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画作市场分析(图)

合集下载

30 幅著名书画大师作品赏析

30 幅著名书画大师作品赏析

1、黄永玉《金秋》【赏析】画面清幽雅致,散发着高洁而隽永的意境。

画家在色彩的运用上独具匠心,靛青、靛蓝、石青、花青等混合勾勒出翩翩荷叶,构成幽淡深邃的背景,同时用水调和,造出虚实相间、若有若无、层次多样的视觉效果。

作品在构图、材料、技法、观念等方面皆富于新意2、王原祁《卢鸿草堂十志图(之一)》【赏析】《草堂十志图》描写卢鸿隐居之处的山林景物。

此图系以唐、宋各家笔意拟之。

图中峰峦浑厚,林木苍厚,笔墨细密严实,松秀浑然,柔中带刚。

3、王羲之《黄庭经》【赏析】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4、张大千人物画《仕女》【赏析】大千先生的山水画已为众人所知,其实,这位“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妇人”的画家,人物画也独出机杼,清丽优雅,成就极高。

张大千早期的人物画是从明代唐寅入手的,故画仕女用笔兴意洒脱,运笔如行云流水,方圆间施,所绘仕女的秀美风貌是他人所不能企及的。

5、潘天寿《朝日艳芙渠图》【赏析】潘天寿先生画荷往往以墨叶块面大笔挥搽,硕叶如盖,笔速较快,胆魄惊人。

荷花亭亭净植,娇艳欲滴,气旺神强。

荷柄水草如长枪大戟,穿插有致,坚如铁铸,有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

6、黄宾虹《玉垒山记游》【赏析】此幅体现出黄宾虹绘画中“厚、重”风格。

构图以高峻耸立的山崖为主体,水岸、瀑布为衬景,有青山巍峨苍翠的壮美。

作为主体的山峰较突出,浓、淡、干、湿、焦、泼、积等多种墨法与青绿设色相参,尽现苍郁之貌。

笔法运用十分率真、疏放,笔意与墨意淋漓呈现,流露出勃然的生机。

7、李苦禅《赤峰白羽图》【赏析】此幅是作者将“金碧山水”画法融入大写意画的一件力作,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老年,这种画法皆不时用之,诚为大胆创新。

此图以白描勾鹰,以鹰背与颌的重墨配合朱砂、石青山石之衬托,益显其非常之洁白。

松略点石绿,苍翠古拙。

泥金点、勒山石,金碧辉煌,更为此图增添了神圣感。

8、林风眠《晨曦》【赏析】画家把山峰画成尖利的三角形,可看出立体派的影响;黑色线条颇具拙趣,设色丰富、强烈、奔放。

211210426_丹青未了——略谈李苦禅的艺术探索

211210426_丹青未了——略谈李苦禅的艺术探索

一1922年,李苦禅独自来京,考取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即后来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靠夜间拉人力车维持生计,极其艰苦。

同学林一庐赠其艺名为“苦禅”,自此以“苦禅”名于世,中国美术史上多了一个艺术的苦行僧。

从资料中来看,李苦禅在校期间,西画系吴法鼎任教务长,李毅士任主任,王悦之、高春来、夏柏铭、严智开继任主任,教师有齐提尔(捷克籍)、克罗多(法籍)、惠具利(法籍)、陈晓江和李景纲。

这些教师中很多都有留学背景。

吴法鼎为1911年首批留欧公费生,赴巴黎学习法律,后放弃法学专攻美术,成为留法学生中习美术之第一人。

初在高拉罗西画室,后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

1919年回国,相继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北京美术学校教授、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兼教务长。

1923年与美专西画同仁李毅士等创办“阿博洛学会”,同年因与北京美专领导意见不合而辞职。

李毅士自幼喜爱绘画,曾赴英国十余载,在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学过西画,是我国最早到英国留学的学生之一。

本习物理,善西画,喜作黑白画,用西法画中国历史画,尤喜画《长恨歌》。

再如王悦之青年时期赴日本求学,1920年回国,在上海、北平、杭州等地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

传播西学,传授西画之法成为了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国最朴素的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的途径。

现代学院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创作实践一起构筑了现代美术的新格局。

·书画大家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 C ALLIGRAPHY .总第 期2023 05163□ 诸葛英良丹青未了—略谈李苦禅的艺术探索李苦禅写生作品一组中国人是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绘画开始了解西洋画的。

这种绘画方式,以科学为基础,再现的客观真实,画面表现的质感与量感、空间感都非常逼真,画面合乎焦点透视,人物合乎人体解剖结构。

引自西方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如同数学的教学,由石膏几何体而至石膏头像,由石膏像而真人写生,李苦禅绘画的基础教育,是更为直接的外国教育体系平移到中国,从这一点上来说,恐怕比现今美术学院的学生西化程度还要纯粹。

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前景分析引言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画艺术品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前景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发展趋势。

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现状1. 市场规模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庞大。

根据行业数据统计,中国画艺术品市场年销售额持续增长,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其中,拍卖行业是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拍卖成交额均保持在几十亿元人民币以上。

2. 买家市场的崛起目前,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买家市场正在迅速崛起。

过去,中国画艺术品市场主要由一些富有的个人或机构主导,但随着中国中产阶级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购买中国画作品。

这使得中国画市场的潜力更加广阔。

3. 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艺术家可以更容易地展示和销售自己的作品,并与潜在买家建立联系。

通过在线拍卖和电子商务平台,买家可以方便地参与艺术品的交易,使市场更加透明和高效。

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前景分析1.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画艺术品市场在国内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和投资中国画艺术品。

这为中国画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2. 国际市场的拓展中国画艺术品市场在国际上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买家开始购买中国画作品。

同时,中国画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表现也日益突出。

3. 技术创新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创新对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保护和修复古代中国画作品,增加其市场价值。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也为中国画艺术品的展示和体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结论中国画艺术品市场目前正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2024年国画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国画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国画市场需求分析概述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增长,国画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对国画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发展趋势和机遇。

市场规模国画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逐步扩大。

一方面,国内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的扩大则受益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表达兴趣。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国画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消费群体国画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

一方面,中老年人是国画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并且他们在购买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

另一方面,年轻人对国画市场的需求也不容忽视。

随着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参与到国画市场中来。

此外,国画作为艺术收藏品也受到了一部分收藏家的追捧。

市场需求国画市场的需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品收藏需求:一些收藏家追求名家作品的收藏,特别是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2.装饰需求:国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为家居或办公空间增添一种文化气息和艺术感。

3.礼品需求:国画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礼品,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和庆典之时,国画作为一种传统礼品备受青睐。

4.投资需求:随着国画市场的不断升温,一些投资者将国画作为一种投资手段,追求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国画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画品牌涌现出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国画品牌需要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凭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品牌形象占据市场份额。

市场发展趋势和机遇国画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画艺术的全球传播: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加强,国画作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增长。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李苦禅与齐白石艺术之异同分析李苦禅的艺术风格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从李苦禅与齐白石艺术之异同分析李苦禅的艺术风格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从李苦禅与齐白石艺术之异同分析李苦禅的艺术风格
文 常德强 [ 内容摘要 ] 李苦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十分重要的大写意水墨画家,他以雄健豪放的画风为 特点,作品颇具阳刚之气。他的画以猛兽大禽为主,追求“不似之似”。李苦禅远师石涛、徐渭、 八大山人,近为齐白石首位入室弟子,因而在画风上受到了齐白石很大的影响。但李苦禅做到了“学 齐而不似齐”,形成了不同于其老师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风格。故本文希望通过将李苦禅的艺术 风格与齐白石的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能够更为清晰地看出李苦禅的独特艺术风格。 [ 关键词 ] 李苦禅 齐白石 意象
2.对“意象”的追求 齐白石最钦 佩的古代写意画家 是徐渭和八大山人,因 而 在绘画上追 求八大山人的“意象 ”造型。他认为作画 要“妙 在似 与不似 之间,太似 为媚俗, 不似为 欺世”。齐 白石通 过 对真实物象外 形的或综合表现或净 化处理,使其笔下的花鸟 虫鱼在具有写 实特点的基础上,强 化了自身结构特征,因 而 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充满神韵。 李苦禅像他的老师一样,强调“意象”。他在《菊鸡翠竹图》
近师齐白 石,上溯明清诸家,尤 其受八大山人的影 响。此时 以供自己写生。“据《白石诗草》记,他曾反复观察一 只‘ 立
李苦禅已开始逐渐显现其艺术个性。50—60 年代,经历了坎 于大 枫之 枝常 年不去 ’的 鹰, 画了 上千 张写生 画稿 。”[3]
坷的生活磨 砺,李苦禅的艺术步 入成熟,形成了自己雄 强豪
注释:
[1 ] 裔萼·中国名画家全集· 李苦禅.石家庄:河北教 育出版社,200 2:12 6. [2 ] 李燕·苦禅宗师艺缘录.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中心, 199 1:51 [3 ] 徐改·中国名画家全集· 齐白石.石家庄:河北教 育出版社,200 0:56 [4 ] 李燕·苦禅宗师艺缘录.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中心, 199 1:52 [5 ] 徐改·中国名画家全集· 齐白石.石家庄:河北教 育出版社,200 0:20 4 [6 ] 李松·《美术研究》 200 0年第1期.

当代四大名家真迹写意四绝1

当代四大名家真迹写意四绝1

中国当代名家真迹写意“四绝”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特别纪念传承当代经典,铸就永恒财富当代写意国画价值不菲•一。

国画主要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工笔画注重画工,主要以细腻的线条描绘会生动逼真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

•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现代国画中,精品写意画最为珍贵。

四位大师绝艺再现,其弟子必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左至右依次为徐悲鸿,娄师白,王雪涛,李苦禅四位都是现代国画领军人物,他们的画作影响了整个国画的发展趋势。

为庆祝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中国当代四位国画大师传人联合创作四幅国画写意大作,以表追思之意。

中国当代四位大师再现绝艺:齐派实力派画家郭岚的《虾趣》,李苦禅再传弟子王以才先生的《墨鱼图》,深得徐派画马之精髓并为娄师白关门弟子王云石的《奔马图》,王雪涛老师得意弟子白洋的《金鸡图》。

发行题材重大,白石老先生诞辰150周年•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

湖南湘潭人。

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画派的创始人,是当代影响力最大的国画家。

•为庆祝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中国当代画坛四大名家齐献艺,四幅真迹价值近40万,收藏机会千载难逢!绘画造诣炉火纯青!•画坛有句话: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可染的牛,娄师白的小鸭子,每一位大家都有一样绝活,这也是他们的名片。

论李苦禅早期艺术风格转变之始末

论李苦禅早期艺术风格转变之始末
一、北大画法研究会:尝试中西技法
李苦禅原名李英杰,自幼聪慧,出生于19世纪末的一 个普通农户家。幼年时就展现出绘画天赋,后得聊城省立 第二中学绘画老师孙占群先生的点拨,开启艺术人生。1918 年,19岁的李英杰选择离开故土,独自来到北京,从此踏
102 中国吳术 > ART IN CHINA
上了一条并不平顺的求艺之路,这是那个时代众多莘莘学子 的共同选择。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 延续了几千年的帝制王朝分崩瓦解,一时间各地军阀割据, 政权分立。在如此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艺术领域同样受到了 新思潮的猛烈冲击,新旧文化对峙,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 五四运动又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画 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的转变。同样新鲜的文艺思想刺激了 当时年轻人的头脑。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中心, 是无数新时代学子的梦寐以求之地。
二、北平求学:攻读西洋画
在清末“洋务运动” “实业救国”的大背景下,国立北 京美术学校应运而生。学校建立之初,便融合了中西方的教 育思想,兼具实用与审美、中式传统与西方风格并存的特点。 国立北京美术学校首任校长郑锦曾留学日本,在他的影响下, 学校的教育体制主要参考了日本的艺术教育。在教学思想上,
2019年第4期•总第55期103
学术前沿
论李苦禅早期艺术风格转变之始末
张楠
少 年 时 代 的 李 苦 禅

1918
写意花鸟画大家李苦禅的学艺之路可谓百转千回,早年 本是以学习西画为主,后又师从齐白石继续学习中国画艺术, 个中原委,学界鲜有论述。纠其原因,大概是其早期作品年 代过久,又历经动荡,其间画作遗失大半,难以考据。关于 这段时间李苦禅艺术活动的研究与材料虽是雪泥鸿爪,却有 着见证一代大师成长过程及画风、艺术思想转变的意义,对 其研究亦有助于完善李苦禅不凡的艺术人生印迹。本文试做 一梳理讨论,同时对其早期艺术风格的转变原因做一探讨。

李苦禅作品欣赏

李苦禅作品欣赏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

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

1918年有幸得识徐悲鸿大师,得授西画技艺。

1922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拜师齐白石大师门下,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画之路。

李苦禅的“仙品也!”:喁噞江中月疑是香饵投李苦禅的双鸡图李苦禅写意作品:人道青藤是前身李苦禅的墨菘图:儒生本色爱清淡李苦禅花鸟作品:墨兰图李苦禅花鸟作品:过秋图李苦禅鹌鹑作品:荒渚野禽李苦禅双鸡图李苦禅花鸟作品:墨荷双翠李苦禅瓜果作品:水墨写瓜李苦禅花鸟作品:五月枇杷正满林李苦禅荷花作品:清气图李苦禅静物作品:鲜如玉笋李苦禅荷花作品:荷塘翠羽李苦禅菊花作品:重阳声色李苦禅翠鸟荷花作品:朝晖李苦禅静物作品:插了梅花便过年李苦禅的蟹作品:秋景李苦禅葡萄作品:篆意李苦禅的墨鸡作品:泼墨鸡竹图李苦禅花鸟作品:木笔纪留啄木声李苦禅禽鸟作品:鸳鸯图李苦禅的鱼作品:海鳞潜底李苦禅花鸟作品:晨雀图李苦禅被摹录最多的作品:荷花翠鸟李苦禅花鸟作品:仙姿劲节李苦禅花鸟作品:红梅怒放图李苦禅花鸟作品:雪侮霜欺芳益烈李苦禅荷花作品:迎朝晖李苦禅花鸟作品:葡萄双雀图李苦禅花鸟作品:浓春图李苦禅花鸟作品:松荫李苦禅花鸟作品:雄鸡图李苦禅创新作品:枯梅仙花堪祭腊李苦禅花鸟作品:竹与鸟李苦禅花鸟作品:与天同契李苦禅花鸟作品:濠上之乐李苦禅花鸟作品:劲节图李苦禅花鸟作品:落雨李苦禅飞禽作品欣赏(26幅)《赤峰白羽图》李苦禅1981年作品:此幅是作者将“金碧山水”画法融入大写意画的一件力作,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至老年,这种画法皆不时用之,诚为大胆创新。

此图以白描勾鹰,以鹰背与颌的重墨配合朱砂、石青山石之衬托,益显其非常之洁白。

松略点石绿,苍翠古拙。

泥金点、勒山石,金碧辉煌,更为此图增添了一种神圣之感。

李苦禅鱼鹰力作:赤峰白羽图李苦禅黑白双鹰作品:苍鹰不搏即鸳鸯苍鹰不搏即鸳鸯[李苦禅1981年作品]:以黑白双鹰合为一起,是作者独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苦禅画作市场分析(图)李苦禅画作市场分析(图) .contentimg{max-width:640px;max-width:640px;}/* 这是清除浮动的代码*/.clearfix:after{content:".";clear:both;height:0;visibility:hidde n;display:block;}.clearfix{display:inline-block;}* html .clearfix{height:1%;}.clearfix{display:block;}/* 清除浮动代码结束*/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height="550">李苦禅作品欣赏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550">李苦禅作品欣赏绘画大师齐白石有个非常出名的徒弟,他就是李苦禅。

在很多人眼中,李苦禅不是一代大师他却高于一般画家。

李苦禅的笔墨功力深厚,李苦禅擅长中国写意花鸟画,尤其擅长画鹰。

李苦禅的人品十分高尚,他自己说:“人无人格,画无画格。

”他一身正气,正直豪爽,作画如人。

很多人都说他糊里糊涂的在作画。

李苦禅擅长画什么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

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

1918年有幸得识徐悲鸿大师,得授西画技艺。

1922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拜师齐白石大师门下,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画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李苦禅先生是中国写意花鸟画历史上,继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长、清代八大山人、吴昌硕与近代齐白石之后的又一位统领时代风范的大师。

他的画,源于自然,融乎心田,流诸笔端,复归于自然的“天籁自鸣”之境界。

他主张“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因此,他的画笔力雄健,气势浑厚,以大手笔、大写意、大写情而著称,在中国写意花鸟画方面有突出的贡献。

李苦禅的作品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发展出了自己独到的特色。

具有笔墨厚重豪放,气势磅礴逼人,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长屏巨幅更为世人所瞩目。

李苦禅先生笔下的花鸟世界,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

他经常以松、竹、梅、兰、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鹰等等作为题材作画。

他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形神兼备、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

他笔下的花鸟,既有一定写实的成分,但又不是对自然物象纯客观的描摹,而是高度凝练之后的再创造。

在看似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在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他的运笔线条如行云流水,苍劲朴拙,笔法凝练简约,却意趣盎然。

笔墨纵逸豪放、雄健磅礴。

他驾驭笔墨的能力,驾驭写意技巧的能力是惊人的。

对于他来说,画幅越大就越能自由挥洒。

他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愈加返朴归真,雄健苍劲,笔墨挥洒中已经达到了“笔简意繁”的艺术境界。

他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精神融入国画教学。

并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亲自粉墨登台,现身说法,诚如当年《晨报》所评:“年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异帜独标,要算这位大名鼎鼎的李苦禅先生。

”李苦禅画作辨伪李苦禅的绘画之所以比一般作家高出一筹,是因为他以书入画,凭借几十年的碑学功夫书写浑厚拙朴的线条,以及笔墨浓重的集合块面。

记录中、朝、日关系史的《好大王碑》在他手里不知临了多少遍,他一生都在练习书法,即使是“文革”时期也未停歇,直到逝世前六小时,他还在临写颜真卿的《画赞贴》。

他喜欢颠张旭、狂怀素,在方折中增加圆转。

他的书法由帖入手,成于碑风,于南派的神韵中渗透入北派雄强的筋骨,形成了厚朴沉雄的独特书风,有人评其为“已过齐师”。

他的书法作品遗留不多,主要见于画的款题,有对联《书画延年,烟云供养》(图7)166×66厘米,《生元域泽天下,盛德有范人间》等。

这里有一幅落李苦禅款《精鹭八极,心游万仞》(图8)151×90厘米,从“苦禅”二字落款看应为1973年以后,以前落款不用这样形式,此书法没有方折于碑体的霸气,笔画肥厚缺筋骨,与苦禅的对联一比较,真伪分明。

李苦禅部分作品成交价李苦禅的存世作品不多。

80年代末开始进入海外拍卖市场,价格不低,1990年他的24开《花鸟册》(个14*19.5cm)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5.4万元成交,1993年在北京拍卖市场上,他的《松鹰图》(327*150cm)以17.05万元成交,1994年他的《红荷》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9.35万元成交。

近几年,他的作品有较大回落,他的《海鹰》(96*44cm)在’96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38万元成交;他的《群英图》(65*124cm)在广州嘉德拍卖回上以3.85万元成交;他的《耐盟图》(86*46cm)在’97荣宝拍卖会上以1.21万元成交;他的《无量寿佛》(估计1.5万至1.8万)在’98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只以0.55万元成交。

从李苦禅的市场表现看,有逐级走低的趋势,后市值得关注。

(本文主要取材于吴力超先生之《名家书画市场行情》一书)1993年佳士得荷花莲藕3.2万港币1993永成竹鸟0.99万港币1993永成晓兴图1.1万港元1994苏富比野塘清趣4.37万港元1994苏富比鹰4.14万港元1994嘉德红荷9.35万人民币1995翰海英姿飒爽13.2万人民币1995翰海花卉(四屏)8.8万人民币1996佳士得海鹰1.38万港币1997嘉德秋色3.08万人民币1997广州嘉德群英图3.85万人民币1997广州嘉德风雨沥沥1.65万人民币1997荣宝耐盟图1.21万人民币1997荣宝红梅水仙图2.42万人民币1998嘉德无量寿佛什么叫做命运多舛——记画家李苦禅1922年秋天,从山东来北京求学的李苦禅在北大中文系肄业,考取了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后又拜师齐白石门下,开始了含辛茹苦的艺术生涯。

然而,自从考上艺专以后,李苦禅仅是接到家里寄来的十块大洋,一贫如洗的父母再也借不出钱来供他上学了。

从此,他的生活再次陷入窘境,不仅无力缴纳学费,甚至连穿衣吃饭的钱都没有。

一天,正当李苦禅被新学期的学费逼得抓耳挠腮、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在宣武门街上遇到了曾在一起练武的丁五哥。

这会儿,丁五敞着短衫,脖上扎着根白毛巾,拉着一辆洋车正在路边找生意。

当他看着丁五被太阳晒得黑红淌汗的脸,李苦禅心中一亮,他想:何不托丁五租一辆洋车,以度眼下这个难关呢?他当即把自己的想法和眼前的窘境告诉了他。

哪知丁五听后连连摆手:我说哥儿们,你别逗了,大学生拉洋车,听都没听说过。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块大洋塞到李苦禅手里,一边说:缺钱说一声,先拿着花吧。

李苦禅说:五哥,谢谢你,可是你能养俺一辈子吗?你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挣这点钱不容易,只要你帮俺租辆车就算救了俺。

一面说着他又把那一块大洋塞回到丁五的手里。

就这样,由丁五做担保,李苦禅成了北京城里,千千万万个靠苦力吃饭的人力车夫中的一员。

一次,天刚朦朦亮时,他正准备到西四牌楼交车,忽听背后有人高叫:洋车!他忙转身朝发出喊声的方向跑去。

待到走近,他才看清,齐白石老人在一个青年的搀扶下站在他面前。

他大吃一惊,扭身就要躲开,身后传来白石老人的喊声:英杰,还不站住,送我回家呀。

李苦禅的心吓得“怦怦”直跳,他神色慌张地把车又转了回来。

回家的路上,身后的白石老人默默无语,李苦禅几乎能听见老人那细微的鼻息声。

他终于憋不住了,怯怯地问:先生,您生俺气了吧?老人轻轻回答说:我生你啥子气?李苦禅说:俺拉车,给您丢脸了。

白石老人大声说:你胡说!丢脸?丢谁的脸呀?老夫早年当过木匠,难道我也丢脸吗?英杰,我是看你拉车心里难过呀!一句话说得李苦禅的鼻子发酸,泪水模糊了双眼。

后来,为了帮助李苦禅,齐白石特挑选了他的一些字画,亲笔题款后让他送到画店卖掉,这样来资助他完成学业。

白石老人曾经在他的一幅画上题诗赞道:论说新奇足新奇,吾门中有李生殊。

须知风雅称三绝,廿七华年好读书。

在白石老人的帮助下,李苦禅的大写意艺术日渐炉火纯青,终于在1925年夏天北京国立艺专毕业生画展上崭露头角,成为北京师范学校和河北省立师范学校的兼职教师,结束了他艰辛的学子生涯。

李苦禅一生三次结婚。

娶第一夫人肖氏时还在聊城省立二中读书,时年十六岁,小肖氏六岁,完全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感情。

肖氏体弱多病,1927年在家乡为他生下一个女儿以后就病故了。

他的第二次婚姻倒是颇具传奇色彩。

那是在1928年冬天,齐白石门下收了一位女弟子凌嵋琳。

她出身书香门第,苗条秀美,眉宇间却凝着几分孤傲。

李苦禅跟凌嵋琳的接触多了起来。

凌嵋琳毕业于中国第一国立美术学校,一向目恃才高,但对眼前这位耳闻已久的刚正朴实的山东大汉,怀有英雄般的敬重和深深的爱慕。

她深为他的画中表露出的磅礴大气和平实淡泊所慑服,不久她就参加了李苦禅创办的“吼虹画社”。

凌嵋琳经常到“吼虹画社”里来。

开始,她是来向师兄请教画艺,帮他整理画案,收拾房子,后来还悄悄地把他的衣服拿出去洗,弄得李苦禅很不好意思。

凌嵋琳待人一向大方,大概是因为心里有了隐私,见到李苦禅总感到脸热,而李苦禅却毫无察觉。

有一次,凌嵋琳见他又在专心作画,鼓足勇气说:师兄,你不常说要谢我吗?那就请你给我画一对鸳鸯吧!李苦禅问:怎么,你要办喜事啦?凌嵋琳说:谁说的?这时她粉红的脸那会儿变得绯红,说:画鸳鸯就得办喜事么?我喜欢鸳鸯,它们亲亲热热,白头偕老,人世间要是都能像它们一样那该多好呀!李苦禅憨笑着,在一张宣纸上画了两只雄鹰,一黑一白,英姿勃勃。

凌嵋琳说:师兄,我要的是鸳鸯!李苦禅说:俺知道,你别急。

于是他顺手在画上题了几个遒劲的楷字:雄鹰不搏即鸳鸯。

他把画递给凌嵋琳,说:你看,满意吗?凌嵋琳说:“不满意。

”她还故意撅起小嘴,话中有话地说:鹰的样子太傻,总是冷冰冰的,感情一点都不细腻。

李苦禅对她说:嵋琳,你错了,难道非一天到晚缠缠绵绵,卿卿我我才算感情细腻?接下来李苦禅认真地说:你看那白鹰正用嘴给黑鹰择毛,正准备着新的腾飞,这才是让人羡慕的感情呢。

柔弱的鸳鸯是经不起暴风雨的。

嵋琳,如果有一天你要成家,俺劝你找的是雄鹰,而不是鸳鸯。

凌嵋琳说:我……,我一辈子不嫁人。

凌嵋林的脸红到了脖根。

李苦禅疑惑地看着她,说:你可别学俺。

凌嵋琳说:你呀,你……还不如自己画的鹰!她说完这话,羞红着脸低头跑了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