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
李苦禅烧画的故事_350字

李苦禅烧画的故事_350字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
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
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怒放争艳碧叶亭亭争奇斗妍
湖面上葱绿的荷叶,托出朵朵芙蓉,如同少女分红的面颊。
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争艳竞俏各吐芬芳婀娜多姿风姿妩媚
轻摇曼舞玉洁冰清仪态万千含笑迎风凌波仙子竞相开放
绿叶丛中,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
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的雨丝沐浴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
月光下,仿佛碧玉一样的荷叶挺立在水中,连成一片,是那样亲密无间。
静静的湖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像是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似的,把湖面盖的严严实实的。
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
1人物经历

1人物经历李苦禅(3张)李苦禅[1](1899—1983),原名英,号励公。
山东高唐县人。
现代画坛大写意巨匠。
出身贫寒,曾拉过人力车,借住庙宇过活。
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同学林一尽眼见他的困苦,赠他“苦禅”二字。
“苦”取自佛门四谛之第一字,“禅”乃他擅长之大写意画。
他欣然接受,以苦禅为号,更孜孜习画,求学艺专,未及毕业即崭露才华,29岁便成为杭州艺专教授,后一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李苦禅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
他性情直率,不擅逢迎,喜怒皆形于色,这种文人性格虽带给他可贵的友谊和尊重,但也带给他一连串的不幸。
“七七事变”后,李苦禅虽身居沦陷区内,但广结志士,暗抗敌奸,拒伪职、陷囹圄、抗逼供、忍酷刑,激浊扬清。
一身铁骨铮铮、浩然正气。
“文革”期间,他是被红卫兵批斗的第一位名画家。
七十高龄,在8月的烈日下,游街示众,在狱中,连续10天遭到严刑拷打审问,几乎死去。
李苦禅在艺术上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画方面独树一帜。
他的画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
李苦禅常言:“字画如其人,艺术及人品之体现,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方。
”尽管命运多舛,备历艰辛,李苦禅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执艺不辍。
曾为人民大会堂作巨幅《盛夏图》,又作巨幅《松鹰图》,以象征祖国之未来。
其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容》《秋节风味》等。
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
1916年入山东聊城省立二中,从国画家孙占群习画,首先学画荷花。
是年作中国画《猫》《鸡》和《鹤》(原系四条屏,现失一条)。
1918年暑期,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学炭画,并受益于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等先生。
次年,临摹徐悲鸿的油画《搏狮》。
1919年以聊城二中学生代表的身份赴京,参加“五四”以及“六三”爱国运动。
后进北京大学附设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半工半读。
211210426_丹青未了——略谈李苦禅的艺术探索

一1922年,李苦禅独自来京,考取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即后来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靠夜间拉人力车维持生计,极其艰苦。
同学林一庐赠其艺名为“苦禅”,自此以“苦禅”名于世,中国美术史上多了一个艺术的苦行僧。
从资料中来看,李苦禅在校期间,西画系吴法鼎任教务长,李毅士任主任,王悦之、高春来、夏柏铭、严智开继任主任,教师有齐提尔(捷克籍)、克罗多(法籍)、惠具利(法籍)、陈晓江和李景纲。
这些教师中很多都有留学背景。
吴法鼎为1911年首批留欧公费生,赴巴黎学习法律,后放弃法学专攻美术,成为留法学生中习美术之第一人。
初在高拉罗西画室,后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
1919年回国,相继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北京美术学校教授、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兼教务长。
1923年与美专西画同仁李毅士等创办“阿博洛学会”,同年因与北京美专领导意见不合而辞职。
李毅士自幼喜爱绘画,曾赴英国十余载,在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学过西画,是我国最早到英国留学的学生之一。
本习物理,善西画,喜作黑白画,用西法画中国历史画,尤喜画《长恨歌》。
再如王悦之青年时期赴日本求学,1920年回国,在上海、北平、杭州等地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
传播西学,传授西画之法成为了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国最朴素的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的途径。
现代学院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创作实践一起构筑了现代美术的新格局。
·书画大家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总第 期2023 05163□ 诸葛英良丹青未了—略谈李苦禅的艺术探索李苦禅写生作品一组中国人是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绘画开始了解西洋画的。
这种绘画方式,以科学为基础,再现的客观真实,画面表现的质感与量感、空间感都非常逼真,画面合乎焦点透视,人物合乎人体解剖结构。
引自西方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如同数学的教学,由石膏几何体而至石膏头像,由石膏像而真人写生,李苦禅绘画的基础教育,是更为直接的外国教育体系平移到中国,从这一点上来说,恐怕比现今美术学院的学生西化程度还要纯粹。
中国现代书画十大名家李苦禅国画精品选集

中国现代书画十大名家李苦禅国画精品选集李苦禅(1899年—1983年)原名李英、李英杰,字励公。
山东省高唐县人。
1899年1月11日(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
考入艺专后,只能靠拉洋车交学费。
早年在北大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先生学习西画。
曾投入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
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油画,是年接受同学赠名“苦禅”。
19 2 3年拜师齐白石,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
白石老人赠其手书云“苦禅(第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真人品之高即可知矣”;认为“英(苦禅)也过我,英也无敌,若老死不事大名,是无鬼神矣”。
193O年应林风眠校长之聘,赴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他深入生活中去速写,以写意思想与笔墨整理成习作与创作,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
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 19 3 7年北京沦陷日寇之后,他毅然去职,参加了地下抗战工作,实践了他一生力倡的“必先有人格方有画格;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之誓言。
19 4 6年,徐悲鸿聘其为北平艺专教授。
1950年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任国画教授等职。
擅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继承民族绘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鱼、鸡、鹰等为题材,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历经风云变幻而真志未混,终成中国写意画之一代宗师。
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
李苦禅先生笔下的花鸟世界,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
国画大师李苦禅的地下抗日往事

都不会认 、不会写。你这个 小子的名字—— 上
村 喜 赖 四个 字 都 是 偷 的 中 国 字 , 没 有 中 国 字 ,
比试 , 我 要是 三拳 不 把你 打 成 狗 屎 一 堆 , 我就 不 姓 李 !告 诉 你 , 回 去查 查 你 祖 宗 牌 位 , 到这
一
树井 2号的小南屋。屋 门被 踢开,一个 日本宪兵冲进来举起
藤 条 劈面 就打 ,结果 藤条 未 落 ,胸 口先 挨 了李 苦禅 重 重 一掌 ,
区异常活跃,这支队伍 中的情报人员遍布北平各 阶层 ,他们 中有学生、老板、教授 ,还有不少身份特殊的人 物,国画大 师李苦禅便是其 中一员。 李苦禅是 中国美术界公认 的艺术大师,除此之外,他还 有一个 身份 ,知道 的人也许不多——抗 战时期 ,李苦禅 曾担
一
下子被打到院子里。跟着又冲进来 一个 日本
辈儿 上 怎么 出了你 这个 王八 蛋? ”
宁 愿 站 着 死 绝 不 跪 着 生 的硬 汉 子 李 苦 禅 把
6 0 f 中国纪检监察 l 2 0 1 5 . 1 4
任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社会部黄浩情报组的成员。
1 9 3 7 年7 月 7日卢沟桥事变后 , 北平沦陷, 汉奸组织 “ 新 民会”想让 李苦禅给他们撑 门面,被严词拒绝。第二天 ,他 辞掉北华美专、北平美术学院的教学职务,决心不给 日本人
占领 的 学校 做 事。
要死得有气节,二要在死之前骂他个痛快淋漓!”
审讯 开始 了。
李 苦禅 当着 一 帮 鬼 子 汉 奸 的 面 痛 骂 鬼 子 头
大写意画家——李苦禅

但 后 来 就 不 再 学 他 了 。他 虽 然 在 笔 墨 上 有 很 多 ” 创 首 ,但 仅
限 于 形 式 .内 在 和 实 质 上 并 无 太 大 变 化 。 我 们 看 齐 白石 作 画 .
收 了金 冬 心 的 生拙 去 除 其不 确 切 ( 心 造 型能 力较 差 ) 白 冬 。 石 的 画在 形 式 上 首创 不 多 ,但 他 更淡 ( 自然 ) 更 散 ( 无所 成 见) 、更 天 真 .即 实质 和 内涵 上 首 创 了很 多 。形 式 上 有 点 变化 , 并 不 太 难 ,动 动 脑 筋 .想 两 个 点 子 .就 变 了 。 而 实 质 和 内 涵 的 变 化 就 不 易 了 。 第 一 要 有修 养 f 其 是 文 化水 平 ) 第 二 要 尤
响十 分 巨大 ,北 方 中 青 年 画 家 画 鹰 大 多 受他 影 响 ,很 多人 画
鹰 的 方 法 完 全 来 自李 苦 禅 。 其 次 ,李 苦 禅 画 大 墨 叶 ,尤 其 是
画芭 蕉 , 墨 也 有 创造 。 以前 画 家 画芭 蕉 . 墨 之 理 同 于 生理 , 笔 笔
即 先 画 好 芭 蕉 叶 当 中 两 根 主 脉 ,然 后 .沿 着 主 脉 ,笔 墨 向 两
有笔 墨 功 力 ; 三 要 有 过 人 的 思维 能 力 ; 四要 长 期 的 实践 ( 第 第 根
李 苦 禅
松 鹰 图
据 自 己思 维 去 实 践 ) ,缺 一 都 不 行 。 李 苦 禅 不 是 不 读 书 .根 据 李 燕 写 的 《 苦 禅 传 》 讲 .他 李 经 常 读 《 治 通 鉴 》 唐 诗 等 . 白石 弟 子 岂 能 不 读 书 7他 可 资 、 能 读 书晚 了 些 。 他 早 年 太 苦 ,在 北 京 上 学 时 也 拉 黄 包 车 赚 钱
李苦禅名人故事

李苦禅名人故事
李苦禅心地宽厚、善良,待人诚挚,又每每由于太缺少社会经验,过于宽厚而上别人的当。
事后也多不计较,一笑置之。
由于专心画艺,他常常做出一些呆事。
一日,酒后,席上气氛欢洽。
有人向李苦禅借看他收藏的明代名书画家祝枝山手书长卷《梅花篇》,他便取出借给此人。
多日之后他去索取。
那人却说:“你不是讲好送我的吗?”李苦禅只得忍痛割爱。
事后他说:“许是我酒后失言,答应送给人家了。
送给人的东西怎么能再去要呢?都怪我酒后糊涂呀!”据说后来此卷被变卖到荣宝斋。
李苦禅的一位同事从他那里借走三幅很珍贵的浙江和尚山水画。
几日后,那人给他送来了30元钱说:“那册页算我买了。
”那人走后,李苦禅家里的人很愤慨:“还不把钱退给他,把画要回来!”李苦禅苦笑着说:“别得罪人,别得罪人!以后我注意就是了。
”后闻此册页卖出一幅,那位同事得款千元。
一天,李苦禅与师弟许膦庐在京西和平画店谈画,一生疏人亦趋前攀谈,并且一直跟到李苦禅先生家中,说:“我真喜欢您老画的大鹰,可惜太贵了……”李苦禅说:“没必要买,我现在就给你画。
”待这幅气势夺人、堪称佳作的四尺中堂《雄鹰图》画完,已是中午12点多。
李苦禅又留那人在家吃午饭,取出自己常日舍不得多喝的泸州老窖待客,时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一个月半斤定量的猪肉全都做菜待了客,家里人却在另一屋里吃素,客人饱餐后携画而别。
李苦禅先
生热忱地送出大门回来,家人问:“他是谁?怎么没见过?”李苦禅说:“忘了问名字了!”家里人哭笑不得。
关于诚信的故事 李苦禅烧画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关于诚信的故事李苦禅烧画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关于诚信的故事李苦禅烧画
关于诚信的故事李苦禅烧画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
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8日,应邀为日本长崎孔庙书写仪门对联:“至圣无域泽
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6月11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逝 世。
名字的由来
李苦禅原名李英,字励公。李苦禅艺名是他1922年考入北平 国立艺专西画系后一位同窗赠给他的,勉其在艰苦中彻悟画 理。李苦禅出身寒苦,当时家里无钱供他读书,他只好靠晚
上拉人力车赚钱维持学习生活,有时竟拉个通宵。有时挣不
到钱,顿顿喝稀粥。平时他拾别人扔掉的铅笔头、炭条来绘 画。那时他受的苦,刻骨铭心,但他却能苦心孤诣,“禅” 其艺术,数十年如一日。
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 大山人、扬州画 李苦禅作品派、吴昌硕、齐白石 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 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 独到的特色。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 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 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1931年,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
1932年,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次年作中国画《鱼鹰》、《游禽》、 《喜鹊》等。
1933年,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次年作中国画《墨鸡》和《鱼鹰》等。 1934年秋,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
1935年,参加“一二· 九”爱国游行示威运动。夏,与张大千重逢于北平。
次年,家庭遭变,与凌嵋琳离异;改字为励公。作《清供图》赠王森然, 齐白石题道:“英也过我。”
1941年7月5日至7日,在北平中山公园举办画展,展出作品50余件。
1942年4月2日至4日,与魏隐儒赴山东,在济南青年会举办联合画展。
其中,李苦禅展出的作品,计有《群鸠》、《松鹰》、《枯木苍鹰》, 《芙蓉小鸟》、《白梅喜鹊》,《铁树荔枝》、《蝶恋花》等64幅。11
月,与李慧文结婚。婚后,与魏隐儒、关友声赴青岛举办书画联展。
次年重要作品有中国画《群鱼鹰》,油画《活动》、《和平之泉》、《群鬼》、 《战场之夜》、《爱的哲学》、《重心的象征》,《威尼斯的佩环》等,可惜这 批作品历刼难甚多,至今下落不明。
1928年与王森然结拜为兄弟,并应邀住在王森然西四石碑胡同的家中,二入朝夕相处,共 同探讨文艺。这段时期,李苦禅的生活比较稳定,在绘画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秋,与凌 嵋琳结婚。次年,王森然为天津《大公报》创办《艺术周刊》,曾大量介绍李苦禅和赵望 云的艺术,引起社会的很大关注。4月14日,《大公报》发表其作品《惨淡京都》。11月
1939年,5月14日,以“勾结八路军”的罪名,与学生魏隐儒同时被日 本宪兵逮捕入狱,遭刑讯28天,受到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表现了崇 高的民族气节。出狱后拒绝伪职,并继续参加爱国活动。次年,与学生 魏隐儒、齐白石的弟子李榛在北平中山公园董事会举行书画联展,作品 销售一空,生活上的困难暂时得到缓解。
李苦禅先生笔下的花鸟世界, 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他 经常以松、竹、梅、兰、菊、 石、荷花、八哥、鸬鹚(ci)
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
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 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 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 术形象。
1927年5月22日,《晨报》副刊《星期画报》第85号发表其作品《松鹰》,齐白
石在画上题道:“昔人学道有言一而知十者,不能知二者,学画亦然。劣天分者 见任何些数而一不能焉!愚者见一下如无一。苦禅之学余而能焉,见一而能二也。
白石题记。”图下有编者语:“李英杰李君号苦禅,画学白石而能变化,在艺术
大会中佳构甚多,最得好评。”“艺术大会”指国立北京艺专春季艺术大会,由 林风眠发起,提倡美育。与赵望云等人组织“吼虹艺术社”(全名为“中西画会 吼虹”)主要成员有李苦禅、王雪涛、孙之儁、侯子步、王青芳等。该社宗旨为 “以中为体,以西为用”。该社首次联展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
我眼中的大师—— 李苦禅
李苦禅
中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
民的美术教育家。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 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 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
齐白石对李苦禅的评价:“谨观中西画会诸君 之作,皆笔情大雅,无女子见人有羞缩态度也, 将来再行展览,必有可观耳。苦禅之画,比前 度展览会大进,何其令吾辈真可畏!一哂记之。 白石山翁。”
7年9月16日,齐白石逝世,悲痛万分。
1961年应邀赴青岛、济南、烟台、蚌埠、合肥等地举办画展和学术讲座。
196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受到不公正批判。
1966年“文
革”开始,因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而遭残酷批斗和查抄, 被关入“牛棚”,受尽折磨,绝不屈服。即使在“牛棚”中, 他也从不间断站桩等练功,对光明的到来仍不失信心。 1969年“造反派”逼他违心承认在抗战时期曾有失节行为,
1945年抗战胜利后,私立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复校于济南,李苦禅任教务 主任。
1946年,被徐悲鸿院长聘为北平国立艺专国画教授,并被推选为首届“中国美
术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次年,结识画家吴作人和许麟庐。
1948年春,在北平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举办画展。与曹陇丁在兰州、西宁、 临洮等地举办联展。
1979年,为人民大会堂作巨幅《松鹰》和巨幅《盛夏图》(与其子李燕合作)。 1980年,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作巨幅《墨竹图》。此系自唐代有画竹以来首件 最大篇幅的画竹之作。随即又画了同样篇幅的第二件墨竹《劲节图》。任全国政 协委员(特邀)。参加《中国花鸟画》和《苦禅画鹰》、《苦禅写意》三部科教影 片的拍摄,贡献出一生的写意技法。12月6日,应邀赴香港举办“李苦禅、李燕 父子书画展”,并在港讲学。12月13日至19日,“李苦禅,李燕书画展”从香 港移往九龙尖沙咀博雅画廊继续展出。《李苦禅画集》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 版问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他出版的第一本大型画集。由弟子龚继先任责编,
23日,又发表作品《惨暮》,颇具版画风格。7月1日,参加中西画会在北海漪澜堂举办的
画展。8月4日,《霞光画报》推出中西画会第二次画展专刊,登载了齐白石对李苦禅的评 价:“谨观中西画会诸君之作,皆笔情大雅,无女子见人有羞缩态度也,将来再行展览, 必有可观耳。苦禅之画,比前度展览会大进,何其令吾辈真可畏!一哂记之。白石山翁。” 同时还刊登了郝左春对李苦禅的评价:“艺术界革命的前驱”。次年,齐白石赠与李苦禅 一本《齐白石画集》;并在封面上题字:“苦禅仁弟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
1951年调民族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因自愿报名于土改工作,被派往四
川江油参加土改工作队,在一农民家里发现一失踪已久的战国青铜重器, 向上级打报告,有关部门立即将之运回北京,挽救了这一稀世珍宝。土
改后回京凭记忆作山水画《剑门关一瞥》赠张守常,画家一生很少作山
水画,此为其中极珍贵之一幅。
1956年夏,应邀去北京大学美术社讲学。广获好评。
郝左春对李苦禅的评价:“艺术界革命的前 驱”。
生平简介
李苦禅,号励公。1916年入山东聊城省立二中,从国画家孙占群习画,首先学 画荷花。是年作中国画《猫》、《鸡》和《鹤》(原系四条屏,现失一条)。
1918年暑期,入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从徐悲鸿学炭画,并受益于陈师曾、
贺履之、汤定之等先生。次年,临摹徐悲鸿的油画《搏狮》。
1974年,被“四人帮”打成“黑画家”,遭大会批斗四次,但他愤愤不 平,暗地里照画不误
1975年,他预感到“四人帮”之流的末日就要来临,挥毫画了《白菜江 蟹图》,以白菜自喻,以“江蟹”讽喻“四人帮”。
1976年,粉碎“四人帮”,恢复名誉和教授职务。
1977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尽义务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中国画研 究院之筹备机构)作画二百余幅。
1930年春,应林凤眠之聘,赴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与潘天寿同事。二
人朝夕相处,互相切磋大写意艺术,两位不拘陈法的艺术家结为好友。 他将潘天寿的作品首次邮寄给居住北平的齐白石,同时与任教于艺专的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弟子卡姆斯基(俄国)相友善。在教学上,曾倡议
合并中西画系,以促进中西绘画之融合。在杭州期间,结识张大千和京 剧大师盖叫天。
他愤然写下了保证书,以反击“造反派”对他的污蔑。
1970年,被强令下放到河北省磁县“五七”干校“劳动改 造”,多次晕倒。
1971年,因病回京,被指令在中央美院传达室看门,不久即退休居家。
老人孤身一人在京,生活极度困难。
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抽调一批画家为宾馆和驻外使馆作陈列画,李
苦禅也在其中,三年中为国家义务作画三百余件。
他对此甚为满意 。
1981年,被选为“中国画研究院”委员。完成巨幅国画《盛
夏图》,气势磅礴,豪情万丈。这幅作品用四张“丈二匹” 联结而成,面积约有21平方米,堪称中国大写意花鸟史上的 奇迹。参加教学片《苦禅写意》的拍摄。到漓江写生作画。
1982年,赴深圳,珠海、广州、苏州等地参观。在深圳特区
参观时为《特区文学》写了观感,并题字“人杰地灵,振兴
1936年,以兼课与卖画为生。1月,北平炳林印书馆印刷出版了《李苦
禅画集》,内收他30年代初期作品17帧,王森然作序,藏画者为:无数 青山拜草庐主,亦即王森然。
1937年,北平沦陷。伪“新民会”企图拉拢李苦禅等社会名流为他们做 事,被他断然拒绝。此后,他辞去日伪“公立”学校教职,短期在私立 美术学校教中国画。当时,他主要靠卖画为生,并参与中共领导的地下 抗战活动。
1949年解放前夕,与何思源(北平市市长)、徐悲鸿等北平文化界名流合力斡旋, 呼吁和平解放北平,以保护古都文化遗迹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950年,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剥夺了讲课的权利,遂上书毛泽东主席。毛泽东 主席即亲自致信徐悲鸿,嘱咐设法解决此事,并派秘书田家英登门代为看望。在 李苦禅受打击的日子里,许麟庐的“和平画店”给了他许多温暖。春,与齐白石、 徐悲鸿、许麟庐在“和平画店”聚会,以神来之笔作泼墨《扁豆图》,赢得大家 拍案叫绝。秋,为许鳞庐母亲寿辰作《双鸡图》,齐白石在此画上题道:“雪个 先生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