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导学案

合集下载

给儿子的一封信导学案

给儿子的一封信导学案

给儿子的一封信导学案给儿子的一封信导学案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蹂躏.涅槃.鸡皮鹤发.瘦骨嶙峋倚马万言等词语的含义,了解文章内容及结构,理解举例在信中的作用.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文中蕴含的深情,品味富有哲理.含义隽永的语言.3.激情投入,做学习的主人;感受亲情的伟大.朴实,感受父辈对子女的拳拳之心.从而激起对父母等亲人的热爱之情.预习案一.走近作者刘亚洲,1952年生,安徽省宿县人.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空军中将军衔.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陈胜><两代风流>,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等.二.文体知识如何写好书信?写好书信的基本要求有:思想明确.写信是和别人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商量事情,协调行动,只有意向明确,态度诚恳,才能使别人易于理解自己,信任自己.专用书信也要意向鲜明.情词恳切,力戒态度暧昧。

言不由衷的浮词套语。

叙述清楚。

写信时所述事情都要清楚明白,切不可转弯抹角,写得晦涩难懂。

专用书信更应叙说明白,交待清楚,让对方能充分了解,便于做出决定。

内容具体。

各类书信在叙述事情,提出要求。

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写得具体。

确切,尽可能详尽。

一些条款式的专用书信,有几条写几条,也要具体,明确。

语言得体。

写信所用语言。

语气要视不同的对象。

用途和内容而异。

三、整体感知1、在这封信中,父亲肯定了儿子的哪些优点?2、文中作者对儿子提出了哪些希冀?3、信中谈到了许多事,其中哪些事让你印象最深?谈谈你的感受。

4、说说你初读此文的感悟。

预习自测1、给加点字注音。

宰相(zǎi )悸动(jì )锐减(ruì )瞟(piáo )谄媚(chǎn )熟稔(rèn )疮痍(chuāng yí)羞愧(kuì)希冀(jì )咆哮(páo xiāo)蹂躏(róu lìn )嶙峋(lín xú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

【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 一封信》第2课时导学案

【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 一封信》第2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6.一封信(第2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思维能力: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审美创造:对比阅读,体会乐观面对生活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难点: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导学检测】一、写信的原因露西想给爸爸写信是因为( )A.露西回家太早了,无事可做。

B.爸爸不在身边,露西有很多话想对爸爸说。

二、信的内容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1.第一封信:你不在,我们很__________,早上没人逗我玩。

台灯坏了,我们自己修不好。

爸爸读了会很____________。

2.第二封信:亲爱的爸爸,我们_________。

阳光下,希比希又____又____。

我们自己修台灯。

爸爸读了会很________。

3.比较露西前后写的两封信,我更喜欢第______封,因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检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diàn dēnɡ xìn fēnɡɡǔ jīn yuán zhū bǐ①封②支③场④沓⑤句⑥束一()电影一()纸一()话一()钢笔一()信一()鲜花三、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

( )土豆 ( )胡子 ( )台灯( )肩膀 ( )电影 ( )鲜花四、按要求写句子1.露西把纸揉成一团。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前每天早上一边..逗我玩。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刮胡子,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一封信》教案(通用18篇)

《一封信》教案(通用18篇)

《一封信》教案(通用18篇)《一封信》篇1活动目标:1、知道目前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保护海洋的愿望。

2、能用绘画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海洋动物、海洋污染的录像;海洋动物胸饰;音乐磁带;白纸;记号笔;蜡笔;教师示范信一封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1、请儿童观察胸饰,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胸饰。

2、播放海洋动物的录像及柔和的音乐,让儿童边看边模仿海洋内动物的活动姿态。

二、观看录像进行讨论1、播放海洋污染的.录像,请儿童想象海洋里的动物感受。

1)当你在这个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觉?2)会说些什么?3)会怎么做?2、和儿童一起讨论海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3、提议画一封信给人类,把海洋里动物的想法告诉他们,请人类停止污染海洋。

三、儿童画信并展示信的内容1、提醒儿童注意信的格式2、教师帮助个别儿童完成画信3、儿童展示信的内容。

《一封信》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认识17个字,掌握“朝、重、结”3个多音字。

会写10个字,重点学习“封、信、珠、圆”等汉字的写法。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1、认识17个字,会写10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听儿歌:我爱我的家。

说一说,怎样的家才是幸福的家。

预设: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相互关爱,相互理解。

2、当亲友不在身边时,我们可以把想告诉他的事写成一封信,送给他。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写信的课文——《一封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

露西写了几次信?第一次写的内容用直线画出来,第二次写的内容用波浪线画出来。

《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

《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

《一封信》教学设计《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

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封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封信》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一封信》是一篇意味隽永的课文,主题是关于成长、家、爱与亲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能对比两封信理解语言运用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2、学会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3、明白凡事要往好处想,生活才能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多种方法识字及规范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在话语后面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2、懂得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你们写心得时候一般会告诉亲人或朋友什么事情呢?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1)勾画出课文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3)读准字音;(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哄、闭、紧、润”等字音,读通句子。

(5)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6)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

(7)写字指导:观察“珠、圆、笔”写的时候要注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边读边思考: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

2、明白妈妈对露西情绪的引导作用。

故事的开始,出现了一个满腹怨气的小姑娘。

放学回家后,妈妈还没回,爸爸又出差国外。

露西铺开一张纸的时候,满腹抱怨就出来了:不开心、妈妈昨天哭了、台灯坏了没人修??当妈妈拍露西胳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妈妈是不是看到了女儿信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妈妈一定通过女儿的神情看出了些什么,所以,当露西重新写下“亲爱的爸爸”时,母亲便插言道:“我们过得很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导学案第1篇】《一封信》一、三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1、理解课文内容, 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 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 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规范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 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 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3、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 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三、教学难点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课件出示露西给爸爸写信的插图,师:请你们看一看这张相片,说一说相片中有谁?她在干什么?学生观察图画,交流:一个小女孩(露西)在(给爸爸)写(一封)信。

2师:没错,我们课文《一封信》(板书)的主人公露西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但是她需要我们帮忙把信寄出去。

我们赶紧来看看需要我们帮她做些什么吧!【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设置情景导入,使学生能够马上被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快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扣本课的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首先,请你先根据屏幕上提示和要求自由读课文,为咱们等一下的寄信环节做好准备。

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为这篇短文标注自然段。

(3)思考:露西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是怎样写的?写了几次?2.师:我们要帮露西寄信,首先得找到她对吧?她给我们出了一些难题,看看你们能不能答对!(1)师:首先,她给了我们一些信封。

让我们来读一读。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2)师:我们拆完了信封,她给我们设置了一些热气球来指路哦!师:大家很棒!通过自己阅读课文,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也顺利地来到了露西的家。

一封信导学案

一封信导学案

一封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写信时的心情变化和情感表达。

此外,我们还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写信这一传统沟通方式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文字在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的情感需求,学会用文字表达关爱和祝福,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信中的情感表达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课文通过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内容对比,展现了露西情感的变化,体现了她对爸爸的思念和关心。

学生需要细心体会信中的文字,理解露西的情感,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把握写信的格式和注意事项是本文的学习难点。

写信是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礼仪。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写信的规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讲解写信的基本格式,如称呼、正文、结尾等部分的写法,并提醒学生在写信时注意礼貌用语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一封信》讲述了主人公露西给________写信的故事,表达了她对爸爸的________和________。

2. 露西先后写了两封信,第一封信的内容________,第二封信的内容则________,更加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二、选择题1. 露西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A. 因为她想念爸爸B. 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C. 因为她想告诉爸爸家里的好消息2. 露西的第二封信中,没有提到的是()A. 她对爸爸的思念B. 家里的小狗希比希C. 她的新裙子三、简答题1. 露西两封信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封?为什么?2. 如果你要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你会写些什么内容?请简单描述一下。

《一封信》导学案

《一封信》导学案
3.学生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的答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在针对题目质疑的时候,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值得思考,思考后能够解决的问题。
二、讲读结合,随文识字(用时:23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活动: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2)引导学生同桌合作,互读互议,针对读错的字音进行巩固。
如果露西将第一封信寄给爸爸,爸爸看到后心情会怎样?把你的想法说给家里人听。
学生完成作业: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露西的爸爸,读一读第一封信,然后想一想自己现在的心情。
教师可以把这项作业设计成一个简单的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亲子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表达交流(用时:8分钟)
3.和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遇到与信的内容相关的句子要仔细地读,必要时可以多读几遍。
4.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填写学生活动卡。
5.学生结合自己填写的活动卡,读一读第二封信的内容。
6.学生默读两封信,找出两封信的不同之处,再交流:露西是带着快乐的心情写第二封信的,读的人也会感到高兴。
7.学生明确:生活中要保持快乐的心情,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自己快乐,身边的人也会快乐。
6《一封信》导学案
课题
一封信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封信导学案》

《一封信导学案》

《一封信》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一封信》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理解信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分析信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意图。

2. 分析信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信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分析信中的隐喻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好《一封信》的文本。

2.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分析。

3. 设计相关的教室活动和讨论题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问题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本的好奇心。

2.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一封信》,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注和思考。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信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意图。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总结,强调信中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六、教室作业: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一封信》的理解和感悟。

2. 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水平。

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一封信》这篇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

愿我们的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感受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6、一封信
第2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指导露西在给爸爸的第二封信里都写了什么。
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妈妈和露西对爸爸的理解和关爱,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
导学过程
知识点、问题设计及学法指导
修订及反思
1、回顾旧知识,质疑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鼓励学生借助关键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了解第一封信的内容(自主阅读第1至三自然段)
1、露西在写信之前都做了哪些事?
2、露西在信中写了什么内容?
3、把握第信的内容,学生自由读一读,说说两封信内容的不同。
2、指名学生交流。
3、角色置换,体会关爱。
4、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说说自己家中亲人之间相互关心的事情。
五、小结。
达标检测
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亲爱的爸爸,”露西写到,“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1、找出段落里的反义词。
()——()()——()
2、用“一边……一边……”写句话。
()
3、露西的这封信最终写给了爸爸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