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15年四川省中医综合科目考试题

2015年四川省中医综合科目考试题

2015年四川省中医综合科目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能养血安神的药物是:A.太子参B.山药C.大枣D.甘草E.白术2、中气下陷责之于A.脾阳不足B.脾气不足C.脾虚湿困D.脾阴不足3、若邪实正虚,饮郁化热,证见喘满胸闷,心下痞坚,烦渴,面色黑,苔黄而腻,脉沉紧治宜选A.小青龙汤B.苓甘五味姜辛汤C.葶苈大枣泻肺汤D.木防己汤4、患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应首选A.安神定志丸合半夏厚朴汤B.四逆散合二陈汤C.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D.涤痰汤合五磨饮子5、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功效的方剂是A.蒿芩清胆汤B.温胆汤C.龙胆泻肝汤D.三仁汤6、肺痈之溃脓期,治疗方法应选用A.清肺、化痰、排脓B.清热、解表、排脓C.清热、解毒、排脓D.排脓、解毒E.以上都不是7、泻下药中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宜入丸散的药是A.芒硝B.番泻叶C.火麻仁D.牵牛子E.甘遂8、下列各项,同具相火的是A.心肝B.心胆C.肝肾D.心包三焦9、多服久服对肝功能有一定损害的药物是A.鸡血藤B.丹参C.洋金花D.黄药子E.土茯苓10、蕲蛇、乌梢蛇功效的共同点是A.祛风,通络,止痉B.祛风,散寒,利水C.祛风除湿,温经止痛D.散寒止痛,平肝定惊11、弱脉与濡脉脉象的共同特点是A.脉细如线B.脉来无力C.细而无力D.浮而无力E.沉而无力12、下列哪一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A.局部灼热红肿B.痛不可触C.得冷则舒D.肌肤麻木不仁13、治疗出血证,宜选用A.荆芥B.羌活C.生姜D.桂枝14、气秘治法宜A.益气润肠B.顺气行滞C.清热润肠D.养血润燥15、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A.寒极生热B.寒者热之C.刚损及阳D.重阳必阴E.刚中求阳16、二陈汤治疗“风痰”,《医方集解》加减法中指明应加用的药物是A.黄芩、胆星B.南星、竹沥C.干姜、细辛D.防风、白芥子E.枳实、厚朴17、在人体生命物质中,根源于肾的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8、旋覆代赭汤和橘皮竹茹汤的组成中都含有A.生姜B.半夏C.人参D.大枣19、热扰神明者出现呕吐的特点是A.呕声微弱,吐热较徐缓B.呕声壮厉,吐势较猛C.呕吐呈喷射状D.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20、身目俱黄而晦暗,胁下瘕块,刺痛而拒按,为气滞血瘀,湿浊残留所致者,用逍遥散的同时,加服下列何方A.硝石矾石散B.鳖甲煎丸C.桃红四物汤D.茵陈五苓散E.茵陈术附汤21、既能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又能止泻的药物是A.枸杞子B.覆盆子C.沙苑子D.菟丝子E.五味子22、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用的方剂是A.复元活血汤B.柴胡疏肝散C.加味乌药汤D.血府逐瘀汤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中医内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泄泻在《内经》一书中称为:A.泄B.大肠泄C.下利D.肠E.滞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感冒特征:A.鼻塞声重B.咽痛C.头痛身楚D.恶寒发热E.喷嚏流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3.肝经郁热内伤发热的特点:A.发热劳累后加重B.午后或夜间发热C.五心烦热D.骨蒸劳热E.发热因情绪而波动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4.痰饮病理性质总属:A.气不化津B.中阳素虚C.风水相搏D.阳虚阴盛E.饮热相杂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5.“天地一阴阳也,阴阳和则天清地凝,一有偏胜,遂有非常之变。

人身亦一阴阳也,阴阳和则神清志宁,一有偏胜,则有不测之疴。

……医者惟调其阴阳,不使有所偏胜,则郁逆自消,而神气得反其常矣。

”此论见于:A.《素问》B.《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丹溪心法》D.《临证指南医案》E.《古今医鉴》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6.虚劳病因如下,除了:A.烦劳过度B.饮食不节C.大病失治D.失天不足E.痨虫入肺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7.将胁痛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的古籍是以下何书:A.《景岳全书》B.《类证治裁》C.《内经》D.《丹溪心法》E.《证治汇补》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8.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脉弦。

此证属:A.聚证--食滞痰阻B.血瘀--胃脘痛C.积证--气滞血阻D.积证--瘀血内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9.下列为张景岳所说的癃闭不良转归,除了哪项:A.肿B.胀C.喘D.泻E.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10.肝胃郁热之胃痛,治疗宜首选:A.龙胆泻肝汤B.当归芦荟丸C.逍遥散D.化肝煎E.泻青丸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11.肝气郁结型胁痛,治当以疏肝理气法为主,兼肠鸣腹泻者,宜以何法配治:A.健脾止泻B.消食导滞C.温补脾肾D.淡渗利湿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12.寒邪侵犯厥阴经,引起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

中医内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综合练习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下列哪项不是实喘特征:A.呼吸深长有余,以呼出为快B.少有痰鸣咳嗽C.气粗声高D.因于外感者,发病骤急,病程短,多有表证E.因于内伤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2.《内经》中与哮病发作特点相似的记载是:A.伏饮B.喘鸣C.呷嗽D.哮吼E.喘促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3.厥证的发病特点有:A.急骤性B.突发性C.明显的诱因D.先兆症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4.肺痈溃脓期病理为:A.气阴两虚,邪去正虚B.热毒壅肺,热壅血瘀C.热毒炽盛,血败肉腐D.风热邪毒内壅于肺E.湿热邪毒内壅于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5.下列哪项是不寐的治疗原则:A.调理气血,疏通血脉B.解表祛邪,调和营卫C.清上泻下,调理脾胃D.补虚泻实,调整阴阳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6.下列哪项不是成痈期症状:A.身热转甚,时时振寒B.咳吐大量脓血痰C.胸闷作痛,转侧不利D.咳吐黄绿色浊痰E.自觉喉间有腥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7.病为黄疸,症见黄色晦暗,食少纳呆,脘闷腹胀,神疲畏寒,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其最佳方剂为:A.附子理中汤B.茵陈五苓散C.茵陈术附汤D.黄芪建中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8.不属于通常所说”五淋”的是:A.冷淋B.砂淋C.劳淋D.石淋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9.患者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舌苔薄,脉沉弦,治疗应首选:A.丹参饮B.柴胡疏肝散C.金铃子散D.化肝煎E.失笑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10.郁证的形成常以何者为先:A.血郁B.热郁C.痰郁D.食郁E.气郁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11.患者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2020年四川省《中医内科学》测试卷(第59套)

2020年四川省《中医内科学》测试卷(第59套)

2020年四川省《中医内科学》测试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由于不同的科目的题型不同,文档中可能会只有大分标题而没有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情况。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A1(共30题)1.哮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

A.气急喘促,咯吐脓血B.咳嗽气急,张口抬肩C.气急喘促,咯吐浊唾D.呼吸困难,气喘发憋E.喉间痰鸣,呼吸急促2.使用逐水药物,一般一疗程为( )。

A.4~5天B.2~3天C.3~4天D.3~5天3.实脾饮适于治疗臌胀以下何型( )。

A.气滞湿阻C.阴虚水停D.脾肾阳虚E.水湿困脾4.消渴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 )。

A.白内障B.肺痨C.中风偏瘫D.疮疖E.水肿5.因情志所伤导致的胃痛,和情绪关系密切可能是( )。

A.刺痛B.隐痛C.灼痛D.胀痛E.冷痛6.如果胁痛隐隐、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者,用一贯煎加以下哪组药物( )。

A.元胡、川楝子B.石斛、玄参、天冬C.黄柏、知母、地骨皮D.炒枣仁、栀子、合欢皮E.菊花、女贞子、熟地7.最早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反应的是( )。

A.华佗B.张景岳D.李时珍E.张仲景8.以下不是心悸病因的是( )A.药物中毒B.心阳衰弱C.七情所伤D.饮食、外邪E.体虚劳倦9.中风病位在脑,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 )。

A.心肺脾肝B.心脾肾肺C.心肝脾肾D.心肺肾肝E.肝脾肺肾10.痹证所以有风寒湿痹与热痹,大多数医家认为取决于( )。

A.感邪性质的不同B.病变部位的不同C.人体素质的阳气盛衰不同D.地理、气候、环境的不同E.感邪季节的不同11.关于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联系,以下错误的是( )。

A.外感久延,则由邪实转为正虚B.外感失治,邪伤肺气,咳嗽屡作,渐转为内伤咳嗽C.外感咳嗽久则阴伤气耗,由实转虚D.肺脏虚弱,易复感外邪发病,特别是在秋感燥邪时明显E.肺脏有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12.中风病的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在介于( )。

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考试题

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考试题

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阴阳什么关系的正常A.互根与互用B.对立与制约C.制约与消长D.消长与平衡2、胖大舌的成因为A.气血两虚B.热入营血C.阳热内盛D.津液输布异常3、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为A.脏腑B.形体C.官窍D.脏腑、形体和官窍等4、心血瘀阻所致之心悸,治宜选用A.丹参饮B.桃仁红花煎C.血府逐瘀汤D.桃红四物汤E.通幽汤5、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于A.心的阳气作用B.心气作用C.心血作用D.心阴作用6、下列哪项不是臌胀的特征A.四肢肿不甚明显B.以腹部胀大为主C.兼见面色青晦D.浮肿多从眼睑开始7、”中焦如沤”是比喻A.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B.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C.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D.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E.消化过程中腐熟水谷的状态8、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气短倦怠,舌淡脉细者,主方是A.归脾汤B.养心汤C.安神定志丸D.酸枣仁汤E.枕中丹9、奇经八脉中从主干分出,属肾的经脉是A.任脉B.督脉C.冲脉D.阳维脉10、”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此语出自A.《诸病源候沦·瘴瘕病诸候》B.《济生方·聚论治》C.《医学入门·各聚门》D.《医宗必读·积聚》E.《景岳全书·积聚》11、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同病异B.异病同治C.审因论治D.辨证论治E.标本同治12、身目俱黄而晦暗,胁下瘕块,刺痛而拒按,为气滞血瘀,湿浊残留所致者,用逍遥散的同时,加服下列何方A.硝石矾石散B.鳖甲煎丸C.桃红四物汤D.茵陈五苓散E.茵陈术附汤13、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A.心中B.胸中C.肺中D.腹中14、当归六黄汤的功能是A.泻火解毒,滋阴养血B.滋阴泻火,养血和血C.养血除烦,泻火坚阴D.泻火除烦,养血育阴E.以上都不是15、下列经脉排列中没有按照十二经脉循行流注次序的是A.胆肝肺经B.大肠胃脾经C.心小肠肾经D.肾心包三焦经E.三焦胆肝经16、治疗气血不足,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常选用的药物是A.山药B.西洋参C.白术D.黄芪E.太子参17、下列何药不是黄土汤的组成A.干地黄B.黄芪C.炮附子D.阿胶E.甘草18、气滞血瘀的痛证可见A.革脉B.涩脉C.紧脉D.牢脉E.迟脉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乱表现的是A.情绪低落,表情淡漠B.狂躁乱动,哭笑无常C.烦躁不安,坐卧不宁D.精神不振,少气懒言20、含马兜铃和牛蒡子的方剂是A.苏子降气汤B.百合固金汤C.补肺阿胶汤D.泻白散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医综合》考试题

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医综合》考试题

2015年上半年四川省《中医综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卫气的分布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膏膜,散于胸腹C.通行三焦,流行全身D.与血同行,环周不休2、弱脉与濡脉脉象的共同特点是A.脉细如线B.脉来无力C.细而无力D.浮而无力E.沉而无力3、养阴清肺汤中少佐薄荷的主要用意是____A.疏肝解郁B.清利头目C.散邪利咽D.清热透疹4、腹痛肠鸣,呕吐泄泻可见于A.风淫证候B.寒淫证候C.暑淫证候D.湿淫证候E.火淫证候5、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位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腧穴是A.曲泽B.曲池C.小海D.少海6、固经丸的功用是____A.补肾清热,祛湿止带B.滋阴清热,固冲止血C.益气健脾,渗湿止泻D.益气健脾,固冲摄血7、善于清透阴分伏热,治疗无汗之骨蒸的药物为A.赤芍B.青蒿C.牡丹皮D.地骨皮8、湿热腰痛的主方是A.四妙丸B.妙香散C.石苇散D.肾着汤E.五皮散9、咳吐浊痰,呈黄绿色是肺痈的____A.初期B.成痈期C.溃脓期D.恢复期10、既能疏肝行气,又能清泄肝火的药物是A.香附B.川楝子C.柴胡D.青皮11、具有养心安神,敛汗功效的药物是A.酸枣仁B.莲子C.远志D.合欢皮E.夜交藤 A 12、瓜萎根在仙方活命饮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生津止渴B.清热润燥C.清热散结D.解毒消瘀E.消肿散肌13、白的出现,多因()A.气分热盛,熏蒸皮肤B.风湿热邪留于肌表C.湿热火毒内蕴D.风热外袭肺卫E.湿郁汗出不彻14、以下哪项不是新加香薷饮的主治症状A.发热恶寒B.口渴面赤C.胸闷不畅D.头痛微汗15、俞募穴分布在A.胸腹部B.背腰部C.背部D.躯干部16、下列哪一项不是表寒证的临床表现A.恶寒发热B.头身疼痛C.鼻塞流清涕D.舌苔薄黄17、发作期的寒哮治疗时宜选A.射干麻黄汤B.定喘汤C.泻白散D.杏苏散18、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A.逍遥散B.痛泻要方C.大柴胡汤D.四逆散1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属性的征兆是A.水火B.动静C.寒热D.天地20、槐花散中配伍荆芥穗的用意是A.凉血止血B.迫热外出C.疏风解表D.疏风止血21、反胃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健脾和胃,理气降逆B.温中健脾,降气和胃C.温中和胃,降逆止呕D.养阴益胃,理气降逆22、发泡灸是指下述哪种A.神灯照B.灯火灸C.天灸D.直接灸23、孕妇忌用A.艾叶B.侧柏叶C.棕榈炭D.蒲黄24、功擅清热开窍、镇痉安神的方剂是A.玉枢丹B.紫雪C.至宝丹D.苏和香丸E.安宫牛黄丸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四川省2015年下半年《中医综合》考试试题

四川省2015年下半年《中医综合》考试试题

四川省2015年下半年《中医综合》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手太阴肺经气血上接于A.大肠经B.心经C.肝经D.心包经2、下列补气药中,属于清补之品的是A.黄芪B.白术C.太子参D.党参3、虚劳的预后,与哪些脏腑的关系最密切A.肺、脾B.脾、胃C.肝、肾D.脾、肾E.心、肾4、阳水辨证属湿热壅盛者,其治疗最佳选方是A.己椒苈黄丸B.木防己汤C.舟车丸D.疏凿饮子5、肝阳上亢头痛的特点是A.重痛B.胀痛C.窜痛D.灼痛E.隐痛6、按五行学说,下列各项属肝病的诊断依据是A.面色青色B.面色黧黑C.面色萎黄D.面色红赤7、阳和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桂枝B.鹿茸C.阿胶D.荆芥E.麻黄8、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规律,心病及肺属于A.相侮B.相克C.相乘D.母病及子9、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A.头面部B.四肢C.胸部D.腹部10、按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A.《伤寒论》B.《五十二病方》C.《备急干金要方》D.《肘后备急方》E.《外台秘要》11、阳明经头痛的部位是A.在前额部,连及目系B.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处C.在头之侧,并连及耳部D.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E.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12、目部的心脏相关部位是A.眼胞B.瞳仁C.黑睛D.白睛E.内外眦的血络13、下列各项,心藏A.神B.魄C.魂D.意14、治疗湿热痢的代表方是A.连理汤B.芍药汤C.葛根芩连汤D.黄芩汤15、某男,46岁,证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腹胀满,得热稍舒,怯寒懒动,肢体浮肿,小便少,大便溏,苔白腻,脉弦迟。

治选最佳方是A.胃苓汤B.实脾饮C.苓桂术甘汤D.五皮饮16、卫气的分布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膏膜,散于胸腹C.通行三焦,流行全身D.与血同行,环周不休17、具有止血制酸止痛作用的药物是A.海蛤壳B.瓦楞子C.乌贼骨D.延胡索E.白芷18、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治宜选用A.三子养亲汤B.苏子降气汤C.半夏泻心汤D.四磨汤E.旋覆代赭汤19、阴损及阳的病机主要是指A.阴虚不足,虚阳上亢B.外感阴寒之邪,伤及阳气C.阴液亏损,虚热内生D.阴寒壅盛,阳气浮越于外E.阴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20、不属于善色的是A.青如翠羽B.赤如鸡冠C.黄如枳实D.白如豚膏21、能杀虫、润肺、润肠的药物是A.槟榔B.雷丸C.鹤草芽D.榧子二、多项选择题1、镇肝熄风汤中少佐麦芽的主要用意是____A.疏肝解郁B.疏肝和胃C.消食护胃D.和中护胃2、酸枣仁汤的功用是A.养血安神、清热除烦B.补心益智、滋养安神C.滋阴养血、补心安神D.养心安神、和中缓急3、既能润肺化痰止咳,又能杀虫灭虱的药物是A.榧子B.百部C.贯众D.鹤虱E.花椒4、《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5、分布于下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阴肾经6、胃阴虚证最具诊断意义的症状是A.饥不欲食B.脘痞不舒C.干呕呃逆D.口燥咽干E.五心烦热7、促脉与疾脉的不同处是A.脉位B.力度C.节律D.粗细8、在五色主病中,青色和黑色的共同主病为A.肾虚B.惊风C.痛证D.湿证9、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惊胜怒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E.思胜恐10、手三阴腧穴主治病症相同的是____A.腹部病B.胸部病C.神志病D.肺病11、足阳明胃经与他经相交的部位是A.在足大趾端交于足太阴脾经B.在目内眦交于足太阳膀胱经C.在食指端交于手阳明大肠D.在足小趾端交于足少阴肾经12、针灸治疗面痛,宜首选的腧穴是A.手三阳经穴B.足三阳经穴C.足太阴、手足阳明经穴D.手阳明、足太阳、足少阳经穴13、酸枣仁汤中配伍茯苓的主要用意是A.健脾渗湿B.利水消肿C.渗湿止泻D.利水蠲饮E.以上都不是14、阳和汤不宜用于A.贴骨疽B.痈疡红肿热痛C.痈疡属阴虚有热者D.阴疽已破溃者15、黄疸的病因病机为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脾胃虚寒D.积聚日久16、不可用黄芪而可用白术治疗的病证是A.气虚自汗B.阴虚盗汗C.脾胃气虚D.气虚水肿E.气虚胎动不安17、下列各项,属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的是A.脾主运化水湿B.肺主通调水道C.肝主疏泄D.肾主水液18、既能清实热,又能清虚热的药物是A.石膏B.芦根C.黄芩D.知母19、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阴的是A.酸、苦、甘B.酸、苦、咸C.辛、甘、酸D.辛、甘、淡20、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A.风水B.血痹C.自汗D.肠风21、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阴经气血流注于A.手阳明经B.手少阳经C.手太阳经D.足少阳经。

中医内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是()。

A.六经辨病学说B.阴阳五行学说C.气血津液学说D.病因病机学说答案:B2.《伤寒论》的作者是()。

A.张仲景B.扁鹊C.李时中D.华佗答案:A3.下面哪个证候不属于胃病的常见证候()。

A.胃痛B.消化不良C.胃胀D.嗳气答案:D4.黄疸属于中医内科中的()。

A.气滞病症B.湿温病症C.血瘀病症D.气虚病症答案:B5.下面哪个中药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A.黄连B.青蒿C.生地黄D.白花蛇舌草答案:A二、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医内科的基本理论。

答案: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强调人体和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维护健康。

气血津液学说强调人体体液的运行和代谢,血液、津液的充足与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病因病机学说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病机变化,通过辨证施治来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2.中医内科中的常见疾病有哪些?答案:中医内科中的常见疾病包括感冒、胃炎、慢性肝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在中医理论中有相应的病机和治疗方法,如感冒多属于风寒、风热等外感证候,可以应用相应的解表药物进行治疗;胃炎属于胃病范畴,常见的证候包括胃痛、消化不良、胃胀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调理胃气的药物等。

三、论述题:请简述贵州省中医院的临床诊疗特色。

答案:贵州省中医院是贵州省最大的中医医疗机构之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突出的特色。

首先,贵州省中医院在中医内科领域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包括中医内科专家、名师、学科带头人等,能够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中医内科的学术指导。

其次,贵州省中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段,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再次,贵州省中医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中医内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四川省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补气药中兼有固涩作用的药物是:
A.西洋参
B.太子参
C.山药
D.白术
E.黄芪
2、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是
A.中渚B.外关C.支沟D.间使
3、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神气怯弱,畏寒,腰膝疫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疗时宜选
A.五苓散
B.《济生》肾气丸
C.沉香散
D.春泽汤
4、患者身热转甚,振寒,壮热,汗m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喉中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黄腻,脉滑数。

其治法是____
A.清肺化瘀消痈B.宣肺清热化痰C.清热化痰理气D.清肺解毒排脓
5、下列各项,同具相火的是
A.心肝B.心胆C.肝肾D.心包三焦
6、《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内风”的机制属于
A.体内气机的逆乱B.体内阴血的不足C.体内阳气之变动D.诸风掉眩,皆属于肝E.体内筋脉的失养
7、脾肾阳虚,固摄无权之久泻久痢,泻下无度,滑脱不禁者。

治宜____
A.真人养脏汤B.四神丸C.理中丸D.黄土汤
8、治疗悬饮邪犯胸肺证,应首选
A.椒目瓜蒌汤B.已椒苈黄丸C.柴枳半夏汤D.大青龙汤
9、用耳针法治疗产后乳少,首选穴组是
A.胸、交感、皮质下B.胸、内分泌、肾C.内分泌、交感、心D.胸、皮质下、内分泌E.胸、内分泌、交感
10、下列哪项是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共有症状
A.心悸怔忡B.畏寒肢冷C.心痛入夜加剧D.舌淡胖苔白滑E.脉沉迟无力
11、具有祛风通络,杀虫止瘁功效的药物是
A.海风藤
B.海桐皮
C.络石藤
D.臭梧桐
E.桑枝
12、大柴胡汤的主治症是____
A.少阳阳明合病B.太阳少阳合病C.少阳症D.阳明腑实症
13、干姜和细辛皆具有的功效是
A.回阳救逆B.回阳通脉C.温肺化饮D.解表散寒
14、固经丸的功用是
A.滋阴清热,止血化瘀B.滋阴清热,止带固经C.补气健脾,固经摄血D.温阳健脾,摄血固经E.滋阴清热,止血固经
15、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见于
A.疟疾
B.湿温病
C.外感病表证阶段
D.半表半里证
16、麻子仁丸主治
A.热秘B.冷秘C.气秘D.气虚秘
17、以下不属于鸡血藤的主治证的是
A.肢体瘫痪B.月经不调C.风湿痹痛D.小便不利
18、关于舌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舌象变化,可以推断病情进退
B.在五脏中,以心与肾和舌的关系最密切
C.患者伸舌时,要求尽量用力将舌伸出口外
D.望舌以晨起平旦为最佳
19、患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窒,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白色黏痰,口不渴,天冷或遇寒而发,形寒怕冷,伴有恶寒,喷嚏,流涕等表寒证,舌苔白滑,脉浮紧。

其代表方剂是
A.大青龙汤
B.定喘汤
C.射干麻黄汤
D.三子养亲汤
20、下列哪项不是湿邪为病的特点
A.困重
B.闷胀
C.酸楚
D.无汗
E.舌苔腻浊
21、”五脏之贼”是指
A.心B.肺C.脾D.肝
二、多项选择题
1、半夏的归经是
A.心、脾、肾经B.肝、脾、肾经C.肺、胃、肾经D.心、肝、胃经E.肺、脾、胃经
2、血病治气,适用于
A.血虚B.血瘀C.血脱D.气血同病
3、取期门、阳陵泉配支沟治疗胁痛的证型是
A.气滞血瘀B.肝胆湿热C.肝气郁结D.肝阻不足
4、乌梅丸配伍特点是
A.补泻同施
B.升降并行
C.寒热并用
D.酸苦辛俱备
5、弦细脉的主病是
A.肝郁气滞B.寒滞肝脉C.阴虚内热D.血虚肝郁E.肝火夹痰
6、”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
A.冲、任、带脉B.任、督、带脉C.冲、任、督脉D.督、冲、带脉E.冲、任、跷脉
7、肾精不足的临床表现有
A.畏寒肢冷B.健忘耳聋C.遗精早泄D.遗尿失禁E.浮肿8、《医贯砭·阴阳论》“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主要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互为消长B.互根互用C.对立制约D.平衡协调
9、虚劳的预后,与哪些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A.肺、脾B.脾、胃C.肝、肾D.脾、肾E.心、肾
10、病人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胀痛,口渴心烦,胸闷泛呕,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濡数,治宜选用
A.藿香正气散B.银翘散C.黄连香薷饮D.新加香薷饮
11、治疗痰饮脾阳虚弱证宜选用____
A.柴枳半夏汤B.香附旋覆花汤C.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D.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12、瞳孔散大多属
A.肝风内动B.肝经风热C.气血不足D.肾精耗竭E.脾肾两虚
13、以下哪一种病变可以出现假热症状
A.气虚B.阳盛C.阴虚D.阳虚
14、经筋的生理功能是
A.主蓄积渗灌气血B.主联络机体内外C.主运行气血津液D.主束骨而利机关E.主经气的感应传导
15、《濒湖脉学》一书的作者是
A.李中梓
B.李时珍
C.崔紫虚
D.陈士铎
16、气随血脱属于
A.阳损及阴B.阴损及阳C.阳虚D.阴虚
17、单味泡服,小剂量缓泻、大剂量攻下,用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及老年便秘的药是
A.郁李仁B.火麻仁C.番泻叶D.芒硝
18、首先论述十怪脉的医家是
A.贺升平B.危亦林C.张介宾D.周学海
19、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A.海金沙
B.石韦
C.冬葵子
D.灯心草
E.赤小豆
20、淡白舌的主病是
A.阳虚证B.虚热证C.寒凝证D.瘀血证E.气滞证21、中风阴闭的治法是
A.益气回阳,开窍豁痰
B.养阴熄风,通络开窍
C.化痰熄风,理气开窍
D.益气养阴,化痰熄风
E.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