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饮酒》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饮酒》

高考语文古诗理解性默写:《饮酒》
1.诗中体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诗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两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两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诗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两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陶渊明在诗中写自己身处闹市却不感到喧闹并点出原因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6.诗中写出了诗人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的两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陶渊明在诗中看到夕阳西下,飞鸟结伴而归,觉得寻到了人生的意趣,欣慰不已,真是:欲辨已忘言。

《春望、饮酒、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春望、饮酒、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24.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长安城空人稀,草木茂密荒深。

感伤国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几个月,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疏短少,简直不能插簪。

【主旨】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春望、饮酒、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八上】

《春望、饮酒、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八上】

《春望、饮酒、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八上】24.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1、饮酒(其五)/陶渊明2、春望/杜甫3、雁门太守行/李贺4、赤壁/杜牧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1、《饮酒》(其五)陶渊明【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春望》杜甫【原诗】国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狼烟连三月,家信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堪簪。

理解性默写:1、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墨客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江山在,城春草木深。

2、承上启下,表明墨客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艳之景诱发心里伤感,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墨客的优国和思亲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役中人们共同感触感染的名句:狼烟连三月,家信抵万金。

4、墨客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堪簪。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妙情操,诗中可以表现他忧愁而日趋朽迈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堪簪。

3、《雁门太守行》李贺【原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理解性默写:1、诗中应用比方,夸张伎俩,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氛围和危机情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景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饮酒》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饮酒》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

《饮酒》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原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答案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赏析简答题: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诗中“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中考古诗理解性默写系统练习及答案

中考古诗理解性默写系统练习及答案

答案(1)《饮酒》作者陶渊明朝代东晋1、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这样的原因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反映诗人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3、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

这一哲理可以用《饮酒》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来表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衬托出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朝代唐7、交代诗人出使原委的一联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8、诗人借用比喻表达自己内心的飘零之感的句子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9、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诗中表现作者对守边将士的深切同情的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望岳》作者杜甫朝代唐11. 写泰山是集天地精华,极写山之高的语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2. 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 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14. 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 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6.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朝代唐17. 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饮酒》理解性默写

《饮酒》理解性默写

《饮酒》理解性默写1.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2.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3.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这样的原因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

5.《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自己身居闹市而不感到喧闹的语句是:()?()。

7.陶渊明在他的《饮酒》诗中以自问自答方式提示虽身居闹市依然能过上宁静恬淡生活原因的两句诗是:()?()。

8.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9.《饮酒》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10.“晋陶渊明独爱菊”,写出《饮酒》中陶渊明的与菊相关的名句:(),()。

11.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12.《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诗句是:(),()。

13.饮酒(其五)》中,“(),()”两句浑然天成,表现了诗人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状况以及物我合一的精神追求。

14.反映诗人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15.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16.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16.《饮酒》中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记承天寺夜游》《饮酒》理解性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饮酒》理解性默写

《记承天寺夜游》理解性默写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1。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2。

《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含着作者能尽赏这清虚冷月仙境之快意,又隐隐有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

3.《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写月光清凉明净之美,描绘出冰清玉洁的空灵境界,也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4。

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6.本文“记”的要素是: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饮酒》理解性默写1。

《饮酒》其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

《饮酒》其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

《饮酒》其五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班级:姓名: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饮酒》(其五)陶渊明【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主旨句)的诗句: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4、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饮酒》是陶渊明归隐后陆续写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B.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本诗在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2.下列理解有误的—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3、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建造房屋。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4、关于《饮酒》的赏析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抒发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
1.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诗人永保清高,正直的情操的原因的解释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饮酒》中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饮酒》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7.《饮酒》物我合一的境界/诗中最为出名的诗句/写景绝妙的诗句/反映诗人的生活志向,表现他闲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9.《饮酒》主旨句/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

这一哲理可以用《饮酒》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1.《饮酒》中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出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

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饮酒》中体现这一意境的两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3.“晋陶渊明独爱菊”,写出《饮酒》中陶渊明的与菊相关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4.陶渊明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

15.《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6.《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