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酶的概念及特点

酶的概念及特点

2. 变构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变构酶(别构酶)是指一些含有2个或2个以 上亚基的寡聚酶,在变构酶分子上,别构效应剂 的调节部位一般远离活性中心,但活性部位与调 节部位之间或者活性部位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变构效应,协同效应)。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 节部位结合之后,引起酶分子构象发生变化,从 而提高或降低活性部位的酶活性
L 氨基酸
H2O + O2 L 氨基酸氧化酶
酮酸 + NH3 + H2O2
三、酶的专一性的类型
C 立体专一性(stereo specificity)—一种酶只能对一种 立体异构体起催化作用,对其对映体则全无作用的特 性。B.几何异构专一性 :
HOOC CH
延胡索酸酶
CH2COOH
HC COOH
HO CHCOOH
1. 酶的活性中心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 有关的部位。 (1)酶活性中心的组成:
由一些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组成。
这些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甚至可 能不在一条肽链上,但在蛋白质空间结构上彼 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对于结合酶,辅因子常常是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
2. 酶的聚合状态
一. 酶的结构
由酶的聚合状态,酶可分为三类:
单体酶 —— 酶蛋白仅有一条多肽链。 寡聚酶 —— 酶蛋白是寡聚蛋白质,由几个至几十个
亚基组成,以非共价键连接。 多酶复合体 —— 由几个酶聚合而成的复合体。一般
由在系列反应中功能相关的酶组成,有 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
3. 同工酶
3. 诱导酶
二. 酶的结构与活性
光 70
密 度

酶的概念.

酶的概念.

1. 习惯命名法
一. 酶的命名
底物名 + “酶”
如 己糖激酶、蛋白酶、脲酶
1. 习惯命名法
一. 酶的命名
反应类型 + “酶”
如 己糖激酶、乳酸脱氢酶、DNA聚合酶
1. 习惯命名法
一. 酶的命名
酶的来源
如 胃蛋白酶
1. 习惯命名法
问题
一. 酶的命名
这种命名法缺乏科学系统性,易产生“一酶多名” 或“一名多酶”问题。如分解淀粉的酶,若按这种命 名法则有三种名称,如淀粉酶、淀粉水解酶和细菌淀 粉酶。
乳酸脱氢酶的编码是: EC1.1.1.27
2. 国际系统命名法
一. 酶的命名
国际系统命名法看起来科学而严谨,但使用起 来不太方便.
一. 酶的命名
国际酶学委员会建议: 每个酶都给予 2 个名称
习惯名
系统名
二. 酶的分类
只催化一种化合物。
二、 酶的特性
2. 酶不共同于一般催化剂的特征
❖ 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 ❖ 酶活性可以调控
三、酶的专一性的类型
酶催化的专一性(specificity)是指酶对它所催 化的反应及其底物具有的严格的选择性。通常一 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由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可将酶的专一性分 为多种类型:
HOOC CH
延胡索酸酶
CH2COOH
HC COOH
HO CHCOOH
延胡索酸
苹果酸
三、酶的专一性及其类型
Summryຫໍສະໝຸດ 绝对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如6-磷 酸葡萄糖磷酸酯酶。
立体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对一种立体异构体起催 化作用。
一种酶只作用于一定的化学

生物化学 第四章 酶

生物化学 第四章 酶

生物化学 第四章 酶1、什么是酶?(酶的定义是什么)?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和核酸(2) 化学本质:蛋白质2、什么是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多功能酶?单体酶:由一条多肽链构成的酶,溶菌酶;寡聚酶:由多个相同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的酶,磷酸化酶a ;多聚复合体: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

可一次催化连锁反应的复合体,丙酮酸脱氢酶系;多功能酶:一条多肽链上同时具有多种不同催化活性的酶,生物进化中基因融合的产物,DNA 聚合酶3、简述酶的分类?单纯酶、结合酶的定义是什么?酶蛋白、辅助因子的作用? 酶的分类: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及多功能酶单纯酶:仅由多肽链组成,如淀粉、脲酶、核糖核酸酶等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其催化作用依赖于两部分的共同参与,如氨基转移酶、碳酸酐酶、乳酸脱氢酶等。

酶蛋白的作用:决定反应专一性辅助因子的作用: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4、辅助因子的分类及分类依据是什么?各自(辅酶、辅基)的作用分别由哪些? 辅助因子的分类:辅酶和辅基。

分类依据:按照其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及作用特点不同辅酶的作用:与酶蛋白共价键结合紧密,不可用透析、超滤方法除去 辅基的作用:与酶蛋白非共价键结合不牢固,可用透析、超滤方法除去5、什么是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中心包括哪些基团?这些基团的功能是什么? 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必需基团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并催化其反应生成产物的具有特定三维结构的区域。

活性中心的基团 (1)结合基团:可与底物结合(2)催化基团: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6、什么是酶原?什么是酶原激活?酶原激活的机制是什么?简述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酶原:是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处于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体 酶原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

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1)酶原是酶的安全转运形式,避免细胞产生的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酶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正常进行。

酶

LDH1 (H4)
LDH2 (H3M)
LDH3 (H2M2)
LDH4 (HM3)
LDH5 (M4)
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
第三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 • • • • • 酶浓度的影响 底物浓度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pH的影响 激活剂的影响 抑制剂的影响
2017/3/17
Free template from
作业
名词解释:酶、酶原、酶原激活、 同工酶 填空 :1.酶促反应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 2.酶按分子组成可分为__和__.后者由___和__组成. 3.酶原激活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4.在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___含量增 高,肝炎是___ 含量增高. 5.在人体中,大多数酶的最适温度是__,最适pH___ 6.肝精氨酸酶的最适pH是__,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__ 7.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_____ 抑制,磺胺类药物的抑菌 作用属于可逆性抑制中的______抑制. 简答题:酶原激活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公元前2000多年前
酿酒
第三章 酶
————生物的催化剂 Enzyme[`enzaim] E
第一节 酶的概述
一、酶的概念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够在体内外起催化作 用的生物催化剂 酶(蛋白质) 生物催化剂 核酶(核酸)

• 酶促反应 • 酶活性 • 酶失活 S1 E1 S2 E2 S 底物 E3 E 酶 S4 E4 P 产物
13
一、酶浓度的影响
• [s]足够大
v 反 应 速 度
酶浓度[E]
2017/3/17
Free template from
14
二、底物浓度的影响
• 酶浓度不变

酶的定义名词解释

酶的定义名词解释

酶的定义名词解释酶(enzyme),又称酵素,是生物体内特定的蛋白质分子,能够在生理条件下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以加速反应速率并调节代谢过程。

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化学反应在细胞内温和的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以促进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酶是生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的催化剂,实际上,生物体内的所有化学反应几乎都与酶有关。

酶的作用是选择性的,只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而不影响其他底物。

酶能够将底物转化为产物,同时也可以逆转反应,将产物转变回底物。

这种能力使得酶在细胞内起着调节和平衡代谢的重要作用。

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不同酶对应不同的底物,而同一种底物可能会被多种酶所催化。

酶的专一性与酶与底物之间的结合方式密切相关。

酶与底物之间通过非共价键(如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等)相互结合形成酶底复合物。

这种结合使酶能够选择性地与特定底物结合,从而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酶的活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温度、pH和离子环境是主要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直至达到最适温度,进而由于蛋白质的变性而失去活性。

不同酶对温度的最适值有所差异,这与酶的生存环境有关。

酶的活性也受pH值的影响。

不同酶对pH的最适值也有所差异,这是由于酶分子内部的氨基酸残基的带电性质会随pH的变化而改变。

离子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酶的活性,因为离子能够影响酶与底物之间的结合。

酶的命名多以“底物+酶”或者“反应类型+酶”的方式进行。

酶名的命名方式基于酶所催化的底物或产物、催化反应的类型及其所属的酶家族。

例如,DNA聚合酶催化DNA分子的合成,丙酮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的脱氢反应。

酶家族的命名通常以希腊字母命名,各个家族下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家族。

酶家族和亚家族的命名有利于对酶进行分类和研究。

酶在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医药领域中,酶作为药物,能够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青霉素酶能够降解青霉素,从而提高患者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在食品工业中,酶可以用于改善食品品质、提高产量和延长保质期。

酶
• 辅酶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直接参加了反应。 • 每一种辅酶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特定地 催化某一类型的反应。在反应中起运载体的 作用,传递电子、质子或其它基团。 • 同一种辅酶可以和多种不同的酶蛋白结合形 成不同的全酶。 • 一般来说,全酶中的辅酶决定了酶所催化的 类型(反应专一性),而酶蛋白则决定了所 催化的底物类型(底物专一性)。
(3)过氧化物酶
(4)加氧酶(双加氧酶和单加氧酶)
O2 +
OH OH
OH C=O C=O OH
(顺,顺-已二烯二酸)
RH + O2 + 还原型辅助因子 ROH + H2O + 氧化型辅助因子 (又称羟化酶)
2、转移酶 Transferase
•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 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HOOCCH=CHCOOH H2O
HOOCCH2CHCOOH OH
5、异构酶 Isomerase
• 异构酶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 即底物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
• 例如,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催化的反应
CH2OH O OH OH OH OH OH OH CH2OH O CH2OH OH
A
酶蛋白决定反应的特异性和高效性 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与性质
辅助因子分类
(按其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
辅酶 (coenzyme): 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滤的 方法除去。 辅基 (prosthetic group): 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 滤的方法除去。 金属离子
辅酶/辅基的作用特点
• 活性中心:
• 必需基团: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活性中心以外的必 需基团 • 活性中心: 底物结合部位+ 催化部位 • 活性中心是酶与底物结合并表现催化作用的空间区域, 大多由肽链上相距甚远的氨基酸残基提供必需基团, 经肽链折叠环绕,使之在三维空间中相互接近,构成 特定的空间构象,起催化中心作用。在结合酶中辅酶 和辅基也参与活性中心的组成。

生物催化剂酶

生物催化剂酶

生物催化剂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催化剂,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各个细胞中,起到加速化学反应的作用。

酶具有高效、专一性和选择性等特点,广泛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调控功能。

一、酶的结构:
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多肽链组成。

它们的具体结构因不同的酶而不同,包括原核酶、真核酶和酶的亚基等。

酶的活性通常与其特殊的三级结构密切相关。

二、酶的功能:
1. 降低活化能:酶通过改变反应物分子的构象,使反应物间的键能降低,从而促进反应速率加快。

2. 催化特异性:酶对特定的反应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只作用于其特定的底物或配体。

3. 可逆催化:酶在催化反应后不会被耗尽,而是能够反复被使用。

4. 酶的催化作用是高效的:酶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复杂的生物转化反应,提高反应速率。

三、酶的分类:
根据催化反应类型,酶可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联合酶、异构酶、合成酶等。

四、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1. 代谢调节:酶在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酶的活性调节和基因调节等。

2. 消化吸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中的酶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被机体吸收利用。

3. 免疫系统:酶也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如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细胞壁,抗体酶能在免疫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总之,酶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生物的代谢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酶

酶一名词解释:1.多酶复合体2.酶的活性中心3.酶原激活4.米氏方程5.变构酶6.共价修饰酶7.同工酶二填空:1.酶有高度的催化效率是因为,这一效应可用学说来解释。

2.结合酶类必需由和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后者的作用是。

3.Km是酶的常数,它与有关,而与无关。

不同的酶,Km ;同一种酶作用于不同的底物时,其Km值。

Km 可代表,Km值越大,则。

4.抑制剂不改变酶的Km;抑制剂不改变酶的Vmax。

5.低温保存酶制剂、疫苗和菌种的机制是。

使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称为。

6.磺胺类药物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是竞争性抑制细菌体内的从而妨碍了的合成。

7.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有、、、、。

8.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等。

答案:1.酶能大幅度地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中间产物2.酶蛋白辅助因子决定酶的特异性决定催化反应的种类和性质。

3.特征性酶的结构、酶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环境有关酶的浓度不同不同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大小亲和力越小4.非竞争性竞争性5.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破坏酶,温度回升后,酶又能恢复活性最适温度6.叶酸合成酶叶酸7.邻近和定向效应,底物形变,共价催化,酸碱催化,活性部位疏水空穴的影响8.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抑制剂,激活剂等三选择题:1.酶的高催化效率是因为它能A.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B.增加反应的活化能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升高反应温度2.决定酶特异性的是A.辅酶 B.酶蛋白 C.金属离子 D.辅基3.酶原没有催化活性是因为A.作用的温度不合适 B.由于周围有抑制剂C.活性中心没有形成或暴露 D.辅助因子的脱落4.同工酶具有下列何种性质A.催化功能相同 B.酶蛋白分子结构相同C.酶蛋白分子量相同 D.理化性质相同5.激活胰蛋白酶原的物质是A.HCl B.胆汁酸 C.肠激酶 D.胃蛋白酶6.下列哪项不是酶促反应特点?A.酶有高度的特异性 B.酶的催化效率极高C.酶能加速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的反应 D.酶活性可调节7.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最初以酶原形式存在的意义是A.抑制蛋白酶的分泌 B.促进蛋白酶的分泌 C.保护自身组织D.保证蛋白酶在一定时间内发挥消化作用8.诱导契合学说是指A.酶原被其他酶激活 B.酶的绝对特异性 C.酶改变底物构象D.底物与酶相互诱导,改变构象9.关于竞争性抑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剂与活性中心以外的部位结合 B.抑制剂结构与底物的不相似C.Vmax与Km均不变 D.Km增大, Vmax不变10.关于变构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变构调节是一种迟缓调节 B.酶变构后活性发生改变C.变构调节有酶蛋白构象改变 D.变构酶多为寡聚酶11.磺胺类药物是下列哪个酶的抑制剂A.叶酸合成酶 B.二氢叶酸还原酶C.四氢叶酸还原酶 D.一碳单位转移酶12.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值等于A.1/2[s] B.1/4[s] C.1/5[s] D.1/6[s]13.乳酸脱氢酶加热后活性大大降低的原因是A.酶蛋白与辅酶分离 B.酶蛋白变性C.辅酶失去活性 D.酶活性受抑制14.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B.影响酶分子中必需基团的解离状态C.破坏酶蛋白一级结构 D.pH改变酶的Km15.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是A.可逆性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非竞争性抑制D.不可逆抑制16.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效应是A.Vmax不变,Km值增加 B.Vmax增加,Km 值不变C.Vmax不变,Km值降低 D.Vmax降低,Km值不变17.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对蔗糖不起作用这一现象说明了酶有A.高度的催化效率 B.高度的特异性 C.高度的敏感性D.可调节性18.在一酶促反应中,当底物浓度足够大时,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即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反应体系中有抑制剂B.酶的活性中心全部被底物饱和C.变构调节的抑制效应D.底物对酶的抑制作用19.某物质加入某酶促反应体系后,酶促反应速度减慢了;此时若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会加快,甚至达到原来的最大酶促反应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CO, USA b. 1947
rRNA
3.1.6 同工酶 (Isoenzymes)
* 定义 同工酶(isoenzyme)是指催化
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分子组成、
结构和性质都不相同的一组酶。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血清中,五种乳酸脱氢酶(LDH)由H(心肌型)和 M(骨骼肌型)两类亚基组成。
詹姆士· 萨姆纳 James Batcheller Sumner
"for his discovery that enzymes can be crystallize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46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USA b. 1887 d. 1955
(7)核酶: 一类特殊的RNA,能催化RNA分子中的磷酸 酯键的水解及其逆反应。

系统编号:
EC: 1. 4. 1. 3 谷氨酸脱氢酶 EC ---- enzyme commission 1. ---- 类 (氧化还原酶类) 4. ---- 亚类 1. ---- 亚-亚类 3. ---- 亚-亚类中的排序
NADH
3.1.2
酶的分类及编号
(1).氧化还原酶类(oxidoreductases)
(2).转移酶类 (transferases )
(3).水解酶类 (hydrolases)
(4).裂合酶类 (lyases)
(5).异构酶类( isomerases)
(6).连接酶类或合成酶类 (ligases, synthetases) (7).核酶
NAD+(辅酶Ⅰ) FAD和FMN(黄素辅酶) TPP(硫胺素焦磷酸酯) 四氢叶酸(THFA) 辅酶A
B5(烟酰胺) B2(核黄素) B1(硫胺素) B11(叶酸) B3(泛酸)
生物素
磷酸吡哆素 辅酶B12 硫辛酸
B7(生物素)
B6(吡哆素) B12(钴维素)
CO2转移
转氨基 异构化
羧化酶
转氨酶 变位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

金属酶 金属激酶
3.1.4辅因子
辅酶的作用
在反应中起运输载体的作用,传递电子、 质子或其它基团。
金属离子的作用 稳定酶的构象; 参与催化反应,传递电子; 在酶与底物间起桥梁作用; 中和阴离子,降低反应中的静电斥力等。
重要的辅酶及其前体维生素
辅酶 前体维生素 功能 传递质子和电子 传递质子和电子 基团转移 一碳基团转移 酰基转移 全酶 脱氢酶 脱氢酶 脱羧酶 合成酶 合成酶
一些酶的命名举例
3.1.3 酶的组成
根据酶蛋白分子的特点:
单体酶:一条或多条多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成一整体。 溶菌酶、胰凝乳蛋白酶
寡聚酶:由2个或2个以上亚基组成。次级键 多酶体系:由几种酶以非共价键彼此形成的复合体。 依次催化一系列反应。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
根据酶化学组成:
单纯蛋白酶 (simple enzyme) 结合蛋白酶 (conjugated enzyme) 蛋白质部分:脱辅基蛋白 (apoenzyme) 全酶 (holoenzyme) 辅酶:有机分子或有机 辅因子 金属离子 (cofactor) 金属离子: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9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NA"
Sidney Altman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b. 1939
Thomas R. Cech
(1)
氧化-还原酶

氧化-还原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主要包括脱氢酶(Dehydrogenase)和氧化酶(Oxidase)。 如,乳酸(Lactate)脱氢酶催化乳酸的脱氢反应。
CH3CHCOOH NAD OH
+
CH3CCOOH NADH O
H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2)
转移酶
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 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例如,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

形成原因:



蛋白质的基因编码不同 两条或多条亚基的肽链,通过共价键形成杂聚体 不同构象的蛋白质 同一条多肽链衍生的蛋白质 单亚基聚合的多聚体 与其它基团结合的蛋白质 酶的修饰
3.2酶的结构及催化特点 3.2.1 酶的结构
活性部位: 结合部位:与底物形成复合物 催化部位:激活底物,降低过渡态活化能 调控部位:调节酶促反应的速率或方向
酶研究历史
公元前两千多年,我国已有酿酒记载。 1850s 巴斯德(Pasteur) 研究酿酒酵母 1878年 Kühne(屈内)给出统一名词“Enzyme” 1897年Büchner(布赫讷)阐明发酵是酶作用的化学本质。1911年 诺贝尔化学奖。 1913 年 Michaelis & Menten, 提出酶动力学(Enzymatic kinetics) 1926 年Sumner第一次从刀豆中提出了脲酶结晶,证明其具有蛋白 质的一切性质。 (1946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2 年 核酶(Ribozyme) (1989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Boyer和Walker阐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机理(1997年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4000多种酶已被鉴定, 抗体酶、寡聚酶、同工酶、诱导酶、金属 酶 1995年,Jack W.Szostak研究室首先报道了具有DNA连接酶活性 DNA片段,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
2
黄素单核苷酸(FMN)
脱氢酶的辅酶
质子和电子的传递体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
VB3
3
3.1.5 核酶

核酶一词用于描述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即化学本质是核糖 核酸(RNA), 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核酶的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RNA分子或同一RNA分子中 的某些部位。 核酶的功能:切割RNA、切割DNA、RNA 连接酶、磷酸酶、 自身复制等活性。大多数核酶通过催化转磷酸酯和磷酸二酯 键水解反应参与RNA自身剪切、加工过程。 与蛋白质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 催化酶。

(3)
水解酶
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 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 例如,脂肪酶(Lipase)催化的脂的水解反应

(4)
裂合酶


裂合酶催化从底物分子中移去一个基团或原子 形成双键的反应及其逆反应。 主要包括醛缩酶、水化酶及脱氨酶等。 例如, 延胡索酸水合酶催化的反应。
延胡索酸
苹果酸
(5)
异构酶
异构酶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化,即底物 分子内基团或原子的重排过程。 例如,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催化的反应。Fra bibliotek6)合成酶
合成酶,又称为连接酶,能够催化C-C、C-O、 C-N 以及C-S 键的形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 与ATP分解反应相互偶联。
A + B + ATP A-B + ADP +Pi 例如,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反应 丙酮酸 + CO2 草酰乙酸
骨骼肌: 乳酸
LDH5
丙酮酸
组成和电泳行为
HHHH (LDH1) HHHM (LDH2) HHMM (LDH3) HMMM (LDH4) MMMM (LDH5)

同工酶测定已成为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当某组织病变时,存在这些组织中的某种特 殊的同工酶就会释放出来,使同工酶谱发生 改变,测定血清中相应同工酶谱能较准确地 反映病变的部位和损伤程度,有助于疾病诊 断。 如正常血清LDH2活性高于LDH1,心肌梗死 时细胞内LDH1大量释放到血液,使血清中 LDH1活性高于LDH2,而肝病时LDH5活性 升高。
路易斯· 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进入科学王国的最完美无缺的人”
路易斯· 巴斯德(Louis Pasteur)
★ 1848年研究酒石酸的旋光性,发现酒石酸有右 旋和左旋现象及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 ★ 证实发酵作用都是由于微生物引起,加热可以 杀灭微生物,并应用“巴氏消毒法”在各种食物和 饮料上。 ★ 证实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在生物体内的发展引起。 ★ 提出了预防接种措施,认为传染病的微生物在 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变成防病的疫苗。
O=C 尿素 NH2 + H2O
脲酶
NH2
2 NH3↑ + CO2↑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89
"for their discovery of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RNA"
Sidney Altman
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USA b. 1939
Enzyme
第三章 生物催化剂----酶 enzyme
1、酶的命名、分类及组成 2、酶的结构和催化特点 3、酶的催化机制 4、酶的分离纯化及活力测定 5、酶催化动力学 6、酶的抑制作用 7、酶工程
3.1酶的命名、分类和组成
3.1.1 酶的命名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特异 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一类生物大 分子。
* 酶的特异性(specificity) 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 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生成 一定的产物。酶的这种特性称为酶的特异性 或专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