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测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物理测试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B.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C.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D.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A.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C.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D. 听不见,声音高些5.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C.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D.狗、猫的耳廓能转动7.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

下列声音:(1)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2)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3)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声;(4)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5)婚庆时的爆竹声;(6)山涧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1)(3)(4) B.(1)(2)(5)C.(1)(4)(5) D.(1)(4)(5)(6)8.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 )A.海水、铁管、空气B.铁管、海水、空气C.空气、铁管、海水D.铁管、空气、海水9.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音调很高 D.响度很大10.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些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响度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改变C. 音色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1.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测试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 .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D .空气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C .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 .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5、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 .真空不能传声B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 .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A 长笛B 小提琴C 手风琴D 二胡 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 .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 .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 .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 .雪容易传热8、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 9、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A .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 .放在沸水中煮C .用酒精擦洗D .用清水冲洗 10、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 .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C .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D .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11、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A . 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 .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 .达到沸点,不能沸腾;D .无法确定。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D.声音在标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5.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首旋律的乐曲时,我们仍能分辨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6.如部抽出时,将会发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cbcc610bdbab1112aa二填空题13短14振动音调15音调1668m17人耳处18信息19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温度影响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液体大于气体三实验题20dece横截面积211振动介质真空四计算题22238m2387517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2.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改变声音的( )
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
15.女同学讲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讲话时声带振动频率比较___的缘故。
16、在蝙蝠的某次捕次过程中,从其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昆虫反射回来的超声波用时0.4秒,则昆虫和蝙蝠的距离为
17.噪声的控制: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______减弱噪声。
18.利用“声呐”装置在海洋中探测鱼群的位置,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CC 6-10、BDBAB 11-12、AA
二、填空题
13、短紧细

☆八年级物理月考卷(声现象、物态变化)2014.10

☆八年级物理月考卷(声现象、物态变化)2014.10

八年级物理月考卷(声现象、物态变化)2014.10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8分)1、佩铃同学用手指甲轻轻地在木板桌面滑动,附近的其他同学听不到声音,但绍洋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听到了声音.这个实验肯定能说明()A、空气能传播声音B、台面上的笔能传播声音C、台面上的书本能传播声音D、木板桌面能传播声音2、下列实验活动,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 把一台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C.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D.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3、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声音能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如下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5、小提琴手在舞台上倾情演出,美妙的音乐令全场为之陶醉,说法错误的是()A.演奏前拉紧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色B.手指按在琴弦的不同位置以改变演奏的音调C.改变拉弦的力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时而悠扬时而急促的演奏改变的是音乐的节奏6、下列事例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A、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B、在食品工厂里人们常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D、用手拍打西瓜,通过听声音来判别西瓜的好坏7、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8、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用温度计要高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9、冬天,室外一个戴眼镜的人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

初二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声现象》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其他为单选, 7~8为不定项选择)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 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 如图1所示, 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A B 图1 C D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 准备期中考试时, 邻居正在引吭高歌, 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 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 用细棒轻轻敲击, 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 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 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 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 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 如图所示, 安装透明板墙是为了()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 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 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 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 这是为了()A. 装饰、美观B. 易于反射声波, 增大声音C. 吸收声波, 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 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 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色好坏B. 音调高低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7、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试验, 将多名宇航员带上太空遨游,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 但在飞船外作业时, 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 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其中原因不正确的是(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3所示,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下列关于回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回音传播速度大小没有变化C. 回音的音色发生变化D. 回音不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9.关于声音的发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 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10.在相同的温度下,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11. 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 酒精B.空气C. 岩石D. 月球上空12.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 甲同学能听到()A. 1次敲击声B. 2 次敲击声C. 3次敲击声D. 4次敲击声13.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 20 HZ~1100 HZB. 85 HZ~20000 HZC. 85 HZ~1100 HZD. 20 HZ~20000 HZ14.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 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声音的大小15.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 这是因为()A.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 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 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 月球上没有空气16.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17.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 这是因为()A. 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 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18. 关于打击乐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打击力量越大, 声音响度越大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 鼓面绷得越紧, 音调越高D. 鼓的大小不同, 音色不同19.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男声”音调高, 响度大;“女声”音调低, 响度小B. “男声”音调低, 响度小;“女声”音调高, 响度大C. “男声”音调高, 响度小;“女声”音调低, 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 响度大;“女声”音调高, 响度小20. 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 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 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 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 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21.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 不可行的是()A.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 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 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 戴上防噪声耳塞22. 关于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 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声源振动越强烈, 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 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二、填空题1. 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 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 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 . 这些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______而产生的.2. 当锣被敲响时, 用手按住锣面, 锣声消失了, 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 发声也就停止了.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 到最后就听不到了. 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 这说明, 声音要靠_______传播, 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 传来的, 实际上_______和______也能传声, _______不能传声.4.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 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 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 1 s以上, 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要想听到回声, 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 将耳朵堵住, 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 同样_________声音, 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 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 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 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 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 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 声源振动的越快,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 声源振动的越慢,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 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 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 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 _________产生低音, _________产生高音.13. 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 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 6 HZ, 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 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 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 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 并且_________能量. 有一种超声波牙刷, 能发射一种超声波, 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 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 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 经实验, 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 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 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 使人感知声音. 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 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 经工件反射后接收, 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 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 这是利用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 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三、实验题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 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 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 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 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 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初二物理 声现象 物态变化测试题

初二物理 声现象 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3、如图测4-2,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图测4-2A.340 mB.170 mC.34mD.17m4、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6、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A、0.820mB、82.0cmC、82.00D、820.0mm7、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8、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 C D9、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汽化;B.熔化、液化;C.液化、凝华;D.液化、升华。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和物态变化复习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和物态变化复习试题

声现象和物态变化班级姓名学号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顿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顿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2.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3.学生做课间操时,体育教师利用扩音器喊口令是为了〔〕A.进步音调B.增大响度C.改变音色D.增大声速4.根据如图所给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 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 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长,人耳是能听到的5.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C. 课堂上能听到教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可以传声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6. 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7.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魔术师由特异功能“油〞的沸点低C.““油〞的热8.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水的汽化吸热D.衣柜里放樟脑丸片,利用了汽化9.如下图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是图像。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声现象物态变化周末练习国庆作业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声现象物态变化周末练习国庆作业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声现象物态变化周末练习国庆作业姓名:1、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是()A.空气—水—鱼B.桌子—空气—水—鱼C.桌子—鱼缸—水—鱼D.桌子—空气—鱼2、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

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B.烛焰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区分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的音调不同B. 水面舰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礁石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 声音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5、吹气球时不小心把气球吹破了,发出“嘭”的声音,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吹大时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声音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6、在学习声音的传播时,用水波引入声波的学习,物理学中将这种方法称为()A.推理法 B.类比法 C.替代法 D.转换法7、如图,《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游戏.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用它独特的声音重复一遍,非常好玩.则()A.汤姆猫说话的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B.汤姆猫说话的声音是由手机中喇叭的振动而产生的C.增大手机的音量,可以改变汤姆猫说话声音的音色D.汤姆猫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楼梯道标有“轻声慢步”标语,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9、下列的实验和实例: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1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 .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 .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12、如图所示,三支温度计的读数相同,其中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是不准确的.甲和乙分别浸在烧杯和密封的酒精瓶中,丙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可确定刻度不准确的温度计是( )A .甲B .乙C .丙D .无法确定13、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物态变化测试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一定停止
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B.琴弦 C.弦柱D.空气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入耳听不到的声音
5、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
A.真空不能传声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 D.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
A长笛 B小提琴 C手风琴 D 二胡
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8、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是39.5 ℃
9、医用体温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擦洗 D.用清水冲洗
10、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11、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
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12、有一种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了”.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关于出现小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缸有裂缝,水才渗出来B.是水的蒸发现象
C.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是水分子的液化现象
13、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4、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Hz,人类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
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
你的改进方法是:。

1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响度
相同的是____。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
验能说明那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___。

17、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
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18、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
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9、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_________ 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
里的.
20、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
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
21、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
(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________; (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________;
(3)冬夜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4)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
(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
22、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像,从A到D整个过程是的
(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状态,其对应
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CD段物质处于状态。

23、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
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

(选填“固”或“液”)该晶体熔化用了
分钟。

2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
气中。

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


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这说明当时水面
上方的大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

25、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26、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
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
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