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整理初三全一册--物理人教版2017-2018内能(提高)知识讲解.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机械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或状态发生变化的一种方式。
机械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
火箭升空时,动能和重力势能在转化。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般约为每秒3X10的5次方千米。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
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可校正光学仪器;可扰乱敌方通讯信号达到迷惑的目的。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归纳为可测距离,可分得较远的物体,可改善观察范围和地方狭小的作用。
以上是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的知识点,供您参考,具体内容建议查阅教材原文进行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讲解

内能的利用专题一 热机1.热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机器。
种类:汽油机和柴油机。
3.汽油机:(1) 构造:(2) 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①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能量转化:无能量转化。
②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能量转化:无能量转化。
注意: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两次,对外做功一次。
例6.某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每秒钟内完成___个冲程,活塞往复___次,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的次数为____次。
100 50 25 3000r/min=50r/s4.柴油机:(1)构造:(2)工作原理及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活塞向下运动,将空气吸进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把空气压缩得很小,空气压强更大,温度更高。
在压缩冲程末,缸内空气温度已超过柴油的着火点。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立即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5.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点:(1)相同点:①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作用相似。
②每个工作循环都经历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内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内能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和运动规律。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内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能量转换。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课程中的内能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能的相关概念。
1. 内能的定义与性质内能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引起的能量总和,用符号"U"表示。
内能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物质的组成等因素有关。
对于一个孤立系统而言,其内能是一个守恒量,即在系统内部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内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 内能的计算内能的计算需要考虑物质的质量、热容量和温度的变化等因素。
根据物质的热容量公式,内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U = mcΔT其中,U表示内能,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的变化。
通过计算内能的变化,可以了解物质在热交换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3.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密切相关。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也会增加;当物体的温度下降时,其内能会减少。
这是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发生相应的改变。
4. 内能的转换与能量守恒内能的转换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机械能等。
同时,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内能。
在这个过程中,内能的总量保持不变,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要求。
5. 内能的应用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生活和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科学家可以利用内能的计算方法来估算物体的最终温度或热量的变化。
此外,内能的转化与能源的利用和能源的节约密切相关。
6. 内能与热传导内能也与物质的热传导有关。
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振动和碰撞传递热能的过程,通过热传导,内能可以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使得系统达到热平衡。
7. 内能与物态变化内能在物质的相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时,其内能也会发生变化。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能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是物质的一种宏观性质。
它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是描述物质热平衡状态的重要参数。
二、内能的特点1. 内能是一种宏观性质,它是由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所组成的。
2. 内能与物质的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 内能是一个系统的状态函数,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有关,与路径无关。
三、内能的变化1. 内能的增加: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会增加。
例如,当我们加热水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内能增加。
2. 内能的减少:当物体释放热量时,内能会减少。
例如,当我们冷却水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减弱,内能减少。
四、内能的转化1. 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当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时,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例如,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 内能与电能的转化: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内的电子发生热运动,内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例如,电热水壶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五、内能的传递1. 热传导:当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实现内能的传递。
2. 热辐射:物体表面的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例如,太阳辐射的热量可以传递到地球上。
3. 对流传热: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热量,例如,风扇吹来的风可以带走我们身体的热量。
六、内能的应用1. 温度调节:通过控制物体的内能变化,可以实现温度的调节,例如,空调可以通过吸收室内热量来降低室内温度。
2. 能量转化: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内能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总结:九年级物理中,内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能量的总和。
内能与物质的温度有关,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来改变。
内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我们可以利用内能的特性和转化来实现温度调节和能量转化。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必背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微观的,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单位: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特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永不为零。
二、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因为不同材料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热运动特性可能不同。
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例如,同质量的水和冰在相同温度下,内能不同。
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关系: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质量等因素有关。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也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这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五、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变化量,不能说物体 “具有”或 “含有”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单位: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但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增加),内能减少也不一定放出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减少)。
六、分子热运动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内能》内能PPT优秀教学课件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4.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 D)
NO.1 内能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02
物体内能的改变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手热接触传热递水袋 _温__度__增加
_内__能__增大
热水袋取暖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在热传递的过程之中,高温物体的 内能__减__少___,低温物体的内能_增___加__。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单位:焦耳(J)
热量
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 增加 ,放出热量时内能 减少 。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做搓功手
_温__度__增加
_内__能__增大
搓手取暖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_活___塞__对_空__气___做功,空气温度_升__高__,内能增___大__。
NO.2 物体内能的改变 _气__体___对_瓶__塞___做功,温度_降__低__,内能_减__小__。
人教版 初中物理 九年级全一册
目录
01 内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物体内能的改变
01
内能
NO.1 内能
分子热运动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称为物体的动能。
分子动能
NO.1 内能
分子之间有斥力和引力
物体由于位置或位形 而具有的能量——势能。
分子势能
NO.1 内能
内能: ①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
NO.1 内能
1.在温度为0℃时,静止在桌面上的铁块 A.只具有内能 B.只具有机械能 C.既具有机械能又具有内能 D.既没有机械能又没有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精编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精编1 / 4九年级物理《内 能》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常见的物质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组成,分子很小,直径大约是10m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2.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还表明:②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当固(液)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液)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距很远,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物体都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破镜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4.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单位:焦耳(J ) 【理解】①单个(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不叫内能;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③同一物体,内能的大小看温度,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跟温度有关外,还跟物体质量、物态等因素有关。
5.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如图,当塞子跳起来时,瓶中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瓶内气体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内能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内能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内能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内能则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内能这一知识点。
本文将对内能的相关概念、特性以及应用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内能的概念内能是指物体中的微观能量总和,包括物体的微观结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内部各种运动形式的能量。
内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组成等因素。
二、内能的特性1. 内能与温度: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温度的提高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内能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平均运动速度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内能。
2. 内能的转换:内能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转换。
例如,当物体受到外界的加热时,其内能会转化为热能;而当物体做功时,内能则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内能的转换过程是一个能量守恒的过程,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3. 内能与物态变化:内能的变化与物体的物态变化密切相关。
当物体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时,其内部微观结构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内能发生变化。
例如,物体融化时,吸收了外界的热量,内能增加;物体凝固时,释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三、内能的应用1. 热量计算:内能的变化与热量的转换密切相关,因此在物体的加热、冷却等过程中,可以利用内能的性质计算热量的大小。
根据内能的定义,热量可以表示为Q = mcΔT,其中 Q 表示热量,m 表示质量,c 表示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变化。
2. 状态方程:内能与物质的物态变化以及温度变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内能的特性建立物质的状态方程。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我们可以推导出内能的变化与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研究气体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热机效率的分析:内能与热机效率的关系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应用。
热机的效率可以用内能转化为功的比值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提高)
【学习目标】
1. 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 知道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 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能在实例中判别。
【要点梳理】
要点一、内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要点诠释:
(1)单位:焦耳,符号:J。
(2)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
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
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要点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要点诠释:
(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内能增加(或减少)。
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
的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过
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3)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为焦耳,符号是J。
(4)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或者说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温度高的物体分
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但势能不一定大。
不能由温度的高低判定内能的大小,也不能由内能的增减判
断温度的高低。
例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地从外界吸引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
但物体的温度不变,
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物体内分子的势能。
(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效果是相同的,所以说它们是等效的。
(6)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
如当晶体熔化时,液体在沸腾时,虽然
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晶体的液体在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不变。
在热学中经常用到“热”这个词,应当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很多,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示不同的意义。
我们不要搞错,也不要乱用。
在“热运动”中,指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在“物体变热”中,
是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深层次的含意是分子热运动加剧。
在“物体放热”、“物体吸热”中,指热
传递中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指物体内能的变化量。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2015?昌平区一模)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1
B. 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 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0℃的冰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
举一反三:
【变式】同一物体的内能取决于()
A. 物体的温度
B. 物体体积的大小
C. 物体运动的速度
D. 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2、(2016 ?环县一模)下列有关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B.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放出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举一反三:
【变式】(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类型二、知识应用
3、(多选)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
快速来回拉动
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
A .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不变
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举一反三:
【变式1】下列物理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
A .锯条在石块上摩擦,锯条发热;
B.热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温度降低;
C.一壶开水放在地上,开水变为温水;
D.用锤子反复击打一个铁片,铁片温度升高;
E.用打气筒往车胎内打气,打气筒变热;
F.水从高山上落下,水温稍有升高。
【变式2】(2015?宜昌中考)如图,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在这个过程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A.给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C.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D.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4、“热”字在这一章中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
请说出下列
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
(3)雪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4)摩擦生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