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习3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生产实习大纲模板

生产实习大纲模板

自动化系生产实习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周数/学分:3/3实习指导书:自动化、测控和电气生产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 生产实习时在修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并经过认识实习后进行的,它是专业课学习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现场学习,补充理论学习的最好场所。

通过生产实习,对学生进行与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劳动训练,学习生产实践知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点,培养进行生产实践的技能。

2. 在生产劳动。

生产技术教育和查阅现场资料中、使学生对自动控制、电气技术和测控技术的知识能达到巩固和深化,对自动控制理论、枪侧技术和电气设备课,则通过生产实习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为四年级学习这两门课程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3. 在生产实习中深入工厂实际情况,了解现代化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柑标、生产设备及技术操作条件、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势劝生产率等有关管理生产和技术的愉况。

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解决问砚的能力。

4. 通过专题报告、现场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系统,达到对现代企业的全面了解。

5. 进行安全教育,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各种生产措施及规章制度,保证实习安全,获得生产安全技术知识,培养安全生产观点。

6. 编写实习报告,进行实习考核;使学生受到编写工程技术报告和进行生产实践的全面训练。

二、实习的基本要求1. 严格遵守工厂和实习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2. 按照实习大纲和设计收资提纲的要术,深入生产实际,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实习笔记,努力完成实习任务。

3. 要重视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的生产经验,研究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对比,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

4. 在现场实习过程中,虚心向工厂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实践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

5.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

三、实习内容(一)了解参观企业概况1. 入厂前学校的生产实习动员,使学生了解实习的性质、任务及要求2. 了解现代生产线的生产工艺,电气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3. 掌握现在生产过程先进自动化技术水平及广泛应用的主流自动化系统(二)了解现代生产过程顺序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等1. 数据采集与传输了解温度、长度、厚度、传递、压力等数据的采集方法及数据传送方式,各种传感器类型及变送器的安装、选型、工作原理等,并要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协调工作过程。

教师实习生实践教学大纲

教师实习生实践教学大纲

教师实习生实践教学大纲教师实习生实践教学大纲教师实习是培养教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实习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能力。

为了确保实习教学的有效进行,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一、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实习教师的培养目标。

实习生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要求应在大纲中明确规定。

这样可以帮助实习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实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大纲应明确实习生需要进行的教学实践内容。

这包括教学科目、教学年级、教学课程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实习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设置,能够使实习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

三、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大纲应明确实习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实习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大纲可以规定实习生需要掌握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实习和教学反思等环节来培养实习生的教学能力。

四、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大纲还应明确实习教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教学观摩、教学实习、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等环节。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组织的有效性、教学效果的达成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实习教师的问题和不足,并帮助其改进和提升。

五、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大纲应明确实习教师的实践教学安排。

这包括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实践教学的地点安排、实践教学的人员配备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还应考虑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习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资源,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六、实践教学指导实践教学大纲应明确实习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

实践教学指导可以包括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择和培养、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有效的指导,可以提高实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Pratice
课程编号:130227042
课程周数:2 学分:2
适用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
一、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专业见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和加深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指导书
依据见习单位的要求而定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实践环节的考核形式:见习报告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见习报告成绩占70%
四、其他必要的说明
1大纲的使用说明:本实训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2.实践报告格式:标准
五、实践内容与要求。

实习教学大纲(精选5篇)

实习教学大纲(精选5篇)

实习教学大纲(精选5篇)第一篇:实习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大纲一、实习目的实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

实习的目的: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控制智能的设计、维护、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要有机械电子两方面的基础理论,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通过生产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3.通过实习接触认识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实习要求1.实习工厂的选择(1)本专业实习工厂应具有中、大型规模和现代化的技术水平,拥有较多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技术较先进。

工厂的实习培训部门有一定的接纳能力和培训经验,有进行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应能提供较充足的图纸资料等技术文件。

(2)优先选择为学生实习提供生产过程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工厂或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

(3)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同时选择有关的几个大、中型工厂。

2.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实习的教师应责任心强,认真刻苦,身体健康。

实习中要强调教书育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实习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好的实践能力。

能组织实习活动,与工厂相互配合,完成实习全过程。

指导学生记实习笔记,写实习报告等。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实习成绩给出实事求是的评定。

(3)实习教师应能合理搭配,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专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目标1:培养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科学理论,大数据基本技术,以及计算机等现代计算工具解决数据科处理领域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3-9中的各个指标点。
毕业要求3
-9
2
目标2:通过项目组同学的相会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9)
项目完成好,方案最优或者接近最优,应用工具合理有效,达到或者超过实习预期。实习报告撰写质量好
项目完成比较好,方案接近最优,应用工具合理,达到或者超过实习预期,实习报告质量较好
完成完成,达到实习预期,实习报告较好。
没有完成项目,方案不合理
70
通过项目组同学的相会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毕业要求11)
五、教学条件
需要有能指导软件开发,或者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技能的相关公司作为实习基地,并能在实习基地开展项目训练。
附录:实习成绩评分标准表
《毕业实习》评分标准
教学目标要求
评分标准
权重(%)
90-100
80-89
60-79
0-59
培养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科学理论,大数据基本技术,以及计算机等现代计算工具解决数据科处理领域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毕业要求3
核心学习结果:培养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数据科学理论,大数据基本技术,以及计算机等现代计算工具解决数据科处理领域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通过项目组同学的相会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教育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章程,使学生自觉遵守公司制度,融入公司管理,学习公司文化的良好意识。
主要教学方法:在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5周在实习基地或其他公司的项目训练,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金工实习Ⅲ教学大纲

金工实习Ⅲ教学大纲

《金工实习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工实习Ⅲ课程英文名称:Practice of Metal Machining Ⅲ课程类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6W 其中实验学时数:6W 课外学时数:0学分:6使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

金工实习以实践教学为主,课堂教学与自学为辅。

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操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 知识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

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能力具备对简单零件初步具有选择加工方法和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 在主要工种上应具有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制造的实践能力。

3. 素质在质量和经济意识、安全与环保意识、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科学作风等工程技术人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方面受到培养和锻炼。

三、相关课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四、教学过程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辅,现场辅导为主教学2. 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天1 理论教学讲授 22 铸造实训现场实训 23 焊接实训现场实训 24 钳工实训现场实训 55 车工实训现场实训 66 铣、刨、磨削实训现场实训 37 数控实训现场实训 58 先进制造实训现场实训 59 合计303. 学习方法:多媒体演示+现场实操讲解4. 考核方式: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操成绩+实习报告成绩五、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霍仕武主编. 《金工实训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参考资料:[1] 康力主编.《金工实训》.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6[2] 郭术义主编.《金工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六、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铸造实训1. 教学内容(1)砂型铸造生产过程及特点;(2)了解砂型的基本造型方法、造型工具的使用;(3)型芯的作用,芯盒的结构,型芯的出气,涂料及芯骨的作用,型芯的定位;2.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零件、模型和铸件的区别;初步学会使用造型工具,完成简单手工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的操作;识别常见缺陷、分析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

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专业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00269 开课学期:第7学期, 共3周学分: 3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一、实习目的专业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实习环节,是为了配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系统课程的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使同学们有一个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而开设的。

在该实践环节中,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

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从事国际贸易整体业务的教学目的。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一)实习内容参加实习的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和进口地银行、出口商和出口地银行、供应商,选取模拟交易对象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演练。

1.交易前的准备工作利用网络发布广告、搜索信息、分析目前市场行情、选择目标商品、制定经营方案。

2.交易磋商环节按照国际贸易的建交操作的过程重点围绕价格考量、成本利润核算、询盘操作、还价核算、还盘操作、接受操作等环节进行模拟实践。

由指导教师分别给出双方的交易条件范围,学生依据交易条件的限制开展交易磋商和谈判,并在最后达成交易。

3.合同的订立在前期练习的基础上,分别代表进出口双方的学生根据原有的交易条件签订国际贸易书面合同.指导教师重点考核学生对各项合同条款的组成及编写的掌握。

4.合同的履行代表进出口业务涉及到的进出口商、供货商、银行的学生要分别依据自己扮演的身份练习各自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业务.重点包括申请开立信用证、审证、备货、租船订舱、办理国际货运保险、报关、出运、交单结算等业务环节的操作。

5.实践环节资料整理结合国际贸易业务模拟操作的结果,整理业务资料,完成实习报告.(二)实习要求如下: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建立班级管理记录,全程指导、管理学生的操作。

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实习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实习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特定领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大纲将详细介绍实习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

二、课程目标通过参与实习,学生将能够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对相关行业和职业的了解。

具体目标包括:1. 能够有效地应用课堂知识和技能于实际工作中;2. 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4. 培养职业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5. 加深对相关行业和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实习前准备:包括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实习机会的获取等。

2. 实习工作安排: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选择合适的实习岗位,并与雇主进行沟通和确定具体的实习任务。

3. 实习工作实施:学生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完成所分配的实习任务,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并与导师进行交流和指导。

4. 实习总结与报告: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总结报告,分享实习经历和得到的收获,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四、教学方式实习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 实践导向: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 导师指导: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实习导师,进行定期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互助: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实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帮助和支持。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五、教学评价实习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习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的任务质量、工作表现等进行评价,形成实习成绩。

2. 实习报告评定:根据学生撰写的实习总结报告对学生的实习经历和得到的收获进行评价。

3. 导师评价:根据实习导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和能力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实习Ⅲ》教学大纲
实习名称:专业实习Ⅲ
实习类型:毕业实习
学分:6学分
实习周数:6周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执笔人:邓仕英
审定人:李克华
一、实习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其任务是对即将进行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作环境等进行具体地、有针对性地参观、考察、学习和搜集资料。

通过实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社会,加深对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并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能力,学会组织管理本领,培养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实习Ⅲ》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校理论教育之后的实践应用教学,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如下知识:
1.掌握所实习单位的生产概况,并对所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来源、产品性能、规格、用途、检验方法及成本等进行初步了解、分析。

2.掌握产品生产的反应原理、生产工艺条件及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产品的用途及安全措施,并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比较;
3.掌握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绘制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图、车间布置图及管道布置图等。

4.明白化工厂的安全常识及相应的安全管理过程,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法。

5.结合毕业设计的具体安排开展毕业实习,服从系部的统一教学安排和有关规定。

三、实习内容
实习原则上应在系部审定的化工企业或油田生产企业进行。

1.了解实习单位产品的性能、规格和用途;了解化工产品的检验、分析方法,了解材料性能检测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2.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方面的知识,包括:通风、防火、防爆、防毒及三废处理等内容。

3.掌握实习单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的依据及优缺点;掌握化工生产和油田开发的过程、工艺原理、工艺条件等的控制;掌握生产工艺流程,并绘制相应的设备图和工艺流程图;了解化工设备的结构、尺寸及性能等;了解生产装置中的自动控制和仪表控制参数、控制的对象。

4.在条件允许条件下,可在实习单位进行具体岗位的跟班顶岗工作。

四、实习方式、实习地点及时间安排
1.实习方式:以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分散实习与系部统一安排集中实习相结合。

(1)分散实习应事先由学生报名,学生本人自主联系,系部审核批准后派出。

分散实习学生应向系部带队教师提供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姓名、联系方式及联系电话。

分散实习原则上学生自行联系相关专业实习单位,但要定期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遇到疑难问题及时汇报。

(2)集中实习应事先由学生报名,系部统一安排,各班将实习名单汇总上报系部,再由系部和主要负责的实习带队教师负责与实习所在城市的有关部门和当地化工相关单位联系,接纳本专业学生到该城市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必须遵纪守法,服从安排到指定地点实习,实习期间,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统一带领下到实习地点进行毕业实习。

(3)实习单位指定有经验的工程师指导学生,按照本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尽可能具体岗位的实际操作或跟班劳动,并请其对所指导的学生作出实习情况评价和鉴定。

(4)系部将指派专业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到学生相对集中的实习地点进行中期检查,实习结束后回收学生实习成果,对其进行综合考核,写出评价意见。

(5)按照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进度安排的要求完成实习任务,逐日记录实习日记(内容包括日期、实习地点、实习项目、实习的具体内容、工作成绩、体会等),撰写实习报告。

2.实习地点
实习单位由系部组织审核后确定,其选择的原则如下:
(1)专业对口:选择从事化工生产或油田开发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尽量选择与专业方向对口的单位;
(2)就业对口:选择就业单位进行实习,提前上岗;
(3)实习单位能保证实习任务的完成。

3.时间安排
专业实习Ⅲ的总时间为6周(共42天),进度随毕业设计的工作计划而定。

五、组织管理
(一)准备阶段
1.征求学生意见,摸清分散实习或集中实习学生的情况;
2.集中实习学生由系部联系接受单位;分散实习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系部审核后派出;
3.系部集中进行实习动员,安排具体实习事宜。

(二)实践阶段
1.第一阶段称为见习阶段;
2.第二阶段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参与工作阶段;
3.第三阶段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相对独立完成工作阶段。

(注:具体时间由实习单位安排)
(三)总结阶段
实习的最后两周为实习总结鉴定。

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按要求填写实习鉴定表。

实习鉴定表由学生本人(分散实习)或学校实习带队教师(统一实习)带回学校作为成绩评定和学生实习档案之用。

实习活动时间较长而且是在实习单位进行,因此学生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所在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特别应注意安全问题。

六、成绩考核与评定
分散实习是将过程管理改为目标管理,因此应认真做好考核工作。

(一)学生必须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并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工程技术学院本科生实习鉴定表》等应交的材料,方可参加考核。

(二)考核工作应在实习结束返校后的一周内进行。

可采用小型答辩、口试或其它形式。

(三)考核小组一般不少于3人。

由学生所在系指定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组成。

1.实习成绩评定时,应结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对实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核。

(1)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占40%;
(2)实习单位鉴定,占30%;
(3)实习考核,占30%。

2.成绩评定
成绩的评定,由系部毕业实习领导小组依据指导老师对学生的鉴定、本人实习小结、工作量等,并通过答辩的形式综合评定,最后给定一个综合成绩。

成绩分为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五个等级。

对未完成实习内容,实习报告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七、实习教学指导书和参考书
1.尹先清,《化学化工专业实习》,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
2.林世雄,《石油炼制工程》(第三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