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纠正一位幼儿吮吸习惯的教育案例

合集下载

邓安浩案例分析

邓安浩案例分析

幼儿情况概述:邓安浩是我班一位6岁的小男孩,活泼聪明。

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但就有一个坏习惯——爱咬手指甲。

案例:在午睡、上课、游戏时都会发现邓安浩将食指放入嘴里咬。

当小朋友午睡起来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老师,邓安浩睡觉又吃手了!”这时,他有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

它自己要跑到我的嘴里。

”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

教育策略:一、从心理上下手,了解咬手指甲的坏处,建立改掉咬手指甲的信心。

经常咬手指甲容易改变指甲原有的美观,另外,咬手指甲很容易造成寄生虫感染。

而这个咬指甲行为经过长时间积累而成的,如果用强制的方法,会使黄科华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不能用强制的方法,只能用引导、鼓励的方法,使他自己认识到咬手指的坏处,让他建立改掉咬手指甲的信心。

于是我将咬手指甲会产生的后果用故事《贝贝的手指甲》讲给他听,让他自己去故事里寻找为什么贝贝的手指甲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二、用各种方法转移注意力,加强监督帮助他培养良好的习惯。

高毅诚咬指甲的习惯不是一两天能改掉,所以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而且他已成习惯,要改不太容易。

在初期,我努力让他将咬指甲的次数减少,从每天三四次到一两次。

有时他咬指甲是无意识的,这就要我们老师的监督,当他将手放进嘴巴里时立刻提醒他。

三、支持、鼓励他改掉不良习惯我特意给班上的幼儿讲了吸吮手指的危害,发动全班幼儿一起支持、帮助他改了坏习惯。

四、家园一致,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改变了以往那种“告状”式的做法,首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同时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这样家长很乐意支持我们的工作。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克服吸吮手指》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克服吸吮手指》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克服吸吮手指》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吸吮手指的危害性和对健康的影响。

2.帮助学生了解吸吮手指的根本原因,并寻找合适的方式克服。

3.培养学生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4.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自我介绍,并询问他们最喜欢的游戏、电影或动画人物等。

2.通过简短的游戏或故事引出主题。

正文(30分钟)1.介绍吸吮手指的危害性,令学生认识到这一行为的危害和对健康的影响。

2.分析吸吮手指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到吸吮手指是一种紧张、焦虑、无聊等情绪的反应。

3.与学生共同寻找克服吸吮手指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带来有效的产品进行健康宣传,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参与口腔保健运动,例如磨牙、口腔放松等练习,并督促他们坚持巩固成为口腔健康习惯。

小结(10分钟)1.通过简单的口腔卫生知识普及、上述各种方式克服、口腔健康运动提高学生防治吸吮手指、促进健康的认知水平。

2.鼓励学生有勇气和信心克服个人的不良习惯、学会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个人问题。

教学反思该公开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吸手指的危害性,并寻找克服吸吮手指的合适方式。

在该过程中,我们让学生知道吸手指的根本原因是情绪,通过与学生成为了“共犯”,激发他们的自我反思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多个方面费尽心力,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吸手指的危害,培养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与健康习惯,并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和自信度。

总之,本次公开课效果较好,学生们因此更加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

我们将继续关注他们的进步,并帮助他们树立控制习惯的信心和勇气。

【行为习惯】让儿尽情吮手指

【行为习惯】让儿尽情吮手指

【行为习惯】让儿尽情吮手指
有这样一个故事:
皮莱特小时候,母亲为了让他改掉喜欢玩火柴的习惯,想了一个办法。

母亲把家里一切要点火柴的活儿都留给他干,无论他是在津津有味地看书,或是在院子里自得其乐,还是在街上和小朋友玩,母亲都把他叫来,要么点炉子,要么点烤箱,要么点蜡烛。

当然,母亲总是在一旁看着并指导他。

不出两个星期,小皮莱特对点火柴这件事厌烦得不得了。

皮莱特长大以后,成为家庭教育咨询专家。

有一次,一位母亲向他请教该如何让自己十来岁的孩子戒掉吮手指的毛病。

皮莱特将自己母亲的方法做了一点变通,他让这位母亲在每天傍晚,给孩子设定20分钟的吮手指头时间,孩子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吮手指,其他时间则不允许。

最初几天,放学一回家,这个孩子就在客厅里吮他的手指头。

有一天他吮着吮着,看看父母,忽然脸一红,“扑哧”一声笑了,他父母也笑了。

之后,他对吮手指这件事没了兴趣。

皮莱特由此得出结论:孩子本不该做的,如果屡禁不止,你就特许他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有家长在场的时候做。

时间长了,那事情对他就不再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其实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将故事中的方法与生活相结合,有些事情越是禁止孩子做,孩子越来兴致,如果父母开明地允许他做,过一段时间他可能就会失去兴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案例一个吸吮手指幼儿的个案分析

案例一个吸吮手指幼儿的个案分析

案例一个吸吮手指幼儿的个案分析我相信只要家园连续努力配合,针对情形适时调整教育策略,义威会改掉吸吮手指的适应。

幼儿情形概述:郑义威是我班一位5岁的小男孩,聪慧好学。

老师、小朋友都专门喜爱他,但就有一个坏适应——爱吸吮手指。

在午睡、上课、游戏时都会发觉义威将食指放入嘴里吸吮。

当小朋友午睡起来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老师,义威睡觉又吃手了!”这时,他有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看起来在说:“我不是有意的。

它自己要跑到我的嘴里。

”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

缘故分析:通过家访、电访及平常来离园的接待时刻,与义威父母的交流中,了解到义威在断奶后就有吸吮手指的适应,当时未能引起义威父母的重视,到义威大点时,就可不能吸吮手指了,结果义威却一直没能将那个不良适应改掉。

当他们认识到其吸吮手指的危害时,又以亲小孩年纪小,不忍心用强制的手段禁止他,结果就错过了纠正不良适应的黄金时期。

义威的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十分重视对义威的教育,但如何才能改掉义威吸吮手指的适应一直是他们头疼的问题,曾试过多种方法,但成效不大。

教育策略:一、从心理上下手,了解吸吮手指的坏处,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

吸吮是经常反复吸吮口唇、手指、脚趾、被子等行为,长时刻吸吮手指或脚趾,会因局部刺激而使手指或脚趾变大、变粗,阻碍美观和精细动作的进展。

另外,吸吮手指专门容易造成寄生虫感染,还会使上下牙槽咬合不良。

而那个吸吮行为通过长时刻积存而成的,假如用强制的方法,会使义威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不能用强制的方法,只能用引导、鼓舞的方法,使他自己认识到吸吮手指的坏处,让他建立改掉吸吮手指的信心。

因此我将吸吮手指会产生的后果用故事《贝贝的手指》讲给他听,让他自己去故事里查找什么缘故贝贝的手指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

当义威从故事找到答案后,专门紧张的问我:“老师,我会可不能变成跟贝贝一样呢?”我笑着问他:“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下定决心改掉吸吮手指的适应,我相信你绝对可不能变得和贝贝一样的。

戒掉宝宝吃手睡觉案例

戒掉宝宝吃手睡觉案例

戒掉宝宝吃手睡觉案例1.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8个月大的宝宝,他习惯了在睡觉时吃手。

为了帮助他戒掉这个习惯,他的父母尝试了几种方法。

首先,他们给小明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确保他能舒适地入睡。

然后,在他入睡前,父母给他做了一个轻柔的按摩,以帮助他放松。

此外,他们还为他准备了一个安抚奶嘴,以满足他吮吸的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小明逐渐戒掉了吃手睡觉的习惯。

2. 案例二:小红是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她经常在睡觉时吃手。

为了帮助她戒掉这个习惯,她的父母决定使用一种渐进的方法。

首先,他们开始减少她吃手的时间,每天只允许她吃手的时间减少5分钟。

然后,他们鼓励她使用安抚奶嘴来代替手指。

逐渐地,小红习惯了使用安抚奶嘴,并逐渐戒掉了吃手的习惯。

3. 案例三:小李是一个1岁的宝宝,他已经养成了吃手睡觉的习惯。

为了帮助他戒掉这个习惯,他的父母决定使用一种积极的鼓励方法。

每当他不吃手入睡时,他们会给予他表扬和奖励,如拥抱和亲吻。

这样,小李逐渐明白吃手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并开始主动戒掉了。

4. 案例四:小张是一个10个月大的宝宝,他吃手睡觉已经成为了一个困扰。

为了帮助他戒掉这个习惯,他的父母决定使用一种逐渐替代的方法。

他们在小张的手上涂上一种苦涩的药品,以使他觉得手指不再好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逐渐对吃手失去了兴趣,并戒掉了这个习惯。

5. 案例五:小王是一个9个月大的宝宝,他吃手睡觉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

为了帮助他戒掉这个习惯,他的父母决定建立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他们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给他洗澡、喂奶和入睡。

这样,小王逐渐建立了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不再需要吃手入睡。

6. 案例六:小陈是一个7个月大的宝宝,他吃手睡觉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

为了帮助他戒掉这个习惯,他的父母决定使用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他们在他的床边放上一些他喜欢的玩具,以吸引他的注意力。

每当他试图吃手时,他们会将玩具递给他,并鼓励他玩耍。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陈逐渐对吃手失去了兴趣,并戒掉了这个习惯。

幼儿园案例分析吮吸手指

幼儿园案例分析吮吸手指

幼儿园案例分析吮吸手指吮吸手指背景:开学了,宝宝们有的是托班上来的;有的是新生。

现在都已是小班的小朋友了!来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新教室,环境是崭新的,老师同伴差不多上生疏的。

一切都冲击着小孩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

因而也增加了宝宝们的焦虑和惧怕感。

在幼儿园群众生活中经常发觉有小孩吮吸手指,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

我试想:那个适应多不行啊,而且手指又那么的不卫生,确信阻碍小孩的健康。

我们小班就得从小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生活适应。

不防从这一现象切入设讣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教案。

透过教学活动让他们明白吮吸手指是一种坏适应,会阻碍躯体健康。

让他们明白得经常洗手,连续手的洁净。

案例描述及分析:(一)不洁净的手指按设汁思路,我想让宝宝们感知吮吸手指是一种坏适应为第一活动目的。

师:“平常啊,老师经常看到有些小朋友把他的小手指放在嘴巴里吃。

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呀”幼:“璐璐、小鱼儿、杰杰”师:“哇!有这么多呀!那你们说你们的小手指洁净吗”幼:“不洁净。

”师:“什么缘故不洁净呀你是如何样明白的呢”幼:''手指上有虫子,吃了会生病的,生病要打针的”师:“恩,小朋友们说的都专门对。

那你们说吃手指是不是一种坏适应呢”幼:“是”小孩们在老师的有效提问中初步感知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是一种坏适应。

分析:小班幼儿的思维水平仍处于直觉行动时期,他们需要直截了当感知事物才能获得相关体会、认识。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摸索小孩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进展水平。

吮吸手指在小班是常见的行为适应。

教师要明白得把生活中的东西转化为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从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得到相关认识。

(二)痛楚的手指在上一环节中有个别吮吸手指的小孩就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对,迅速将手指从嘴中拿出,并表现出害蜃的样貌。

我认为这正是引导小孩进入这一环卩(痛楚的手指)最好的时机。

师:“瞧,小朋友们,我是手指,我生病了,病的专门厉害。

因为我的主人总是把我放在嘴里吸呀吸,有时候还咬我呢!我就变成如此貌了,多难看呀!皱巴巴的、光秃秃的,做起事来也不方便了,我真难受呀!”(教师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出示痛楚表情指偶,边讲述边表演)幼儿听得专门认真。

幼儿心理健康个案一位小班幼儿吮吸手指习惯的教育案例2则DOC

幼儿心理健康个案一位小班幼儿吮吸手指习惯的教育案例2则DOC

一位小班幼儿吮吸习惯的教育案例露露,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

她有一个特殊嗜好,喜欢吮吸手指头,经常一个人偷偷的将手指头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吸,吸的手指头都蜕皮了,大拇指关节处被吸的肿的高高的。

据父母反应,这个习惯在2岁就已形成。

露露又将他的小手放在嘴巴里了,好象婴儿吸奶瓶一样,老师告诉她,这样很不卫生的,请她拿出来,可是转个身她又我行我素了。

睡着的时候,我们又发现她将手指头塞在嘴巴里,香甜的进入了梦乡……我们悄悄的将她的手指头拔出来,没有想到,她居然能在睡着的时候,将手指头继续塞回嘴巴里。

案例分析: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情绪是伴随人们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活动效率,对行为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

情绪动机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着反向的推动作用。

由于父母和奶奶的教养态度不同,露露在奶奶处“一切由着他”的行为在父母处受阻,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感。

露露就是希望通过吮吸手指来安慰自己,从而减轻紧张的心情。

孩子吮吸手指,它会成为阻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足够重视。

采取的措施:一、创设温馨轻松的环境,缓解孩子的紧张压力教师和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寻找引起孩子紧张的环境并及时消除,创设一种洋溢着温馨气氛的环境,让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吮吸手指坏习惯的关键一步。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通过电话、面谈、联系册等形式与露露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帮助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通过交流,我们达成了共识,对露露的吮吸手指不再强行干预,采取循序渐进的干预策略,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平时多关心他、必要时提醒她,让露露进入一个心理舒缓期。

另外,要求家长有空多来陪陪孩子,满足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无事做的时候,最容易不知不觉地吮吸手指,因此,要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鼓励露露多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集体游戏给他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优秀健康教案《克服吸吮手指的不好习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健康教案《克服吸吮手指的不好习惯》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健康教案《克服吸吮手指的不好习惯》含反思1. 教案背景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在幼儿期出现相对小的习惯问题,如拍打嘴巴、吮吸手指、咬指甲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节课将针对幼儿园小班学生普遍存在的吸吮手指的不好习惯展开教学。

2. 教学目标1.认识到吸吮手指的不好习惯是需要改正的行为。

2.能够清晰地描述吸吮手指的不好处,并知道该如何改正这个坏习惯。

3.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解能力,以便保持手指的卫生并形成好的习惯。

3. 教学活动3.1 自我研究孩子们向老师展示他们吸吮手指的行为,老师引导他们讨论吸吮手指的不好习惯并达成一致,让孩子们自己认识到该行为的不正常性及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3.2 小游戏老师告诉孩子们,爷爷奶奶会送一个小礼物给他们,但条件是不吸吮手指。

老师会引导孩子们参加辨别手指查找游戏,并介绍吸吮手指对于掌握细节的影响。

3.3 互相管理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让他们自愿监督彼此的行为,鼓励互相帮助建立他们的互动规则,提高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

4. 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育和互动式游戏教育相结合,让教学不再枯燥无味。

先思考再行动,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5. 教学效果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和激励他们主动学习。

此外,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友谊,使他们在未来的教育和成长中做出更好的决策。

6. 反思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幼儿园小班学生克服吸吮手指这样的坏习惯,在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上,我们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制定适合他们的健康教育方案。

在实际教授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和调节,建立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友谊精神,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学习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纠正一位幼儿吮吸习惯的教育案例
研究对象描述:
李付云泽,2010年9月出生,他的小名叫轩轩,是一个很聪明的男孩子,但他有一个特殊嗜好,喜欢吮吸手指头,经常一个人偷偷的将手指头放在嘴里津津有味的吸,吸的手指头都蜕皮了,大拇指关节处被吸得肿的的高高的。

据父亲反应,这个习惯在两岁多时就开始了。

事例描述:
轩轩平时在班里总是将他的大拇指放在嘴巴里,好象婴儿吸奶瓶一样,我们经常告诉他,这样很不卫生的,让他拿出来,可是转个身他又我行我素了。

午睡的时候,我又发现他将大拇指塞在嘴巴里,香甜的进入了梦乡……我使很大劲儿将他的手指头从嘴里拔出来,没有想到,他居然在睡着的时候又将手指头继续塞回嘴巴里。

研究对象成因及分析:
轩轩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他两岁时父母离婚,从此他就一直跟在爸爸身边,他的衣食住行全部由爸爸负责,父亲虽然给了轩轩很好的物质生活,但在情感上无法满足轩轩。

由于妈妈是外地人,也只有在寒暑假的时候他的妈妈才接他到姥姥家居住一段时间,一年到头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也就短短两三个月,记得轩轩刚到幼儿园时只要是爸爸送来的,他就会一声不哭的走进班里,头也不回的去放自己的毛巾水杯,但要是妈妈送他来幼儿园他就会在门口大哭大闹的抱着
妈妈的腿不松手,再后来很少见到他的妈妈来送他,时间久了,他也不哭不闹了,看似很坚强的他其实缺少父母的必要关爱以及安全感,因此,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就成为了他心理上的一种寄托,因此也越来越严重。

对于轩轩吮吸手指这一不良习惯,他的爸爸时常批评制止,有时忍不住狠狠地打他手。

在成人的“严厉”攻势下,虽然会有所改正,但在成人不注意的时候就会吮吸得更加厉害。

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的情绪是伴随人们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能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活动效率,对行为起着重要的动机作用。

情绪动机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活动效率,起正向的推动作用,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引发不良行为,起着反向的推动作用。

由于父母离婚之后,妈妈的离开使他产生了一种焦虑感。

轩轩就是希望通过吮吸手指来安慰自己,从而减轻紧张的心情以及对妈妈的思念,孩子吮吸手指,它会成为阻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足够重视。

研究对策:
一、创设温馨轻松的环境,缓解孩子的紧张压力
教师和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创设一种洋溢着温馨气氛的环境,让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绪,这是帮助孩子克服吮吸手指坏习惯的关键一步。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又与轩轩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帮助轩轩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通过交流,我们达成了共识,对轩轩的吮吸手指不再强行干预,采取循序渐进的干预策略,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平时多关心他、必要时提醒他,让轩轩进入一个心理
舒缓期。

另外,要求家长有空多来陪陪孩子,满足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情感。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无事做的时候,最容易不知不觉地吮吸手指,因此,要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鼓励轩轩多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集体游戏给他带来的快乐。

父母还可以利用休息日以及假期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引导他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画画做游戏上,使孩子不觉得寂寞无事做而吮吸手指。

三、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岁多的孩子已萌发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告诉他把手放在嘴里很不卫生的,让他懂得不把手放到嘴里的道理。

当孩子稍有进步时,父母和老师要及时肯定他、鼓励他,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四、采取孩子能接受的干预手段
在家里或幼儿园入睡前,我们为他设计好“放手的位置”,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不去吮吸手指了。

另外,我们为他准备了创可贴,贴在他的小手上,并告诉他,小手受伤了,需要创可贴来帮小手治病,当他觉得难受时,我们鼓励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用亲切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孩子,最后,轩轩接受了我们的干预手段,他的吮吸习惯自然而然就纠正过来了!
后记:
轩轩现在已经基本上不吮吸手指头了,而且他和父亲的感情也加深了,有时也会跟爸爸说说心里话,经过这件事我们也跟轩轩父亲做了协商,只要有时间就让轩轩妈妈多来看看他,这样孩子才不会缺乏安全感以及自信,现在的我为他的健康成长而感到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