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羊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于疟原虫侵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非洲、南亚和中东地区。
该疾病对羊的生产性能和羊群的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了解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特点羊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由伊氏囊体疟原虫引起,是一种由于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注射、吸血虫和稀尿间接传播的虫草体侵染引起。
虫体主要寄生在羊的红细胞内,使得感染的羊出现贫血、发热和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且在夜间多昼伏、黄昏以后和阴雨天气更为活跃。
临床症状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贫血、发热、体重减轻、关节痛、流感样症状和腹泻等。
在感染初期,羊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症状,随着病情的恶化,贫血逐渐加重,羊出现呼吸急促、心慌、肢体发紫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感染的羊甚至会死亡。
诊断方法针对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一般可以通过症状、疫情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
在疫情盛行地区出现上述临床症状的羊,应该高度怀疑为羊附红细胞体病。
可以通过血涂片镜检、抗原和抗体检测、PCR技术等实验室检查方法来明确病因。
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羊附红细胞体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来预防该疾病的传播。
可以选择在疫情盛行地区对羊进行定期的预防性驱虫和疫苗接种,提高羊的抵抗力。
需要对感染性羊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可以采用驱虫药、抗疟疾药物、抗生素和输液治疗等方法来对羊进行治疗,争取他们的康复。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羊群健康的疾病,需要引起养殖户和兽医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的预防性驱虫和疫苗接种、严格的隔离治疗以及规范的用药,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保障羊的生产性能和羊群的健康状况。
羊血虫病怎么治疗?治疗方案

羊血虫病怎么治疗?治疗方案近年来,在羊的养殖过程中,羊群不断发生血虫病,血虫病又称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亚急型但非接触性传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栖息在红细胞表面和血浆引起的一种以贫血、水肿、异食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本病一般是条件性致病。
在羊瘦弱,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易暴发。
一、羊血虫病的症状1、临床症状发病羊初期1-2天发生高热40℃-41℃,但此时外表症状一般不明显,食欲也无大变化。
2天以后发生颌下水肿,体温降至正常,食欲尚可,几天后羊只出现异食、吃土、行动无力、掉队等现象。
外翻眼睑贫血,如救治不及时多死亡。
2、剖检变化病死羊只脾脏肿大,血液稀薄如水,腹内多组织器官呈贫血状。
二、羊血虫病诊断由于该虫产卵较少,在感染轻的情况下,从粪便中不易发现虫卵,死后可根据寄生数量及病理变化来确诊,在粪检时可采用粪便沉淀孵化法,根据粪中孵出的毛蚴进行生前诊断。
三、羊血虫病的治疗治疗方案1:以发病羊体重50千克为例:颌下水肿羊只,用碘酊消毒水肿部位,用三棱针穿刺放水。
处方:10%葡萄糖500毫升、原虫净(主要成分:黄色素、咪唑苯眯,规格5毫升:25毫克)3支混合1次静脉注入。
牲血宝10毫升(主要成分:右糖酐铁、硒)颈部肌肉注射。
中药:当归2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40克、苍术20克、泽泻20克、神曲30克。
(以补血补气,健脾健胃,为治疗原则)水煎灌服,以上处方连用3天。
3天后多能康复。
10-25千克体重病羊一般不发生颌下水肿,主要以贫血,衰弱无力为主要症状。
此类羊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
处方(15千克羊10/5原虫净1支肌注、牲血宝5毫升肌注。
治疗方案2:a、硝硫氰胺剂量按千克体重4毫克,配成2-3%水悬液,颈静脉注射;b、吡喹酮剂量按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1次口服;c、敌百虫剂量绵羊按每千克体重70-100毫克,山羊按每千克体重50-70毫克,灌服;d、六氯对二甲苯剂量按每千克体重200-300毫克,灌服。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羊附红细胞体病,又称为厄立特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在牛、羊等反刍动物身上。
这种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因此对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羊附红细胞体病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流行病学二、临床症状1. 没精打采感染羊附红细胞体病后的养殖动物会出现没有精神、精神萎靡的症状,不愿意活动,表现出一种晕乎乎的状态。
2. 食欲不振感染该病的养殖动物在患病时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不愿意吃食物,导致体重减轻。
3. 贫血患病的养殖动物会因为寄生虫在体内大量繁殖而导致贫血,出现贫血的症状,如口脂等粘膜出现苍白。
4. 发热在感染该病后,养殖动物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升高。
5. 异常行为患病的养殖动物会出现异常行为,如头晕目眩,走路摇摆不稳,表现出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
以上就是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需要引起兽医、饲养员等相关人员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诊断对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目前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多种手段来确定。
在羊群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血液检查,观察寄生虫在红细胞内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从而确定是否患有羊附红细胞体病。
对于已确诊的患病的羊群,还需要进行相关的疾病监测,确认是否具有传染性等特点,为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提供依据。
四、防治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饲养管理,保持饮水清洁、饲料新鲜,及时清理粪便等,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2. 合理用药需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氧化氟马林、多环芳烃等,通过饮水或注射等方式进行用药。
3. 病原学防控需要及时对疫区进行监测和排查,发现疫情后,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减少疫区的扩散。
4. 加强养殖环境卫生需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包括环境清洁、通风、消毒等,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表现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 养羊技术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表现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养羊技术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亚急性传染性但非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特征为羔羊贫血和体质虚弱。
虽然附红细胞体病在大多数绵羊生产国散发性发生,但这种轻度的、常常诊断不出来的疾病对于绵羊业的重要性较小。
只是由于羔羊生长发育不良和偶尔死亡,可引起一些经济损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表现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该病通常在温暖季节的容易发生,但冬季也能够发生。
该病主要呈现散发或者隐性经过,且具有较低的死亡率,但会严重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
如果存在能够引起应激的因素,如气候出现异常变化、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较差以及并发感染其他疾病等,都能够导致隐性感染的羊出现发病,或者加重病情,或者扩大传播。
任何年龄的羊都能够感染该病,通常是由于饲养过程中圈舍环境卫生较差、饲养密度过大、缺乏营养等,都能够引起急性发病。
特别是断奶后的羔羊最容易发生感染,且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要高于成年羊。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和隐性感染羊,通常经由吸血昆虫(如蚊、虱、蜱、疥螨等)以及小型啮齿动物进行传播,也能够经由没有严格消毒的针头以及手术器械进行传播,还能够经由胎盘进行垂直传播。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初期,病羊体温升高达到39 --40℃,精神萎靡,反刍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心跳、呼吸加快,停止嗳气,并伴有腹泻,排出稀薄粪便,混杂黏液或者血液,散发恶臭味,有时还会排出干小的粪球,附着血液,频繁排尿,排出淡黄色的透明尿液,往往呈俯卧状,拒绝走动,眼结膜发生水肿,存在针豆大小的出血斑点,有黄色的黏液性结痂存在于鼻孑L周围,颊部、口腔上下唇内侧、舌背面及两侧、齿龈、黏膜也存在大量的粟粒大小的出血斑点。
发病后期,病羊可视黏膜变得苍白或者发生黄染,贫血,明显发热,体质消瘦,容易嗜睡,皮下苍白,往往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病程一般持续7-30天。
主要病变是发生贫血和黄疸,皮肤存在紫色斑块,皮肤及可视黏膜发生黄染。
一例绵羊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

中所引起的~种传染病 , 其特征为贫血 、 黄瘟 、 高热 。 其病原是一种 寄生 于血浆和红细胞 的血液原 虫 , 属
立 克次 氏体 。
方解 白头翁味苦性寒 , 人 胃、 大肠经。既清热解毒凉 血止痢又对原虫抑制作用尤著, 具有极显著的抗附红 细 胞体 的功效 。 党 参 味甘 性平 , 归脾 、 肺经。 用于 治疗
2 I 临床 症 状
病 羊初 期 体 温升 高 4 1 c I = , 减食 或 不食 , 病 羊很 快
消瘦 , 多数病羊拉稀 , 可视黏膜苍 白、 黄染 , 尿 液呈深 黄色 , 后期体温正常或稍低 , 病羊精神沉郁 , 反刍停
止, 后肢无力 , 严 重 者 卧 地不 起 , 可视 黏 膜 呈 土黄 色 ,
病 例 报 告
一
例 绵 羊 附 红 细 胞 体 病 的 防 治
田荣芳 ( 河北省安新县水产畜牧局 0 7 1 6 0 0 )
实 热 阳虚是 因气 虚 , 气虚 常兼 血虚 。脾 胃乃 后 天 之本 , 水谷之海, 气 血生 化 之源 。补 气必 从脾 胃人 手 。
本 病是 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绵羊红细胞或血浆
1 滴0 . 9 q d A Z 理盐水稀释, 压上盖玻片 , 在高倍 ( 1 0 × 4 0 )
显 微 镜 暗 视野 下 可 见 多数 红 细 胞表 面附 有 2 6个 圆
白头翁 l 5 克, 党参观者 1 0 克, 炒 白术科 1 O克 , 茯苓 1 0 克, 炙甘草 l 0克 , 共为末 , 开水 冲调 , 候温灌 服。全群饲草与饲料 内混 0 . 0 5 %四环素 , 连用 3 天。 经采取 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 3 天后 l 1 只病
最 后 衰竭 死亡 。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王海明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年(卷),期】2022()10
【摘要】羊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会在羊群中快速传播,具有较强的致病率和致死率。
感染后羊会表现食欲消退、精神颓废、四
肢无力等症状,还有部分羊出现急性发热。
如果没有及时诊治,病羊可能会快速死亡。
基于此,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出发,对羊附红
细胞体病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供参考与借鉴。
【总页数】3页(P135-137)
【作者】王海明
【作者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畜牧兽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2.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3.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4.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5.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
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治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1252020.19·0 引言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是指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人畜都能发生疾病,虽然部分地区的畜牧行业中患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疾病几率较高,但该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人数比较少见。
附红细胞体病最早发现在20世纪20年代末,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在家兔养殖中发现附红体,且在牛、羊及家畜中发生该病的病原体,且逐渐在人群中也发现附红体病的存在。
而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养殖的羊较多,其常见的附红细胞体病多以羊附红细胞体病。
因此,针对羊附红细胞体病展开研究,需要积极展开研究,对羊附红细胞体病进行的诊治提供部分建议。
1 发病因素及临床症状通常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羊常会发生高热、贫血、尿黄、消瘦及呼吸困难等疾病特征[1]。
畜牧站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诊断措施,可判断其是否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诊断治疗,促使其可在通过1周左右疾病治疗后痊愈。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疾病临床症状,其在疾病初期常会发生精神不振的情况,且发生疾病感染的人体极易发生体温上升、精神萎靡的情况,并呈现出稽留热、呼吸急促的疾病典型症状。
而患有附红细胞体病的羊会发生走路摇晃、皮毛粗糙等症状,且羊体眼部的眼结膜极易呈现出一种潮红的情况,且疾病的发生进展会随着羊体的生长而逐渐增加。
此外,患有羊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羊体内,均会存在大量的寄生虫,其可作为临床初步判断之一。
通常羊附红细胞体病常呈现一种隐性感染的情况,其在多方诱发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极易发生该病。
羊附红细胞体病常见的诱因多为天气炎热潮湿、阴雨连绵等,部分养殖地区的饲养环境比较差,其喂养羊的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比较少,均会导致饲养的羊群发生羊附红细胞体病情况[2]。
2 诊断对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断,医生需要通过细菌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及解剖结果,合理判断其是否患附红细胞体病。
2.1 实验室检查对羊进行实验室检查中,需要通过无菌操作对病死羊的淋巴结、肝脏、肾脏、脾脏等进行合理的采样羊附红细胞体病诊治苗珍勤(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畜牧兽医站,淮安 223400)摘要:羊附红细胞体病作为一种威胁羊生长发育的重要疾病,其广泛存在于多个不同地区内,并对羊类养殖场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羊附红细胞体病(Babesiosis)是由原生动物附红细胞体(Babesia)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于牧区,严重影响了羊养殖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一、流行病学羊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病,常见于温暖潮湿的地区,如华南、华东、贵州、云南等。
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感染后在羊的红细胞内寄生,导致红细胞破裂,引起溶血性贫血。
此外,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和胎盘传播传播,通过感染种群的传播致病率很高。
二、临床症状1.急性期急性期症状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
患羊的粪便会变成淡黄色,呈膏状,质地较软且有泡沫。
另外,还可能出现黄疸、血尿、溶血性贫血等症状。
2.慢性期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在急性期后,病情进入慢性期,症状较为轻微,包括食欲下降、发育落后、腹部肿胀以及免疫力下降等。
三、诊断1.病理诊断通过检查听诊器可以发现肺部声音异常明显,并有较快的呼吸速度。
眼结膜也可能出现黄疸现象。
病变也可在血液和细胞上观察到。
深度溶血时,小便由浅黄色变为褐色,并出现血尿。
2.血液学检查通过血液学检查可发现红细胞数量、颜色和形状的改变以及血小板数量的减少。
在寄生性感染中,寄生虫体和核可以在血液中直接观察到,还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
四、防治措施1.合理养殖防止羊栖息在蜱虫密集的地区,注意养殖场所清洁,注意苍蝇和蚊虫的卫生防范。
2.药物治疗可根据临床症状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氢质子。
3.疫苗预防疫苗可用于预防羊附红细胞体病,自制或者购买市售疫苗。
总之,羊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羊养殖业的传染病,需要加强预防、诊治措施,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加快 , 血小板含量下降, 白细胞数量增加 。
5 诊 断 结果
根 据 临 床症 状 、 剖检 变 化 和 实验 室 检查 , 诊 断 为 附红 细 胞 体病 。
6 防治 6 . 1 消毒 与 杀 虫
病羊机体消瘦 , 被毛粗乱 , 体温升高 , 食欲减退 , 精神
沉郁 , 眼结 膜和 口腔黏 膜 苍 白 , 贫血 , 排 出浆 糊 状粪 便 , 两 后 肢 粘 有 大量 粪 便 , 胃部 听 诊瘤 胃蠕 动音 较 弱 , 腹胀 。大
1 发病 情 况
取病羊耳静脉血 , 制作血液涂片 , 血液涂片干燥后 ,
用姬姆萨染色 , 干燥后 , 置油镜暗视野下观察 , 发现 8 0 % 以上 的红 细 胞边 缘 不 整齐 、 变形 , 表 面及 血浆 中有 多种 形 态 粉红 色 或 紫红 色 的 闪光 虫体 。
4 - 3 血 常规 化 验
文 章编 号 : 1 0 0 4 — 5 0 9 0 ( 2 0 1 5 ) 1 0 一 - 0 0 4 4 — 0 2
绵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绵羊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
胞表面 、 血浆 、 骨 髓 中引 起 的一 种 血 液传 染 病 。绵 羊 感 染
细 胞 的边 缘 。
4 . 2 血 液 涂 片 检 查
观察 。可见绵羊附红体呈点状或新 月状 , 都位 于感染 红
。
一 ・ |
I
辫
南 寓 牲 兽鏖
2 0 1 5 年 ( 第 3 6 卷 ) 第 1 0 期
6 . 3 加 强 饲 养 管理
结肿 胀 , 切 面多汁 、 外 翻并有液体渗 出; 气管黏膜黄染有
胶胨 样 黏 液 ; 肺脏瘀血 , 表 面 有少 量 出血点 ; 肝 脏 肿大 , 呈 土 黄 色 或 黄棕 色 , 质地 脆 , 有灰 白坏 死 灶 ; 胆 囊 肿 大 呈 黄
绿色 , 胆汁呈黄褐色 , 胆 汁浓稠 ; 肾脏肿大成土黄色 ; 胃和 肠 管均黄染 ; 肠 系膜淋 巴结肿大 , 肠 面多汁有 出血点 , 肠
附红细胞体后 , 一般不 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 仅表现食 欲 下降 , 持续性腹泻 , 可视黏膜及 口唇黏膜苍 白和黄染 , 羔
羊机体消瘦 , 生长发育缓慢 ; 急性病例临床症状典型 , 严 重 病 例 出现 溶 血 性 贫 血 及 死 亡 , 给 养 殖 场 户 造 成 较 大 的 经 济 损失 。
血 常 规 化验 见 红 细胞 数 量减 少 , 血 红蛋 白量 降低 , 血
2 0 1 4 年8 月初 , 龙安区马投涧镇刘葛涧村一养羊场 ,
饲养 的一批 6 0 6 只绵 羊 中 陆续 出 现病 羊 , 对 症 治 疗 效 果 不佳 , 该群发病 3 5 只, 发病率 3 7 %, 死亡率 2 1 %。后 经 实 验室 检 验 确诊 为 附红 细 胞 体感 染 , 用药后 , 截至 8 月 中旬 病 情 得 到 控制 。 2 临床 症 状
6 . 2 药 物 治 疗
病 羔 用 多 西 环 素按 5 m g / k g 体 质 量 肌 肉 注射 , 1 次/ d , 连用 3 ~ 5 d ; 病隋 严 重者 , 1 0 %葡萄糖 1 0 0 , 一 3 0 0 m l , V c 1 0 m l ,
皮肤及可视黏膜苍 白, 并轻度黄染 , 削剥皮张时血管
内 流 出稀 薄 血 液 , 血凝 延 迟 , 皮 肤 和黏 膜 黄 染 , 皮 下 脂 肪 及 心 冠 脂 肪 黄染 成胶 胨 样 , 全 身肌 肉颜 色变 淡 黄染 ; 淋巴
安乃近 5 m l , 青霉素4 0 万~ 8 0 万I u , 一次静脉滴注 , 1 次/ d ,
连用 3 ~ 5 d ; 若 高烧 不 退 者 , 用柴胡注射液 1 0 ~ 2 0 m l 或 氨 基 比林 5 ~ 1 0 m l 肌 肉注射 , 1 ~ 2 次/ d , 连用 2 ~ 3 d , 同时 应对 病 羊 肌 肉注 射 V 等药物 , 对全群 所有羔羊 , 每 天 用 盐 酸 四 环 素粉 或 土 霉 素 粉 按 5 0 m g / k g 体质量 , 分2 次饮 水 , 连 用5 d , 进 行 预 防 和治 疗 。
黏膜 充血 。
4 实 验 室检 验
加强饲养管理 , 饮水要清洁无 污染 , 消除应激因素 ,
同 时在 精 料 中加 入硫 酸亚 铁 O . 5 g / k g , V s 1 0 m g / k g , 以促 进
根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 进行 了血液压 片和血液
涂 片检 查 。
4 . 1 血 液 压 片 检 查
造血。半月后 , 病羊食欲增加 , 精神状态 良好 。
7 治疗 体 会
绵羊附红细胞体病是以持续 高热 , 皮肤发红 , 贫血 、 黄疸为特征的一种人 畜共患 的传染病 , 确诊是治疗和 防
治 的关 键 。
取 病 羊耳 静 脉 血 , 按 常规 制作 血 液 压 片 , 置 显 微镜 下
部 分 病 羊 临死 前 四肢 抽 搐 或 戈 U 地, 有 的 角 弓反 张 , 呻吟 , 有腹痛表现。
3 剖检 变 化
羊 圈及 运 动场 所 , 用2 %的火 碱 溶 液 或强 力 消 毒灵 进 行 喷雾消毒 , 以杀灭各种病原 , 预 防 继 发 感 染 或 混 合 感 染 。对 羊舍 及 周 围环 境 , 喷洒 l %的敌 百 虫 , 1 次/ d , 连 用 5 d , 以杀 灭 蚊 、 蝇、 蜱、 跳蚤 等 吸血 昆 虫 , 消 灭 传媒 。
2 0 1 5 年 ( 第 3 6 卷 ) 第 1 0 期
南 需 牲 善压
绵 羊 感 染 附 细 胞 体 病 的 诊 断 与 防 诌
牛 永华
( 安 阳市龙安区畜牧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 安阳 4 5 5 0 0 0 )
中图分 类号 : ¥ 8 5 8 . 2 6
文献 标识 码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