粘性土为主,局部存 在软土层
新规范版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表(全国)

(kPa)
杂填土 粉质粘土 淤泥质粘土 卵石 粉质粘土 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 碎石 粉质粘土 强风化凝灰岩 中风化凝灰岩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1.60 4.30 15.50 15.50 21.40 26.20 30.60 34.30 34.30 40.30 46.00
700 1300 2600 1200 3000 7600 2400 4000
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齐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宜山路508弄景鸿大厦17楼
xxx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xx地块 试桩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
工程编号 计算 日期
20011-10 DaiXQ 2012/5/8
试桩单桩压(拔)力计算 (1).设计参数
基桩编号
钻探孔号 截面类型 D= h= 35.60m Δ1= Δ2= UP= AP=
(kPa) 0.0 28.0 16.0 80.0 34.0 18.0 52.0 92.0 56.0 144.0 260.0 110.0 240.0
(kPa)
700 1300 2600 1200 3000 7600 2400 4000
λ 0.00 0.75 0.80 0.50 0.75 0.80 0.75 0.50 0.75 0.70 0.70 0.70 0.70
上海新建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齐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宜山路508弄景鸿大厦17楼
xxx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xx地块 钻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
工程编号 计算 日期
20011-10 DaiXQ 2012/5/8
工程桩单桩承载力计算 (1).设计参数
基桩分类编号
钻探孔号 截面类型 D= h= Δ1 = Δ2 = UP = AP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Ⅰ一般规定1.1设计采用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3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
1.2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执行;2 对于大直径端承型桩,也可通过深层平板(平板直径应与孔径一致)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端阻力;3 对于嵌岩桩,可通过直径为0.3m岩基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也可通过直径为0.3m嵌岩短墩载荷试验确定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宜通过埋设桩身轴力测试元件由静载试验确定。
并通过测试结果建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与土层物理指标、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以及与静力触探等土的原位测试指标间的经验关系,以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Ⅱ 原位测试法1.3 当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如无当地经验,可按下式计算:p sk i sik pk sk uk A p l q u Q Q Q α+=+=∑(1.3-1)当21sk sk p p ≤时)(2121sk sk sk p p p ⋅+=β(1.3-2)当21sk sk p p >时2sk sk p p =(1.3-3)式中skQ 、pk Q ——分别为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u——桩身周长;sikq ——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i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i l ——桩周第i 层土的厚度;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可按表1.3-1取值;skp ——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平均值);p A ——桩端面积;1sk p ——桩端全截面以上8倍桩径范围内的比贯入阻力平均值;2sk p ——桩端全截面以下4倍桩径范围内的比贯入阻力平均值,如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的砂土层,其比贯入阻力平均值s p 超过20MP a 时,则需乘以表1.3-2中系数C 予以折减后,再计算2sk p 及1sk p 值;β——折减系数,按表1.3-3选用。
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精品文档

(2) 后注浆对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的增强特征
后注浆对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有以下三个增强特征:①桩底注 浆使端阻力增长6 0~600%,细粒土增幅小,粗粒土增幅大,长 桩增幅小于短桩;②桩底注浆不仅使端阻提高,而且由于浆液上 扩,在桩底以上1 0~20m侧阻增长20~80%;③桩底、桩侧复 式注浆可使侧阻、端阻均获得提高。
后注浆灌注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
与计算值关系见图6。
3 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
后注浆灌注桩桩土界面及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土体经注浆加固 后演变为水泥土和水泥结石复合加筋体,其性质趋于复杂和不均, 要通过土性参数测试确定其对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增强效应, 实际上不可能。因此,对后注浆灌注桩的承载力只能通过静载对 比试验建立经验关系,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式为:
qsik、qsjk、qpk——分别为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第i土层极限 侧阻力标准值、非竖向增强段第j±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μ——桩周长; βsi、βp——分别为后注浆侧阻力、端阻力增强系数, 无当地经验时,可按表1
后注浆灌和端阻力乘以增强系数βsi和βp。βsi和βp系通过数十根 不同土层中的后注浆桩与普通桩静载对比试验求得。根据后注浆 在不同桩端和桩侧土层中的扩散与加固机理,其侧阻和端阻增强 系数βsiβp不同,而且变幅很大。总的变化规律是:端阻的增幅高 于侧阻,粗粒土的增幅高于细粒土。桩端、桩侧复式注浆高于桩 端、桩侧单一注浆。这是由于端阻受沉渣影响敏感,经后注浆沉 渣得到加固和桩端扩底,桩端沉渣和土的加固效应强于桩侧泥皮 的加固效应;粗粒土是渗透注浆,细粒土是劈裂注浆,前者的加 固效应强于后者。 4 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 收集北京、上海、天津、河南、山东、西安、武汉、福州等 城市后注浆灌注桩静载试桩资料106份,根据式(3-1)计算求得Qu 计,其中qsik、qpk取勘察报告提供的经验值;增强系数βsi、βp取 表1所列上限值。计算值Qu计与实测值Qu测散点图如图5.3-9。该 图显示,实测值均位于45度线以上,即均高于或接近于计算值。 这说明后注浆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按式(3-1)计算的可靠性是较高的。
单桩承载力计算表

单桩竖向总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4164.719375 2082.359688
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1
0.375 1.57 适用于hb/d1<5的情况时 22 0.426666667 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kPa) 分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80 80 80 80 87 628 125.6 125.6 125.6 1912.26
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3293.86 870.859375
单桩竖向总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3980.735 1990.3675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2
桩内径d1(m) 桩外径d(m) 0.5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hb(m) 1 桩周长u(m) 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5000 桩长(m) 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m2) 0.085859375 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 p 层号 层底深度(m) 分层厚度(m) 桩顶 5 1 10 5 2 11 1 3 12 1 4 13 1 5 27 14 6 29 2
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2917.06 1063.675
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2
0.37kPa) 分层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80 80 80 80 87 120 628 125.6 125.6 125.6 1912.26 376.8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承载力计算表1
桩内径d1(m) 桩外径d(m) 0.5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hb(m) 1 桩周长u(m) 桩端土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8000 桩长(m) 空心桩桩端净面积Aj(m2) 0.085859375 桩端土塞效应系数λ p 层号 层底深度(m) 分层厚度(m) 桩顶 5 1 10 5 2 11 1 3 12 1 4 13 1 5 27 14
灌注桩及大直径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制作人: GYB 2017/12业有限公司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灌注桩及大直径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第1层土 第2层土 第3层土 第4层土 第5层土 第6层土 桩身长度Li(m) 5.00 0.00 0.00 0.00 0.00 0.00 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 50.00 0.00 0.00 0.00 0.00 0.00 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 2400.00 桩径D(m) 0.35 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γ s 1.75 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γ p 1.75 桩身周长u(m) 1.10 桩端面积Ap(m^2) 0.10 单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Qsik = u * qsik * lsi 274.75 0.00 0.00 0.00 0.00 0.00 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 ∑Qsik = u * ∑qsik * lsi 274.75 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 Qpk = qpk * Ap 230.94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 Quk = ∑Qsik + Qpk 505.69 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 R = ∑Qsik / γ s + Qpk / γ p 288.96 根据桩径按内插法计算桩身配筋率(0.20%~0.65%) 0.637 % 桩身最小配筋值 612.72 φ 8根数(As=50) 13 φ 10根数(As=78) 8 φ 12根数(As=113) 6 φ 16根数(As=201) 4
gyb2021412第1页大连大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第1层土第2层土第3层土第4层土第5层土第6层土桩身长度lim500000000000000000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5000000000000000000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240000桩径dm035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s175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p175桩身周长um110桩端面积apm2010单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qsikuqsiklsi27475000000000000000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nqsikuqsiklsi27475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nqpkqpkap23094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nqukqsikqpk50569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knrqsiksqpkp28896根据桩径按内插法计算桩身配筋率0200650637桩身最小配筋值612728根数as501310根数as78812根数as113616根数as2014制作人
极限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注:
本色为填写部分,红 色为输出结果,保护密码
qukqskqpkusiqsiklipqpkap桩径d1桩端直径d1qpk护壁外径桩端土类型黏性土或粉土si按表5362取值qsik按表5351取值siqsiklisiqsikli黏性土或粉土1109563525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砂土或碎石类土000砂土或碎石类土000砂土或碎石类土000砂土或碎石类土000砂土或碎石类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砂土或碎石类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黏性土或粉土000砂土或碎石类土000qsk0qpk0qukqskqpkusiqsiklipqpkap标准值0ra12quk特征值0注
极限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及特征值计算
采用公式:Quk=Qsk+Qpk=u∑ψsiqsikli+ψpqpkAp
桩径d 1 桩端直径D 1
qpk
护壁外径 桩端土类型 黏性土或粉土 ψsi按表5.3.6-2取值,qsik按表5.3.5-1取值 ψsi qsik li ψsi*qsik*li 黏性土或粉土 1 1 0.9563525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砂土或碎石类土 0 0 0 砂土或碎石类土 0 0 0 砂土或碎石类土 0 0 0 砂土或碎石类土 0 0 0 砂土或碎石类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砂土或碎石类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黏性土或粉土 0 0 0 砂土或碎石类土 0 0 0 Qsk 0 Qpk 0 Quk=Qsk+Qpk=u∑ψsiqsikli+ψpqpkAp (标准值) Ra=1/2*Quk(特征值) 0 0 注:本色为填写部分 色为输出结果 123456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书

主楼单桩承载力计算书1、土层分布情况:长螺旋钻孔灌压桩直径取Ф600,试取ZKZ1桩长为 米,ZKZ2桩长为 米进入○5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范》(JGJ 94-2008):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公式:∑+=i p p l u A q Q sik k uk q式中:uk Q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 q pk ,q sik ---桩端端阻力,桩侧阻力标准值; A p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桩身周边长度; l i ---第i 层岩土层的厚度。
经计算:uk Q =×2700+×(50×+90×+85×+100×)=3400KN 。
ZKZ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1/2uk Q 取R a =1600KN经计算:uk Q =×2700+×(50×+90×+85×+100×)=5675KN 。
ZKZ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1/2uk Q 取R a =2850KN3、 桩身混凝土强度(即抗压验算):本基础桩基砼拟选用混凝土为C30。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条公式: s P c c A f N ψ≤+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条公式:s P c c A f N ψ≤式中: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值,该工程选用C30砼,f c =m 2;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 A ps --桩身横截面积,该式A ps =;ψc ---基桩成桩工艺系数,本工程为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取。
带入相关数据: 对于ZKZ2:A ps f c Ψc =×106××=3232KN 3232KN/=2395KN>R a 对于ZKZ1:A ps f c Ψc +=×106××+×360×924=3532KN 3232KN/=2395KN>R a4、 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第2条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公式: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R N EK 1.25≤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R N EK 1.5max ≤EK N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符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桩入土深度(m)
d0
基础埋深/填土厚度(m)
lh
有效桩长(m)
d
桩径(m)
u
桩身周长
25.5
6.5 层 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竖向增强段厚度 层 号 2 3 4 5
19.0 βsi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βsj 1.0 1.0 1.0 1.0
初始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后注浆总极限 端阻力标准值 单桩极限承 载力标准值
13
2.4
sjk j
1.0
1100 2382.54
Quk=Qsk+Qgsk+Qgpk=u∑q
l +u∑βsiqsiklgi+βpqpkAp
注:
录入值
Ap
桩端面积0.50264 来自gsk竖向增强段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1056
Qsk
非竖向增强段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0.800 lgi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0.0 lj 0.0 0.0 0.0 0.0
2.5133 qsik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qsjk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β p
后注浆侧端力增强系数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dp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30.00 qpk
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 竖向增强段内第i层土厚度竖向增强段第i层土初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竖向增强段总极 限侧阻力标准值
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 竖向增强段内第i层土厚度竖向增强段第i层土初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非竖向增强段总极 限侧阻力标准值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非竖向增强段厚度 持力层层号
0
0
Qgpk
后注浆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1327 2382.54
自动计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