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南省烟草公司成功举办职业烟农培训班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5.12•【字号】昆政发〔2020〕18号•【施行日期】2020.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烟叶税正文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支持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19〕22号)精神,现就促进全市烟草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目标2020年,全市指导性计划种植烤烟面积50万亩,指令性计划收购烟叶135万担,实现烟草工商税收268亿元。
再通过3—4年的努力,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和烟叶收购总量,力争实现年卷烟销量达36万箱,年度烟草工商税收力争达300亿元,实现烟草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烟草农工商融合联动高质量发展良好局面,烟草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打造3项工程,做精烤烟生产(一)优化生产布局,打造中式卷烟高端特色优质核心原料基地。
将烤烟种植规划纳入市、县两级农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与粮食、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等相衔接,保障基本烟区和优质烟田相对稳固。
依托“2260”优质烟叶工程,持续加大对“昆明红大”高端核心烟区建设和扶持力度,建设石林县、宜良县全国中式卷烟清香型优质原料样板区;立足区域优势和生态类型,支持寻甸县、禄劝县、嵩明县、富民县、晋宁区、安宁市、盘龙区、阳宗海管委会传统烟区提升品质、塑造特质,建设符合卷烟工业品牌导向需求的特色优质烟区。
将昆明烟区打造成中式卷烟高端特色优质核心原料基地,满足云南中烟高端、特色、优质烟叶原料需求。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烟草专卖局,红云红河集团;配合单位:各种烟县(市)区人民政府,阳宗海管委会)(二)改进生产技术,打造绿色生态特色优质烟叶。
烟草行业部署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推动烟叶生产机械化转型

烟草行业部署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推动烟叶生产机械化转型摘要:中国烟草总公司日前发布了《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以此为切入点,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为发展目标,加速我国重要领域的农机设备的研制和推广,提高我国烟草产业的机械化程度,推进我国烟草产业向全过程现代化发展,进而为我国的烟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烟草行业;农机农艺;烟叶生产;机械化引言:“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实行机械化。
”近几年,由于种植烟草人工成本的不断提高,烟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调整,而整体提高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则逐渐成为了进一步巩固烟叶工业“稳”发展的基础。
2021年12月,张建民局长在全国烟草工作大会上提出,“要以农机化、精耕细作为切入点,推动烟草生产向高效、省力的方向发展”,其思路清晰,重在执行。
在《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指导下,我国烟叶主产区正在向“精准化”、“机械化”、“示范化”、“工程化”发展。
并在其推动下,以“全过程”、“全局性”、“整体性”、“工程性”为主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一、农艺标准再造带动作业机械化——构建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近十多年来,我国烟叶产业的机械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广大烟农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再加上,在中国,烟草的种植范围非常广泛,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农事操作比较复杂,农艺标准也比较多,因此,迫切需要以机械化为核心,对烟草的发展进行农艺技术集成、作业场景重构、区域标准统一,为烟草的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应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的重构进程,制定出科学合理、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适宜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规范,努力解决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脱节,推进农业生产向农业生产转型,推进农艺生产和农机生产的深度融合。
推动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发展,各个烟叶产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宜机化烟草农业标准体系,用农艺标准化来引领作业机械化,从而提高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的水平。
2023年参加农业培训心得体会

2023年参加农业培训心得体会2023年参加农业培训心得体会17月23日下午,我参加了由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应恒院长来市农委所作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与江苏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专题讲座,周院长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与内涵”、“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与趋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基础及战略重点”、“现代农业发展的误区与路径选择”和“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工程”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具体而深刻的解读,现就此次讲座谈个人四点不成熟体会: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只有壮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发展农业最大的瓶颈是土地。
要加快农村土地集中流转,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外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要牢固的树立以下几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二是市场经济意识,三是创新意识,四是品牌意识,五是有机食品意识。
二、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导。
要抓住昆山决胜现代化的契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真正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农业服务上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加大发展投入,加强督查力度,严格考核标准,依据考核结案,实行奖惩。
要及时调整优化领导工作小组,充实工作人员,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加工流通的功能。
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方面通过扶持优势主导产业,扩大建设一批规模化基地,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我市渔业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水产规模养殖,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四、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发展。
职业烟农烘烤培训

(2) 定色阶段
定色前期(鬼门关)
干球温度先以2~3小时/℃的速度升至46℃~48℃(下部叶46℃, 中上部叶48℃),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稳温时间18小时以 上,使全炉烟叶主脉变白、叶片半干,允许顶台主脉略青。
定色后期
以2~3小时/℃的速度升至54℃~55℃,湿球温度38~39℃, 稳温12小时以上,全炉达到叶片干燥,大卷筒。
分类编烟,分类装烟; 稀编密装,满装满烤。
正确挂置温湿度传感器 将温湿度 传感器包裹湿球探头的纱布清洗干 净,瓶子内装满洁净的水,盖紧瓶 盖。检查不漏水和纱布完全湿润正 常上水后,将传感器无误悬挂在装 烟室顶台和底台前1/3(距隔热墙 2m)位置,保持传感器底座高于叶 尖10~15cm
(三)密集烤房烘烤关键技术
1. 下部叶成熟特征
烟叶基本色为 浅绿色,稍微显 现落黄,主脉发 白,茎叶角度增 大,采摘声音清 脆、断面整齐、 不带茎皮。
2. 中部叶成熟特征
烟叶基本色为 黄绿色,叶面2/3 以上落黄,主脉发 白,叶尖、叶缘呈 黄色,叶面时有黄 色成熟斑,茎叶角 度变大,不带茎皮。
3. 上部叶成熟特征
烟叶基本色 为黄色,叶面充 分落黄、发皱、 成熟斑明显,叶 尖下垂,叶面曲 皱,茎叶角度明
✓ 温湿度自控仪调整主控制温湿度传感
器,并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
✓ 控制仪表一直长鸣报警,应及时检查助燃 风机、排湿风门、传感器等是否连接正常 或损坏。
✓ 控制仪主机不能正常显示与控制,且短时 无法修复。冷风进风门可根据湿球温度高 低手动控制补风门开度,间歇性开启鼓风 机助燃。
✓ 保险管烧坏。控制箱中一般有备有保险管, 更换保险管即可。
在花枝开放占全 田的50%以上时
(三)烘烤的保障-烤房
2024年烟叶分级培训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烟叶分级培训总结范文一、培训背景烟叶是我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我国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烟叶市场监管,____年烟叶分级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本次培训主要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向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传授烟叶分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力争提高烟叶分级水平,保障烟叶质量,提升我国烟草产业竞争力。
二、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烟叶分级技能,使他们掌握烟叶分级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对烟叶进行分级,为烟叶购销和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培训,要求参训人员了解烟叶市场需求,掌握烟叶产销规律,提高烟叶市场竞争能力,为农民增收和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培训内容本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烟叶分级技术知识通过专家讲解烟叶分级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使参训人员理解烟叶分级的内涵和目的,了解烟叶分级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讲解,帮助参训人员掌握烟叶分级的具体操作步骤。
2.烟叶分级实操通过实地实操和模拟操作,让参训人员亲自操作烟叶分级仪器设备,熟悉烟叶分级的具体过程和操作要点。
通过实践操作,参训人员能够准确对烟叶进行分级,识别烟叶的各种质量特征和等级要求。
3.烟叶产销规律及市场需求通过专家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参训人员介绍烟叶产销规律和市场需求情况。
让参训人员了解烟叶市场的形势和趋势,把握烟叶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动向,为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四、培训效果本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对烟叶分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准确对烟叶进行分级;熟悉了烟叶分级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掌握了分级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了烟叶的市场规律和需求情况,对烟叶市场的竞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培训,参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对烟叶生产和经营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曲靖烟草新型职业烟农培育内训师培养方案

曲靖烟草新型职业烟农培育内训师培训方案为适应行业新型职业烟农培育需要,结合曲靖市烟草公司技术人员基本情况,打造一支能指导、培训和传授新型职业烟农经营管理理念、烟叶生产政策、烟叶操作技能的曲靖市烟草公司职业烟农培育内训师,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根据职业烟农培育目标,围绕云南培训内训师的使命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技能、授课技能和烟农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使受训者达到下列目标。
1.能编制烟农培训课件,并进行职业烟农授课培训;2.能管理并指导烟农进行网上学习;3.能在烟叶生产关键环节指导烟农进行烟叶生产。
二、内训师基本条件要求1.原则上具备大专及以上的文化水平;2.具有二年以上基层烟叶生产工作经验;3.掌握烟叶生产政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技能;4.掌握当地职业烟农的基本情况,擅长和烟农打交道,热心为烟农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主要学习烟叶生产政策、经营管理知识、内训师培训理论、课件制作技巧、烟叶生产技术等有关课件。
线上课程的学习完成率达到100%和并通过线上考试后方能参加面授培训。
2.面授培训:主要进行授课技巧培训、烟农培育标准培训、烟叶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团队PK、研讨交流、经验分享、实战操作等方式。
3.授课演练:根据烟叶生产基本情况,将参训学员分为烤烟栽培与烟农组织管理组、密集烘烤组、烟叶分级收购管理组三个专业小组,每位学员选取一个专业课题制作PPT课件,并上台进行20-30分钟的授课演练,并根据《授课演练活动评分表》(附件1)对演练学员进行评分。
以打分比赛的形式组织开展培训授课演练活动,并进行团队PK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面授培训和授课演练结束后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学员进行结业考核,考核达到60分以上面授合格。
总成绩=线上考试+授课演练评分+结业考核+出勤得分。
总成绩在前60%推荐为曲靖市职业烟农培育内训师。
出勤总分10分,演练分一票否决。
四、培训内容1.线上培训安排:见附件2。
宣恩县晓关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工作概况及对策___

晓关基地单元位于宣恩县西北面,是该县最大的烟叶产区,烟叶产量占全县的1/3。
晓关基地基本烟田面积3666.67hm 2,下设5条烟叶收购线。
201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把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作为落实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作为支柱产业的烟叶已形成规模,为当地财政增税、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卷烟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生产集中度、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1]。
卷烟重点品牌的发展,对优质烟叶原料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用性,提出了更高、更严甚至更为苛刻的要求[2]。
宣恩县烟叶分公司采取工商共建烟叶基地单元的形式,破解制约烟叶生产发展瓶颈,加快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
1晓关基地单元建设基本情况1.1基地单元建设目标及方法晓关基地单元以国家局“532”“461”品牌发展的战略任务及湖北中烟优质原料品牌发展为目标,将烟叶标准化生产、特色烟叶开发、现代烟草农业与基地单元建设相结合,按照“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实现烟叶可持续发展。
其建设目标为:①种植面积1220hm 2,计划收购量2775t ,产量2250kg/hm 2左右,烟叶质量稳定,满足“黄鹤楼”卷烟品牌对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
②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与工商交接合格率超过湖北省平均合格率,中部烟与上等烟比例均控制在45%以内。
③3666.67hm 2基本烟田按照国家局建设标准结合宣恩实际情况配套完善烟水、烟路、育苗工场、密集烤房、烟用机械、防灾减灾体系以及基层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晓关基本单元优质烟叶生产水平。
④实现烟叶种植专业户、烟叶农场、烟叶综合服务社3种生产组织形式覆盖率80%以上,平均用工降低到300个/hm 2以内;户均种植面积达到1hm 2以上,实现均增收4500元/hm 2以上。
⑤加强关键生产技术推广。
晓关基地单元配方施肥技术达到100%;上部烟叶4~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性采收技术达到100%;延长3个关键温度点时间控制技术达到100%。
云南农业大学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改革探索

云南农业大学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改革探索作者:温永琴,王戈,刘冠泽,刘彦中,丁灿,罗以贵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4期温永琴,王戈,刘冠泽,刘彦中,丁灿,罗以贵(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课堂教学是目前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提升烟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实效,对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研究,在课程实践教学、考试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96-02基金项目:云南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烟草专业综合改革”(云教高[2013]97号文件);云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XYJG201325)作者简介:温永琴(1971-),女,云南嵩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课堂教学是目前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故课程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能反映学科发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而适宜的考试方法对检验学生学习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合理评价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1]。
一、烟草专业种植类课程教学改革背景1.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教育质量是国家教育发展的立足之本,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人才竞争愈加激烈。
新形势下,世界各国竞相聚焦教育竞争力,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发挥人才培养正能量,关键看教学改革创新的深化程度,教学改革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做人、学做事,并借助他们的人品、学识、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