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5篇

合集下载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

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5篇)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篇1)《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而学文。

《弟子规》只有一千多字,却在现在这样受欢迎,值得这么多人去刻苦学习;《弟子规》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作者李毓秀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是一个小人物,只是一个小秀才,他主要的活动就是教书,但他终生研究《大学》、《中庸》,他创办了一个学校,叫“敦复斋”,当时非常受欢迎,被人们尊称为“李夫子”。

因为他经常和孩子接触,所以写成了一部书,叫《训蒙文》,后来又经过贾有仁的修订,才流传至今。

一部并不古老,作者和修订者又不是鼎鼎大名的书,却引起这么大的影响,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的主题也是中国的道理,中国的规范,主要就是说明:仁、孝、悌、爱。

它三字一句,既押韵,又精湛。

众所周知,一个社会的人民群众,如果行为规范好,这个社会就会非常和谐,而要保持社会的和谐,就要学好行为规范,每个人都要从小教育,而《弟子规》中最有概括力的就是这几句话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现在的独生儿女的教育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而有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就懂得的感恩父母,这是因为《弟子规》能告诉我们孩子们应该做的事情、懂得事情,告诉我们应该在:言行、习惯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种习惯就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现在就应该背《弟子规》、学习《弟子规》,每天背四到八句并不是什么难事,到周末在把前几天背的复习一遍,这也就是古人说的: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吧!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我们一起:学弟子规,做文明人!读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篇2)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

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

《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

弟子规感想心得体会800字精选9篇

弟子规感想心得体会800字精选9篇

弟子规感想心得体会800字精选9篇相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接触过不少的感言,当我们面临一些重要的时刻时,都会去发表关于当下那个时候的一些心情感悟。

感言有利于更好地去释放我们的情绪。

在写感言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栏目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弟子规感想心得体会,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弟子规感想心得体会篇1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规》的书,熟读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原来自己觉得只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就行,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做人要有这么多的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如何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

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而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

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其他人的长短,这样是不道德的。

人要宽容大方,诚实可信,远离私心杂念,力求心胸宽广,这样才会健康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又一次让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高中弟子规读书心得五篇

高中弟子规读书心得五篇

高中弟子规读书心得五篇《弟子规》被称为我国的国学经典,是我国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启蒙课本,以很多深刻的道理启蒙孩子的成长。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弟子规读书心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中弟子规读书心得1最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一本国学教材的书,也是儿童启蒙的经典读物。

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它的意思是: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的事,那时,我还小,是家里的“小霸王”。

只要家里一开钣,我就健步如飞地奔到座位上,一坐了下去,就开始自顾自地吃起来,还没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坐下吃饭时,我已经将菜盘给搅得一片狼藉,只剩下一些残羹了。

想到这,我真为以前的不懂事而感到羞愧。

自从学了《弟子规》后,我懂得了应该如何尊敬长辈,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之后,每当吃饭时,我总会先把年迈的爷爷、奶奶给搀扶到座位上,等全家人都到齐了,我才开始动筷吃饭。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我还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如父母吩咐你的事,你不能拖延;你出门前,要和父母打一声招呼,回来时要面见父母,让他们知道你的习惯,这些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都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学习《弟子规》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我会好好学习其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来鞭策自己,无论从思想上、品德上、学习上都要努力做得更好。

高中弟子规读书心得2《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

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

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虚心向他学习,在和众人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让我印象最深的。

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五篇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五篇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五篇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范文800字左右五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篇一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直没有接触到《弟子规》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三字经》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很惭愧。

今年暑期,有幸跟随《百家讲坛》聆听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的内容,感觉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

按照中国的传统,百事孝为先,《弟子规》因此也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

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

对亲人至孝,为国尽忠,也是“仁义礼”的表现。

应该有怎样的骨肉情、兄弟情?如何做到长幼有序?应该如何看待钱财?在“出则悌”这一章里给出了的答案,这应该就是儒家遵循的“礼”了,有“礼”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起居休息时应该怎么样?饮食时应该怎么样?穿衣戴帽时应该做到什么?走路时的步伐体态是如何的?碰到人时如何?独处时如何?借人东西时如何?“谨”这一章规定了言行举止的准则。

我认为是“礼”的又一个延伸,将它的内涵扩大,应该还有“慎独”的意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

“信”应该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弟子规中讲述比较深刻的一部分。

承上部分的“出则悌”、“谨”,启下部分的“泛爱众”。

“信”更应该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弟子规心得体会八百字(精选10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八百字(精选10篇)

弟子规心得体会八百字(精选10篇)弟子规心得体会八百字篇1“德行是不可分割的:是则是,非则非,一点都不能含糊。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做人。

而做人要从孝悌来入门——古人深知这样的道理,于是他们传承给我们一些最宝贵的做人经验,而这些都记录在《弟子规》里。

《弟子规》这本书出自于孔子的笔下。

这本书主要是围绕着“孝心,孝言,孝行”而创作的一本古诗词。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

让我先来说说“孝心”吧!孝就是孝敬的意思,心就是我们的爱心,而孝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有一颗孝敬尊重长辈的心。

我们时时刻刻要考虑到父母和长辈地感受,想着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愉快而迅速地完成我们需要做得事。

“孝言”是说:我们在对长辈、父母、同学、朋友说话时一定要文明用语,这样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认为每天对爸爸妈妈说的四句话是每位同学必须具备的:1. 早上起来对爸爸妈妈说声:“早上好”2. 到了学校对爸爸妈妈说声:“再见”3. 回到了家对爸爸妈妈说声:“我回来了”4. 睡觉前对爸爸妈妈说声:“晚安”如果你做到了并且对爸爸妈妈说了,这样的话爸爸妈妈就会认为你已经长大了,而且会很开心。

希望大家可以说好这四句话,让文明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开始传播吧! 除了“孝心,孝言”还有“孝行”;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孝敬老人,爱护比我们年龄小的弟弟妹妹们。

在长辈们累的时候,我们可以为他们捶捶背,或是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弟弟妹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帮助他们。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对“孝心,孝言”“孝行”地理解。

孝是无所不适的,社会不能没有孝,生活中更不能没有孝。

凡事孝为先,没有孝就什么都做不好。

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分一秒做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弟子规心得体会八百字篇2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灵魂说话。

”我从《弟子规》中感受到了圣人的谆谆教诲,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典籍。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5篇)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选篇1《弟子规》是一本教育我们立身、做人、处世、学习的道德规范的书。

《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习惯、对我们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当我读到这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另外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内容,而东翻西阅,必须定下心来,按部就班地读完。

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原来是这意思。

以前我在学校图书室办了借书证,借了一本书,结果双休日吵着要妈妈带我去放风筝,妈妈只好答应了我。

放完风筝回到家,刚好表姐来我家,又和表姐美美地玩了一天。

等表姐走了,才想起了借的书周一要还,囫囵吞枣地胡乱翻看完了。

周一早晨该我汇报课外阅读时,我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好不容易熬过了3分钟。

那3分钟,我没看到同学以前羡慕的表情,没听到以前热烈的掌声,我难受极了。

不知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老师摸了下我的头,什么也没说,但我懂其中传递的语言。

自从学习《弟子规》后,我明白了“读书时要有规范,读一本书,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定要有计划,计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

”《弟子规》中的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理解,更好地体会。

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5篇

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5篇

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5篇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

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弟弟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帮弟弟,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二我今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弟子规读书心得800字(精选5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800字(精选5篇)

弟子规读书心得800字(精选5篇)弟子规读书心得800字【篇1】《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

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

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

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

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

就好比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

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

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

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

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

可是,我们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

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5篇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一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

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

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弟弟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弟弟,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帮弟弟,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

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啊!我终于知道了老师叫我们读《弟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二我今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

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

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

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

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

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诽谤别人,不强人所难等等。

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三在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

要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讲信用。

以前妈妈说我做错事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耐烦,现在我知了这样是不对的。

在暑假里我帮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书桌。

弟子规使我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在书中的解释是说:“借了别人的东西,应当及时归还。

如果别人向你借东西,有的话就痛快的借给别人,不要小气。

”我想起有一次我的水性笔没墨了,问同桌借。

她却说:“不借!这是妈妈买给我的,可好写了,我怕你会弄坏的!”我很生气,一节课都没有理她。

在我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帮我买了一支有喜羊羊和美羊羊彩色图案的水性笔,我可喜欢了,于是心想:“要是同桌来借笔,我坚决不借!哼!谁叫她先前不借给我!”机会来了,下午第一节写字课,我拿出笔来,故意慢慢地写,想象着同桌会怎样来借笔。

可左等右等等不到,却感觉身后有人拿尺子戳我。

回头一看,原来是郭全。

他用哀求的眼神对我说:“我笔没墨了,借你的一支。

”我本来不想借的,可他又不是同桌,好像应该借。

但我这只水性笔那么漂亮,万一他弄坏怎么办?这可是我求了妈妈好久才买的呀。

本来是要向同桌炫耀的,现在却要借给其他人。

借还是不借呢?犹豫中,同桌却说话了:“他不会借的,要是我,我也不借!”我这时才发现同桌说的话有点对,一支新的笔,谁不爱?还真有点不想借。

可是,如果不借给他,不就像我昨天没借到笔那样难受了吗?哼!我才不像你这么小气呢!想着,我赶紧把笔递给郭全,还叮嘱他:“要小心用啊。

”他点点头,充满感激的说:“谢谢你!”从此,不管谁问我借东西,我都会借,因为我体会到了借不到东西时难受的心情。

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问别人借东西时,如果别人不借,不要埋怨他们,或许他们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问我们借东西时,我们有的就一定大方借给他,否则别人会很难过的,可能下次我们再问别人东西别人就不借给我们了。

如果没有也明白告诉他,好让他再问别人借。

就像老师说的:“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四今年暑假,爷爷要我学习《弟子规》。

他说这本手册主要讲述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

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许多大人夸奖的好孩子,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吧。

我每天认真阅读《弟子规》,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还存在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可是我呢?房间里乱七八糟,床上一个文具盒,地上一支钢笔,三年级的书和四年级的书被胡乱地堆在一起。

墙壁也成了一幅五花八门的“展览图”,这边画个小白兔,那边画只大老虎。

我的书案成了我的“调色板”和“算术验算纸”,尽是五颜六色的圈圈和横七竖八的算术式。

还有,奶奶经常叫我整理房间,而我却我行我素。

比如练毛笔字,我有时忘记盖上墨盒,奶奶说一走进我的房间,就会闻到一股墨汁“香味”。

她还从洗衣机里捞出过一件“黑衣”。

咦?我怎么会有黑衣服呢?原来是我不小心把毛笔扔到洗衣机里去了。

唉,真是粗心大意。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简直比登天还难。

在看书时,如果有同学叫我去玩,我就会一蹦三尺高,把书往身后匆匆一扔就溜出去了。

一本新书在我手上用不了几天就会变成“烂渣书”,你看,四年级的数学书被我折腾得“粉身碎骨”,语文书也成了“书a耙”,可我从来不去理会它们。

现在想来,我的好好整理一下,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唉,说到这一点,我很惭愧。

我只要一生气,往往会大发雷霆,任凭谁怎么开导,我都不理睬。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下棋,只要爸爸的棋子比我的多,我就嘀咕着不想再下。

不管爸爸怎么说,我就是不下。

最后,当然免不了让爸爸举起“手雷”向我挥来。

虽然我不敢再顶撞,但是我还是坚持不肯下。

我主要是害怕失败。

我现在知道了,这种陛格不好,需要慢慢改掉。

读完《弟子规》,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缺点,也找到了改正缺点的信心,因为“圣与贤,可驯致”!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五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规的内容。

第一句话就点明了弟子规是圣人们对我们的教导。

后面十八个字把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规本身就讲的是做弟子,做学生,做儿女的规矩,于是我们便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读弟子规。

初读弟子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等读了五、六遍,六、七遍以后,才琢磨出点意思来,我反复读,感受越来越深,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和大众相处时要相互爱护,并且亲近有德行的人,多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好好的学习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了。

整篇*都在讲应该怎么做儿女,应该怎么做学生,应该怎么做人。

我在读弟子规,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

于是,我们一起读弟子规,理解弟子规,交流心得。

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叫养生小专家。

里面说修身养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写毛笔字。

因为我也写毛笔字,所以我也深有体会,你在不静心的情况下是写不好字的,但是你沉下心来写一会儿,心就会静下来。

正如余力学文一段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说的一样,你不好好写字,心静不下来,沉不住气,在心理上就会得疾病了。

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

在弟子规里,在家要孝顺父母,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在世上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强人所难等,这些是我得到的启发。

读完弟子规,理解完弟子规后,我发现我有些地方做得好,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好的地方我会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不好的我会改正并做到更好!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5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