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青枯病的症断与处理

合集下载

桉树青枯病防治措施及对策探讨

桉树青枯病防治措施及对策探讨

桉树青枯病防治措施及对策探讨发布时间:2021-12-07T08:47:29.87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7月19期作者:熊福军韦奇[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到林木病虫害问题。

熊福军韦奇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546100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群众关注到林木病虫害问题。

桉树是我国南方非常常见的生长速度较快的主要用材林树种,相比其他树种,桉树的适用范围也非常广,经济性强,优势大。

目前,我国桉树种植范围已非常广泛,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均有种植,是旋切板材、纤维板材和纸张制造的重要原材料,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但近年来,桉树病虫害的发展趋势愈加严重,因此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桉树青枯病;防治措施;对策引言2019年7月份在黄冕林场桂东分场新龙2标林地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桉树枯死现象,立即引起了分场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了防治措施,后经确定为桉树青枯病。

我国随着桉树人工林的种植面积较大,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1桉树青枯病的特点近年来,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持续扩大,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与此同时对应的病虫害种类也明显增加,为害愈加严重。

调查显示,我国桉树病虫害的种类非常多,其中为害最为严重的有焦枯病、青枯病、长金龟、大蟋蟀、白蚁等,较为严重的有青枯病、白蚁、油桐尺蛾、桉大蝙蛾等。

白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虫害,近年来较为频发,主要为害桉树幼苗,直接食取树苗根部位置,导致树苗在未生长状态下就死亡。

我国南方地区,白蚁几乎全年在桉树种植中活跃,尤其是人工林区域,活跃时间为每年4—7月,林农需进行多次补苗,即便如此桉树苗成活率依旧不高,对当地的林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此外,还有食叶害虫,如油桐尺蛾、桉大蝙蛾等,林农同样采取了不少防治措施,但依旧导致较大面积的桉树受损甚至枯死。

2桉树青枯病的危害2.1生态环境的恶化尽管近年来,我国大力兴起人工林种植,但其固有弱点不断凸显出来,例如,速生丰产林常见为杉木、松树和桉树,经济林常见为油茶、核桃、八角等,依旧以纯林为主,造林树种单一化严重,这会导致林分抗灾能力较弱,一旦发生病虫害问题,易形成灾难性的后果。

桉树青枯病的防治(下)

桉树青枯病的防治(下)
培育健康种苗
采用无病土壤或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以减 少病菌的传播。
3
合理施肥
保持土壤肥力均衡,避免过度施肥,提高桉树 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拮抗微生物
筛选对青枯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通过接种拮抗微生 物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以菌治菌
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青枯病,如使用木霉菌、细菌等微生物 菌剂,促进桉树健康生长。
04
青枯病防治效果
短期效果
1 2 3
病情控制
通过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 青枯病的病情。
病株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青枯病的植株,可以采取根部施 药和输液等方式进行治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 力。
监测病情
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对病情进行监测,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中长期效果
病原体清除
01
03
青枯病防治方案
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01
选择对青枯病具有较强抗性的桉树品种,从根本上预防青枯病
的发生。
改良土壤
02
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施肥、调节土壤酸碱度等措施,提高桉
树对青枯病的抵抗力。
做好苗床消毒
03
在育苗前对苗床进行严格消毒,杀死病菌,减少传播源。
控制措施
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一旦发现青枯病病株,应立即清除,防止病害扩散。
少发生青枯病。
02
生长阶段
桉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对青枯病的抗性也有差异,幼苗期和生长期容易
受到青枯病侵害。
03
寄主植物生理状况
寄主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理状态对青枯病的抗性也有影响,如植株缺
乏营养、受到其他病虫害侵害等都会降低其抗病性。
02

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桉树的病害我国的桉树病害至今已发现有33种,其中叶部病害20种,枝干病害4种,根部病害5种,苗期病害4种,在这些病害中,猝倒病、白绢病、褐斑病、紫斑病、溃疡病等是广东、广西及海南等省(区)桉树的常见病害。

近年尾叶桉、柳桉、巨桉……等青枯病较为普遍,有些地区十分严重,造成大量植株死亡。

桉树苗期病害4种中茎腐病、白绢病等,我国南方均可发生,发病率5%~20%,可导致苗木死亡。

在地势低洼积水,苗木过密,条件阴湿或使用尚未腐熟的肥料等苗床上,容易发生灰霉病,发病率10%~15%,严重可达30%,症状为苗木嫩叶、嫩茎腐烂,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用5%甲基托布津毒土或5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溶液以及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交替喷雾使用、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桉树叶部病害种类较多,有的地方也十分严重,常见有叶斑病、紫斑病、叶枯病、炭疽病。

褐斑病是一种发生较为普遍的叶部病害,发病率达30%~40%,严重时达90%,造成叶片坏死,大量落叶,危害多种桉树。

桉树叶部病害在我国较少进行防治。

在苗圃或发生十分严重的幼林,可考虑清除病叶并集中销毁后,喷以1∶100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桉树枝干病害中最为严重的是溃疡病,也导致流胶病的发生,受害树种有窿缘桉、柠檬桉、赤桉、蓝桉、大叶桉等,虽不会引起植株死亡,但影响林木生长,降低木材质量,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树木的机械、生理损伤。

注意放牧,免使牲口破坏树木等。

桉树根部病害主要有青枯病和根腐病,近年尾叶桉、柳桉、巨桉、巨尾桉均有发生、尾叶桉、柳桉发病较为普遍,有的地区十分严重,发病率2%~10%,有的地区达30%~40%,桉树青枯病一般在4~11月发生,高温多雨的6~8月为发病高峰期,遭台风袭击后的林木,由于根部受伤,病原菌极易侵入,导致感染发病。

症状:叶片急剧失水萎蔫,不脱落而悬挂在树枝上,木质部变黑褐色,根、茎横切不久切面即有白色至淡黄褐色细菌液成环状溢出。

桉树怎么防治青枯病?

桉树怎么防治青枯病?

桉树怎么防治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对桉树的危害较大,那么桉树怎么防治青枯病?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桉树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枯萎病害,近年来随着华南地区桉树品种(系)的不断增多和人工林面积的迅速增加,桉树青枯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桉树生产上的重要障碍。

在桉树青枯病流行年份,感病桉树品种(系)当年新造幼林发病率达20%~40%,高感桉树品种(系)高达60%以上,给桉树经营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威胁着桉树产业的持续发展。

1、桉树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病原菌为拉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属生理小种1号,生物型Ⅲ,与木麻黄、番茄及甘薯等青枯病在形态特征、染色反应及理化特性上相同;从不同桉树品种和地理种源分离到的青枯病菌株其致病力基本相同。

Ralstoniasolanacearum为一种土壤习居菌,通常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数年。

随着土壤温度升高、湿度加大,病原菌活动加剧,极易直接从根表或伤口部位侵入植株,而后在维管束中大量繁殖,使桉树病部变褐坏死,叶片失水萎蔫,根系腐烂变黑,坏死根茎有发酵味,横切后经保湿几分钟内出现淡黄色或乳白色细菌浓溢。

严重时病株根茎部至树干韧皮部出现褐色坏死,最后整株枯萎死亡。

急性型的青枯病,从植株感病到发病死亡一般仅需几个星期;慢性型的青枯病,从植株感病到发病死亡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为3~6个月。

青枯病菌可随苗木、土壤、水源、根部接触、农事操作等多种途径传播。

2、桉树青枯病分布情况及发生特点。

桉树青枯病防治(上)

桉树青枯病防治(上)
在病害发生高峰期进行调查,以7~10月份为宜。
调查范围
对不同林龄、不同品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桉树林分进行调查,以了解病害的分布和危害程 度。
调查方法
采用踏查和详查相结合的方法,踏查主要了解病害的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详查则要仔细 查看树体症状,记录病株的树龄、品种、立地条件等信息。
桉树青枯病的诊断方法
成功案例二:广东省桉树青枯病综合治理
01
实施背景
广东省某桉树种植区发生了严重的青枯病疫情,局部地区发病率高达
80%以上,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带来巨大威胁。
02 03
防治措施
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清理病株、加强栽培 管理、限制砍伐等措施。同时,还进行了农药的筛选和药效试验,确 定了有效的化学防治方案。
2023
《桉树青枯病防治(上)》
目录
• 桉树青枯病简介 • 桉树青枯病的诊断与鉴定 • 桉树青枯病的防治策略 • 桉树青枯病的防治实践 • 展望未来
01
桉树青枯病简介
桉树青枯病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
桉树青枯病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区的 植物病害,尤以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受害最为严重 。
综合治理
建立监测网络
01
建立健全的桉树青枯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病害发生情况,采
取防治措施。
加强科学研究
02
开展桉树青枯病的科学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手段。
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
03
根据桉树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有
效控制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04
桉树青枯病的防治实践
成功案例一:广西桂林市桉树青枯病防治
危害
桉树青枯病对树木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造成林木成 片枯死,严重威胁着森林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

桉树青枯病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

桉树青枯病发生规律与控制技术
提 出具 体 技 术 措 施 。
关键词 :桉树 ;青枯病 ;抗病 品系 ;发生规律 ;风险发生区 ;控制技术
中 图 分 类 号 :¥ 6 . 文 献 标 识 码 :A 73 1
桉树 青枯 病 的病原 为世 界范 围内广泛 分布 的茄
空 间 ,感 病 品系 可连片数 十至 数百公 顷发 病 ,发病
维普资讯
第3 5卷 第 4 期 20 0 6年 l 2月
文章 编 号 :10 06—1 2 (0 6 4 2 9—0 16 2 0 )0 —0 7 6
广
西




Vo . 5 No 4 【3 .
De . 0 6 c2 0
Gu n  ̄ F rs r ce c ag o e t y S in e
拉 氏菌 ( as naSlncau ( mi R l oi oa aer m S t Y 6 . t h)
uh t 1 ) c i . ,主要 以生 理小种 1号 、生化 变 种 3菌 ea
率 高 达 3 % ~ 9 %以 上 ,造 成 巨 大 损 失 。桉 树 青 O O
枯 病 曾一 度影 响投 资者信 心 ,制约 了桉树 产业 的发
桉树青枯病发生规律 与控制技术
吴 耀 军
( 西林 业科 学研 究 院 。南 宁 广


500 ) 30 1
要 :桉树青 枯病 的病 原 为世 界 范 围内广泛 分 布的 茄拉 氏 菌 [ as n oa aer m ( mi R lo i Slnc u t a a S t h)Y b uh t au ci e ] ,主要以生理小种 1号 、生化变种 3菌系侵染为害 。近 1 O多年来 由于桉 树造林 以无性 系为主 ,在具 备发病

桉树青枯病防治(上)

桉树青枯病防治(上)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发病原因
桉树青枯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 由于土壤中存在青枯病菌,以 及种植过程中使用未腐熟的有 机肥,导致土壤中存在大量的
细菌和真菌。
防治方法
针对桉树青枯病的发病原因, 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包括选 择健康的种苗、使用腐熟的有 机肥、合理灌溉、及时清除病
株等措施。
防治效果
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可 以有效减少桉树青枯病的发病 率,提高桉树的生长质量和产
03
桉树青枯病的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的选择是预防桉树青枯病的重要措施。在种植前,应选择对青枯病具有 抗性的品种,如尾叶桉、尾巨桉等。
抗病品种的培育和筛选需要经过长期的试验和观察,以确定其抗病性能和对当地 环境的适应性。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预防桉树青枯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施肥过程 中,应注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平衡,避免偏施氮肥 ,以防止桉树生长过快,造成抗病能力下降。
定性和功能造成影响。
桉树青枯病的传播途径
桉树青枯病的传播主要通过病 土、病根、病枝及雨水飞溅等 方式进行。
带菌土壤是青枯病的主要传播 途径,病害可通过根系接触或 病土飞扬传播到健康的植株上 。
此外,风雨也是传播青枯病的 重要途径,带菌的雨水和风可 将病害传播到更远的距离。
02
桉树青枯病的症状及诊断
桉树青枯病的症状
01
02
03期脱落。
枝条
枝条皮层出现水渍状褐色 病斑,后期皮层干枯、坏 死,木质部变黑腐烂。
根系
根系发育不良,根尖变黑 腐烂,侧根和须根数量减 少。
桉树青枯病的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植株是否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叶片和枝条的症状。

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需要做好有效的防治工作桉树植株防治青枯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需要做好有效的防治工作桉树植株防治青枯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需要做好有效的防治工作桉树植株防治青枯青枯病桉树是一种在热带和亚热带比较常见的用材树种,生长速度快,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经济效益良好,在澳大利亚、巴西及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

我国引进桉树超过100年,被广泛应用于民用材林和防护林领域,广东和广西是桉树人工林的主要种植区域,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桉树的种植面积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而在桉树人工林种植中,青枯病比较常见,会严重影响桉树的生产,需要做好有效的防治工作。

1桉树青枯病的为害桉树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极毛杆菌引发的系统性维管束细菌病害,病原菌体呈短杆状,大小为(1.5~2.3)μm×(0.5~0.7)μm,革兰氏染色阴性,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在34~37℃,在18℃以下生长发育迟缓。

在我国,桉树青枯病主要为害地区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1982年发现于广西,桉树青枯病高发树种包括巨桉、尾巨桉、柳桉等,高发期为栽植后的1~2年。

桉树青枯病的为害极其巨大,以广西为例,2001年合浦县一年生尾巨桉发病超过100hm2,死亡率达30%~70%;2003年,钦州市久围镇造林点发生桉树青枯病,为害面积80hm2,最大感染率达30%;2006年,来宾市高尚林场造林点暴发桉树青枯病,为害面积213.3hm2,感染率为31%。

桉树青枯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桉树的生长,威胁着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损失。

2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桉树青枯病病原菌一般寄存于林分土壤或者病株残体中,具有致病率高、为害严重的特点。

病原菌能够从土壤侵入到植株根系,然后在维管束组织中持续扩散,直至整株植株枯萎死亡,也可以从病株的根部进入土壤中,侵入周边健康植株,在得不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为害整片林分。

桉树青枯病病菌可以长期寄存在土壤等媒介中,其生存环境会受到土壤温度、湿度及酸碱度等的影响,在低温环境下虽然不活跃,但是存活时间更长;在微酸、土壤含水率31%~37%的环境中,能够存活约400d,如果受到干旱和水分的胁迫,病菌存活的时间可能仅为45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桉树青枯病的症断与处理
1、诊断方法
桉树青枯病菌侵染幼树,其地上部的表现可分两种类型。

第一种为急性型,病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悬挂于枝条上不脱落,呈现典型的“青枯”症状。

枝干表面有时会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的条斑,解剖茎干,木质部变黑褐色,地下根部腐烂,皮层脱落,木质部和髓部坏死,坏死的根茎有臭味。

将病根、茎横切面浸入清水中,可使清水变成乳白色,如将清水滴在横切面上,1-2分钟后,切面的木质部即出现白色到淡黄色的细菌脓液,有时呈环状溢出,这一特征是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

第二种为慢性型,病株表现发育不良、矮小、下部叶片先变成紫红色,后逐渐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干枯脱落。

部分茎干和侧枝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

此类型病株,从发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3—6个月。

根、茎解剖特性与急性型同。

2、处理方法
一是将青枯病的树,砍了之后搬出来就行了,不用什么措施。

二是对留下的树桩要挖出来,包括根系、枯枝归堆集中销毁。

三是对挖树头后留下的坑用生石灰填埋处理(每株至少要约1斤)。

四是对在发病点周边四周施用生石灰,形成条沟包围圈(埋石灰),防止向周边扩散。

五是密切留意可能患病桉树。

条件允许在发病周边树体施药,一般防虫与防菌可用虫线清和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现混现用喷施树干。

虫线清也可用其他内吸性的杀虫药替代。

(经省森防总站刘建锋高工审核可行,黄礼祥整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