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 & 7waste

合集下载

5S基础知识介绍

5S基础知识介绍

5S基础知识介绍5S是一种用于工作环境组织和管理的方法,旨在通过提供整洁、有序和高效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力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5S源自于日本的精益生产管理思想,其名称由5个日语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标准化’(Seiketsu)和‘维持’(Shitsuke)。

第一个步骤是‘整理’(Seiri),也被称为分類。

它要求清理工作区域,将不需要的物品分离出来。

这包括识别并处理不再使用的工具、设备、材料和文件等。

整理旨在改善可视化,减少工作区域的混乱,以便更轻松地找到所需的物品并减少浪费。

第二个步骤是‘整顿’(Seiton),也被称为归纳。

在归纳阶段,物品被分配到容易访问和使用的位置。

这包括按类别和频率使用将物品进行归纳,并为每个物品分配一个特定的位置。

通过在工作区域内划定所需物品的位置,可以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个步骤是‘清扫’(Seiso),也被称为清理。

在清扫阶段,工作区域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包括清除垃圾、灰尘和污垢。

清扫并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清洁,也包括维护设备的良好状态和确保操作台面整洁。

通过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个步骤是‘标准化’(Seiketsu)。

标准化阶段旨在确保整个工作区域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标准程序和流程,并提供培训和培训材料,以帮助员工理解和遵守标准。

标准化可以确保团队的一致性,减少误差和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一个步骤是‘维持’(Shitsuke)。

维持阶段旨在确保5S原则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这需要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审查,以确保各个步骤的执行和效果。

在维持阶段,员工需要持续关注并改善工作区域的状态,以确保5S的持续成功。

5S方法可以带来多个好处。

首先,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整齐有序地组织工作区域,员工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物品,并减少因浪费时间寻找物品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什么是5S管理

什么是5S管理

一、什么是5S管理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5S 管理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1、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规定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4、文明礼貌没有实施5S管理的工厂,职场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

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

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

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

★5S管理与其它管理活动的关系1、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全面生产管理TPM的前提,是全面品质管理TQM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

2、5S管理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3、实施ISO、TQM、TPM等活动的效果是隐蔽的、长期性的,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而5S管理活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

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动的过程中导入5S管理,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

4、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

什么是5S

什么是5S

什么是5S什么是5s?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

5S活动就是要为公司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

保持车间、办公室、卖场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条不紊,一目了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

让员工工作得更安全、更舒畅,可将资源浪费降到最低点。

5S实施后的效果:1、提升企业形象●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会使顾客产生信赖感。

●有信心欢迎客户、合作伙伴、官员、社会团体来观摩,会成为学习的板样。

●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使得员工在愉快中渡过工作时间2、提升员工归属感●人人变成有素养的员工,提高了行业适应能力。

●员工有成就感、满足感,休现自我价值感。

●易产生改善工作的意愿。

2、浪费减少2减少资金、形象、人员、士气、场所、效率、品质、成本方面的浪费。

4、安全保障●各种机械、设备、器具、台车等清晰明了。

●地面干净、整洁、亮丽。

●不会到处随意摆放摆放物品、工具、器具。

5、效率提升●一目了然的工作场所。

●好的工作气氛。

●有素养的工作的伙伴。

●物品、工具、器具、馅料和原料等摆放有序。

5S就是要提升人的素养,去除马虎之心,只有这样,产品的品质才可能有保障。

一、整理将工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来,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

1、目的●腾出空间。

●防止误用、误送3●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生产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残余原料、半成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既占据了地方又阻碍生产,包括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具、容器、机器设备等,如果不及时清除,会使现场变得凌乱。

生产现场摆放不要的物品是一种浪费:●即使宽敞的工作场所将愈变窄小。

●原料架、工作台架、台车等被杂物占据而减少使用价值。

●增加了寻找工具、原料、馅料等物品的困难,浪费时间。

●物品杂乱无章的摆放,增加盘点的困难,成本核算失准。

什么是5S管理

什么是5S管理

什么是5S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物料成本,减少库存;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提高物料管理效率;提高现场安全性。

实施要领:制定整理标准,明确需要保留的物品;分类整理,将物品分为必要和不必要的;处理不必要的物品,包括丢弃、转移、销毁等;保持整理状态,定期检查和整理。

2S----整顿定义:将整理好的物品有序地排列,使其易于取用;制定标准,规定物品的摆放位置和数量;保持整顿状态,防止物品混乱。

目的:提高物品取用效率,减少寻找时间;降低错误率,减少损失;提高现场安全性。

实施要领:制定整顿标准,规定物品的归位位置、标识和数量;根据使用频率和流程进行排列,方便取用;保持整顿状态,定期检查和整顿。

3S----清扫定义:清除工作场所的灰尘、污垢、异物等;保持设备、工具的清洁状态;维护设备、工具的正常运行。

目的:提高工作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污染;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要领:制定清扫标准,明确清扫的区域和频率;采用适当的清扫工具和清洁剂;保持清洁状态,定期检查和清扫。

4S----清洁定义: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明亮;保持设备、工具的清洁、光亮;保持员工的仪表端庄、整洁。

目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整洁度和舒适度;提高员工形象和工作积极性;提高现场安全性。

实施要领:制定清洁标准,明确清洁的区域和频率;采用适当的清洁工具和清洁剂;保持清洁状态,定期检查和清洁。

5S----素养定义:培养员工良好的素质和工作惯;遵守规章制度,尊重他人;关注环保、节能、安全等问题。

目的: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惯;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氛围;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实施要领:制定素养标准,明确员工的行为规范;开展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和意识;强化考核和激励机制,促进员工行为的改变。

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残余物料、待修品、返修品、报废品等滞留在现场。

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物品不仅会占据空间,还会阻碍生产。

此外,一些已无法使用的工夹具、量具、机器设备也应及时清除,以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

何谓5S

何谓5S

何谓5S?5S是在日本广受推崇的一套管理活动,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SEIRI);2、整顿(SEITON);3、清扫(SEISO);4、清洁(SEIKETSU);5、素养(SHITSUKE)。

此五项内容在日文的维冯发音中,均以“S”开头,故简称为5S。

5S活动是具体而实在的,不仅一听就懂,而且能实行,就是要为大家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

5S的起源1955年,日本企业针对地、物,提出了整理、整顿2个S。

后来因管理的需求及水准的提升,才陆续增加了其余的3个S,从而形成目前广泛推行的5S架构,也使其重点由环境品质扩及至人的行动品质,在安全、卫生、效率及成本方面得到较大的改善。

推行5S的好处1、提高企业形象;2、减少浪费;3、保障安全;4、推动标准化;5、增加员工归属感。

5S的三大支柱5S活动室将具体的活动项目逐一实施的活动,我们将其活动内容分成三大支柱。

首先是创造一个有规律的工厂,5S改变人的行为习惯,所以通过制定出的有关规定、规则来要求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十分重要。

其次是创造一个干净的工厂,要彻底清理目前很少管到的工厂角落或设备缝隙,是设备和工厂能焕然一新,令人眼睛一亮。

再次是创造能目视管理的工厂,借着眼睛去观察,就能看出常之所在,能帮助每个人完成好他的工作,避免发生错误。

这也可以说是5S的标准化。

为什么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在现场管理中,透过5S活动,可以使“人”身美化,“地”、“物”明朗化,落实一下几项基本的管理项目:一、提示品质,降低不良:在整洁美观的工厂里,不良品会非常的显眼,从而能及时进行改善。

二、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地、物、时得以最有效地运用,自然成本会降低。

三、确保交期、顺利交货:清爽的工厂,每人都愉快地工作,物品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机械设备保养良好,运作正常,交期自然不会被延误。

四、安全有保障,工厂无伤害:清洁整齐的工厂,危险点有隔离管制,并作醒目的标志,会让人安心。

什么是5S管理

什么是5S管理

一、什么是5S管理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5S. 5S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1、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2、遵守规定的习惯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4、文明礼貌的习惯没有实施5S管理的工厂,工作场所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和碎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

再说,新设备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乱景象。

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散,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

改变这样的工厂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

5S管理与其它管理活动的关系1、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全面生产管理TPM的前提,是全面品质管理TQM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

2、5S管理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3、实施ISO、TQM、TPM等活动的效果是隐蔽的、长期性的,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而5S管理活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

如果在推行ISO、TQM、TPM等活动的过程中导入5S管理,可以通过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来增强企业员工的信心。

4、5S管理是现场管理的基础,5S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着管理者对现场管理认识的高低,这又决定了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而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制约着ISO、TPM、TQM活动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行。

通过5S管理活动,从现场管理着手改进企业\"体质\",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S基础知识

5S基础知识

5S基础知识5S是一种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的生产现场管理实践。

其目的是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达成,创造一个更加高效、安全、清洁和有序的工作环境。

在企业管理中,5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提升产品质量。

本文将给大家介绍5S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5S?5S的名称源自五个日语词汇的首字母: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

这五个词汇代表了5S的基本要素,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每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手段,但它们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效管理工具。

二、整理(Seiri)整理是指去除不必要的物品,只保留必要的物品。

在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区进行检查,将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分类,分成需要保留、需要移动的和需要丢弃的三个类别。

通过整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物品的占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

三、整顿(Seiton)整顿是指将需要保留的物品进行整理,使其更加有序和易于取用。

在整顿的过程中,需要对物品进行合理摆放,按照使用频率和使用顺序进行分组和标记。

通过整顿,可以减少物品丢失和错误拿取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不必要等待时间。

四、清扫(Seiso)清扫是指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

在清扫的过程中,需要对工作区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清除灰尘、杂物和污垢。

通过清扫,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质量。

五、清洁(Seiketsu)清洁是指保持整个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在清洁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工作台、地面和墙壁等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维护。

通过清洁,可以减少污染和传染的风险,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卫生性和品质。

六、素养(Shitsuke)素养是指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在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培训、教育和激励等方式,让员工养成规范化操作、严守纪律和主动改善等良好的工作习惯。

5S定义

5S定义

一、5S定义:1、整理:清除废弃物,腾出空间。

2、整顿:分类、定位、归位。

3、清扫:清洁、检查、防止故障发生。

4、整洁:标准化作业,规划流程和动线,设置标线和标签。

5.素养:培训,改善与约束,长期坚持。

企业内员工的理想,莫过于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管理气氛。

5S管理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实现共同的梦想。

一、什么是5S管理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

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1、革除马虎之心,凡事认真(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规定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4、文明礼貌没有实施5S管理的工厂,职场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

再如,好不容易导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

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

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

5S管理与其它管理活动的关系1、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全面生产管理TPM的前提,是全面品质管理TQM 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有效推行的保证。

2、5S管理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

有了这种氛围,推行ISO、TQM及TPM就更容易获得员工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3、实施ISO、TQM、TPM等活动的效果是隐蔽的、长期性的,一时难以看到显著的效果,而5S管理活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ement 3.2.1 Visual Sign System………………………….. 66 Element 3.2.2 Visual Color System………………………... 76 Element 3.3 Element 3.4 Element 3.5 Scrubbing Clean……………………………. 40 Standardizing Control……………………... 45 Self Discipline Control……………………... 48
Introduction…….……...……………………. 3 Waste Management ……………………….. 14 5S Implementation…………………………. 20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31 Red Tag System……………………………. 47 Sorting Visual Placement………………….. 33
Standardizing Control
Improved Product/ Service Options
Self-DisciplineControl Sorting Visual Placement Scrubbing clean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Standardization/Perseverance “Shitsuke”
An integral step in Kaizen A required element to achieve Lean-site Manufacturing.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Improvement Methodologies • Similar in Structure • Improvements measured against established process • Team oriented
Kaizen/Lean
Evaluate - Baseline Process Performance - Establish Target Decide -Compare solutions - Choose Act -Communicate - Implement improvement - Control Measure - Validate improvement - Standardize - Update Procedures Focus - Eliminate Waste 5S - Seek Incremental Process Changes Summary - Common Sense Approach based on Observation - Applicable to all types of processes - Defined improvement strategy - Typical Projects 1 week
Scrubbing Clean-Keep the area free from debris, dirt, oil, items not needed.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6
Tool Kit Comparison
Major Tools Cp/Cpk DOE SPC FMEA Regression Process Map 5 whys /2 hows Pareto Fishbone 5S Visual Mgmt Poka-Yoke Spagetti Chart Kanban Takt Time Std Work SMED TPM Cellular Flow CPI (6σ) Kaizen Lean Description Process capability assessment Design of experiments Process control based on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Risk assessment tool Correlate effect one variable has on another Map process steps to communicate and identify opportunities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root cause discovery Column chart ranking items highest to lowest Cause / Effect Diagram Elimination waste Emphasis on visual techniques to manage process Error proofing techniques Material storage technique used to control process Determine pace or beat of a process Evaluate tasks done during a process 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s - Quick machine set up Integrate maintenance strategy with process Reduce inventory & cycle time thru process layout and pull production techniques
Complimentary Tools Driv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8
Comparativ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nalysis
6σ σ
Measure - Data Collection - Determine Process Potential / Goals Evaluate - Root Cause / Vital Few - Statistical Analysis Improve & Verify - Implement Improvement - Validate Improvement Standardize - Standardize / Leverage - SPC - Update Procedures Focus - Reduce Process Variation - Identify Critical Cause and Focus Resources for Maximum Impact Summary - Technical Approach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 Requires Significant Data Collection - Best appli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Typical Projects 1-3 Months
Expand Process Improvement Program to Utilize Kaizen Tool Kit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7
Expanding the Strategy
Performance Excellence
Kaizen • Philosophical Approach • Common Sense Approach (Qualitative) • Data Driven - Observation • Operational Focus • Waste Elimination 5S • Incremental Change • Smaller/Shorter Projects
3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What is 5S ?
An essential step required for Waste Elimination
Systematic Organization “Seiri” Orderliness “Seiton” Cleanliness “Seiso” Cleanup Cleanup “Seiketsu” “Seiketsu”
• Similar improvement tools • Measure effectiveness of improvements • Maintain new performance level • Standardize & Proceduralize
Results • More Efficient Processes
Standardizing ControlMaintain and continually improve the previous improvements. Sorting Visual PlacementItems should be easily retrievable, easy to get, and visual-easy to see.
Knowledge Breakthrough
Tools Workbook
Lecture notes
Lecture notes Participant manual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2
Session 1.0 Session 2.0 Session 3.0 Element 3.1 Element 3.1.1 Element 3.2
A STRATEGY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
2000, , LLC, all rights reserved
1
Performance Excellence Series Training Module Eleme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