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加强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满洲的兴起:(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2)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3)努尔哈赤起兵攻打明朝,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2、清朝的建立:(1)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2)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3、迁都北京:(1)1644年(顺治帝时),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2)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设立军机处:(1)原因: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皇帝之上。
(2)目的: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3)设立: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4)职责: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5)影响: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1)目的:为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时期: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最盛(3)危害:①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堂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努尔哈赤即位沈阳故宫材料二努尔哈赤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
他是大清帝国的奠基人,二十五岁统一了女真各部,后脱离明朝建立了后金政权。
材料三皇太极,努尔哈赤之子,他是清朝立国一个人承前启后的人物,努尔哈赤以武力打天下,却忘记收买人心。
皇太极继承了女真人的剽悍,又借用了汉人的文化和谋略。
【探究思考】(1)结合材料一、二说出努尔哈赤的功绩。
想一想,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共同之处。
(2)结合材料三说出皇太极的功绩。
(3)元朝和清朝是在我国历史上,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它们前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比较。
【参考答案】(1)功绩: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反抗明朝压迫;迁都沈阳。
共同之处:努尔哈赤和阿保机、阿骨打、元昊、铁木真等少数民族首领都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历史: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课件(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2、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 ?
1、《明 史
案》
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 史》。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 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 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 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 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 尸。李令晰为《明史》作过序,被处死。明 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 多人。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 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的事件?
朝代 秦朝 西汉 明朝 朝 清朝
为 焚书坑儒 加 强 罢黜百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 想 八股取士 控 制 文字狱
2、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 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 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 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 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 地区。
一 一 维 维 止止
、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阿保机
阿骨打
元昊
成吉思汗
请问: 请问:皇太极 的主要历史活 动是什么? 动是什么? 1、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重用人才 2、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3、1636年,改国号为清 1636年
清朝顺治帝
1644年,清军入关, 年 清军入关, 迁都北京, 迁都北京,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回顾:满洲的兴起与清朝的建立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阅读教材,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思考,得出答案。
板
书
课
题
出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努尔哈赤与满洲的兴起
2、皇太极建立清朝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
4、清政府怎样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制造“文字狱”)
5、根据92页“动脑筋”:“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描绘的情境有什么问题吗?(这是一幅相当优美的月夜景色,没有任何问题,作者却被冤杀,反映出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的阴暗心理。)
6、文字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思想受禁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学生认读学习目标
合
作
探
究
获
取
新
知
一、满洲的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学生阅读90-91页“导入框”及本目课文、插图等,根据教师的启发,作读书批注并思考回答:
1、努尔哈赤在历史上起了哪些作用?(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攻打明朝,迁都盛京)
课题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案序号
17
授课时间
2013年5月15日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教历史七下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课堂小结
满洲的兴起 君主集权的强化 清朝的建立
历 史 链 接
军机处设立
文字狱
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1、(2010·聊城学业考试)“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 “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 2、(2010·苏州中考)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 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 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求》、《论军机处与极权 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 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A.浅议“焚书坑德”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3、(2010·淮安中考)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 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 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材料一: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 画于其间”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是否有实权?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 ②设立者: 雍正帝
③军机大臣的职责: 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 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军机处值房
思考:这说明中 央政权发生了什 沈阳故宫 么变化?军机处 的设立产生了什 在北京的乾清宫, 么影响? 军机处处理全国大事 时,皇帝坐在龙椅上, 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在 地上。
在沈阳故宫开议政 王大臣会议时,皇帝坐 在中间的大政殿里,处 于中心位置,议事大臣 还能坐在甬通两边的 “十王亭”里,位置也 很重要。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考点: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2010·聊城学业考试)“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A.市舶司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答案】选D。
2、(2010·苏州中考)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求》、《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A.浅议“焚书坑德”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捕捉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康雍乾”“军机处”“文字狱”可以判断得出结论。
3、(2010·淮安中考)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答案】选A。
4、(2010·长沙学业考试)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①西周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答案】选B。
5、(2010·黄石学业考试)右边是清朝军机处的照片,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答案】选C。
6、(2010·孝感中考)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5到图7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利的强化【答案】选D。
7、(2009·苏州中考)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归纳努尔哈赤的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评价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本课“动脑筋”,比较认识少数民族杰出领导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作用。
(2)提供史料讲述“康、雍、乾”三朝的文字狱,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其危害。
(3)通过图片、文献、视频资料等,分析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增强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清朝的建立和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与弊。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提问):1、明初几个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以及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什么?(加强君主集权,使自己的统治更加有效。
)2、明朝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负面的影响?(对人们的思想具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助长了为了当官而死读书、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
这个时候,人家欧洲正处在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之中,民主与科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正在形成飞跃发展的态势。
而明朝人们的思想却被紧紧束缚着,走向衰落就是难免的了。
)过渡:从国内来看,汉族建立的明朝日益腐败衰落的同时,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则蒸蒸日上。
他们怎样取代明朝?怎样统治全国?请阅读新课。
展开:一、满洲的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学生阅读90-91页“导入框”及本目课文、插图等,根据教师的启发,作读书批注并思考回答:1、努尔哈赤在历史上起了哪些作用?(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攻打明朝,迁都盛京)教师补充“八旗制度”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努尔哈赤为了增强女真军队的战斗力,创建了“八旗制度”(副板书)。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皇太极的主要功绩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重用汉人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迁都北京
假如你是清朝统治者,你 将采取哪些措施统治这个幅 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呢?
顺治帝
清世祖福临
(1638~1661)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满族,爱新 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母孝庄文皇 后。年号顺治,习称顺治帝。在位十八年。
郑和 1、1405年,明成祖派_______下西洋。郑和的 刘家港 船队从________出发。 1405 2、______年至 1433 年,郑和率船队先后 7 次 下西洋,到过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 倭寇 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称为_______。 戚继光 4、明朝抗倭名将_______,组织了一支英勇善战 戚家军 的军队,九战九捷,人称_________。 1553 葡萄牙 5、______年,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 澳门的居住权。
清世宗祖胤禛
(1677~1735) 胤禛是康熙第四子,康熙的太子被废后, 胤禛继承皇位,改元雍正。胤禛诚信佛教, 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在位间严 整吏治,清查亏空,并对满清的赋役进行大 刀阔斧的改革。他创设军机处,是皇权空前 集中。
三、君主集权的强化
1、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 2、保留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 会议
乾 清 宫
军 机 处 (清)
军机处值房
议一议:
沈阳故宫和乾清宫在建筑布局和设置上反映出 什么问题?
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的强化有什么作用?
结论:
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 臣的重要地位。乾清宫与军机处反映了皇帝 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 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也直 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 臣组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 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课堂PPT)

归纳:皇太极的主要贡献
发展生产、改革内政、增强国力;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皇太极(清太宗)
1636年改后金国号为清,建立清朝。
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 阳,后改称盛京。1636年,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16年,努尔哈赤 在此建立“大金” 政权,史称后金。 1644年,清军入关, 迁都北京。
能 稍 有 赞 画 于 其 间 。 ” 意 思 是 说 军 机
军 机 大 臣 “ 只 供 传 述 缮 撰 , 而 不
,
清朝的军机大臣与秦朝的丞 相在职权上有什么不同? 1.秦朝的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 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 2.清朝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只能 跪受笔录,不能独立行使权力。
原因:由于当时的军事需 要,为了保密,便于皇帝 与重臣商议军国大事。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 外,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各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这军机大臣者皆亲臣、 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军机大臣人选:亲臣、重臣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是明末的民谣。由于明朝后期统治的腐朽,闯 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 ,于1644年攻占北京,推翻明 朝。兴起于东北的清朝闻讯派兵南下,驻守山海关的 明将吴三桂投降清朝。闯王率兵同吴三桂在山海关鏖 战,清军突然杀出,农民军败退,被迫撤出北京,转 战各地,最后失败。清军入主中原。清朝建立后是怎 样把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呢?„„
清朝文字狱和秦朝焚书坑 儒有何异同?
想一想
1、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强 化专制皇权; 2、影响相同: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手段不同: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大 兴文字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初期的中央政权机构 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 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 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帝
内阁 和____ 六部 ____
(沿革明朝)
议政王大臣 _________会议
(旧时制度)
历代君臣仪式的变化
秦朝
坐而论道
宋朝 站立议政
清朝 跪受笔录
皇帝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员构成简单
2.设置时间
军机处的 设立
3.职能
4.特点:简、速、密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 赵翼 ① 传述:传达、转述 ② 缮撰:抄录、写作 ③ 赞画:辅助谋划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 请你谈谈军机处设置对清朝统治 军机大臣只是跪地记录,然后 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的影响。 传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这些建筑的不同布局主要反映出皇帝与臣下的关系:
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 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说明王宫大臣对 皇帝的牵制作用。
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 突出了皇帝的至高无上地位和大臣 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
走上辩论台
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并说出你 的理由。 军机处的设立, 提高了办事效 率,有好处。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 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 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 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 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一维 一 止 维 止
、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案名 庄廷龙《明 史》案 戴名世《南 山集》案 吕留良案 胡中藻案 事由 株连人数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 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70--120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 300多人 明年号。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反对清朝统治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 株连族人 被指为侮辱清朝。 祸及师友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 斩首 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 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 抄家,死 指有辱圣上 于 狱中
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 民族首领有何共同之处?
阿保机、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
1、统一本民族各部。 2、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3、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2、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的主要贡献
①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②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改国号为清(1636年)
皇太极 (清太宗)
为了加强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想统治,为 了加强专制 八股取士 主义中央集 文字狱 权制。
焚书坑儒
女真族发展的历史线索:
靺鞨族 女真族(金) 女真族(后金) 满洲
唐朝 宋元时期 明朝
清朝 今
满族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女真族建立政权
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 ①统一女真各部 ②建立后金政权(1616年)
③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 ④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努尔哈赤
沈阳故宫大政殿
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1616年——后金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 立
1636年——清朝 1644年——北京
问题探究:
清朝初年,为强化 君主集权,在政治方面、 思想文化方面都采取了 哪些重大举措?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政治上:设立军机处
皇帝 内阁和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乾清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军机处
军机处值房
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 么都得听皇上的,他们 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 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 也没有。
2、思想上:大兴文字狱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
清朝文字狱事例: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捕风捉影—文字狱
所谓文字狱,就是用挑剔文 字过错的办法来找罪名,对 知识分子进行迫害。
徐骏案 查嗣庭案
• 朱永胜(朱明王朝永胜) • 刘光明(光复明朝) • 段松青(断送清朝)
据统计: 顺治帝兴文字狱7次,康熙帝12次, 雍正帝17次,乾隆帝130次。
2、大兴文字狱:
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
2)文字狱的严重后果(危害):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 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
皇帝
军机大臣
中央各部
地方官员
政 令 传 达 途 径 示 意 图 :
史料阅读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 赞画于其间。”
(1)上文什么意思?军机大臣有实权吗? (2)军机处是谁设立的?有什么意义?
雍正时。 军机处的设立取代了 议政王大臣会议,标志我国封建 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
1.目的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雍正时期 乾隆帝时,彻底取代议 政王大臣会议。 跪着听旨,承旨传达
议政王大臣会议:努尔哈赤创
建八旗制度时命令八大旗主(亦 称“贝勒”、“铁帽子王”)共 议国政,后又设八臣以辅佐之, 称“议政大臣”,与“铁帽子王” 共同议政,这就是“议政王大臣 会议”
清朝满八旗盔甲复员图
努尔哈赤为增 强女真军队战斗力, 创建了“八旗制 度”。所有女真男 子平时生产,战时 参加战斗,按照军 事需要来组织管理 整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