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菌剂对不同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合集下载

高州市桉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高州市桉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

件下 , 易造 成 流 行 , 因可 能 与 台风 对 树 体 造 成 伤 原 害 , 成伤 口使病 菌 容 易侵 入 有 关 。该病 为细 菌 性 形 维管 束病 害 , 下部 枝条先 枯死 , 至树 冠 12至 2 3时 / / 整株 死亡 , 现 “ 枯 ” 状 , 呈 青 症 叶片 挂 于枝 条 上 不 脱
的 沙质土 、 瘠薄土 、 山脊 和 山顶 易 出现 缺硼症 状 , 1~
2年 生 幼林 易 出现缺 硼 症状 , 干旱 季 节 容易 出现 缺
中图分类号 :7 3 文献标识码 : ¥6 B
文章编号 :0 5— 14 2 0 )5— 00— 0 2 10 6 1 ( 0 8 0 0 2 00
桉树是 桃金 娘科 桉 属植 物 的统称 , 树 原 产澳 桉 大利亚 , 我 国南 方广泛 引种 的速生 优质树 种之一 , 是 它具有生 长快 , 应性 强 , 适 用途 广和 经济价 值高等 特 点 。2 0 0 8年高州 市种植 面积 已达 13 .3万 h 成 为 m, 我 市主要 用材林 树种 。为此笔 者对 高州市桉 树病 虫
样; 干燥 时 , 病斑 界 限 明显 , 面 的 霜霉 状 物 不易 见 背
为青 枯 假 单 胞 杆菌 ( suo a oa aau ・ Pe dm ssln crm E

F S t) , mi 。在我 市 3—1 h 1月均 可 发生 , 其 以 7~ 尤
9月 为发病 高峰期 , 台风过 后 , 在 温度 、 度 适 宜 条 湿
焦枯 病 防治方法 : ①提 前到 3月初施肥 , 开林 避 木发病期 施肥 , 促进 林 木生 长 ; 选 用 抗病 品种 , ② 目 前抗病 品种有 广林 9和 3 2 易感 品种有 U ; 采 29, 6③

不同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不同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不同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枯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郑伟;蔡永强;王彬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08
【摘要】为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菌剂用于生产,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茎桔病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火龙
果茎枯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药剂间抑制率也有明显差异,按照EC50值比较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50%福美双WP、50%多菌灵·硫WP、70%代森锰锌WP、70%川东甲托WP、42%
克菌净WP争75%百菌清WP.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50%福美双WP,其次是50%多菌灵·硫WP,75%百菌清WP效果最差.
【总页数】3页(P98-100)
【作者】郑伟;蔡永强;王彬
【作者单位】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罗甸,550100;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罗甸,550100;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罗甸,5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7.9
【相关文献】
1.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J], 李敏;胡美姣;高兆银;薛丁榕;
杨冬平;杨波;张正科
2.不同杀菌剂对火龙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J], 郑伟;王彬;张荣;王荔;张永忠
3.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J], 尹向田;杨立英;王超萍;陈迎春;吴新颖
4.不同地理来源芦笋茎枯病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差异 [J], 孟凡;杨迎青;兰波;李湘民
5.几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J], 韦文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桉树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

桉树青枯病的化学防治研究

树 品系可达6 % ,必须 重新造林 ,给 青 枯 净 (1 % 悬 浮 剂 ,深 圳 市 瑞 德 示 。根 据公 式C,n ( 0 2 = C++ C一) / 2,
桉树 经营者 造威 重大 经济损 失 ,并威 丰 农 药 有 限 公 司 )、可 杀得 ( 7% 可 求出每 次重 复的抑 菌最低 有效 浓度 7 胁着 桉树产 业 的发展 。在现 阶段 ,对 可湿 性粉剂 ,美 国 固信 公 司 )、劲 迪 C, , 再 根 据 公 式 C = (C, 1 C , +
桉树 青桔病 的预 防 ,主要还 在于 选育 (0 8 %可湿 性粉剂 ,太 原化学农 业集 2 +…+ C,n) n / ,求出n 次重复试验的
抗病 无性 系。但 是要 选育一 个既 抗病 团公 司磷肥 厂农 药分 厂 )、特效 桔黄 平均值 ,则该 平均值 就 为这种化 学药 又速 生丰产 的桉 树 无性系并 非 易事 , 萎病清 ( 5 3 %悬 浮剂 ,漯河市绿保 植 剂的抑菌最低有效浓度。
维普资讯
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
桉树青枯病 的化学 防治研 究
A t d nCh mia C n r l f u a p u a tr l i S u yo e c l o t cl t s ce i l ooE y B aW t
K yw rs B c rl lE cy t ; hmi l o t l u g ie e od : at aWi; uapu C e c nr ; n c e t i l s aC o F i d
桉 树E clpu青 桔病 由Ra tna ua ts y loi s
护研究所 )、绿乳铜 (1 %悬浮 2
摘要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1 种化学药剂对桉树青枯茵的抑制作用,其中,百茵清抑茵效果最好 ,其次为绿乳铜和 1 世高。用百茵清和世高预先处理尾 巨桉1 6 幼苗2 后接种青枯茵 ,结果表明,经室 内毒力测定有效的杀菌剂在预防 9 h

桉树主要有害生物及其控制技术

桉树主要有害生物及其控制技术

2018年第3期现代园艺桉树主要有害生物及其控制技术胡锦恺(柳州市三门江国有林场,广西柳州545000)摘要:桉树在我国南方大面积种植,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目前对桉树可能产生潜在风险的有害生物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介绍了桉树的主要有害生物,并探讨了桉树有害生物的防治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桉树;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桉树具有耐寒、耐贫瘠等特性,适应性强,可用于城市绿化;桉树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桉树用于制造密度纤维板,可以减少对天然林的砍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但是桉树属于外来物种,研究相对较少,对桉树可能产生潜在风险的有害生物认识不足,我国南方有很多地区已经大面积种植桉树,对桉树有害生物的生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介绍了桉树的主要有害生物,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1桉树的主要有害生物1.1主要有害病菌桉树受病菌危害主要有青枯病、灰霉病、焦枯病、枯萎病等。

青枯病的病原是茄科劳尔氏菌,它随桉树幼苗一起进入土壤,长期对其生长造成影响,青枯病表现出白天桉树地上部分枯萎,早上和晚上会恢复,然而,一段时间后便枯萎呈现出青枯症状。

青枯病常见于广东的湛江市,广西的贺州市、横县等地。

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感染所致,其对桉树的茎、叶都可感染,当湿度在90%以上时,病菌比较活跃,对桉树影响最大。

在中国桉树的焦枯病病原主要有2种:分别是,它们属于帚梗柱孢属的一种真菌。

焦枯病常见于广西的贵港市、合浦县、陆川县、苍梧县等。

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发病比较突然,嫩叶、嫩枝条是其侵袭的主要部位,其症状主要有点斑、叶凋萎或整株植物死亡。

桉树的枯萎病在广西武鸣较常见。

1.2主要有害植物桉树的主要有害植物有:葛藤、桑寄生、菟丝子等,在广西河池、白色广泛分布。

这些有害植物有的绕行在桉树树干上、有的吸附在桉树树叶上,通过吸取桉树的营养,对桉树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桉树的死亡。

1.3主要有害动物1.3.1根部虫害。

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林地防病效果

杀菌剂对桉树焦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林地防病效果
防治 前 下 降 了 7 2 % 、 1 . % 、3 .3 ,对 照 区 病 情 指 数 比 防 治 前 升 高 了 2 - % 。 在 病 害 发 生 之 前 施 用 代 .2 55 3 33 % 83 3 森 锰 锌 或 百 菌 清 , 可 有 效 预 防 病 害 的 发 生 ,一 旦 桉 树 苗 圃 或 幼 林 发 生 病 害 ,立 即施 用 丙 环 唑 .可 起 到 有 效 防 治作用 。 关键词 桉 树 焦 枯 病 ;杀菌 剂 ;毒 力 ;防 治 效 果
桉 树 死 亡 或者 林 地 桉树 大 量 落 叶 ,威 胁 桉 树 的正 常 生 长 ,染 病 桉 树 生 长量 严 重 下 降 。在 一 些 地 势低 洼 、 造 林 密度 较大 的林 地 。能造 成 7 % 以上桉 树死 亡 对 于桉 树苗 圃或幼 林 发病 .用杀 菌 剂 防治焦 枯 病一 直 0
中 国森林 检 疫 4年生 以下幼 林 发 生尤 为严 重 ,严
重 制 约华 南 地 区桉 树 人工 林 产业 的健康 发 展 桉 树 焦枯 病 多发 生 于 6 9月 高温 高 湿季 节 .一 般 造成 苗 圃 -
被 推 荐为 较 为有 效方 法 。邓 玉森 等测 定 了 1 2种 杀菌 剂对 桉树 焦枯 病 菌 的毒力 ,发 现 菌毒 清 、速克 灵 、苯 并 咪 唑 和瑞 毒 霉锰 锌 的 6 0 8 0倍 稀 释液 抑 制孢 子 萌发 效 果较 好 _ 庞联 东 等选 择 1 种 药剂 进 行对 比试 0 0 l l 1 验 ,筛选 出 05 .%施 特灵 1 0 0倍 稀 释液 的林 地 防效较 好 。但 其效 期仅 1 嘲 0 4d 。孟祥 民选用 甲霜灵锰 锌 、 甲 基托 布津 等 8种 杀菌 剂进 行 室 内及 田间药效 测定 .推 荐 达科 宁 或 甲霜灵 3 0倍 稀 释液 防治 网 已有 报道 选 0 用多 为 传统 杀 菌剂 .对 杀菌 剂 药效 测 定也 仅 从 抑制 菌丝 生 长 或抑 制孢 子 萌发 某 一方 面进 行 .不 能完 整 解 释杀 菌 剂 的抑 菌 机理 ,在生 产 上使 用 时难 以指 导准 确 的施 药 时机 ,难 免 降低 了杀 菌剂 的应 用效 果 。本 研 究基 于 杀菌 剂 的不 同作用 机 理 .选 取 近期 林农 经 常施 用 6种杀 菌 剂开 展 室 内毒 力测 定 及林 地 防治效 果 评 价 .以期 为桉 树焦枯 病 防治 提供 理论 支持 。

桉树焦枯病菌产毒条件优化及毒素专化性测定

桉树焦枯病菌产毒条件优化及毒素专化性测定

第41卷第1期2021年1月森林与环境学报2021, 41(1) : 82-87Journal of Forest and EnvironmentDOI : 10.13324/ki.jfcf.2021.01.011桉树焦枯病菌产毒条件优化及毒素专化性测定黄秀萍'-2,叶小真2,3,陈全助2,3,刘金燕",鲁国东4(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4.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桉树焦枯病菌是桉树焦枯病的致病菌,为明确该菌的致病因子及致病机制,对YA5j2菌株的最 佳产毒条件及毒素专化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对致病菌毒素进行生物活性测定。

结果表 明,桉树焦枯病菌产生的毒素对桉树叶片有毒性,叶片病斑面积与粗毒素的浓度成正相关关系。

YA5j2菌株的最佳产毒条件:培养基为改良Fries'培养基,培养温度为28 ^,pH 值为5,并在黑暗条 件下连续振荡培养15~20d ,转速为150r ・min -1。

专化性测定结果表现出多样性,显示该粗毒素属于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可以用来区分植物抗病性的强度。

21种供试植物经粗毒素处理后,小叶榕、白 兰、樟树、桂花等植物对毒素的病理反应最强,将来可作为快速评价毒素的生测材料。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菌;产毒条件;毒素;专化性中图分类号:S71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18(2021)01-0082-06开放科学标识码(OSID 码)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crude toxin production ,and host specificity of the toxinHUANG Xiuping 1,2, YE Xiaozhen 2,3, CHEN Quanzhu 2,3, LIU Jinyan 1,2, LU Guodong 4(1.College of Forestr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 Fujian 350002, China ;2. College of Jinshan ,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 Fujian 350002, China ;3.Institute of Forest Protection ,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Fuzhou , Fujian 350002, China ;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Pest Control for Fujian and Taiwan Crops , Fuzhou , Fujian 350002, China ),Abstract : Eucalyptus , as one of important economic tree species , was cultivated worldwide including China. It is of importanc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of 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 , a leaf blight pathogen , and the role of its toxin in the pathogenic process.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toxin production by 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 YA5j2 as well as the host specificity of the toxin. Bioactivity assa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oxin affected eucalyptus leaves. The lesion area on the leaves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oxin concentration.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toxin production by 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 YA5j2 were observed in a modified Fries' medium at 28 七 and a pH of 5, with a culture period of 15-20 days while being rotated at 150 r*min -1. The culture was also subjected to constant shaking and darkness. A toxicity bioassay indicated that the 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 YA5j2 toxin was a non-host specific toxin. The results of the toxicity bioassay conducted on 21 pla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oxin had high toxicity to Ficus concinna , Michelia alba , Cinnamomum camphora , and Osmanthus fragrans.Key words : Calonectria pseudoreteaudii ; toxin-producing conditions ; toxin ; host specificity桉树(Eucalyptus spp.)具有适应性强、耐旱、轮伐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良特性,被联合国粮食及 农业组织列为三大速生造林树种之一⑴。

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方法

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方法

桉树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与防治方法作者:蒋慧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05期摘要桉树不仅用途广、经济效益高,而且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基于此,以其幼苗时期常见的病害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病虫防治技术,分别研究了焦枯病和青枯病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方法,旨在为桉树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青枯病;鉴定中图分类号:S763.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5.001桉树是利用价值较高的树种之一,目前已被引种到世界120多个国家。

我国引入桉树的时间开始于1890年,主要栽种在广州、福州和广西龙州等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桉树可以用于生产木材、改性材、做纤维板等多个方面,并且适应性强,因此加快推动桉树种植、林板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制约桉树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病虫害,尤其是焦枯病和青枯病,被称为桉树“癌症”,由此可以看出其对桉树生长的破坏程度是巨大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对焦枯病和青枯病的鉴定和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桉树焦枯病的研究方法1.1 焦枯病的症状和病原桉树焦枯病又称叶枯病,其一般症状表现为:叶片前期出现水渍状的斑点,中期逐步扩散,后期则形成典型的烂叶症状。

病害发生时,叶脉及相邻的组织可能还保持绿色,对于已经变棕色枯萎的部分则会慢慢变黑,并逐步向下发展。

病情进一步严重时叶脉会出现死亡,整片叶子全部变成黑色,并易碎坠落。

其发病的条件往往是环境较为潮湿、气温较高或营养缺失,都很容易诱发焦枯病,尤其是对于生育后期和老龄的叶片,若叶片湿度大或强光照射更容易引发这种病害。

其病原菌主要有两种: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和scoparium。

1.2 发病规律以子实体或菌丝在桉树落叶、病枝上和林下土壤中越冬。

桉树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

桉树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材料 .
尖 孢镰刀 菌从广 东省 河源市 紫金县 感病桉 树根 部分 离获 得 , 为华 南农 业 大学 林学 院森林 保 护教 研 室 现 保存 。 供试 杀菌剂 包括 5 % 多 菌灵 可湿性 粉剂 ( 隆达春 有 限公 司 )6 %宝 宁可湿 性 粉剂 ( 0 沙 ,0 东莞 瑞德 丰 生物 科技 有 限公 司 )4 %根腐 灵可湿 性粉 剂 ( 莞瑞 德 丰生 物科 技 有 限公 司) 7 %克 露 可湿 性 粉剂 ( 海 杜邦 ,0 东 ,2 上 农化 有 限公 司 )7 %百菌 清可湿 性粉 剂 ( 州 中远化 工 有 限公 司 ) 9 %恶 霉 灵可 湿性 粉 剂 ( 京兆 农绿 亨 ,5 惠 ,5 北 科技 发展有 限公 司 )7% 甲霜灵 ・ 锌可 湿性粉 剂 ( 北天 门易普 乐农 化有 限公 司 )7 % 甲基 托 布津 可湿 ,2 锰 湖 ,0 性粉剂 ( 日本 曹达株 式会社 冗发 化工 ( 上海 ) 限公 司分装 ) 有 。
宝宁对 菌丝 生长抑制较 强 , 克露和 宝 宁对孢子 发 芽有 较 强的抑制 作 用。 关键词 桉 树 尖孢镰 刀 菌 生物 学特性 杀菌剂 毒 力
中图分 类号 : 7 2 3 ¥ 9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6— 4 7 2 1 )5— 0 5— 4 10 4 2 ( 0 0 0 0 7 0
i h sp p r n t i a e .Th e ut h we h tt e o tmum e e au e frp to e r wt s2 C ,a d t e o t e r s lss o d t a h p i tmp r t r o ah g n g o h wa 5 ̄ n h pi mum H p v l e wa 5. L g tc n iin wa fn vd n fe to h rwt ff n u .T e h lt mp r t r rmy ei au s5. ih o d to so o e i e tef c n t e g o h o u g s hel t a e e au ef c la o wa 5c s6 I C.No sg i c n fe twa o n o u a o r e n t e g r n to fc n d a her s lso o iiyt s in f a tefc sf u d f rs g rs u c so h e mi ain o o i i .T e u t ftxc t e t i o ngcd sd mo srt d ta n u ig a d Ba nig ha to g ri h btv fe to h t o e rwt ff i ie e n tae h tGe f l n o n d sr n e n i i e efc n t e pah g n g o h,whl u n i i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3 各供试药剂不同稀释倍数下有效浓度(mg·mL-1)
药剂名称
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 代森锰锌 百菌清 丙环唑 咪鲜胺 氟环唑 嘧菌酯 异菌脲
500 2.002 2.000 2.000 1.995 0.500 0.500 0.250 0.500 1.000
稀释倍数 1 000 4 000 1.001 0.250 1.000 0.250 1.000 0.250 0.998 0.249 0.250 0.063 0.250 0.063 0.125 0.031 0.250 0.063 0.500 0.125
福建
Ca. fujianensis
CERC1117
CMW27254
E. grandis
福建
CERC1118
CMW27257
E. grandis
福建
CERC1120
CMW27263
E. grandis
福建
Ca. pauciramosa
CERC1101
CMW25283
E. urophylla × E. grandis
福建
Ca. pseudoreteaudii
CERC1102
CMW25284
E. urophylla × E. grandis
广东
CERC1103
CMW25285
E. urophylla × E. grandis
广东
CERC1106
CMW25292
E. urophylla × E. grandis
广东
LI Guo-qing1, CHEN Shuai-fei1,LIU Fei-fei1, ZHOU Xu-dong2, XIE Yao-jian1
(1. China Eucalypt Research Centre, Zhanjiang 524022, Guangdong, China; 2. FuturaGene Bio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Shanghai 200235, China)
第 31 卷 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桉树科技
EUCALYPT SCIENCE & TECHNOLOGY
Vol.31 No.2 Jun.2014
6 种杀菌剂对不同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的 室内毒力测定
李国清 1,陈帅飞 1*,刘菲菲 1,周旭东 2,谢耀坚 1
(1.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 湛江 524022;2. 富优基尼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3
1.2 供试杀菌剂 供试杀菌剂共 9 种,各药剂有效成分及生产厂
家见表 2。
表 2 试验所用杀菌剂信息
药剂名称
商品名
英文通用名
有效成分(%)
剂型
甲基硫菌灵* 甲基托布津 thiophanate-methyl
70
可湿性粉剂 WP
多菌灵*
多菌灵
carbendazim
50
可湿性粉剂 WP
代森锰锌*
山德生
表 1 试验所用桉树焦枯病病原菌菌株信息
种类
菌株编号
CERC 编号
CMW 编号
寄主
来源
Ca. cerciana
CERC1104
CMW25288
Eucalyptus urophylla ×E. grandis
广东
CERC1105
CMW25290
E. urophylla × E. grandis
广东
CERC1107
桉树焦枯病是由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引 起的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类世界性病 害,丽赤壳属真菌能够危害桉树叶片和枝梢,形成 典型的烂叶和枯梢症状,严重影响桉树的生长[1-3]。 在我国,桉树焦枯病自报道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1991—1992 年在广西零星发生,1993 年大面积流 行发病,1996 年桉树焦枯病被列入到国内森林病虫
异菌脲
扑海因
iprodione
50
悬浮剂 SC
注:*表示预试验之后选出的在正式试验中所用的杀菌剂。
生产厂家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美国富美实公司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
存在差异。综合比较分析,咪鲜胺能有效发地抑制本研究中测定的丽赤壳属病原菌菌丝生长。
关键词:桉树;焦枯病;丽赤壳属;杀菌剂;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S763.xicity of Six Fungicides to Pathogens Cause
Eucalyptus Leaf Blight Pathogens
mancozeb
80
可湿性粉剂 WP
百菌清*
达科宁
chlorothalonil
75
可湿性粉剂 WP
丙环唑
敌力脱
propiconazole
25
乳油 EC
咪鲜胺*
施保克
prochloraz
50
乳油 EC
氟环唑
欧博
epoxiconazole
12.5
悬浮剂 SC
嘧菌酯*
阿米西达
azoxystrobin
25
悬浮剂 SC
CMW25309
E. urophylla × E. grandis
广东
Ca. crousiana
CERC1115
CMW27249
E. grandis
福建
CERC1116
CMW27253
E. grandis
福建
CERC1119
CMW27258
E. grandis
福建
CERC1121
CMW27267
E. grandis
10 000 0.100 0.100 0.100 0.100 0.025 0.025 0.013 0.025 0.050
1.4 试验方法 预试验选用 9 种杀菌剂(表 2)对 Ca. cerciana
(CMW25309) 、 Ca. fujianensis(CMW27254) 、 Ca. pseudoreteaudii(CMW25292) 3 种病原菌进行室内毒
害检疫名单,其后大面积流行时有发生[4-6]。桉树焦 枯病主要发生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和海南等 地区的桉树人工林中,严重影响我国桉树人工林的 健康发展[7-8]。丽赤壳属真菌物种多样性高、分类 鉴定难等原因,导致桉树焦枯病防治难度较大。目 前 , 引 起 华 南 地 区 桉 树 焦 枯 病 的 病 原 菌 有 Ca. cerciana 、 Ca. crousiana 、 Ca. fujianensis 、 C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5-14 基金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桉树重大病虫害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KJCX015-0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桉树焦枯病及无
性系选择研究‖(10145624536-400000);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重要林业病害致病力及多样性研究‖(2012DFG31830) 作者简介:李国清(1988— ),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病害 *陈帅飞为通讯作者.E-mail:cerccsf@
1.3 供试培养基 2% MEA 培养基(20 g 麦芽粉,20 g 琼脂,1 L
水);含药剂 MEA 培养基:将供试药剂用无菌水配 制成稀释 100 倍母液,然后取母液加入冷却至 55℃ 左右的 2% MEA 培养基中,配制成有效成分浓度稀 释分别为 500、1 000、4 000、10 000 倍的含药剂 MEA 培养基(表 3),倒入培养皿中备用。
CERC1108
CMW25310
E. urophylla × E. grandis
广东
注:CERC―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森林健康课题组菌种保藏库编号;CMW―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林农 生物技术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
第 2 期 (总第 89 期)
李国清等:6 种杀菌剂对不同桉树焦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Abstract: Eucalyptus leaf blight caused by Calonectria spp.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diseases of Eucalyptus worldwide. In order to select effective fungicides to control the diseases caused by Calonectria spp. the toxicities of 6 fungicides (thiophanate-methyl, carbendazim, mancozeb, chlorothalonil, prochloraz, and azoxystrobin) to 5 Calonectria species (C. cerciana, C. crousiana, C. fujianensis, C. pauciramosa and C. pseudoreteaudii) were tested by evaluation of mycelial growth post application. All 6 fungicides inhibited mycelial growth of the 5 Calonectria species but t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degrees. The inhibiting effect of different fungicides to the same species of Calonectria also proved significant, and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in the sensitivity of different Calonectria species to the same fungicide. In general, the fungicide prochloraz proved most efficient for inhibiting mycelial growth of the 5 Calonectria species tested. Key words: Eucalyptus; leaf blight; Calonectria; fungicide; toxic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