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氯化物催化磷酸三丁酯的合成研究

合集下载

磷酸三丁酯制备工艺研究

磷酸三丁酯制备工艺研究

磷酸三丁酯制备工艺研究
磷酸三丁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以下工艺制备:
1.反应原料:磷酸三丁酯可以通过丁酸和磷酸制备,也可
以通过丁酸甲酯和磷酸制备。

2.反应条件:磷酸三丁酯的制备一般在100℃ ~
13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反应时需要加入酸性催化剂,如
磷酸或硫酸。

3.反应过程:在反应条件下,丁酸或丁酸甲酯与磷酸发生
缩合反应,生成磷酸三丁酯。

4.反应结束: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滤清、蒸馏等方法将
磷酸三丁酯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

磷酸三丁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制造清
洁剂、涂料、染料、塑料、农药、医药等领域。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加入适量的催化剂、保证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保证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反应过程中的危险。

磷酸三丁酯的老化

磷酸三丁酯的老化

磷酸三丁酯的老化1.引言1.1 概述磷酸三丁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磷酸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磷酸三丁酯会经历老化过程,其属性和性能也会发生变化。

了解磷酸三丁酯的老化过程及其影响对于正确使用和保护其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首先概述磷酸三丁酯的基本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物理特性和应用范围。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导致磷酸三丁酯老化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化学反应。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讨论磷酸三丁酯老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来延缓老化过程和保护其性能。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磷酸三丁酯的老化特点和影响,为正确使用和保护磷酸三丁酯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在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保持对磷酸三丁酯老化问题的高度警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老化现象的发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磷酸三丁酯老化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阐明研究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磷酸三丁酯的基本性质,包括其化学结构、物理性质等。

然后,将详细探讨磷酸三丁酯老化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化学催化剂等。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并分析磷酸三丁酯老化的影响,包括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同时,将提出一些防止磷酸三丁酯老化的方法,包括调整制备条件、添加抗老化剂等。

通过本文的论述,旨在加深对磷酸三丁酯老化问题的理解,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磷酸三丁酯的老化现象以及其对磷酸三丁酯性质和性能的影响,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磷酸三丁酯在长期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老化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磷酸三丁酯老化的原因,我们可以探索出防止磷酸三丁酯老化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具体而言,本文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探究磷酸三丁酯的性质,包括其化学特性、物理性质、热稳定性等方面,以便于为后续讨论提供基础。

磷酸三丁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机理研究

磷酸三丁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机理研究

磷酸三丁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锂的机理研究
最近,研究发现,磷酸三丁酯能够从盐湖卤水中萃取出锂,为电池的制造和金属工业提供更优质的原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搭建了桥梁。

其实,磷酸三丁酯萃取锂的机理主要是由于它具有“胶束性”,即把卤水中的锂阳离子和盐连接在一起,形成离子团,进而形成离子胶团,从而萃取出锂。

这一机理通过实验也得到了证实,即加入磷酸三丁酯时,未发生锂和盐的萃取,而在35℃时,锂和盐的萃取量得到明显提高。

此外,此次的成功还可以归为磷酸三丁酯的特殊分子结构,其在有机化学方面具有双重穿越性,借助此性质,建立了由穿越性与分子外延的该分子与卤水中的锂离子的氢键的双重机制,达到萃取出锂的目的。

可以说,本次以磷酸三丁酯从盐湖卤水中萃取出锂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电池和金属工业领域的发展,同时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石。

磷酸三丁酯结构式__解释说明

磷酸三丁酯结构式__解释说明

磷酸三丁酯结构式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磷酸三丁酯(tributyl phosphate,简称TBP)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用作萃取剂、阻燃剂和溶剂等方面。

由于其重要性和多功能性,对磷酸三丁酯进行深入研究并理解其化学性质、用途及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磷酸三丁酯的化学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溶解度等方面的特点。

接着将探讨磷酸三丁酯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在工业领域中作为萃取剂、阻燃剂以及在制备高性能塑料和聚合物方面的用途。

最后将介绍目前已知的主要合成方法,并讨论其优缺点。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与展示关于磷酸三丁酯的知识,并提供对相关领域感兴趣人士深入了解该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了解到磷酸三丁酯的重要性、实际应用和相关合成方法,从而对其在工业中的潜在价值和意义有更全面的认识。

2. 正文:2.1 磷酸三丁酯的化学性质磷酸三丁酯,又称TBP,是一种有机磷酸酯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12H27PO4,结构式如下:CH3CH2CH2CH3||O = P O||CH3CH2CH2CH3磷酸三丁酯具有无色液体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出特定的气味。

它是可溶于有机溶剂并微溶于水的物质。

其密度大约为0.98 g/cm³。

2.2 磷酸三丁酯的用途由于磷酸三丁酯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首先,磷酸三丁酯常被用作可塑剂,用于增强塑料材料的柔软性、延展性和耐久性。

它可以添加到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塑料中,使其更易加工,并降低塑料制品的脆性。

其次,由于磷酸三丁酯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阻燃剂中。

在电子产品、电缆和家具等领域,添加磷酸三丁酯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并提升材料的防火性能。

此外,磷酸三丁酯还被用作溶剂、润滑剂和增塑剂等多种工业化学品的成分。

它在油漆、印刷油墨、粘合剂和胶粘剂等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性磷类萃取剂从卤水中萃取锂的研究

中性磷类萃取剂从卤水中萃取锂的研究

ISSN 100020054CN 1122223 N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T singhua U niv (Sci &Tech ),2000年第40卷第10期2000,V o l .40,N o .1013 334750中性磷类萃取剂从卤水中萃取锂的研究3朱慎林, 朴香兰, 缑泽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 收稿日期:1999212223 作者简介:朱慎林(19462),男(汉),江苏,教授。

 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9836130)文 摘:为回收卤水中的金属锂,在FeC l 3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实验研究中性磷类萃取剂萃取锂的效果,并研究萃取时间、温度、萃取剂浓度、金属盐(M g 2+,N a +,K +)浓度、酸度对TBP 2煤油体系从高镁锂比的模拟卤水中萃取锂的影响规律。

在实验中向高镁锂比的模拟卤水中添加FeC l 3,比较了中性磷类萃取剂TBP 、DBBP 和TO PO 萃取锂的效果,结果表明TBP 对锂有非常显著的萃取效果,而DBBP 和TO PO 的萃取能力则很弱。

TBP 2煤油体系萃取锂时较优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约为20m in ,温度为20~25℃,[Fe 3+][L i +]为1.5~2.0,TBP 体积分数为50%~70%,M gC l 2浓度大于3mo l L ,pH 值约为2,在萃取锂之前应先将钠盐和钾盐分离析出。

关键词:溶剂萃取;锂;磷酸三丁酯中图分类号:TQ 4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054(2000)1020047204 近年来,金属锂和各种锂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物质广泛应用于干电池、陶瓷、致冷剂、医药等,预计将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在大容量电池、铝基合金、核扩散型反应堆燃料以及其他工业方面对金属锂和锂化合物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因此从卤水中萃取锂至关重要。

目前已知冠醚类试剂对锂有较好的选择性[1,2],但仅限于实验研究阶段,尚无工业应用报道,有必要开发出新的有工业应用前景的萃取剂。

氯化物体系中微量金的协同萃取分离研究

氯化物体系中微量金的协同萃取分离研究
1g,盐
酸(
37% )
458.
3mL,加去离 子 水 定 容 到 1L 容 量
瓶中制得。
有机相:选定萃取剂 TBP 和 DIBK 组成协同
萃取体系。TBP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266.
32,
DIBK
相对分子质 量 为 142.
24。 通 过 计 算 称 量 后 配 制
不同浓度、不同物质的量比的 TBP
离子含量。金/铜萃取 率(
EB )、金/铜 萃 取 分 配 比
(
DB)、金/铜萃取分离系数(
β)计算公式如下:
B1
上海浦春计量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涞科仪器有限公司
美国 Pe
rk
i
nElme
r公司
北京欣维尔玻璃仪器有限公司
1.
2 试验及分析方法
试验在 100 mL 的 具 塞 锥 形 瓶 中 进 行,按 一
离效果最 佳 [22-25],同 时,为 探 究 低 浓 度 下 金 的 萃
二异丁基酮(
DIBK)
分析纯
上海阿拉丁生化有限公司
磺化煤油
工业级
茂名市高君石化有限公司
/L 时的 TBP 摩尔分数(
度为0.
15mo
l
x(
TBP)),结
/L 时,
果见表1。总浓度为1.
5mo
l
TBP 和 DIBK
盐酸
分析纯
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b
l
B]+apH。
6)
g[
若保持氯 离 子 浓 度、萃 取 剂 TBP 浓 度 和 pH 不
中进行磁力搅 拌 萃 取,考 察 TBP 摩 尔 分 数 对 金/

一种金属磷酸盐及其制备方法与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金属磷酸盐及其制备方法与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328434.6(22)申请日 2020.11.24(71)申请人 南京师范大学地址 210024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72)发明人 刘俊华 周洲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代理人 曹翠珍(51)Int.Cl.C01B 25/26(2006.01)C01B 25/37(2006.01)C01B 25/45(2006.01)B01J 27/188(2006.01)B01J 27/18(2006.01)C07C 67/08(2006.01)C07C 69/44(2006.01)C07C 69/14(2006.01)C07C 69/24(2006.01)C07C 69/78(2006.01)C07C 69/716(2006.01)C07C 69/7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金属磷酸盐及其制备方法与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磷酸盐及其制备方法与用于催化酯化反应的应用,所述金属磷酸盐包括单金属磷酸盐或双金属磷酸盐,所述单金属磷酸盐的金属元素是Fe、Cr、Sn、Zr、Ti、Nb中的一种,所述双金属磷酸盐的金属元素是Fe、Cr、Sn、Zr、Ti、Al、Mo、Co、Cu、Nb、Ge、W中的两种,且两种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1:1。

金属磷酸盐用于催化有机羧酸与醇反应生成酯,所述有机羧酸为乙酸、乙酰丙酸、己酸、己二酸、月桂酸、棕榈酸、油酸、苯甲酸、对叔丁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所述醇为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中的一种,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可达到99%以上,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12479171 A 2021.03.12C N 112479171A1.一种金属磷酸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磷酸盐包括单金属磷酸盐或双金属磷酸盐,所述单金属磷酸盐的金属元素是Fe、Cr、Sn、Zr、Ti、Nb中的一种,所述双金属磷酸盐的金属元素是Fe、Cr、Sn、Zr、Ti、Al、Mo、Co、Cu、Nb、Ge、W中的两种,且两种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1:1。

磷酸三叔丁基酯

磷酸三叔丁基酯

磷酸三叔丁基酯磷酸三叔丁基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磷酸三叔丁基酯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磷酸三叔丁基酯的结构与性质磷酸三叔丁基酯的化学式为[(CH3)3C]3PO4,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磷原子和三个叔丁基基团。

这种有机磷酸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溶剂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

2.磷酸三叔丁基酯的合成方法磷酸三叔丁基酯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磷酸三叔丁酯和三氯化磷反应得到。

这个反应过程需要在惰性气氛下进行,以避免产生不良的副反应。

另外,也可以通过磷酸三叔丁酯和氯化亚磷反应得到磷酸三叔丁基酯。

3.磷酸三叔丁基酯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磷酸三叔丁基酯在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有机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各种有机反应,例如醛和酮的羰基化反应、烯烃的异构化反应以及酯的加成反应等。

此外,磷酸三叔丁基酯还可以作为酸催化剂,催化醇的缩合反应、酯的酯交换反应等。

4.磷酸三叔丁基酯的应用案例磷酸三叔丁基酯的应用案例非常丰富,下面以两个实际案例来说明其应用价值。

4.1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磷酸三叔丁基酯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环化反应,在醇与酸酐反应中发挥催化作用。

例如,将磷酸三叔丁基酯用作催化剂,可以实现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效地合成内酯。

4.2在酯交换反应中的应用磷酸三叔丁基酯可以作为酸催化剂用于酯交换反应。

例如,将磷酸三叔丁基酯与醇和酸酐反应,可以实现酯的酯交换反应,得到所需的酯化产物。

总结:磷酸三叔丁基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它可以作为溶剂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

磷酸三叔丁基酯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最常用的是通过磷酸三叔丁酯和三氯化磷反应得到。

在催化反应中,磷酸三叔丁基酯可以作为催化剂参与多种有机反应,例如羰基化反应、酯的加成反应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氯化物催化磷酸三丁酯的合成研究高清伟,李效军*(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130)摘要:以金属氯化物作催化剂,以丁醇和三氯氧磷为原料合成了磷酸三丁酯。

对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原料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金属氯化物可与丁醇原位反应生成金属酸丁酯,从而起到催化作用。

当三氯化铝用量为三氯氧磷物质的量的7.6%,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30℃,丁醇与三氯氧磷摩尔比4∶1时产物收率可达85.1%,产品纯度99.4%。

关键词:磷酸三丁酯 合成 金属氯化物 催化 中图分类号:TQ225.27 文献标识码:A 磷酸三丁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作为聚氯乙烯的增塑剂和工业消泡剂得到广泛使用。

作为萃取剂用于金属[1-2]的湿法冶金,也用于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3-4]。

近年来,随着磷酸的萃取法[5-6]生产工艺的完善与推广,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

工业上,磷酸三丁酯一般是由丁醇与三氯氧磷直接酯化合成,为了抑制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继续与丁醇和磷酸三丁酯反应生成氯丁烷,通常需要控制很低的反应温度和较高的真空度,这导致了丁醇和三氯氧磷大量损失,磷酸三丁酯的收率难以超过80%。

为解决这一问题,张正之等[7]加大丁醇的投料量,使得磷酸三丁酯收率提高到90.2%,但这加大了系统丁醇回收压力。

文献[8-10]分别报道了利用有机酸金属盐作缚酸剂合成磷酸三丁酯的方法,具有不需抽真空、丁醇用量接近理论量、产物收率高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实用意义不大。

Ismail等[11]以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磷酸三丁酯,收率可达95%,这表明钛酸四丁酯具有较好的催化丁醇与三氯氧磷酯化的活性;另一方面,钛酸四烷基酯一般是由四氯化钛与相应的醇反应制得[11-12]。

为此,笔者尝试以四氯化钛与丁醇原位反应生成钛酸四丁酯,后者再催化丁醇与三氯氧磷的酯化反应的方法取得了成功。

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该催化反应的机理,并将四氯化钛催化推广到更为廉价易得的金属氯化物三氯化铝和二氯化镁催化。

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丁醇,w=99.5%,工业品;三氯氧磷w=97.5%,工业品;其他均为分析纯试剂。

AC-400核磁共振仪(氘代氯仿作溶剂,磷谱分析以85%的正磷酸为外标),瑞士Bruker公司;气相色谱仪(7820A,美国Agilent公司),19091J-413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检测器,梯度升温,柱温从50℃升至250℃,10℃/min,进样室250℃,检测器280℃。

1.2 实验方法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器和真空吸气装置的500mL四口瓶中依次加入62.4g(0.84mol)丁醇和一定量的催化剂,磁力搅拌下降温至20℃以下,保持真空度为0.08MPa。

2h内滴加一定量的三氯氧磷,滴毕,升温至30℃,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至25℃以下,加80.0g水搅拌10min后分水,所得油相(丁醇)用固体碳酸氢钠中和,常压蒸馏收集90~150℃馏分。

减压蒸馏,收集130~250℃/96kPa馏分,得到磷酸三丁酯产物。

2 结果与讨论2.1 催化工艺条件2.1.1 催化剂种类的影响实验考察了4种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4-07-29;修改稿收到日期:2014-11-06。

作者简介:高清伟(1988-),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烷基磷酸酯的合成及有机合成。

E-mail:hebutgqw2012@126.com。

*通信联系人,E-mail:lixiaojun@hebut.edu.cn。

32第32卷第1期2015年1月精 细 石 油 化 工SPECIALITY PETROCHEMICALS结果见表1。

表1 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收率,%纯度,%Ti(OC4H9)490.2 99.4TiCl487.7 99.1AlCl385.1MgCl279.0—78.2 注: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30℃,n(丁醇)∶n(三氯氧磷)=4∶1,催化剂用量为三氯氧磷物质的量的7.6%。

由表1可知,钛酸四丁酯的催化效果最好,四氯化钛次之。

三氯化铝也有不错的催化效果。

考虑到三氯化铝比钛酸四丁酯和四氯化钛更加价廉易得,实验选用三氯化铝为催化剂。

2.1.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适宜的催化剂用量为三氯氧磷物质的量的7.6%。

表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n(AlCl3)/n(POCl3)收率,%0.050 76.70.065 80.40.071 83.20.076 85.10.080 85.0 注: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30℃,n(丁醇)∶n(三氯氧磷)=4∶1。

2.1.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表3为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由表3可知,反应时间短,反应不完全,产物收率低;而反应时间超过6h后,产物收率开始降低,同时丁醇馏分中氯丁烷的含量开始增加,这表明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氯化氢和丁醇及磷酸三丁酯的副反应,从而使产物收率降低。

所以反应时间控制在4h为宜。

表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时间/h收率,%2 79.44 85.16 838 76.3 注:n(AlCl3)∶n(POCl3)=7.6%,反应温度30℃,n(丁醇)∶n(三氯氧磷)=4∶1。

2.1.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表4为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由表4可知,产物收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收率先增大后减小。

反应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

反应温度过高会加快氯化氢与丁醇和磷酸三丁酯反应速率,导致产物收率降低。

此外温度过高,丁醇损失量变大。

因此,适宜反应温度为30℃。

表4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收率,%20 80.325 82.430 85.140 83.045 80.7 注:n(AlCl3)∶n(POCl3)=7.6%,反应时间4h,n(丁醇)∶n(三氯氧磷)=4∶1。

2.1.5 投料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表5为丁醇与三氯氧磷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

由表5可知,产物收率随丁醇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增加丁醇的量,三氯氧磷反应的几率大,产物收率增加。

但是丁醇用量越大,后续回收纯化压力越大,工业成本越高。

由表5可见,适宜的丁醇与三氯氧磷摩尔比为4∶1。

表5 投料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n(丁醇)∶n(三氯氧磷)收率,%3.0∶1 77.03.5∶1 81.94.0∶1 85.15.0∶1 85.2 注:n(AlCl3)∶n(POCl3)=7.6%,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30℃。

2.2 反应机理探讨丁醇与三氯氧磷的反应属于磷酰氯的酯化反应,也是丁醇的磷酰化反应。

钛酸四丁酯是一种常用的催化羧酸酰氯反应的路易斯酸,其催化机理一般是缺电子的钛与羰基的氧结合,使羰基的碳更加亲电,以利亲核试剂进攻,而且由于这种结合通常是没有选择性的,所以催化剂的用量往往是与被催化的底物等物质的量的。

由表1可见:钛酸四丁酯和四氯化钛均对丁醇与三氯氧磷的酯化反应有催化作用。

但在本研究中,钛酸四丁酯的用量很少,钛酸四丁酯催化磷酰氯的酯化反应机理与催化羧酸酰氯的反应机理可能不同。

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初步探讨了该催化反应的机理。

将54.5g(0.16mol)钛酸四丁酯与31.5g(0.21mol)三氯氧磷混合,在30℃反应4h后,水洗,减压蒸馏,少量前馏分为含水丁醇,其余馏分为磷酸三丁酯。

这表明在没有丁醇存在时,钛42 精 细 石 油 化 工2015年1月酸四丁酯也可与三氯氧磷反应生成磷酸三丁酯。

钛酸四丁酯催化丁醇与三氯氧磷酯化时,首先是钛酸四丁酯的丁氧基阴离子(其亲核能力比丁醇更强)与三氯氧磷进行酯化,而钛酸四丁酯中的一个(或几个)丁氧基被氯离子置换,然后,置换了氯离子的钛酸酯与丁醇反应再生成钛酸四丁酯和氯化氢,完成催化循环。

以生成二氯磷酸一丁酯为例,这一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钛酸四丁酯的催化循环机理3 结 论a.以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催化磷酸三丁酯的合成,丁醇用量减少,产物收率增加。

适宜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三氯氧磷物质的量的7.6%,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30℃,丁醇与三氯氧磷的摩尔比为4∶1,在此条件下,磷酸三丁酯的收率为85.1%,纯度99.4%。

b.钛酸四丁酯催化丁醇与三氯氧磷酯化的可能的反应机理为,首先是钛酸四丁酯的丁氧基阴离子与三氯氧磷进行酯化,而钛酸四丁酯中的一个(或几个)丁氧基被氯离子置换,然后是置换了氯离子的钛酸酯与丁醇反应再生成钛酸四丁酯和氯化氢,完成催化循环。

依此推测金属氯化物可与丁醇原位反应生成金属酸丁酯,从而起到催化作用。

参 考 文 献[1] Ryszard C,Ireneusz M,Magdalena R,et al.Removal ofzinc(Ⅱ)from spent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s from zinchot galvanizing plants[J].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Chemistry Research,2002,41(3):598-603.[2] 谭雄文,杨运泉,段正康,等.盐酸介质中磷酸三丁酯萃取分离铬(Ⅵ)[J].化工进展,2003,22(12):1323-1326.[3] 包昌年,李德文,夏泉,等.磷酸三丁酯萃取苯酚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8,46(2):184-186.[4] Chiraz Z,Rafik T,Mourad B S A,et al.Liquid-liquid ex-traction and transport across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ofphenol using tributyl phosphate[J].Journal of MembraneScience,2010,360(1):334-340.[5] 杨站平,闫小玲,张树帜,等.萃取净化盐酸法制备磷酸工艺研究[J].化肥工业,2014,41(1):12-14.[6] 金俊,姜再俊,刘钟海.湿法磷酸萃取用搅拌混合装置的实验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3,28(1):19-21.[7] 张正之,王序昆,廖亿安,等.磷酸三丁酯的生产过程:中国,85104673(B)[P].1987-07-22.[8] 王晓季.甲酸钠缚酸法合成磷酸三丁酯的方法:中国,101993454(A)[P].2011-03-30.[9] 张建国,吕鸿雁.一种磷酸三丁酯的合成方法:中国,102040622(A)[P].2011-05-04.[10] Takeshi I,Shinji Y,Katsumi K,et al.Process for producingphosphoric esters:US,5565601(A)[P].1996-10-15.[11] Ismail,Lenz,Termin.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phosphor enthaltenden verbindungen:DE,1905095(A)[P].1969-01-30.[12] Johannes N.Preparation of titanium alcoholates and phe-nolates:US,2187821[P].1940-1-23.[13] Robert T G.Preparation of organic titanates:US,3091625[P].1963-5-28.STUDY ON PREPARATION OF TRIBUTYL PHOSPHATECATALYZED BY METALLIC CHLORIDESGao Qingwei,Li Xiaojun(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130,China)Abstract:Tributyl phosphate is prepared by esterification of butanol and phosphorus oxychloride usingmetallic chloride as catalyst.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catalysts types,the catalyst dosage,reaction time,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mole ratio of butanol to phosphorus oxy-chloride on the reaction a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tallic chloride can catalyze the synthe-sis of tributyl phosphate by reacting with butanol at first and the yield of tributyl phosphate is up to85.1%and the purity of tributyl phosphate is 99.4%when the amount of catalyst aluminum chlorideis 7.6%mole of phosphorus oxychloride,the reaction time is 4h,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30℃and the mole ratio of butanol to phosphorus oxychloride is 4∶1.Key words:tributyl phosphate;preparation;metallic chloride;catalysis52第32卷第1期高清伟,等.金属氯化物催化磷酸三丁酯的合成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