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NOx排放锅炉烟气再循环设计问题的探讨

合集下载

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后运行问题剖析

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后运行问题剖析

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后运行问题剖析摘要:简要介绍燃气锅炉NOx生成机理,介绍烟气再循环、分级扩散燃烧、预混燃烧等低氮燃烧技术,结合锅炉低氮改造实例,介绍仪控策略,梳理锅炉低氮改造过程中主要问题,如型式试验与实物不符等,提出锅炉低氮改造注意事项。

关键词:燃气锅炉;低氮改造1.NOx的生成机理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主要为NO和NO2。

根据燃烧中生成的NOx机理不同,主要分为“热力型NOx”“快速型NOx”和“燃料型NOx”三种。

热力型NOx。

燃烧过程中,氮气在高温下持续氧化生成的NOx,即为热力型NOx。

捷里道维奇机理:当温度低于1500℃时,热力NOx的生成量很少;高于1500℃时,温度每升高100℃,反应速度将增大6-7倍,NOx的生成呈指数上升趋势。

过剩空气系数影响氧气浓度和燃烧温度。

当过剩空气系数接近 1.0时,NOx生成浓度最大。

因为当过剩空气系数远小于1.0时,燃料过浓,氧不易与氮气生成NO。

而当过剩空气系数远大于1.0时,燃烧温度降低,NO也减少。

2.低氮改造技术(1)烟气再循环烟气再循环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技术之一,通过提取一部分烟气送回燃烧区,利用惰性气体稀释燃烧区氧浓度、降低燃烧区温度,从而降低燃烧过程NOx的生成。

烟气再循环分为外部循环和内部循环,内部烟气再循环需通过燃烧器与炉膛总体结构化设计,通过燃烧器和炉膛的结构化设计,主要燃气和空气的高速射流卷吸效应,使得烟气在炉膛内形成回流,参与二次燃烧。

外部烟气再循环通过一个外部管道,连接烟道、空气风门两侧,使得烟气与空气进行混合后,进入燃烧区。

(2)空气分级燃烧空气分级燃烧通过燃烧器喷射口分层、分段布置,实现空气分阶段与燃料混合燃烧。

第一阶段燃烧得不到充分的氧气,形成贫氧燃烧区,对NOx生成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第二阶段的剩余空气在进入炉膛后,与“贫氧燃烧”后的烟气混合再次燃烧。

空气分级燃烧方案中燃料最终还是完全燃烧了,但燃烧过程中的火焰峰值和平均温度大幅降低,使得NOx产生量大幅减少。

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及运用的技术探讨

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及运用的技术探讨

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及运用的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大气污染物排放急剧增加,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严重,火电厂面临严峻的环保压力,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是国内电厂都要进行的一次系统改造,超低排放有多种工艺方案,如何确定方案至关重要,关系到投资成本、二次废物排放、运营成本、安全危险程度等,笔者在下文中跟大家探讨一下。

关键词: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应用一、我国大气污染的现况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和生产用煤,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SO2、NOx。

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SO2、NOx 污染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是形成雾霾、酸雨天气的主要因素,燃煤烟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锅炉烟气超低排放处理技术锅炉烟气发电厂的烟气处理是根据烟气排放标准对烟气中的飞灰、酸性污染物(HCl、HF、SOx)、重金属及二英等有机污染进行控制。

锅炉烟气发电厂中烟气的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一步是脱除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主要有干法工艺、半干法工艺、湿法工艺等,酸性气体脱除工艺各有其优缺点,须综合权衡工程的各因素进行选择;另一步是粉尘的脱除,其中采用布袋除尘器是公认的最佳选择。

2.1脱酸处理工艺目前,生活锅炉烟气发电厂采用的脱酸处理工艺主要是半干法、湿法脱酸以及半干法与湿法的组合。

半干法工艺融合干法与湿法两种工艺的优点,Ca(OH)2 的活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保持脱酸塔内相对湿度对提高脱酸效率非常重要。

半干法脱酸技术与干法工艺脱酸相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脱酸效率;与湿法工艺相比,其设备构造简单、投资相对较低、能耗较少。

半干法脱酸技术应用较多的主要有旋转喷雾半干法和循环悬浮式半干法两种工艺,且各有优点。

与干法和湿法工艺相比,两种工艺均能使处理后的烟气达到生活垃圾烟气超低排放标准,投资运行成本较低,且本身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

2.2脱硝处理工艺目前,国内的锅炉烟气发电厂大多采用 SNCR 脱硝技术,SCR 工艺脱硝效率较高,可达80% 左右,用于生活锅炉烟气发电厂的主要是低温 SCR 工艺,低温 SCR 反应器多布置在脱酸与袋式除尘系统之后,考虑到烟气温度需高于酸性气体露点温度 15℃,一般运行温度在150℃~ 180℃。

低氮燃烧技术和燃烧烟气再循环工作原理

低氮燃烧技术和燃烧烟气再循环工作原理

低氮燃烧技术和燃烧烟气再循环工作原理一、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是一种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措施:燃烧器结构优化、燃烧过程控制和燃料改造。

燃烧器结构优化是通过改变燃烧器的设计和布局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例如,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可以使燃烧过程更加充分,减少未燃烧物质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内循环燃烧技术,将一部分烟气重新引入燃烧器中进行再燃烧,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燃烧过程控制是通过调节燃料和空气的配比、燃烧温度等参数来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

例如,通过提高燃烧温度可以促进氮氧化物的还原,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采用燃烧过程分层控制技术,将燃烧过程分为预混燃烧和主燃烧两个阶段,以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燃料改造是通过改变燃料的组成和性质来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例如,采用低氮燃料可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采用燃料添加剂,如氨水、尿素等,在燃烧过程中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氮和水等无害物质。

二、燃烧烟气再循环工作原理燃烧烟气再循环是一种通过将一部分燃烧产生的烟气重新引入燃烧器中进行再燃烧的技术。

它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烟气收集和再循环。

烟气收集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囱或其他烟气排放装置收集起来。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再循环是将收集到的烟气重新引入燃烧器中进行再燃烧。

通过再燃烧,可以使燃烧过程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

此外,再燃烧还可以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氮氧化物生成,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燃烧烟气再循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再循环系统将部分烟气从烟囱中抽取回燃烧器,与新鲜空气和燃料进行混合燃烧。

再循环系统一般包括烟气收集装置、再循环风机、再循环管道和再循环口等组成部分。

通过控制再循环烟气的比例和再循环位置,可以实现对燃烧过程的调节,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总结起来,低氮燃烧技术和燃烧烟气再循环技术是两种常用的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和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刍议电厂锅炉低NOX排放的技术

刍议电厂锅炉低NOX排放的技术

刍议电厂锅炉低NOX排放的技术摘要:锅炉是燃煤电厂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机组锅炉由于设备本身及操作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污染物排放高和热效率低等问题。

提高燃煤电厂锅炉的热效率,节约有限的煤炭资源,同时降低燃煤过程产生的污染,是我国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

本文笔者针对电厂燃煤锅炉低NOX排放的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厂锅炉;NOX;低排放;空气分级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对发电设备的出力、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电厂运行管理从过去的简单目标控制过渡到多目标的控制,即除考虑基本的发电功能之外,还要考虑到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等综合指标。

火电厂是大气污染物NOx的主要排放源,对于现有燃煤电厂锅炉,如何采取降低NOx排放的措施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NOX的生成途径燃烧过程中生成的含氮污染物主要有:NO、NO2、N2O、NH3、HCN等,其生成的种类和生成量与燃料种类、燃烧温度以及燃烧区域过量空气系数密切相关。

在电厂煤粉燃烧过程中,生成NOX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

1)热力型NOX,它是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直接氧化而生成的NOX,它的生成和温度密切相关。

当火焰温度>1500℃时,将会大量生成。

但是一般煤粉火焰达不到这么高的温度,所以热力型NOX在燃煤排放的NOX污染中含量并不多。

2)快速型NOX,它是燃烧时空气中的氮和燃料中的碳氢离子团如CH等反应生成的NOX。

它在NOX排放中的比重也不高。

3)燃料型NOX,它是燃料中含有的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热分解后接着氧化而生成的NOX,与温度的关系不大,但是与过量空气系数密切相关,是煤粉燃烧过程中最主要的NOX生成途径。

二、电厂燃煤锅炉低NOX排放的技术1、烟气脱硝技术烟气脱硝就是把燃烧己经生成的氮氧化物还原为稳定的氮气,从而降低NOX排放。

低NOx燃烧器改造存在的问题及运行建议

低NOx燃烧器改造存在的问题及运行建议

低NOx燃烧器改造存在的问题及运行建议一、降低NOx常用方法:1、使用先进的低NOx燃烧器。

2、控制主燃烧区域的空气系数在0.8—0.95之间,适当增加SOFA风量,使主燃烧区在缺氧条件下燃烧。

3、增加SOFA风与主燃烧器的间距。

4、煤粉细度,煤粉细度足够细可以提高挥发分的析出速率。

5、提高煤粉浓度,可以降低燃烧初期NOx的生成量。

6、运行中氧量的控制,在保证锅炉效率不变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氧量。

二、低NOx燃烧器在运行中易出现的存在问题:1、煤质较差,一次风率偏高。

2、SOFA风门开大时再热汽温降低。

3、降低NOx的配风方式,飞灰含碳量上升,影响锅炉效率。

4、低负荷时按照低NOx燃烧配风,会影响锅炉燃烧的稳定。

5、脱硝入口表计不准,运行人员调整时看不到效果。

6、煤粉细度化验值不够精确,运行人员无法掌握实际的煤粉细度。

7、负荷率高,影响燃烧系统还原NOx的能力。

以上几个原因造成低NOx燃烧器使用效果不明显,也增加了运行中液氨使用量。

三、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就如何降低炉膛出口NOx含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关于开大SOFA风影响再热汽温的问题。

建议将SOFA风门朝上摆,以提高火焰中心。

如果调节摆角有效果,平时运行中可以适当增加SOFA风量,提高燃烧器还原NOx的效果。

此方案可通过试验后确定效果。

2、飞灰含碳量变大的解决方法。

我司SOFA喷嘴可水平摆+15°到-15°。

水平摆动SOFA喷嘴,可以调整SOFA风和烟气的混合过程,降低飞灰含碳量和控制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水平摆动SOFA喷嘴时可采用不一致原则,就是同一个角的三层可以不一致,同一层的四个角也可以不一致,具体的效果要通过试验来检验。

为了减少影响,可先保持下两层SOFA风门不变,将最顶层SOFA风门调整观察,有效果再调整其它层。

3、关注炉膛、制粉系统漏风。

炉膛底部渣斗水封应密封好、看渣孔、炉膛看火孔应经常检查,确保关闭。

制粉系统的漏点要及时联系处理,包括木柴分离器盖子、给煤机盖子等应密闭好,冷风入炉会提高排烟温度,降低锅炉效率,有害无利。

燃煤锅炉降低NOx排放控制技术探讨

燃煤锅炉降低NOx排放控制技术探讨

燃煤锅炉降低NOx排放控制技术探讨摘要:氮氧化物是燃煤电站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通过研究低NOx排放控制技术,论述了锅炉烟气净化、低NOx燃烧技术措施,是实现降低NOx污染物排放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氮氧化物煤粉锅炉低NOx燃烧调整0引言近年来,氮氧化物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治理氮氧化物污染已是大势所趋。

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严重地危害了生态环境,成为电站锅炉烟气污染物主要控制指标之一。

煤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NO、NO2、N2O3、N2O4、N2O5等几种,统称为NOx。

通常燃烧情况下,氮氧化物中NO占有90%以上,其毒性很大,极易和动物血液中的血色素结合,造成血液缺氧而引起中枢神经麻痹。

另外NO2占5%至10%,是由NO氧化生成的,对呼吸器官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尤其对肺部,其毒性较SO2和NO都强。

经紫外线照射和与排烟中的碳氢化合物接触,NO2会生产一种浅蓝色的有毒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对人的眼、鼻、心、肝、肺造血组织等均具有强烈的刺激和损害作用。

燃烧过程中NOx的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三种:第一种是热力型NOx。

燃烧时,空气中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其生成过程是一个不分支连锁反应。

当T1500℃时,T每增加100℃,反应速率增大6-7倍。

第二种是瞬时反应型(快速型) NOx。

碳氢化合物燃料在浓度过高时燃烧,分解生成的CH自由基可以和空气中氮气反应生成HCN和N,再进一步与氧气作用而生成,其形成时间只需要60ms,所生成的与炉膛压力0.5次方成正比,与温度的关系不大。

第三种是燃料型NOx。

由燃料中氮化合物在燃烧中氧化而成。

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在600℃到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在煤粉燃烧NOx产物中占60-80%。

目前,世界上降低燃煤锅炉燃烧产生NOx的措施分为两类,即烟气净化技术和低NOx燃烧技术。

在我国,烟气净化技术的投资虽然相对较高,但脱除NOx的效率很高,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增加烟气净化装置是势在必行;低NOx 燃烧技术则能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降低NOx浓度,达到降低净化装置运行费用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低NOx燃烧器对锅炉运行的影响及改进措施探讨

低NOx燃烧器对锅炉运行的影响及改进措施探讨
公 司 如 C 公 司 、 &w 公 司 E B
等 , 改 进 燃 烧 以 降 低 NO 在 排 放 方 面 取 得 了 很 多 成
果 。 其 中 NO 排 放 量 从 8 0 mg I 降 低 至 4 0 mg 0 /n 0 / i 达 到 目 前 AS n , ME 标 准 规 定 的 排 放 标 准 。 在 采 用 新 型 燃 烧 器 降 低 NO 排 放 不 断 取 得 进 2台 机 组 锅 炉 在 燃 烧 设 计 煤 种 额 定 负 荷 时 , 过 热 器 设 计 减 温 水 流 量 为 8 . 5 t h, 再 热 器 减 温 水 量 56 /
膛 出 口 屏 过 上 , 渣 在 高 负 荷 形 成 , 炉 后 能 够 自行 结 停 剥 落 ,并 且 发 现 在 燃 烧 器 区 域 及 以 上 部 位 水 冷 壁 面
上 发 现 1 2mm 污 垢 层 。 ~
展 的 同 时 , 对 锅 炉 燃 烧 带 来 的 负 面 影 响 也 在 一 些 已 投 运 的 锅 炉 中 表 现 出 来 , 如 果 在 锅 炉 设 计 时 不 加 以 认 真 考 虑 , 则 改 变 锅 炉 运 行 工 况 , 则 影 响 机 组 效 轻 重
关 键 词 : 氮 氧 化 物 ;燃 烧 器 ; 锅 炉 结 构
中 图 分 类 号 : T 2 32 K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 10 .6 9 2 0 )00 7 -4 0 4 9 4 ( 0 2 1 - 0 30
随 着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能 源 消 耗 越 来 越 多 ,我 国年 消 耗 煤 炭 超 过 l. 亿 t 2 0 年 S 45 。 0 0 Ox 排 放 量 达 l9 5 万 t NO 9 , 排 放 量 达 l 0 万 t 燃 煤 0 0 , 排 放 产 物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越 来 越 严 重 。 因 此 , 降 低 NOx S 、 排 放 量 是 全 世 界 共 同 关 心 和 积 极 采 取 、 Ox CO

论燃煤锅炉烟气再循技术降低NOKx排放

论燃煤锅炉烟气再循技术降低NOKx排放

论燃煤锅炉烟气再循技术降低NOKx排放对我国各地区燃煤锅炉NOx排放标准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降低NOx排放迫在眉睫,并根据NOx生成机理出发提出烟气再循环降低NOx原理,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锅炉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降低NOx排放的实例。

本文主要针对燃煤锅炉烟气再循技术降低NOx排放进行论述。

标签:燃煤锅炉;烟气再循环;NOx排放;排放标准前言在中国,煤炭消耗量已超过全世界消耗总量的50%,在发电耗能方面,燃煤发电能耗远超风电、太阳能、水电、核能等其他新能源的发电耗能,比例仍超过65%。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将长期占据其主导地位。

然而,煤炭燃烧所释放出来的氮氧化物是重要的大气环境污染源之一。

目前,NOx脱除技术中采用在锅炉炉膛中加装SNCR喷氨装置,使得NOx 在脱硝反应的“温度窗口”期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或者在省煤器出口加装SCR催化剂层,令烟气中的还原剂在较低温度下有选择性的与NOx 生成N2和H2O两种方法,亦或两种方式同时采用。

除此之外,通过采用分级燃烧的方式降低其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NOx,达到减少NOx排放的目的。

由于SNCR、SCR在促进NOx脱除的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窗口”,脱除过程中反应条件严格并且不能从源头上减少NOx的生成;而分级燃烧技术的使用范围有限,并会降低锅炉燃烧效率。

因此,本文从NOx生成机理出发,阐述烟气再循环降低NOx原理,列举三类不同类型锅炉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后降低NOx实例,为烟气再循环技术提供参考。

1 NOx生成机理在煤燃烧过程中NOx生成主要为三类:燃料型NOx、热力型NOx和快速型NOx。

每一种形式的NOx生成機理各不相同。

其中热力型NOx是由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热力型NOx的生成主要受温度、氧浓度和在高温区停留时间等的影响,热力型NOx 在炉膛温度高于1350℃时开始少量生成,且随温度升高,其生成指数形式迅速升高;燃料型NOx是指燃料在燃烧时其含氮化合物分解后经过进一步氧化而生成的氮氧化物,影响燃料型NOx的生成不仅与煤自身的煤质特性、煤中含氮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以及煤中氮在分解时在其挥发分和焦碳中所占的比例有很大关系,还与炉内燃烧的氧浓度、燃烧温度等因素有关;快速型NOx的产生源于空气中的氮气与燃料中的碳氢离子团,如CH等反应而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烟 气 外 循 环 系统 的设 计 要 点
烟气 外循 环 系统 (如 图 1)的设 计 主要 从 以下j 个方 面来 考虑 :
l 烟 气 再 循 环 的 理 论 基 础
天 然 气 燃 烧 过 程 中 NO,的 生 成 分 为 热 力 型
NO 快 速 型 NO 、燃 料 型 NO 、N O 中 间型 NO 和
· 探 讨 与交 流 ·
关探讨
文 章 编 号 :1004—8774(2018)04—003l一02 DOI:10.16558/j.cnki.issn1004—8774.2018.04.008
关 于 低 NO 排 放 锅 炉 烟 气 再循 环 设 计 问题 的 探 讨
关键性 变 量 ,当温度 低 于 l 500 oC时 ,热力 型 NO.的 生成量 很 少 :高 于 l 500 时 ,温 度 每 升 高 l00℃ , 反应速 度将 增 大 6~7倍 … 。氧 浓 度是 另一 个影 响 热 力型 NO,生 成 的主 要 【天l素 ,NO,的生 成 速 率 与娴 气 中氧浓 度 的 0.5次方 成正 比 J。娴 气再 循 环 把循 环炯 气加 入火焰 区域 .加 入 的娴 气 不仅 吸 热 降 低 了 炉膛 内燃烧 温 度 ,而 且 也降 低 了炉膛 内 的氧浓 度 .这 样就 可 以达到 减 少热力 型 NO 生 成 的 目的
术。但是锅炉外部烟气再循环装置在实际运行 中普 遍存在烟 气阻 力大 、冷凝 水多等问题 ,根槲低 炉 研 发 与 设 计 一 作 。
氮锅炉改造和运行经验 ,探讨了烟气外循环相关设计 问题 ,为炯气再循环 的设计提 供丁f}}峪
关 键 词 :低 氮 ;工 业 锅 炉 ;烟 气 外 循 环 ;冷 凝 水
文 博 ,阎娟茹 ,王 惠云
(陕西 建 _T金牛 集 团股份 有 限公 司 ,陕西 西 安 710043)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of Flue Gas
Recirculation for Low NOx Em ission Boiler
第 一 作 者 :文 博
W EN Bo,YAN Juan—l ,W ANG Hui—yun
在靠 近 燃烧 器 端 安 装烟 气 蝶 阀 ,烟气 量 可 通过 烟气 蝶 阀来控 制 ,烟气 蝶 阀 口径 应 小 于循 环 烟 管 口 径 。PLC装 置通 过 4~20 mA 的 电流 信号 来 控 制 蝶 阀的开 度 。通 过 烟气循 环率 与燃烧 负荷 可 以模拟 出 最 佳燃 烧 曲线 实 现全 自动 控 制 ,达 到 在不 同 的负 荷 下合 理 控制 NO 排 放 的 目的 。烟气 再 循 环 也 会 降 低 锅炉 热效率 ,但 是 可 以通 过 精 准 的控 制 和合 理 的 循 环率 把影 响降 到最低 。
(1990一),男 ,2016
(Scegc Golden Bull Group Holding CO.,I,td.,Xi an 7 1 0043,Shaa rixi,C}lina)
年 毕 业 于 西 安 石 油 大 学 动 力 1二程 专 业 .
摘 要 :锅 炉 低 NO 排 放技 术 中低 氮 燃烧 器 与 外部 烟 气 再 循 环 相 结 合 是 一 种广 泛 应 川 的 技 毕 业 后 一 直 从 事 锅
性 能不 同 ,取 烟 点 温 度各 异 。 烟气 再 循 环 率一 般 为 15%~20%,最大 不超 过 30%,如果 循 环 率 过 高会 导 致 燃烧 不稳 定 。并 且燃 烧 热 损 失 也会 增 加 。循 环 烟 管材料 最好 选用 不锈 钢 ,防止 冷凝水腐 蚀 ,烟气 吸入 口布置 有 以下两 种 (如 图 2),取 烟点 要 在 烟 道 的正 上方 或者侧 面 ,不能 在烟道 的正 下方 取烟 ,避免 冷凝 水 进入 循环 烟 管 。
NNH型 NO 五种 机 理 _1】。烟 气再 循 环 主要 是 通 过 降低 热 力 型 NO 的 生 成 来 实 现 减 排 。热 力 型 NO。 的机理 如下 :
N2+O=N+NO
(1)
N+O2=O+NO
(2)
N+OH=H+NO
(3)
在 热 力型 NO,机理 中 ,温 度是 支 配 NO 生成 的
冷凝 水排放 装 置建 议 做成 水 封 式 ,水 封 最 高 点低 于 烟气 管道最 低 点 ,便 于冷凝 水及 时排 出。
收 稿 日期 :2018-05—19
l一 锅 炉 本体 2一 燃 烧 器 3一 炯 气 外循 环 娴 管 4一 节能 器
图 1 烟 气 外 循 环 系统
(1)取 烟点 的选择 与 布置 一 般 取炯 点 烟气 温度 推荐 120~200。C.燃 烧 器
32
工 业 锅 炉
2018年 第 4期 (总第 170期 )
中图 分 类 号 :TK222 文 献 标 识 码 :B
0 前言
2015年 北 京 市 发 布 了 新 的 锅 炉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标 准 ,规定 要求 20l7年 4月 1日后 新建 燃气 锅 炉 NO,排 放 ≤30 mg/m (标 态 )。 随 着 我 国锅 炉 的 环 保压 力 越来 越大 ,各大 城 市纷纷 对标 北 京市 ,提高 排 放标 准 至 30~50 mg/nl (标 态 )的 限定 值 。 目前 ,低 氮燃 烧技 术 主要 包 括 :贫 燃 预 混 燃烧 、分 级 燃 烧 、无 焰燃 烧 、旋 流 燃 烧 、烟 气 再 循 环 等 。其 中 :“低 氮 燃 烧器 +炉 外烟 气再 循环 ”的技 术 ,因减 排效 果 好 和 成 本低 被 普遍 采用 。但 是 ,烟 气 外 循环 系统 在 实 际 运 行 中很 容易 出现 冷凝水 过 多 、炯气 阻力 过大 等 问题 。 本 文主 要讨 论如 何更 合理 地设 计烟 气外 循环 系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