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理清楚》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 【完整版】

《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供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行文顺序。
2、结合事例,引领学生根据中心的需要对已有材料进行取舍。
3、通过具体的过程性指导,引领学生掌握理清思路的方法,学会列提纲。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单元习作指导课,训练的内容是:思路要清晰。
(板书)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一般文章的思路。
2、学会对已有材料根据中心进行取舍。
3、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能列出简要的文章结构提纲。
二、理解概念什么是思路呢(学生回答)思路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3页,指名读。
三、理论准备思路清晰的具体要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四、经典引路什么样的文章称得上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呢鲁迅先生有个观点:凡是大家的文章,就是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写。
书上第四单元的四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范例。
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植树的牧羊人》,叙述了“我”与牧羊人几次见面的情形,谁来说一说,都写了哪几次的相见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抓住文中标志性的词语,就能理清作者的思路;《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一件什么事写的是“我”被困悬崖后在父亲指导下一步一步走下悬崖的故事,也用到了许多能够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就能理清作者的思路。
《植树的牧羊人》写的是一个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经历,而《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我”在短时间内经历的一件事情,虽然时间跨度不同,但这两课都是按时间发展来写的,我们就叫它用时间顺序组材。
《纪念白求恩》作为一篇纪念性文章,谁来说一说它的行文思路先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的论述;最后进行赞颂,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
作者按照“叙述-论述-赞颂”的顺序展开思路;《诫子书》,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提出观点,再做阐述;这两篇文章既不是按时间顺序,也不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他们按照作者表达意图的内在规律组材,我们叫它用逻辑顺序组材。
七年级语文《写作-条理清楚》教案

默读文本,生学习活动
一、自读文本,明确写作训练目标
默读、勾画
二、课文例解,整理思路
《看云识天气》《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春》
思考、梳理所学课文思路
三、探究条理清楚的写作方法
1、总结方法;
2、提纲示例
合作探究
四、写作练习
1、命题要求
2、写作指引
3、开头示例
拟题纲,写作
教学反思
七年级 科目语文教师
课题名《写作—条理清楚》课时数1
教材解读
写作导引以课文为例,更易于学生接受;写作实践难度较大,可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取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让作文条理清楚的方法,学会条理清晰地写作。
过程与方法
以本学期所学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明确如何条理清楚地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写作兴趣,感悟生活。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一般文章的思路——行文顺序,能列出简要的文章结构提纲;2、学会对已有的材料根据中心进行取舍;3、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4、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努力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基本的行文顺序,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2、在设计提纲时,让学生合作讨论,体验拟写提纲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写作是整理自己的思想,并使之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
本单元《思路要清晰》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表达的主题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将自己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和形成的思考能以清晰的思路,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整理自己的思想,并使之清晰化、条理化的目的。
(二)思路清晰的内涵写作文,思路要清晰,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要注意思路的开展,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思路的开展”具体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如《再塑生命的人》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
1、“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2、莎莉文小姐教“我”认识具体事物;3、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分大小关系;4、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分“水”和“杯”;5、莎莉文小姐用“水”唤醒我的心灵。
又如《植树的牧羊人》,它也是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的。
1、1913年,“我”偶遇牧羊人;2、借宿目睹其生活,身为敬慕;3、亲见牧羊人种树的情景;4、战后重逢,见牧羊人仍在种树;5、最后一次相见,高原已大为改观。
(三)思路清晰的方法1、对写作的内容先要有个整体构思。
《植树的牧羊人》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

《布局谋篇》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时“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意思”,即能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等做整体谋划,包括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也包括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规划。
(二)《布局谋篇》在教材中的地位《布局谋篇》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注重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结合。
谋篇布局的能力是写作中较高层次的要求。
布局谋篇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训练,学生能融汇三年的写作知识,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富有表现力的文章。
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两年的作文训练,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同时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整体谋篇布局方面还有欠缺。
学生常常写作中首尾不能相顾,不能有条不紊,详略得当的将素材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
学生的谋篇布局能力需要在写作实践中进一步训练。
三、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表达中心的要求,对材料的组织、机构的安排作出整体谋划。
2.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技巧,合理谋划、修改文章的结构。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写作中布局谋篇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布局谋篇的方法、技巧,合理谋划修改文章的结构。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引入布局谋篇的概念。
“谋定而后动”出自《孙子兵法》,意思是谋划准确周到而后行动。
这种提前规划然后行动的方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事如此写文章也如此。
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文章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谋篇布局就是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等做整体谋划,包括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也包括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规划。
紧扣文章的主题,对文章的结构作出安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怎样过渡,怎样呼应,有条不紊将文章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组成一篇层次清晰,中心明确的文章。
(二)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布局谋篇时要注意的问题。
1.结合你的写作经历,说说写文章时在篇章方面出现的问题。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思路要清晰》欧丽萍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1人教版语文七上同步作文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把要求记在心写作文,思路要清晰,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要注意思路的开展,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思路的开展”具体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假如写一篇题为“我的爸爸二三事”的作文,你会选择怎样的两三件事?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你如何安排这些事情的先后次序?2.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3.以“对的一次访问”为题,写一篇作文。
把感觉召唤醒一、解读要求,确定对象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组课文中与老师有关的两篇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内容:《纪念白求恩》纪念白求恩同志的各种精神品格。
《植树的牧羊人》写了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
本单元的作文要求思路要清晰,我们可以按以下的方式去完成:1.对写作的文章要有一个整体构思,选取好材料。
2.确定好写作顺序。
3.列个提纲。
在你的同桌中,一定有几位印象深刻的。
请你好好回忆一下,请你理清思路,完成下面的内容。
1.写作顺序写作提纲:2.写作顺序写作提纲:3.写作顺序写作提纲:其中你最想写的是二、学习写法,精选素材。
2(一)对写作的内容先要有个整体构思。
拿到作文题目,可能许多想法、材料一下子都涌上心头。
首先要像清楚你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紧紧围绕中心。
选取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舍弃不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同时纳入文中的材料,也不是同等重要的。
浓墨重彩地描写与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材料,那些最有个性最为动人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点”,其余的则可以一笔带过,做到点面结合。
哪些要重点写,哪些略写,心中要有数。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理成现在的样子的。
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
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思路要清晰精品说课稿一等奖

思路要清晰说课稿一等奖第 3 篇一、教学目标:《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1、了解一般文章思路清晰的行文顺序,能列出文章的结构。
2、学会根据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详略,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写作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提升写作水平。
二、教学课时: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一)以建房类比,引出“思路清晰”的话题。
1、投影画面:蔚蓝的大海边,一栋美丽的房子。
(1)看画面,师:诗人海子曾经描述了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梦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今天老师也想建造这样一栋美丽的房子,谁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建成?学生七嘴八舌出谋划策,然后得出结论:根据房子设计图纸;准备沙子、砖、水泥、钢筋等原材料;再根据图纸,打地基,建框架,垒砖墙等,一步一步按照顺序完成。
(2)师:其实,写出一篇好文章和建造一座美丽的房子,过程是一样的,你要保证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更要“言之有序”,就像盖房子,不管你想像的房子多么漂亮,选的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的不好,也建不成美丽的大房子。
2、这次的作文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做到言之有序,让思路清晰”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最好的写作理念从来都不是去教写作,而是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写作激情。
呈现漂亮的图片以视觉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既激活了课堂又类比引出写“一篇好作文”等同于建房子的道理,让学生明白“言之有序”的重要性。
)(二)用心感悟,让“思路清晰”不再模糊。
1、关于“思路”和“思路清晰”。
(1)投影:“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叶圣陶”①以叶圣陶的这句话告诫学生,写作要遵照一定的行文思路,要言之有序。
②所谓“思路”就是作者思考的路径,行文要沿着一条线走,然后到想要表达的主旨中去。
③所谓“思路清晰”,就是要在谋篇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主要在说什么。
(2)写一件事要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写几件事,要有一条主线贯串全文,要确定好事件的先后和详略。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优质版教案

课题习作例文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写说明性文章的兴趣,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语言运用:在习作例文中体会如何写好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模仿。
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审美创造: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内容:《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表述严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
《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
例文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关注策略指导:教学过程中,习作例文应根据单元习作的需要灵活使用,既可以出现在单元习作之前,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也可以在习作后,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例文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法上。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作文教学设计--第2单元《说明的顺序》(附例文)

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
八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说明文,对说明文文体知识已有掌握。
在此基础上进行“说明的顺序”的写作训练很有针对性,利于学生读写结合。
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掌握了说明文的一些基本说明方法,也能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学习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一内容的难度不大。
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注意让学生把握顺序,认知事物,探究规律。
●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条理清楚、顺序合理地写一篇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能顺序合理地写说明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一位去北京参加了夏令营的同学,一回到班上,就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介绍他参观故宫的情景。
说了东路、西路、外东路、外西路怎么拐弯怎么走,以及路上的一些建筑……说了许多,越说越乱,急得出汗,同学们还是不明白故宫是什么样子。
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有掌握好说明顺序。
)由此可见,写作说明文,不但要有明确的中心,而且要有适合文章表达的结构层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去写,这样才能让人有所知。
二、明确顺序说明文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目的都在于让人获得知识。
如何才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呢?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合理的说明顺序,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并且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
说明文的写作顺序,一般有以下三种:①时间顺序时间顺序就是以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
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说明的内容与事物的发展过程相一致,显得清晰自然。
②空间顺序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的各个构成部分来进行说明的顺序。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构造,而构造总有各个组成部分。
每个组成部分都在一定的方位上占据一定的空间。
说明事物的时候,依据构成部分的顺序来写,或者从外到里,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前到后……这就是空间顺序,也叫方位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理清楚》写作指导教学设计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刘彦卿教学目标1、通过提供典型示例,让学生了解一般文章的结构及写作顺序,体验设计提纲的作用2、通过写作实践了解使文章条理清楚基本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教学难点:了解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一段文字说的条理更清楚?(乙段)为什么?(这段文字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首先、其次、第三、最后)。
好!同学们真聪明,看得真仔细。
那就带上你的聪明与智慧一起开启《条理清楚》的写作之旅吧。
附:两段文字(屏显)【甲】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吗?其实很简单。
必须注意写话的格式。
在一段话的第一句开头,必须空出两格。
关注这段话中的句子。
要保证每一句话都写得规范。
要使用好标点符号。
写完后要多读几遍,好好检查一番。
【乙】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孩子们,你们知道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吗?其实很简单。
首先,必须注意写话的格式。
在一段话的第一句开头,必须空出两格。
其次,要关注这段话中的句子。
要保证每一句话都写得规范。
第三,要使用好标点符号。
最后,写完后要多读几遍,好好检查一番。
二、知识讲授(一)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在本单元我们学了几篇说明事物的文章,有的按逻辑顺序来写,有的按时间顺序来写。
像《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看云识天气》就是一篇条理清楚的好文章,我们回顾一下它的主要层次。
例:《看云识天气》(屏显)【全文中心】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⑴总写:云是天气的招牌。
(略写)⑵分写:云和天气的关系。
(详写)1.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①晴天的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②阴雨天的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2.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按照云的不同光彩,把云分成四种:晕、华、虹、霞。
⑶总写: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略写)【全文结构】总——分——总【写作顺序】逻辑顺序小结: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要使文章条理清楚,首先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
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据此取舍材料。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
才能让读者明白文章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什么。
如果不事先想好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写到哪,写出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的。
对写作内容的整体构思可分五个步骤: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二)拟写提纲的方法同学们,对于写作内容只在大脑中有了整体构思,有了写作顺序还不够,写文章就像建造房屋一样还要设计出蓝图,也就是预先设计“写作提纲”,如何拟写提纲呢?拟写提纲有什么好处呢?1、拟写提纲的方法:①设计好整体结构。
②安排好详写略写。
③确定好写作顺序。
④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2、拟写提纲的好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3、反馈练习阅读有关“保护鸟类”的实例,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实例为中心组织材料,拟写提纲。
——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保护鸟类,保护我们心中的美。
”“草长莺飞的季节,不要让鸟儿的叫声成为回忆。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鸟类本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大概可分为:凌波仙子——游禽,湿地之神——涉禽,空中雄鹰——猛禽,攀援冠军——攀禽,竞走健将——陆禽,无冕歌王——鸣禽——如今,这个庞大的家族渐渐开始衰败了,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了,以往常见的鸟儿也变得少见了。
——因为近年来,人们开始滥杀鸟类,肆意捕捉鸟类,还把一些色彩艳丽的鸟类贩卖给其他人,以此来赚钱。
还有一点,那就是,天上的鸟越来越少,餐桌上的鸟越来越多,可怜的人们啊!觉醒吧!——假如没有了鸟类,抬头仰望天空时只会看到蔚蓝的天空与四处游荡的白云相依相伴;在工作之余,将再也无法听到悦耳清脆的鸟鸣声,人类将听不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整个田野、山林将成为害虫的天地。
想想,如果没有了鸟类,农田将成为害虫的天地,农作物就将成为害虫的食物。
而没有了粮食,人类岂不是要闹饥荒?一年接一年的大饥荒,人类怎能生存!所以说,鸟是人类的朋友,每一只鸟都是一只快乐的小精灵,保护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啊!——“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 / 在她大学毕业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 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 / 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如果人人都像她一样爱鸟、护鸟,鸟类家族还会再庞大起来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鸟类,让鸟类永远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写作提纲示例(屏显)保护鸟类①列举护鸟的公益广告。
(开篇点题)②陈述鸟的分类及生存现状。
③分析造成鸟类减少的原因及失去鸟类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④以护鸟女孩为例,发出爱鸟的呼吁。
三、知识小结我们来归纳一下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
(屏幕显示)1、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
2、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
3、列出写作提纲。
四、写作点拨写记叙文也一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
下面我们就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例分析一下,怎样布局谋篇才会使自己的文章条理清楚。
(一)品文题,理思路(板书)1、找题眼从题目看文章应用第一人称叙述,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写作内容为“回家晚的原因或结果”。
2、明中心文章的重点是要讲述回家晚的原因,交代清楚这件事的意义。
3、选材料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最能触动自己的事情来写。
(二)悟技法,巧运用1、定顺序要做到行文条理清楚可采用顺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依次写清回家晚的原因,回家后的情景,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采用倒叙,先写“回家最晚”的后果,再交代回家晚的原因。
(板书)2、确详略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略写。
五、教师下水作文同学们在我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回家晚的时候,因为这一次有我的学生陪伴,觉得印象特深,感觉无比欣慰,我也写了一篇《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下水文赏析我回家最晚的一天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刘彦卿一看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天已经完全黑了。
走在楼道里,都要打开门灯。
想到和我一起加班的孩子们,内心掠过一丝惬意,全身涌动着一股暖流。
又是星期五,放学后,为了下周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我决定今天把教室书柜里的东西整理一下。
我把袖子一挽,先把学生捐的书一摞摞搬出来。
值日生李航在旁边,我便让她帮我给这些书写上编号,这个机灵利落的女孩一口答应了,脸上露出让人看着开心的笑容。
我也不闲着,把书柜下的稿纸、试卷都拿出来了。
正巧王宇、李欣悦、赵清淼等几个孩子还没离开教室,我们立刻把课桌对在一起。
我把他们分成两组,开始分语文和数学试卷。
这些孩子也不在乎外面的天正在慢慢变黑,而是热火朝天地帮我分着试卷。
夜暮四合,教室里越来越暗。
这些孩子没有一个说着急回家的。
他们只是小声嚷嚷着:“天这么黑,卷头上的班级、姓名都看不清了。
”我才想起开灯,因为是周末,教室里停止供电了。
这怎么办呢?我想了想,立刻把手机上的手电筒打开,把手机立在桌上,给他们照明。
他们立刻开心了,有条不紊地分着试卷。
语文试卷终于分完了,我让这些女孩子赶紧回家,我嘱咐她们路上注意安全,到家后给我回个电话。
孙正依旧逗留在我身边,我便让他帮着李航一起给书写编号,我负责把书按编号摆放好。
我们迅速而开心地忙碌着,微弱的灯光下我发现孩子们鼻尖上都冒汗了,这几个小家伙干得真起劲。
不多久,数学试卷也分好了。
看看窗外,天已经完全从灰色变成了黑色,已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了。
我带着干到最后的几个学生一起回家,我真有得胜将军归来的感觉。
我负责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在一次次“老师再见!”的告别声中,我感受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与满足……终于到家了,我看看时间,已经七点了。
虽然身体感觉有些劳累,但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欣慰。
有这样一群热心又可爱的孩子陪伴,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呢?(点评:这篇文章先交代了“我”回家晚的感受,又详细叙述了周末放学后我和几个学生为整理教室里的书橱而晚回家的经过。
层次清楚,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忱,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之情。
)六、写作实践同学们请回想一下在你的记忆中回家最晚,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天,然后口头讲述一下“回家最晚的一天”的情况。
提示:大家可从回家晚的原因是什么?回家后的情景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几个方面来讲。
1、下面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让几位同学口头叙述。
2、根据讲述列出提纲,我当堂选取两篇点评,鼓励为主,指出不足。
七、布置作业课下根据所列提纲完成作文。
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一)品文题,理思路(二)悟技法,巧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