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实验“电解池原理”,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电解池原理”实验 1.实验原理:2.材料用具实验仪器:小烧杯、玻璃棒、碳棒、导线、电流表、 电源、改进的塑料制电解槽; 实验药品:CuCl 2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NaOH 溶液、CuSO 4溶液、 片、 片。

3.实验步骤:⑴ ; ⑵ ; ⑶ 4.观察和记录: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解的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电解反应产物;2.能说出电解、电解池及形成条件;3.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完成“电解池原理”实验操作。

学习重难点:知道电解的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电解反应产物。

二、学习过程 (一)电解原理 1、试验探究如图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电子, 反应。

与外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电子, 反应。

定义: 把 转化为 的装置。

组成:两个电极、 电解质溶液、 直流电源 电极极:极: 电解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 极。

若烧杯中的液体为CuCl 2溶液,合上电源开关, 能否看到小灯泡发光? 。

给CuCl 2溶液通电时现象:阴极上 , 经检验该物质是 。

阳极上: , 经检验该物质是 。

两支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阳极: 。

反应类型: 反应。

阴极: 。

反应类型: 反应。

总反应式: 。

过程分析:CuCl 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存在 ,通电后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作 移动,根据 相互吸引的原理,带负电的氯离子向 极移动,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 为氯原子,并两两结合成氯分子,从阳极放出,带正电的铜离子向 极移动,在阴极铜离子获得电子被 成铜原子,覆盖在阴极上。

2、电解:使电流通过 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 的过程。

所用电流一般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较好? !该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这是一个物理过程还是一个化学过程? 过程!显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 的过程。

化学电解原理(第一课时)

化学电解原理(第一课时)
4OH- - 4e- = 阳极:
H2SO4溶液
2H2O+O2 ↑ 4H+ + O2 ↑
电极反应
2H2O - 4e- = 阴极: 4H
+
+ 4e- = 2H2 ↑
通电
总反应方程式: 2H2O === 2H2 ↑+O2 ↑ 结论
电解含氧酸实质是电解水, 电解后溶液的pH变小。
一、电解水型(阳极为惰性电极)
6.惰性电极与活性电极 惰性电极: 不参与电极反应 活性电极: 阳极参与电极反应
7.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极产物的判断:
阴离子失去电子,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1)阳极:首先根据电极材料,若为活性电极,则电 极本身失电子被氧化,若为惰性电极,在依据阴离子放 电顺序考虑。 金属阳极> 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F-
强碱
活泼金属的 含氧酸盐 无氧酸
NaOH
Na2SO4 HCl CuCl2
分解电 解质型 不活泼金属
的无氧酸盐
放H2 活泼金属的 生碱型 无氧酸盐 放O2 生酸型 NaCl CuSO4
不活泼金属 的含氧酸盐
阴极:2Cu2+ +4e- =2Cu 阳极:4OH--4e- =O2↑+2H2O
练习:
写出用活性电极 铜片电解AgNO3 电极反应式。
由直流电源、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组 成且要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 2Cl- - 2e- = Cl2↑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 Cu2+ + 2e- = Cu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课件1

《电解》课件1

电源正极 电解池阳极 氧化反应 电源负极 电解池阴极 还原反应
电解池的组成条件
1.必须有直流电源 2.两固体电极材料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闭合电路
判断下列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Zn Fe
海水
1
Zn Fe
海水
2
1
2

2
1.电解质溶液中,存在 哪些离子?
2.接通电源后,电子 是如何流动的?
1.电解质溶液中,存在 哪些离子?
2.接通电源后,电子 是如何流动的?
3.接通电源后,熔融 NaCl中Na+和Cl-各向 哪个方向移动?
4、移到两极表面的Na+ 和Cl-将发生什么变化?
2Na+ + e- 2Na
2Cl- Cl2↑+2e-
总反应
通电
2NaCl == 2Na + Cl2↑
电解: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 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 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装置名称 电极名称 电极反应 反应总式 反应现象 能量转变
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
精铜
用石墨为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写 出电解过程中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CuCl2 Na2SO4 CuSO4 NaOH HCl
3.接通电源后,溶液 中各离子向哪个方向 移动?
4、移到两极表面将发生 什么变化?
5、在溶液中加入酚酞,然后 通电,你将看到什么现象?
以惰性材料作电极,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S2->I->Br->Cl->OH->

含氧酸根

Ag+>Fe3+>Cu2+>H+

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一课时)

1.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一课时)
化学 · 选修 4
1.2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第2 页
一、电解的原理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教学目第标3 页
✓ 知道可以通过电解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能使许多在通常条件下 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得以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 了解什么是电解,知道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 知道在电解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两个电极上分别进行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
阳极
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
第 13 页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3.电极产物的判断,电极反应的书写
电极反应: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 阳极:2Cl- →Cl2↑ + 2e- 氧化反应 阴极:2Na+ +2e- →2Na 还原反应 注意:书写电极反应式一定要遵守电子守恒
熔融NaCl
现象
左侧:产生有刺激性的气味, 并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 蓝 右侧:有固体析出
电能转化为化电学极反能应—:— 2Cl电--2e解- =Cl2↑ 氧化反应
第6 页
实验分析
电流
通电前 通电后
电极反应:2Na+ +2e-=2Na 还原反应


极 石
2NaCl 通电 2Na+Cl2 ↑
极 石
[趁热打铁]
阳极阴极Βιβλιοθήκη 氯氢气NaCl溶液

实例
氯化钠溶液
电极反应
阳极: 2Cl- → 2e- + Cl 2↑ 阴极: 2H ++ 2e- → H2 ↑

电解池第一课时

电解池第一课时

学生实验思 体会实验探 考推测讨论。 究 方 法 提 出 问题— 作出 假 设 —— 设 计实验方案 学生观察 书写电极反 应式并归纳 1.阳离子放 — 实验探究 —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归纳 问题能力。
顺 序
阳离子:Ag+>Cu2+>H+(水)>Fe2+ >Na+ 阳极: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失电子 阴离子放电顺序:I->Br->C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H->含氧酸根离子
重点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难点 离子放电顺序、电极产物的判断 教法 实验探究、启发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引入】科学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进步,1809 年英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化学发 展史, 创设情 境引出本节 课的主题 ——电解原 理。 倾听感受化 感受电 国化学家戴维在一年的时间里, 运用电解发现了钾、 钠、 学史, 钙、镁、钡、锶、硼七种元素,成为史上发现元素最多 解原理在元 的化学家。 还是由于电解原理的应用, 使拿破仑炫耀权 素发现史上 利和富贵的铝杯,成为普通百姓随便可以使用的器物。 的作用。 那什么是电解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索分析电解原理。
论 观察现 象, 整理结 培养学 生通过现象
正极和负极相连接。 接通电源, 让学生观察两极 的现象。 原
阳极 产生气体 阴极
分析得出结 论的能力
从宏观 有红色物质出现 上体会电解 过程中的物 质变化 铜单质

现象 判断产
使湿润的 KI 淀粉 试纸变蓝 氯气 通电

物 反应 方程式 另表略
书写化 学反应方程 式 提升学 生从微观角 度对物质的 认识、 对反应 的认识, 深化 对氧化还原 代表回答, 理论的认识。 从微观 学生书写电 极反应式 上理解电解 质导电过程 就是的电解 过程。 认真观 看、整理 从宏观 现象到微观 本质, 帮助学 生对电解原 理内化为自 己的知识。

电解原理(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第一课时)

电解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实质是电解水 电解后溶液的pH不变。
二.电解盐型(阳极为惰性电极)
阳极:2Cl- - 2e-=Cl ↑ 2
Cl2溶液
电极反应 阴极: Cu2++ 2e —= Cu 总反应方程式: CuCl2 === 2H2 ↑+ Cl2 ↑
通电
结论
实质是电解盐本身, 电解后溶液的pH变化。
第一课时
电解原理
电解氯化铜溶液
实验现象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阳极)有气泡生成,且有刺激性 气味,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阴极)上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
结论
氯化铜溶液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电流的 作用是这种化学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电解原理
1.电解: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 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电解池(电解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由直流电源、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组 成且要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 2Cl- - 2e- = Cl2↑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 Cu2+ + 2e- = Cu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4.电子的流向 电子从外加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到电解 池的阴极,再从阳极流回电源正极。 5.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阳离子运动到 阴离子运动到 阴极 阳极
6.惰性电极与活性电极 惰性电极: 不参与电极反应 活性电极: 阳极参与电极反应
7.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电极产物的判断:
阴离子失去电子,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 1 )阳极:首先根据电极材料,若为活性电极,则电 极本身失电子被氧化,若为惰性电极,在依据阴离子放 电顺序考虑。 金属阳极> S 2->I ->Br ->Cl ->OH ->含氧酸根>F-

电解ppt课件

电解ppt课件

(2)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时,电解 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 (3)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1∶1, 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
【思路点拨】 题中提供的电解质离子其实 还包括 OH-。这些离子放电的顺序如下: 阳极: Cl- >OH- >(NO3-、 SO24 -),
探究导引2 电极反应式表达了什么意义? 提示:电极反应式可表示电极上发生的物质 变化情况和电子转移情况。
要点归纳 1.电极的分类 在电解时,根据电极本身是否参与氧化还原 反应,可把电极分为惰性电极和活性电极两 类: (1)惰性电极(C、Pt、Au):不管做阳极还是 做阴极,都只起导电作用,不参与反应;
阴极: Ag+ >Cu2+ >H+ >Ba2+。
【解析】 (1)该题找两极分别放出 H2 和 O2 的电解质,其阳离子是 H+或比 H+放电能力 弱的 Ba2+;阴离子是 OH-或比 OH-放电能 力弱的 SO24-、NO3-,则分别由阳离子和阴离 子组成的可溶性电 解质符合题意。
(2)阴极上的阳离子应是比 H+放电能力强的 Cu2 +、 Ag+ ,阳极上阴离子应是放电能力弱 于 OH-的 NO3-、SO24-,由阳离子和阴离子 组成的可溶性电解 质,即符合题意。
(2)电源、电流表与A、B两极的正确连接 顺序为:M→( )→( )→( )→ ( )→L。
(3)设计上述气体实验装置时,各接口的正确 连接顺序是:( )接( )、( )接A、 B接( )、( )、接( )。
【解析】 本题将电解知识与定量实验(测定 H2的体积)和性质实验(检验Cl2的氧化性)结 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3)阴极放出的是 H2,阳极是 Cl-放电生成 Cl2。

电解原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何卫宁

电解原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何卫宁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教案(第一课时)银川一中何卫宁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电解的原理,能够准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正确书写两极所发生的反应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会判断两极所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掌握惰性材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能力培养: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亲自感悟求知过程,培养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设问及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以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使学生领悟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科学品质:通过演示实验,并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的精神及团结合作精神。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结合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出电解的概念,通过分析过程,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电解的基本原理;离子放电顺序。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原电池是一套什么样的装置?【学生回答】原电池是一套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引入新课】那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电解。

【板书】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一、电解原理1.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演示实验】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学生回答】均没有现象。

【演示实验】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

【学生回答】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第四章第三节电解池
编号:4 -3-1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审核:高二化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理解电解原理,知道电解池的两极及电子、阴阳离子移动方向,会写电解CuCl2溶液电极反应及总反应。

【学习重、难点】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复习与回顾】
1、氢氧燃料电池是把能转化为能。

如果要把水分解为H2和O2,需要什么条件?
2、电解水是把能转化为能。

那么,电能又是如何转化为化学能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课堂学习·研讨】阅读课本p79
探究一、理解电解原理—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实验4-2】
(1).通电前,氯化铜溶液里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2).通电时,外电路上的电流方向怎样?电子的流动方向呢?

(4).通电后,这些离子的运动情况有什么变化?
(5).当离子定向运动到电极表面上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电解的定义:
【自主小结】现在请大家以锌铜原电池和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为例对原电池和电解池进行比
【课堂巩固】
1.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电解池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填空
3.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池中的闭合回路仅是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的
B.金属导线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阳极,从电解池的阴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C.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运动,阳离子向阳极运动
D.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数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拓展】溶液中有Cu2+、H+、Cl-、OH-,为什么只有Cu2+、Cl-失电子,而H+、OH-却不能在两极上发生变化呢?
【课堂巩固】
4.以石墨碳棒为电极,请写出分别电解下列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及总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原溶液浓度、及酸碱性变化。

(1)NaCl溶液:
(2)CuSO4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