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设计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版)ppt课件

你很容易找到。他是我们三年级二班的一个男生,晨会、做操、放学排路队时总是站在第一排,教室里最脏的抽屉一定是他的。对了,他的书包通常不是放在课桌抽屉里,而是扔在地 上。几乎每节课我都要提醒他或是帮他捡起,但下节课再来看,他的书包又咧着大嘴躺在了地上,书本散落一地,他的双脚,正无情地踩在一个练习本上……每每此时,我都无语凝噎, 不忍直视那么,他的抽屉里不放书包放什么?课外书、牛奶盒、瓜皮果壳、小玩具、蚂蚁、毛毛虫、小树枝、黑乎乎的樟树籽、金灿灿的棕榈树籽……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老 师刚收缴了一批,立马他又塞进另一批……其更新换代的速度堪比火箭发射,让人叹为观止……因为小Z的不讲卫生,每到周一换座位时,轮到坐他座位的同学总是叫苦连天、自认倒 霉,皱着眉头、捂着口鼻一遍一遍地擦,先用抹布蘸着水擦,再用纸巾擦,直到完全闻不到异味才勉勉强强坐下。尽管如此,小Z同学却有很多的好朋友。每次分组活动,大家都抢着
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
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
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指工业革命。
15
4、马、恩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有哪些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故居 16
恩格斯的故居
思格斯有哪些实践活动?
17
18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街头,广泛接触工人群众 19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
的
深 社会
刻 关系
变 的变 使社会分裂为
化革
两大对立阶级
工人运动的 兴起和发展
7
2、阶级基础(三大独立工人运动)
1831、1834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
1836-1848英国 宪章运动
一轮复习第十单元课时23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51张)

知识补遗 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1)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认 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社会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_科__学__社__会__主__义__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 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 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
【解题思维】
D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主题阐释】
一、从历史解释角度,巴黎公社 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 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 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 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战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 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3)主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 步的成就。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 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①_近__代__科__学__理__论__的__指__导__,科__学__技__术__与__生__产__紧__密__结__合__。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③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④各国 的工业革命进程各具特色。
第22讲+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

③化__学__工__业__兴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④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焕发出新的活力。 (3)特点 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 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③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的大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就
1733 年
凯伊
英国
飞梭
1765 年
哈格里夫斯
英国 手摇纺纱机
1769 年
阿克莱特
英国 水力纺纱机
1779 年
克隆普顿
英国
骡机
1785 年
卡特莱特
英国 水力织布机
1793 年 伊莱·惠特尼
美国
轧棉机
1782 年
瓦特
英国 联动式蒸汽机
1807 年
富尔顿
美国
汽船
1814 年
斯蒂芬森
数字备考
1.“一个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初 步形成到最终形成 2.“两个时代”:“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 代” “两大飞跃”:第一次 飞跃是从空想到科学— —《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第二次飞跃是从理 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3.“三大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 里昂工人起义、德意志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②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新技术、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规模 广泛,发展迅速。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③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 同时展开技术革命。
④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 业、电讯业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3.发展:1867 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 了 剩余价值 学说。《资本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中最重要 的文献之一。
知识梳理(三)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成立 (1)原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积极促进工人阶级 的国际联合。 (2)成立: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即第 一国际。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 新阶段。
[明历史解释]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
条件
的最基本条件
社会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使资 条件 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
从19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 自然 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 科学 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 条件 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
义制度。他设想的途径是
()
A.发展实业
B.暴力斗争
C.议会选举
D.社会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
主义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傅立叶主张社会改革来纠
正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 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 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 ) A.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B.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C.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 1.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 影响;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 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理解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 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 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 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 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造,其中 17 _美__国___与 18 __德__国__最为突出 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特别提醒】 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纺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化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
思考 阅读教材第59页“思考点”,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 特点。
[提示]结合工业革命对女性的经济地位、思想解放等方面的影响分 析。
【答案】影响:工业革命把大量妇女从家庭带入社会。经济的独立 与角色的转换,对女性思想意识的震动与冲击极大,促进了她们思想的 觉悟。工业革命成为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探究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始于
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 __珍__妮__纺__纱__机__、水力纺纱机、
__棉__纺__ 表现 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下)(部编版)_《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参考课件1

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恩格斯《反杜林论》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明晰概念:何谓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革命性的变化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机器时代工厂时代蒸汽时代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为什么始于18世纪中叶?考察工业革命时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和其时间的选择有关。
为什么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期而不是在早100年或1000年时发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从海外大扩张之后欧洲惊人的经济发展中找到。
这一发展如此显著,以致现在通常被称为“商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
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
——【加拿大】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英国)国家权力的推波助澜,使圈地运动在18世纪达到高潮……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土地高度集中,同时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农村人烟稀少,村舍为虚;与此同时,一支“自由劳动力”的大军在喧嚣的城市里形成了。
——崔连《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的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了立宪君主。
“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财政。
通过这样一个改造, 英国政府似乎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执行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财产权和政权相互吻合,不再脱节,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pt课件

语 文 课 件 : /kejian/yuwen/ 数 学 课 件 : /kejian/shuxue/
英 语 课 件 : /kejian/yingyu/ 美 术 课 件 : /kejian/meishu/
科 学 课 件 : /kejian/kexue/ 物 理 课 件 : /kejian/wuli/
化 学 课 件 : /kejian/huaxue/ 生 物 课 件 : /kejian/shengwu/
地 理 课 件 : /kejian/dili/
历 史 课 件 : /kejian/lishi/
合 作 探 究
PPT素 材 : /sucai/
PPT背 景 : /beijing/
PPT图 表 : /tubiao/
PPT下 载 : /xiazai/
PPT教 程 : /powerpoint/
资 料 下 载 : /ziliao/
固 双 基
①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他们的 政治权利 也
课
极其有限。
时
分
层
②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
作
业
(2)目的: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
返 首 页
·
4
·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当
堂
(3)表现: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法国
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语 文 课 件 : /kejian/yuwen/ 数 学 课 件 : /kejian/shuxue/
英 语 课 件 : /kejian/yingyu/ 美 术 课 件 : /kejian/meishu/
科 学 课 件 : /kejian/kexue/ 物 理 课 件 : /kejian/wuli/
原创1: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革命性 的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d i
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电力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电力时代
时空观念
一
工业革命的背景
概况
(1)政治: ①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与发展 ②政策:政府保护专利、鼓励发明 (2)经济 ①资本:殖民掠夺、海外贸易。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 ③市场:圈地运动、殖民扩张 (3)文化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
测 当堂测试
测试3
3、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的推动了生产力的 发展,体现的特点是( A )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垄断组织形成并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 D.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
测 当堂测试
测试4
4、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 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 述现象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B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D.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
史料探究
材料三:1918年2月6日,英国王室签署了国会通过的《全民代表法案》,使得英
国女性获得选举权。
材料四:进入垄断阶段之后,整个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以前还要快得多。20
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发展程度很高的美、德两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最快,其工业生产
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8%和4.2%。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
下)》
材料五:开始于18世纪的工业化及其所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造成了一种社会。在
这种社会中,消费品和服务满足了人Leabharlann 的愿望,消费变成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篇 自主预习
3.特点 (1)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 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 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 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工业革命的兴起 史料实证 史料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 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 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 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 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 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定位
1.分析工业革命兴 起的背景,掌握工
业革命的成就
2.结合史实了解工 业革命给社会生
产力及生产关系
带来的变化
3.分析两次工业革
命给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的形成及
对人类社会生活
带来的深远影响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 1.背景 (1)前提: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 发展。 (2)条件 ①经济: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 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 本原始积பைடு நூலகம்。 ②技术: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 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 提供了条件;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很多科学家关心社会对技术的需求,热心于生产技术的改进。 ③市场: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 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各国带 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 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 (2)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 主义大工厂制度,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3)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 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 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4)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来看,人口增加明显。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消极方面 (1)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 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工人运动的 推动下,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2)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 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 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 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概念阐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19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初 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通过资本主义 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 的整体,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 内的确立)、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 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 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益、加强管 理,人们开始 将机器、工人 集中起来进 行生产,工厂
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出现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行 业
发展过程
影响
蒸 ①1782 年,瓦特试制出旋 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还解决了生产
汽 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 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蒸汽
机 机”
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
的 ②1785 年,经过进一步改 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扩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 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 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 工业发展。
(3)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 (1)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2)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 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 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 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 (3)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 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4)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 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图解历史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进程
(1)开始
行 业
发展过程
影响
①18 世纪 30 年代发明提高织布速度的“飞梭” 为了提高效
棉 纺 织 业
②通过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 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 了机械化生产 ③1771 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 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
改 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 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
进 棉纺织工厂使用
跃。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交
通 19 世纪初,汽船、火车先 领 后问世
—
域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易错点拨工场≠工厂 工厂是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 特点是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场是手工业者集合在一起 进行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二者都 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 方式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