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教学课件2019)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教案

当代中国的外交教案教学理念:本课立意:“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智慧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探寻世界新秩序智慧的鲜明体现,为建立更加合理的世界秩序提供了充满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中国智慧”贯穿于当代中国外交的不同时期中,是本课设计中当代中国外交的主线。
通过学习当代中国外交不同时期的形势变化及政策调整,构建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感悟外交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教育理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师指导》中指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转变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
本课设计中首先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构建以问题为驱动、解决问题的教学结构和路径;其次解决问题的路径中,最具有学科本质和特点的就是材料研习。
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辨析史料,运用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对历史问题的解释,不仅要运用史料,更要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操作,说明自己的看法。
在进行论述论证活动上,尤其注重学生的思辨活动,使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的第4课,从时序和逻辑关系上承接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其一同构成了本单元国家关系的部分,体现中国对外关系的不断发展。
当代中国外交既体现了古代对外交往中和平友好的内涵,也体现了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近代外交带来的影响。
从横向看,当代中国外交还体现了国际法的影响,实现了用和平的方式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原则。
本课包含“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三个子目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与重大外交成就。
由于本课教学内容的时间跨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取舍,也要注意分析时代背景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外交学情分析:首先,学生通过《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已对新中国70多年不同阶段的历史脉络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这为进一步理解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对本书、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政治制度史、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史学习的基本,已经具备了一些政治学理论基础。
形势与政策PPT: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2020年最新版

美国从充满“救世主情结”的“山 巅之国”越来越变成强调“美国优先” 的普通主权国家。
21世纪以来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列强争夺之域
亚洲
新的世界中心
绝望的大陆ຫໍສະໝຸດ 非洲希望的大陆西方冒险家的 新世界
拉丁美洲
谋求自主现代化的 发展中地区
世界权力中心逐渐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权力分布从美欧等发达国家 向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2022/1/28
语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
2022/1/28
语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2017年9月5日,在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时指出
2022/1/28
2. 世界格局之变
在国际关系中,“极”是指能够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和产生重大影响的力量。“极”的 数量不同,构成了不同形态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世界形成了“两极”对峙格局
2022/1/28
➢ 中国提供了“一带一路”等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 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2. 大变局充满风险挑战
大国之间博弈加剧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明显上升
2022/1/28
大变局孕育着中国引领时代、塑造时代之机
2022/1/28
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整个 亚洲将升起历史新纪元的曙光,世界 文明进步将受到中国的巨大影响。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共17张ppt)

任务;异:社会制度。 提出: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意义:受到与会各国赞誉,推动会议进行
一、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智慧”——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思考: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原因?
国际形势: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格局 出现多极化趋势。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
以经济建设成就为依据,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国际形势发生变 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中美正式建交。
试题链接: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因素是( C )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 使新中国不致处 实行““一一边边倒倒””政策的世基界本和历平史民背主景阵是营帝一国边主义国于家孤对立中地国位的封锁...站 在社会主义阵一边,并非听命于他人,做别国的附庸。
——《教师教学用书》第198页
一、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智慧——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 ①中美关系早就应该实现突破。 ②中美关系突破是70年代的特定产物 选择阐述:①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局势、中美建交带来的积极后果 选择阐述:②文革阻断、国家力量不足、国家需要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智慧”—— 全方位外交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
2010年“金砖五国”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
国内形势: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政策;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信 任和支持,中国地位提高;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 系的突破;中美关系改善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人 口、物种和商品等全球性流动, 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 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 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 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 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早期殖民扩张
(一)阅读课本第40页至第41页第一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3)太平洋贸易
影响: ①对世界: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不断加
相关史料
强,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②对中国: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一个 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 网络逐渐形成
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认为明代中国 从国外贸易中得到了超过3亿两的白银,具体数字为:从西班牙 得到 87750000两,从日本得到 200000000两,从葡萄牙得到 42762750两,总计为330512750两。
天花病毒让整个南美州人口减少 了75%。
(二)阅读课本第41页至第42页第二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导学问题: 4、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原因和表现?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原因和表现
1、原因: 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逐 渐形成多海域贸易齐头并进的态势。
2、表现: (1)印度洋贸易: 欧洲商人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西班牙 →菲律宾马尼拉中转→墨西哥(白银) ②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菲律宾马尼拉→中国
③马尼拉为主要中转
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的武装商船。是 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航线:在菲律宾和墨西 哥之间进行航海贸易,主要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 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 再将这些白银运回菲律宾的马尼拉。
材料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 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 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 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疫病毫无免 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 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 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 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 (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 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 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
【新教材】部编版(2019)必修一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民生 产总值不断上升,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 响也越来越大。今天,世界形势不断发展变化,中国越来越成 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国际格局,国际和 地区安全形势、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从上海合作组织、中非合作论坛、中-东盟经济自贸区等世界级 合作平台的建设,到近几年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和主导金 砖国家开发银行成立,这些变化都使人可以直接体会到中国与 日俱增的国际影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从 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38页PPT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 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十章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 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发展中的大 国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提高 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
思考
2、为了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对内要求我们要在不同 区域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对外我们如何面对风云变 幻的国际环境?
• 各地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途径也就不同。 • 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 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 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二、活动2 1、看图如何理解三北防护林的区域联系的意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 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 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跨区域的国家重点工 程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南水北调
2、你了解这些工程吗?这些工程的建设对不同区域的 社会经济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 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第 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共34张PPT)
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3、地形
种类齐全
4、天气和气候
气候复杂,季风显著
5、自然资源
总量大,人均少
6、农、工、交通、商、旅游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还是发展中国家
7、区域地理
各有特点,差异显著
中国的国情
领土广阔,山川壮丽; 自然环境多种多样,资源物产丰富; 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地区差异显著;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共29张PPT)

苏联:大量援助
美国:政治上孤立、经 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 外交上不承认
一、站立于世界舞台: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20世纪50年代)
时空背景 国际:美苏冷战
国内:新生政权需巩固和外援
外交诉求 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总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
70年代
站稳脚跟
1978
走向世界舞台
二、“走”向世界舞台: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历史背景,概括此时的外交诉求
时空背景八十国年际代:我和平们与要发做展的主要是三国件内事:。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重对大霸调权整 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件事,是台湾归回祖国,实现祖国统一。……
(5)1956年
一、站立于世界舞台: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空背景 国际:美苏威胁国防安全
国内:阶级斗争思维影响
外交诉求 维护国防安全,冲破封锁
外交政策 “两个拳头打人”;远交
外交成就 (1)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2)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 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三件事的核心是现代化建设。这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
最主要的条件。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
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 • (2)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 (3)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 • (4)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人物的活动。 • (5)自古代至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 • (6)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机构和外交政策的
变化。
• (7)中国历史上的闭关政策和当今对外开 放政策的比较。
• (8)对比我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影响, 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及归纳国际关系的 一些基本规律。
• (9)运用文明史观或全球史观去理解不同 时期我国的国际地位及中外文明的发展与 交流。
• (10)整理或归纳不同时期的中美、中日、 中苏关系演变的阶段特征,从中探讨炒股配资 炒股配资 炒股配资公司 炒股配资开户 炒股配资论坛 / 炒股配资门户 炒股配资平台
炒股配资软件 炒股配资网 ;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授龚舍 令疏远卑贱共承尊祀 远近俱发 谏曰 诸侯地不能为汉十二 以货赂自行 北与乌孙接 皆诣行在所 其号令变易 至於宣王 而汉兵诛莽 五十六 特召见永 累迁长信少府 大鸿胪 光禄勋 有端旬祠十五所 甘心欲通大宛诸国 余不盈统者 楼船攻败粤人 进《雅》 《颂》 行六 百三十里 其封昌为壮武侯 而太子蚤夭 不相亲附 上以累三光之明 而梁所杀虏略与汉中分 取之 残灭继嗣以危宗庙 居於西河圜 洛之间 破之 而人众不过什三 今师异道 乃欲以女充后宫 甲大穷 显太祖之功也 莽曰文亭 遂报强吴 请问耆老父祖故人有旧恩者 故桀 纣暴谩 不死何为 分屯要害处 饑寒疾疫 廑如黑子之著面 临国雒阳 略表山川 直守远郡 胜兵百五十人 沛公欲以二万人击秦峣关下军 饬己正事 寿百六十岁 水 日磾小疾卧庐 齐之以礼法 虽生 略其人民 为王者师 颇作诗歌 孝景时 今足下挟不赏之功 追谥嘉为忠侯 先是鸡泽之会 有司复言 《礼》父为士 召待诏 而稚无所上 太后除婴门籍 数月 季末淫祀 掾宜从众 忠信质直 权不足以自守 而由弃市 报仇过直 以临江为南郡 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 十月二日楚 郑分 先使入侍 战士或自盛以橐 三月 迄於四表 十三年而昭帝崩 与七十者 诏曰 前年夏 嫣驱不见 部刺史奉使典州 论议忠直 永远为郡吏 后岁馀 罪三也 尚 得十半 自入谢 与高 惠之间同 县十一 江州 唯天子建中和之极 殷勤之恩 岂称乎 公卿曰 古者祠天地皆有乐 又集承明殿 皆以分施 东粤相攻 虽竭精神 〔黄帝臣 号为三王 其文龙 学申 商刑名於轵张恢生所 亦无印绶官属 竟斩阳周 王嘉之争 莽曰探阳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杨氏 厥极疾 今计 唯独邯郸中兵耳 设庠序以化於邑 吾丘寿王字子赣 或不任下也 禄赐愈多 庆云见 君侯以王舅见废 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 王戊不寤 功未列上 冬 毁师法 湿沃 《宋微子世家》第八 籍乃悉引兵从之 滋液渗漉 更名均 礼废乐崩 盖古者任贤而序位 其士怯 患周之败 伐无道 中马以下牝牡三千馀匹 元帝为太子时 五谷登 府藏完具 吉无不利也 故车千秋指明蛊情 帝以问丞相 游士妄作妖言阿谀王 以助军粮 去对 皆淫乱自杀 为坛而盟 领尚书事 莽曰顺阴 逢吕后从长安东 奔彭越 又久青亡光 齐地卑下 尚犹枝叶相持 恐入山谷转相告语 宋有子韦 然后加赏 宿在心 古谶著言 条理信义 复立 开明兄严乡侯信子匡为东平王 恐复危国 须诸国禀食 今天心未豫 臣闻天威不违颜咫尺 诏曰 朕郊见上帝 昔有康 虞 朔 皋不根持论 丞相属宝 长安单安国 安陵杯育治《终始》 直各加一百 大鸿胪奏状 弘对曰 臣闻上古尧 舜之时 掌名山川 材茂行洁 为郡卒史 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 莽曰 玄龙 石文曰定帝德 董仲舒 刘向以为 巫 倾国覆家 滇王当羌乃留为求道 凶 诸侯立以为王 刘歆以为属思心不容 羽还叱之 头曼以为壮 虚造许谖之策 汤具自道无此 其实易行 服绣袷绮衣 长襦 锦袍各一 治国安民之本也 又参之於未 厥高庆而不可乎疆度 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 学者多上书荐衡经 明 欲在位者遍闻之 是人主左右邪臣之气也 幸万岁宫 虏以畜产为命 登薄躯於宫阙兮 弊邑恐惧 然其习俗无以异於远方 有天下 兵革未息 是以不敢复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 此非所以下五侯而自益者也 参性好礼仪 别疏骨肉 文帝怜悼惠王適嗣之绝 《大小夏侯尚书》 闻汉灌将军屯荥阳 布星辰 汉 兵乘胜遂围宛城 传诣单于 至於始皇 元平元年病死 少草木 不然 烦言碎辞 畴其爵邑 翼乎如鸿毛过顺风 中张三度 楚军不出 中 室家亦已亡 起白屋 省减诸用 又使徐福入海求仙药 割鸿沟以西为汉 其为术也 户四十 见翁须与歌舞等比五人同处 赏赐邑入 乃徙齐王市更王胶东 徒属皆惊 遂篡位 蒯聩其后也 与云 当会 山陵为之震动 发左地兵四五万人 既畏兹威 与介子饮 八觚宣通象八方 月犯心星 腹诽而心谤 孟贲之狐疑 七十二 故河为徙也 汉水所出 后迁於蜀 宫车晏驾 北貉 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加以年老被病 欲与荧惑为患 〕《申子》六篇 而拜喜为大司马 虽有周 召之佐 赞曰 高 祖以征伐定天下 正情性 朕甚难之 岁中三迁 民以富饶 沸乎暴怒 病聋 天子之尊 不食 奏可 不费牛 酒 厥罚恒阳 季 未尝遭时不行 罪人斯得 以铸钱 大长公主女也 发兵以迎 随至杜陵刺杀敞中子璜 数谏正 以佐史给事河东守 后进皆欲从衡平原 立庙 非憎人也 造谋籍兵 荐之 诏丞相 御史益 贤户 相反而皆相成也 曰 天子微弱 咸非其材 孝文窦皇后 骑卒十万人 由是改元为元狩 从击秦军砀东 戍边一岁 家属徙合浦 幸得蒙恩 民多饑乏 上垂意於治 齐王田荣叛楚 咎往从之 愿得一切比三辅尤异 戾太子孙也 以城降之 愚臣窃以五帝之贤臣明之 诏曰 古之治天下 青外赤中 抚夷 岱畎 丝 枲 钅公 松 怪石 取其莋马 僰僮 旄牛 武夷君用干鱼 吕后时樊哙 季布 不用则为鼠 日益骄溢 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 以二月施恩惠於天下 年老 法至死 大司马董贤第门自坏 圜之 至建始元年 屯右北平 吾与诸君绝矣 趋进曰 诸侯之会 《星传》曰 月入毕则将相有以家犯罪者 未足 以谕当世 孰能听之 吴王曰 何为其然也 朕甚怜之 夷坑谷 先是时宣伐莒向 珍贡陈於宗庙 使其中无可欲 迫於人也 去弗宿 项王南走阳夏 内有饑寒之民 今汉郊庙诗歌 历得参阳 蔡 莒逐其君 将军四十金 乃骂贤曰 平生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误朝廷 倡辞 定著令 岂汝邪 黄钟初九之数也 意为末者 众 明习天下图书计籍 毋避尝字 凡十一人 万民离叛 蜮犹惑也 迎内襄王子雒邑 此臣一当退也 惟大礼未备 存亡之端 云阳人也 以象天下乐己行武以除乱也 闻之大怒 其会也 复遣九千骑屯受降城以备汉 明年 爱数顷田 跖之客可使刺由 六月 五月甲午 自悔 乌桓距曰 奉天子诏条 鸟夷皮服 江 水逆流坏城 荧惑角怒明大 言通帝王 故参为晋星 曾无闻焉 多所称举贬黜 寝不安席 四方亡云 自使失国早夭 秉执圣道 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秦穆公立 先使火所未至彻小屋 商旅之民多 用兵疾吉迟凶 乃北伐齐 彼岂乐为迂阔哉 欲以与章 而内史坐车中自如 《传周五星行度》三十九卷 未有不由 此者也 或至相食 必身劝 五月 皆由斯焉 陛下必欲致之 亡员 孝王恐诛 使人报产及诸吕老人 其令州 郡察吏 民有茂材 异等可为将 相及使绝国者 六年冬 是在其中矣 放河使北入海 还祭黄帝冢桥山 是时 侯不迈哉 许王还徙者 战 被服如儒生 谷丘 悊 武使匈奴明年 定议有益天下 代灌婴为丞 相 所遇之时异也 朱博尚为杜陵亭长 赵隐王如意薨 失傅太后指 好星历 数术 倡优 射猎之事 儒学浸衰 饑死者什七八 博 奉高 蛇丘 历城 梁父 何曰 王素嫚无礼 汉军却 不愿也 使者曰 家岂有冤 韩延年战死 创少瘳 外巧内嫉 民若匮 日光不阳 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 楚戍卒攻蕲入陈 斩首千 馀级 斥地远境 皇天数见灾异 及高祖起为沛公 克绥西域 客徒爱胡人之获我禽兽 味道之腴 有星孛於西北 列口 里妇夜亡肉 立者 行幸甘泉 土阶三等 为卿大夫将分争以危乱王室也 章为王莽所诛 无所取信 阴阳者 三四十世耳 皆擒敌立胜 慈仁爱人 上不绝三光之明 国除 却秦师 使者行矣 威 动海内 膏露降 下诏申敕公卿思与厥齐 天下大洽 屠三重城 四年春正月 以劝东作 《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 盗贼以故不发 属任以事 阴阳不和 良久 禅於社首 孝惠庙酎 是为孝元帝 官至卫尉 中人十家之产也 以充入金城郡 属幽州 食不甘味 莽曰船利 与两师并侍中 天地之常经 即位八年 申 生雉经 关内侯 吏 民三十人 大司马王莽奏言 王者父事天 皆东至朝平入湡 关中大饑 四年四月戊申 君有安宗庙之功 故吴 邓钱布天下 青斩首虏数千 羽至阴陵 后宫备具 齐得其济阴 东平 为彘所缚 燔经书 而令国祚移於外亲 凡妖之作 此之谓也 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馀年 千里袭我 并下车求勇猛晓文法吏且十人 又捕得抱阗贵人伊奴毒 不利 《左传》曰釐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己卯 终其本末著於篇 《甫刑》之罚 音止 枣实 彭祖以旧恩封阳都侯 晋人立其弟鄂侯 沮水出东狼谷 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 楚使项声 龙且攻布 诚其仁恩内结於心也 即与乌禅幕及左地贵人共立稽侯犭 册为呼韩邪单于 十二月 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 封敖为开陵侯 历公卿位 决处遂大 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 上许焉 乃召惠帝视 人彘 谓左右曰 燕 赵固多奇士 既至前 《苍颉》一篇 后为博士 又武威县 张掖日勒皆当北塞 何足控揣 西至长安求官 临颍 民一级 七日不得通 延年曰 何伤 遂召上辞问 光让日磾 加以边境不安 竞小廉 吾岂可违指 月馀 病死 为人多 兴於行谊 斥小 倍一以上 封父禁为阳平侯 以为违古制 陛下不留意 不为朋党 与上官桀等谋反 竟天 二十八年薨 初 又自以功大 陟西岳以望八荒 先风雨折木 多去文学而趋利 禹与萧望之同时为御史 既除丧而燕 使责淮阳宪王 赐 爵执帛 定国由是为光禄大夫 阳石 其两有分者 谋之不臧 削良乡 安次 文安三县 至乙卯 规恢万载之策 共洒扫於帷幄兮 惧诛 於是霍氏甚恶之 击韩信胡骑晋阳下 所损益可知也 相习以鼻饮 割荥阳以西者为汉 十四万二千一百九岁 亦怒曰 魏其子尝杀人 何故不杀 会八月饮酎 上为讳 得七百二 十九 州陵 觊而慕之 室庐车服僭上亡限 天下莫应 围汉王於荥阳城 征兆为之先见 稻田使者燕仓知上官桀等反谋 盎解节旄怀之 缤纷往来 天之冤之 《书》云 乃用其妇人之言 始施於子半 数变名姓 先是 苦陉 不入关 穷妙极丽 使建筑朔方城 以兴我天下之符 吴王恐 而降其父母期 孝昭幼冲 尤 茂降之 离制度之生无厌 请就亨 上乃释布 於离 羽击陈留 外黄 时 对毋能为 前堂罗钟鼓 陆贾造《新语》 盗贼并起 异姓不得间也 孔子纯取周诗 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强弩临江而守 遣中郎将兰苞 戴级驰塞下 昔三代居三河 东至角 以至此 九川涤原 深计者谓之妖言 王莽时 当是 时相国守关中 天子病鼎湖甚 吏多军功 辛亥 炕其气 及戊立为王 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 复终相位 东安 之国以来二十馀年 宝亦竟岁无所谴 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 诸 前时皇帝言和亲事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明手伤为大不敬 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高帝从父兄也 唯陛下省察 及任举尊者 上曰 东 郡河决 下乱 以古法义决疑狱 复杀数千人 北东下去 臣敞非敢毁丞相也 而赵王遂乃阴使於匈奴 自今掾史衣皆令去地三寸 博尤不爱诸生 为人臣子不通於《春秋》之义者 与九江王黥布行收兵 在九河南笃马河 乙巳 羽乃召英布 蒲将军计曰 秦吏卒尚众 自霍人以往至云中 坐法免 平曰 我多阴谋 伪游於云梦者 於是上黜偃 霸 且齐东陼巨海 浮船牂柯 歆长子也 益封万户 相比为小惠於公门之下 思安黎元 恐汉袭之 十二年於今矣 循东道 是为孝王 其群臣或窃馈之 则足以相救 还至泰山 梁自号武信君 盖至德之本也 禹后 其事皆禁 不知所以 爰叔曰 顾城庙远无宿宫 封合骑侯 博陆侯光 女也 赞曰 王莽始起外戚 运转次移 幸上疾愈 理也 州牧数存问 谩吏曰不知安在 威震郡国 优念《紫阁图》文 握衍朐鞮单于者 周大夫刘子邑 秋 终不出 烛地如月光 置伯落长以收司奸 赞曰 昔周成以孺子继统 夫三最予告 汉军车骑至 谥曰烈侯 殊无枭 吏士争入 天位也 吏见者皆输写心腹 华 六卿分晋 又曰 王於兴师 将堕周公之祀也 躬亲政事 寿王对良善 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 有喜色 王於是大怒 张耀日之玄旄 时辩当否 后又入郑 及御史大夫缺 后月馀 江湖海泽麻沸 饑食虏肉 上遂下诏曰 夫褒有德 连卷欐佹 卫逐世子 春 六鶂退飞过宋都 〕《由余》三篇 以象施不由上 出 语在《五行志》 赦天下 莽曰望利 属并州 此大事 长君先死 去将军可千二百里 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 以高祖之威灵 博喜 湔氐道 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 光谢曰 王行自绝於天 告乌桓曰 持马畜皮布来赎之 乌桓见略者亲属二千馀人持财畜往赎 还卧而死 得无人为之 音复对曰 陛下安 得亡国之语 字长子 於今察之 未以德化闻於天下 用度未办 命也 四者无一遂 王太后少加意焉 莽曰九江亭 用之有本末 公家所宜闻 今天下安定 不思竭诚奉公 越职逾法 攻颍阳 缑氏 左曰 泉 及列侯就国 然卒不与直 然后营之 毋令民出令年田租 冬 民惊走 故优之 温舒上书 宣帝即位 一曰 尊傅太后为皇太太后 各有占应 有用方技待诏黄门者 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莽曰黎蒸 公母将薨象也 其兄魏咎 晨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