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中的迷思概念转变
初中科学教学迷思概念的影响及转变策略

初中科学教学迷思概念的影响及转变策略摘要:本文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迷思概念的影响,对其转变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初中科学迷思概念策略“谜思概念”(misconception)是科学教育概念教学中一个常见的问题。
针对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新课程理念的演绎和形成,初中科学的新课程理念和体系也在逐步演绎和形成之中。
本文正是要把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来探讨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这一问题。
一、关于“迷思概念”的诠释关于“迷思概念”,历来学者的解释很多又各不相同,但他们解释的核心都集中在这样内容上,即:围绕某一个特定学科,学生所有的关于某事件或现象产生的与之前科学家所公认的想法不一样的想法;还指的是产生在一群人或者一个人身上的他们自己根据自我经验认为非常合理的概念。
这仅仅是借助于自我日常经验来解释事物或现象,而这样的解释与科学概念经常是不一致的。
这也就是说,往往存在针对某一科学概念,学生的解释与教材的内容有很大的出入。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对同样一个概念,学生不同理解也就不同,虽然学生可能在学习中把科学概念的定义记下了,却对科学概念的实质并没有真正理解,甚至还有错误或者模糊的认识存在。
正是对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我们把它叫做“迷思概念”。
由于存在迷思概念会对学生正确理解新概念产生影响,也就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困难。
二、迷思概念对初中科学教学的影响鉴于迷思概念所独有的广泛性和顽固性,对学生学习科学概念会产生严重障碍。
所以,在新课程推行过程中,初中科学教学要对学生已经拥有的迷思概念进行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措施,这就成为促进初中科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性内容。
有一条重要规律被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了出来,他认为如果学生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存在得越少,那么在他肩上压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不会重,他就会对于以后再一次学习新教材有着充分准备的思想,在课堂上,他也就能够有着很好的脑力劳动效果。
探究迷思概念成因 形成正确物理观念

一 、 物理观念与迷思概念
有 对 物 理 概 念 和 规 律 进 行 正 确 理 解 和 灵 活 运 用 ,学
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大脑中形成的概括性认
生 才 能 真 正 建 立 正 确 的 物 理 观 念 [2]。高 中 物 理 教
识 ,它 支 配 着 人 类 的 行 为 方 式 。物 理 观 念 居 于 物 理
12 电场强度 电场的大小
电场的大小和 方向
磁感应 由磁场感应出某 磁 场 的 大 小 和 13
强度
物理量
方向
4.忽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不仅仅为了获得一些公 式 ,记 住 几 个 模 型 ,而 是 增 强 学 生 的 科 学 探 究 意 识 , 锻 炼 学 生 的 科 学 思 维 能 力 。 比 如 ,模 型 建 构 就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科 学 思 维 方 法 , 点 电 荷 、单 摆 等 物 理 概 念 和 自 由 落 体 运 动 、平 抛 运 动 等 物 理 过 程 都 是 物 理 模 型 。
学 中 学 生 出 现 的 迷 思 概 念 ,探 究 其 产 生 的 原 因 ,主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之 首 ,物 理 教 学 应 该 以 物 理 观 念 来 统
要有以下方面:
领 。一 般 来 说 ,学 生 在 日 常 生 活 和 以 往 学 习 过 程 中
1. 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
已 经 积 累 了 大 量 的 知 识 和 经 验 ,其 中 有 些 观 念 与 科
力 ”,使 得 电 和 磁 之 间 的 联 系 一 直 没 有 突 破 ,直 到 奥
斯 特 通 过 实 验 第 一 次 发 现 有 “横 向 作 用 力 ”的 存 在 ,
才突破了人类对电与磁的认识的局限性。 3.文字迷思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通过对初中学生存在的迷思概念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其对科学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转变策略。
首先介绍了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的迷思概念及其影响,然后对转变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转变策略的实施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对初中科学教学的启示,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学生的迷思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应用,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迷思概念、转变策略、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影响、案例分析、实施、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存在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迷思认知,导致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甚至错误。
这种迷思概念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
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存在,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们一直在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找到有效的转变策略来帮助学生纠正迷思、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深入研究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迷思概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思的原因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转变策略提供依据。
研究迷思概念的影响和转变策略的实施效果,可以为改进初中科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对于初中科学教学中迷思概念的转变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现象,学生常常因为对某些概念产生错误理解而导致学习困难。
对迷思概念的研究和转变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迷思概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迷思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学习成绩。
研究迷思概念的影响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反思和改进,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模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迷思概念及其转变模式

21 00年 1 2 月 0日
初 科教中生思念其变式 学学学迷概及转模 中
⑩浙江瑞安市塘下镇罗凤 中学 周建秋
念必须比原有概念更 富有成效。 。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 , 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 笔者认
一
、
学生迷 思概念的原因
1学生直 觉经验影响 .
学生由于缺乏必要 的科学知识 、 科学方法及科学 为可 以用如图 1 示的模式来转 变学 生的迷思 概念。 所
特 点 ”。
三 、 生迷 思 概 念 转 变模 式 实施 的 体 会 学
第三步骤 , 实验演示 , 顺应建构 , 习得概念。这是
教师在教学 实践 中深深地体会到 以先 人为主 的
概念转变的核心步骤。按 照皮亚杰的观点 , 学生改变 经验的迷思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 常 原有认知结构的主要机制是顺应。也就是说 , 当新知 学生往往在无意识 中已把 自己的先前看 法视为 “ 认 纠错 、 识和原有认知有较大的差异和矛盾时 , 必须将原有知 识 ”, 为是千真万确的 。即使在老师的讲 解 、 论 证下接受 了这 一科学结论 , 一段学习之后 , 学生又 识进行结构调整和改变, 通过J 顿应学 习才能接纳新知 前概念 ”的干扰下恢 复他们原有的想法 , 以至 识, 解决认知 矛盾 , 实现 由原有 的前概 念向新的科学 会在 “ 概念的转变 。 科学教学 中一般可以通过探究性实验积 在面对一些科学现象时 ,他们又习惯于应用 自己头脑 所以, 教师 累感性认识 , 实现认知顺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 中熟悉 的错误想法即迷思概念来加以解释。 应认识到迷思概念转变的任务艰 巨性, 不能急于求成。 实验 , 电流表测量A、 C 用 B、 三点 的电流 , 比较它们 的 大小 ; 或交换两灯的位置 , 重测 三点 电流 , 或取两只不
物理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

物理•名师#遭物理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福建福安市第八中学(355012)郭永清[摘要]“迷思概念”的转变,若以获得正确的知识为唯一的目标,容易导致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落实上,而忽略利用迷思概念这一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文章通过两个教学案例,阐述利用迷思概念的转变,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感受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有效转变迷思概念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迷思概念;核心素养;极限思想;比值法[中图分类号]G633. 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9-0039-02“迷思”一词起 希 %0o(mythos),是英M yth的 ,又意 神话、幻想、故事、虚构的人,指通过 流 的十分古老的 和,泛指人类无法以科学方法验证的 ,属科学的、幻想的,无法结合现实的主观价值。
对学 生 ,学习的最 法是在 原有基础知识的环境中学习;如果教学内 有 学生的已有知识,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 其应付考试,而在课 ,学生有的知识依然是迷思概念。
“迷思概念”一词,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但每种 学说的核心均是指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中,对某 或有的 有 科学 的想法。
思概念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 的干扰,严重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迷思概 念存在的 正面价值,虽然其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吻合,但教师只要找准“迷思”的原因,辅以适当的引导,就 能使学生脑海中的迷思概念转化为科学的物理认知,从 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形成科学思维。
一、“迷思概念”的成因及特征思概念的形成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所处环境 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教材方面的原因等。
具体而 言,可能是由日常生活中经验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消极 的思维定 成的;或对原有概念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或对物理 理解错误造成的,等等。
因此迷思概念具有自发性、广泛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点。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迷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错误认识或偏见,常常阻碍学生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正确理解。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解决学生的迷思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从概念的转变策略方面来研究如何有效地解决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迷思问题。
一、迷思概念的认知特点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通常会产生以下几种迷思:1. 并不符合科学事实的错误概念。
2. 不能科学解释的传统观念。
3. 科学新知识与既有知识之间的冲突。
5. 误以为某些数据间存在因果关系。
针对这些迷思,我们需要发现学生的错误想法和原因,并通过搜集一些相关的例子和实验数据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二、转变迷思的教学策略1. 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科学原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通过真实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究,以此推导出科学知识,对于转变因迷思导致的错误认识非常有效。
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小水塘里的动植物生态系统,从而引导他们发现生态系统有很多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自主探究,提高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轻松地消除错误的迷思。
例如:在教学生物遗传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通过查阅文献、进行实验等方式,探究相关的知识点,了解遗传相传的方式和遗传规律。
3. 进行错误认识纠正当学生产生错误的迷思时,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实验、案例,通过演示或亲身体验,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法。
例如:在教学化学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熔化金属后浇进冷水中,使其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明显地观察到金属因为发现热量的不同而出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往往被迷思概念所阻碍。
迷思概念是学生对科学概念的错误理解或误解,这种错误理解来源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不完全理解或从其日常生活经验中推断出的错误观点。
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迷思概念,研究者需要寻找转变策略,以帮助学生摆脱迷思概念的束缚,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要通过引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发现并纠正自己原有的迷思概念。
要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迷思概念。
实验是一种直观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科学知识。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通过手动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以此纠正他们的迷思概念。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要提倡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互相借鉴和纠正迷思概念。
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和生动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搜索和阅读相关资料,拓宽他们的科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要注重评价反馈的有效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迷思概念。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错误观点提出指导性的问题,并给予正确的示范和解释,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迷思概念,教师可以采取引入问题启发、实验教学、合作学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有效的评价反馈等转变策略,帮助学生纠正迷思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

例谈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
通过对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转变策略,并探讨了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及学生在转变迷思概念中的关键路径。
文章强调了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迷思概念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迷思概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迷思概念、转变策略、教师作用、学生关键路径、科学思维、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教育、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各种迷思概念,这些迷思概念可能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传统观念,或是错误的学习方式等。
这些迷思概念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还会对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存在迷思概念的情况,导致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有必要对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学生存在迷思概念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转变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效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转变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教师和学生在培养科学思维和转变迷思概念中的关键路径,为初中科学教学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存在与影响,从而揭示迷思概念对学生科学学习的阻碍作用。
通过分析迷思概念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有效的转变策略,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师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中的作用,并探究学生在转变迷思概念中的关键路径,进而为提高初中科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迷思概念的重要性,探讨未来研究方向,总结结论,为初中科学教学的实际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 同化” , 对认知结构进行数量 的扩充, 丰富 已有概念来解 过程 中 , 不 断变 更所 提 供 材 料 的 呈 现形 式 , 使概 念 的本 质 属 性
释新现 象; 二是 “ 顺应” , 改变认知结构的性质 , 重建原有图式 保 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不断变化,利用不 同的情境帮助 学生 以适应 新刺激 。顺应 的条件 : 对原有概念 的不满 , 新概念的可 明辨是 非, 舍弃非本质属 性, 掌握本质属性 。
根 据 前 概 念 与科 学 概 念 一 致 性 程 度 的 不 同 ,前概 念 可 以 实验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若 预测 与事实结果不同,会给学 分 为比较正确 的前概念与迷思概念 ,本文主要研 究迷思概念 生 一 个 巨大 的震 撼 , 动 摇 其 迷 思 概 念 的基 础 。
的转 变 。
若干年来,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者们从不 同的角度提出 会趁热打铁, 帮助学生“ 重建” 迷思概念, 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 , 了多个概念转变理论, 本文主要研究当代主流的概念转变理论。 建立“ 新平衡” 。 波斯纳提出的概念转变模型认为, 概念转变有两种类 型:
一
( 1 )采取变式教学 。变式即在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概念的
基础上建立起新的观点。 如 果 忽视 学生 头 脑 中前 概 念 的影 响 ,
3 . 2营造 冲突情境 , 解构迷思概念
强行采用科学概念 “ 覆盖” 前概念的方式, 学生学 习的效果 比
合 理 的 认 知冲 突会 触 发 学 生 对 原 有 概念 的不 满 ,引 起 学 较差 。概念 转变 很贴切地表达 了学生学 习的重点是前概念的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营造 冲 突 有 以下 几 种 方法 : “ 转变” 而不是被简单的 “ 覆盖” , 对概念转变进行深入的研究 ( 1 )利 用 学 生 迷 思 概 念 与 现 实 实 际或 实 验 的 冲 突 。 教师 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l 迷 思 概 念 创 设适 当 的情 境 , 学生 根 据 自 己的 前概 念 做 出 自 己的预 测 , 并 且 只 愿 意 相 信 自 己 的预 测 是 正 确 的 。 随 后 教 师将 现 实 实 际 、
的首要条件是 引起学生对原有概念的不满,引发学生认知冲
突 。在 冲 突 的解 决 中 , 学 生 需要 懂 得 新 概 念 的真 正 含 义 , 并 且
F I = 5 N — 臣爱墨 一 F 2 = S N
圉1
看 到新概念是真实、 合理 的, 个体把它看作是处理某 问题 的更
好 的途 径 。
中学物 理 中的迷思概 念转变
张 杰
( 陕西师 范 大学 陕西 ・西安
摘 要
7 l 0 l l 9 )
概念转变是物理学 习的核 心领域 之一。 本文根据概念转变的相关理论 , 对迷思概念 转变进行 了分析与探讨 ,
迷思概念 概念 转变 教 学策 略
提 出迷思概念 “ 重建” 策略 , 以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与掌握 , 最后结合 弹簧应用简要进行迷思概念 转变实践。
猜灏示数为1 0 N
3迷思概念转变“ 重建” 策略
教 师 首 先 应 该 了解 学 生 的 迷 思概 念 ,然 后 创 设 合 适 的认 知冲突, 在 学生 的 认 知 心理 上造 成 不 平衡 , 激 起 学 生 的求 知 欲 , 最后对冲突进行解决 , 完 成 对 迷 思 概 念 的“ 重建 ” 。
的 转 变 与 疑 难 问题 较 少 的 学 习 ( 如 事 实 和技 能 的获 得 ) 形 成 对 尽 致 。合 作 学 习 优于 个体 的学 习 。
比, 不 能像 前者 一样通过大量 的纯粹练 习就可 以完成 。
2 概 念转 变理 论
3 _ 3 解 决概念冲 突, 建构科 学概念 在 打破 原有 认 知 平 衡 , 引发 认 知 冲 突之 后 , 教师 要 抓 住 机
F x , , S N — 臣墨 一 t s N
豳2
, I 猜 j j 数为5 N
匿 釜 强 一 5 N
/l 圈3
3 . 1了解 学生认知结构 , 明确 迷思概念 打“ 虎” 先要知 “ 虎” , 教师 需要在备课前充分 了解学生的 迷思概念, 教师 只有 明确 了学生的迷思概念 , 才 能做到有 的放
( 2 ) 利用学生间的认知冲突 , 引导学生相互辩论。没有教
迷思概念与科学概念有很大冲突,会 阻碍 学生理解和掌 师 、 教材 的权威性干扰 , 学生间有着更为平等 自然的气氛 。通 握科学概念 ,对于概念的学习起 很大 的消极作用 。迷思概念 过 辩 论 、 不 同观 点 的 碰撞 , 学 生 间 的认 知 冲 突 将 会表 现 得 淋 漓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7
文献标识 码 : A
( 2 ) 与其 他 教 师 相 互 交 流 ; ( 3 ) 根 据 教 师 自 己的 学 习 与 教 学经 验 进 行 总 结 。
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 , 对 于 即将 学 习 的 知识 已经 有 了一
定 的观 点和经验 ( 即前概念) 。学生 的学 习必须是在前概念的
wwwjxsjdbcn2015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我国研究生复试与人才选拔的演变规律以武汉本土优秀文化资源培育地方高校?浅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对于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问题探析浅析教师之爱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关注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浅析研究生复试与人才选拔的特点与创?探究企业形势任务教育融入培训的教学?独立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论建构主义视角中的核心知识教学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职业教育管理原则浅谈初中生乱花零花钱的成因及对策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中职生校园网络文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高校素质导师制的创建及定位探析地板http
的预 测 同事 实 、 实验相反; 学生 的观 点与 教 师 不 一 致 ; 学生 之 互 干 扰 , 学 生很 容 易混 淆 一 些 相似 性 较 强 的 概 念 , 产 生很 多迷 从 上 述 理 论 可 以看 出 , “ 迷 思概 念 ” 转变 需要 “ 顺应” , 转变 过 比较 , 抓 住 概 念 的 本质 。
理解性 、 合理性 、 有 效 性 。 杜伊 特 提 出 了三 种 认 知 冲 突 : 学生概念 间比较。 由于相近概念在学生认知中的相
思 概 念 。教 师 要 引 导 学 生辨 析相 近 概 念 的 相 同 点 、 不 同点 , 通
示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