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价格调研报告文档5篇
价格调研报告四篇

2020年价格调研报告4篇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我县猪肉价格首次出现异常波动,猪肉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精瘦肉,下同)上涨到15元/斤,涨幅25%,而且上涨后的价格一直维持至今。
为了了解和掌握全县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动态,我们进行了市场调查。
一、我县生猪养殖、存出栏及价格变化情况我县生猪供应来源主要是农村散养户和少量小规模养殖户,约各占85%和15%,全县没有大型生猪养殖场,XX年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约20万头。
今年以来,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以13%比例逐月下降,6月份全县生猪存栏量约6.2万头,比去年同期约16万头下降158%,从6月30日以来,县食品公司已累计从、等地组织调入生猪860头(当地收购价5.5—6元/斤),有效缓解生猪短缺现象,目前县屠宰厂屠宰的生猪本地猪仅占35%。
由于生猪存栏下降,市场供应严重减少,全县生猪屠宰也急剧减少,6月份全县生猪屠宰量2742头,比去年同期6080头下降122%,其中县城日屠宰量20—25头,比正常日屠宰量55—65头下降约168%。
自从去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猪肉价格维持在12元/斤水平,一直处于高价位状态,生猪收购价格是4.00—4.50元/斤左右,到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县城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猛涨到15元/斤,增幅25%,生猪收购价格也由原来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涨幅及价位。
二、我县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1、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发生,致使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供应货源短缺。
今年来,全国一些省市相继出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我县从5月份一些乡镇也出现了疫情,而且传染比较强,一量发生疫情相邻的村庄都受到影响,生猪死亡率达40%,有的甚至出现全庄生猪毁灭性死亡。
这样,造成全县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收购价格快速上涨,生猪价格由原来的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
价格调查报告范文8篇

价格调查报告范文8篇Sample price survey report编订:JinTai College价格调查报告范文8篇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价格调查报告范文2、篇章2:关于民众对电影票价格看法的文档3、篇章3:乡村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管理调查报告文档4、篇章4:农村饮水价格情况的调查报告与思考文档5、篇章5:价格调查报告文档6、篇章6:关于生猪生产销售及价格的文档7、篇章7:市场商品价格变动调查报告文档8、篇章8:淄博临淄生猪价格调查报告文档篇章1:价格调查报告范文为全面掌握我县旅游景区相关情况,加强对景区门票价格的监管,近日,我们深入所辖主要景区,对旅游市场价格管理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一、我县旅游业现状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大大小小旅游资源60多处;引进纵横之旅、旅行家国旅、中国国旅、康辉等4家旅行社入驻远安;拥有鸣凤宾馆、远安宾馆、远安国际大酒店等多家星级宾馆以及三江、沮城等多家旅游饭店,发展星级农家乐200多家,其中四星级以上农家乐5家,开发出原野风、凤仙花菇、震旦角石、根雕盆景、卞和玉等40多个系列旅游商品,形成了较为完善、满足旅游“六要素”需求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年,全县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共接待各类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35.3%,完成年度计划的**%;旅游综合性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年度计划的108.1%。
面对全县旅游业如此迅速发展之势,价格部门如何加强监管、做好服务,满足需求、促其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价格调研报告

价格调研报告一、引言价格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市场上不同产品的价格进行调研,旨在分析价格的变动趋势以及影响因素,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二、市场价格总体分析1. 不同产品的价格波动通过对市场上主要产品如食品、电子设备、家居用品等价格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性。
其中,食品价格相对稳定,受季节和供需关系的影响较大;电子设备价格在不断创新的推动下,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家居用品的价格受制于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波动。
2. 价格的区域差异在不同地区之间,我们发现价格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方面,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产品价格的差异;另一方面,地方政策和市场竞争的不同也会影响价格的波动。
三、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1. 成本因素成本是影响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以及生产环境的改变,都会对产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导致产品成本增加,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价格变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一个产品的需求较高时,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
相反,如果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可能会采取降价的策略来促销产品。
3. 竞争态势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会影响产品价格。
当市场上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时,企业会以低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而当市场垄断或垄断程度较高时,企业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四、价格调控政策及其影响国家对价格的调控是确保市场稳定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国家通过实施物价政策来限制价格过快上涨,维护稳定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也会通过价格补贴等方式来提高某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价格调控政策也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过度的调控可能会造成市场扭曲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政策的灵活度和执行效果也会影响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利益。
五、价格趋势与预测通过对价格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对未来价格的趋势进行了一定的预测。
价格方面的调研报告

价格方面的调研报告引言价格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将对市场上几个常见商品的价格进行调研,并分析价格的波动原因。
调研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价格数据,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网上查询和电话询价。
针对不同类型的商品,我们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品牌进行调查,并对不同渠道和地区的价格进行比较。
调研结果与分析1. 日用品类商品我们选取了洗发水、牙膏和洗衣液作为日用品类商品进行调研。
在市场上,这些商品有多个品牌可选择。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同品牌之间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洗发水中,品牌A的价格为20元,而品牌B的价格为15元。
这主要与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相关。
知名度较高的品牌通常会在价格上稍微高一些,而新品牌或小品牌则会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
此外,在不同地区,价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线城市的价格普遍高于二线城市,这可能与地区消费水平和运输成本有关。
2. 电子产品我们选取了手机和电视作为代表性的电子产品进行调研。
在这个市场上,不仅有各种品牌可供选择,不同型号的价格也有所不同。
我们的调查发现,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价格会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品牌C的手机的价格从2000元到8000元不等。
这是由于不同型号所拥有的功能和配置不同,从而导致价格有所差异。
此外,手机和电视的价格也会因为促销活动而发生波动。
例如,大型电商平台会定期举行手机和电视的打折活动,这会导致价格下降。
而在新品上市时,价格可能会稍微上涨。
3. 食品类商品我们选取了牛奶和面包作为代表性的食品类商品进行调研。
这些商品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牛奶的价格相对稳定,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但是,面包的价格波动较大,主要是因为小麦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面包品牌之间的价格差异较小,但在促销活动期间,价格可能会下降。
结论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地区差异、产品型号、促销活动、原材料价格和市场需求等。
价格调研报告

价格调研报告价格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了解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我对某个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调研。
该产品是一款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情况相对较好,竞争激烈。
通过调研价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的价格水平,从而为我司制定价格策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时间我采取了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价格调研。
实地调研主要包括走访数家经销商和零售商,询问他们销售该产品的价格情况。
网络调查主要通过搜索引擎和电商平台,了解该产品在网上的价格情况。
调研时间为一周。
三、调研结果通过我的调研,发现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下是我整理的价格范围和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1. 实体店价格:经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供货渠道和销售策略的不同。
总体来说,该产品在实体店的价格范围在2000-3000元之间。
2. 网络价格:通过搜索引擎和电商平台的信息,我发现该产品在网上售价更加灵活多样,价格范围在1800-2500元之间。
而且,根据不同的商家和促销活动,价格会有进一步的降低。
3. 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通过调研,我发现国内主要的智能手机品牌在此产品的定价上存在着竞争。
其中,品牌A的产品售价为2000元,品牌B的产品售价在2200元,品牌C的产品售价在2500元。
四、调研分析和结论通过对市场价格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范围相对较大,主要取决于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
2. 网络销售渠道的价格更加灵活多样,竞争更加激烈,需要谨慎制定价格策略。
3. 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相对较接近,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需要在产品性能和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制定出以下的价格策略:1. 针对实体店销售渠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门店的消费群体特点,制定定价策略,保持价格的稳定性,保护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利益。
2. 针对网络销售渠道,我们可以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以及市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利用促销和优惠活动来提升销量。
2020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5篇

2020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5篇2020年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一)一、调查概况我于2011年2月份,对我居住地周围的超市、百货商店、农贸市场、个体经营者等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物价上涨的具体体现2.物价上涨的原因3.物价上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二)、调查方法访问法:我深入附近超市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进行了访问,内容涵盖近几年的物价对比、百姓眼中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带来的害处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
观察法:我多次深入百姓之中,观察他们购买生活用品,记录他们的言行;我多次外出买东西,向卖方打听关于物价上涨的情况。
从日常的小事去观察社会中的大事,从中获益不浅,并提高了与人交流的能力。
三、总体情况介绍今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物价涨了,工资没涨。
工资涨了,物价涨的更快!”目前中国通胀的表现比较特殊,因为主要是食品类涨价幅度超过10%,带动整体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上升至5%以上。
但是美国的物价指数是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的,原因是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波动性太大,不足以反映社会整体通胀的真实情况。
而中国除食品外的价格指数上升仅仅1.9%。
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通胀是结构性的,广义上讲是流动性过剩(即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但如果仅仅用收缩货币存量的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发展。
食品类商品价格的上涨的本质原因是原材料,能源价格的增长,如电力,化肥,运输(汽油价格提高运输成本),当然也有中间商的投机行为的作用。
目前,政府采用各种行政手段降低中间环节的费用,这类商品的涨价压力已经缓解。
但是,原则上讲,这类商品,主要是蔬菜和农产品的价格应该适度上涨,这样可以使农民得到较多的利益。
当社会都在注意城市人口失业率的时候,有谁会注意农民的收入是否合理呢?生活用品的涨价只能说明生产商的资金充裕,不必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降价处理商品。
价格水平调研报告

价格水平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市场竞争激烈,各行业产品种类繁多,价格水平也各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价格趋势,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不同行业的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10个行业进行调研分析,包括电子产品、服装、食品饮料、家居用品、汽车、化妆品、家电、建材、医药和旅游等行业。
三、调研结果1. 电子产品行业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子产品价格相差较大。
手机价格在1000元至10000元不等,电视价格在2000元至20000元不等。
价格因品牌、性能和功能而异。
2. 服装行业服装价格涵盖面广,从几十元的廉价服饰到几千元的高档品牌都有。
平均消费者购买一件服装的价格在200元左右。
3. 食品饮料行业食品饮料的价格差异较为显著,从几元的零食到几百元的高档红酒都有。
一般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格在15元至50元之间。
4. 家居用品行业家居用品包括家具、家纺、厨具等,价格根据种类和材质有所不同。
一套家具价格在5000元至50000元不等,一件家纺产品价格在100元至500元之间。
5. 汽车行业汽车价格较高,根据品牌、型号和配置的不同差异较大。
入门级小型车价格在8万元至15万元,而豪华品牌车价格可达100万元以上。
6.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价格根据品牌和产品功能有所不同。
一般化妆品价格在100元至500元之间,高档品牌的价格可达数千元。
7. 家电行业家电产品价格因品牌和功能差异较大。
一台洗衣机价格在1000元至5000元不等,一台冰箱价格在2000元至10000元之间。
8. 建材行业建材产品价格根据种类和材质有所不同。
水泥、砖块等建筑材料价格在几元至十几元之间,集成吊顶、地板等装修材料价格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之间。
9. 医药行业药品价格根据种类和品牌有所不同。
常见的非处方药价格在几十元至几百元之间,而处方药价格则因药物种类而有所差异。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

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精选3篇)市场价格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篇1价格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合理的价格水平、良好的价格环境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当推动。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不少价格问题。
从我们调查的状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市场价格波动频繁。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以粮食储备、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种粮农夫直接补贴为主的粮食生产爱护制度,比较有效地稳定了粮食价格,保障了农夫的种粮收益。
但农产品爱护范围偏小,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爱护制度尚未建立,农村市场价格波动比较频繁。
据对湘西北澧县的调查,农夫反映20__年上半年当地生猪市场低迷,农夫养猪不仅无利可图,还要亏损。
在新农村建设中整治村容村貌、进行道路硬化,增加了水泥、红砖、砂石等商品的需求,其价格不断上涨。
据涔南乡曾家河村农夫反映,20__年每50千克水泥价格上升了5元,每块红砖的价格由0.14元上涨到0.19元,有的地方价格上涨到0.25元仍买不到砖。
农村工匠的工价也在快速攀升,如涔南乡曾家河村泥水工工价由每天30元涨到了每天50-60元。
受油价上涨的影响,农村机械耕作费用上升,涔南乡曾家河村农夫反映,目前当地每亩水田的机械耕作费上升到50至60元。
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近两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多重市场风险的压力。
在调查中,农夫普遍反映种植粮食的增收部分大多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冲抵了。
20__年与20__年相比,澧县尿素价格平均上涨12.5,复混肥等上涨30,农药价格普遍上涨。
澧县农夫反映,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夫种一亩水稻早、晚二季的收入不到600元,农夫来自种田的人均收入在900元左右。
假如没有最低收购价格的支撑,撂荒现象还会消失。
三、农夫教育收费负担较重。
调查反映,农夫认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校)实行两免一补后,乱收费现象削减,其教育负担减轻了,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负担仍旧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价格调研报告文档5篇2020 Price Research Report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年价格调研报告文档5篇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年价格调研报告文档2、篇章2:农资价格管理文档3、篇章3:香蕉种植及价格调研报告文档4、篇章4:县级价格监测现状调研报告文档5、篇章5:农资价格管理调研报告文档篇章1:2020年价格调研报告文档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我县猪肉价格首次出现异常波动,猪肉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精瘦肉,下同)上涨到15元/斤,涨幅25%,而且上涨后的价格一直维持至今。
为了了解和掌握全县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动态,我们进行了市场调查。
一、我县生猪养殖、存出栏及价格变化情况我县生猪供应来源主要是农村散养户和少量小规模养殖户,约各占85%和15%,全县没有大型生猪养殖场,XX年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约20万头。
今年以来,全县生猪社会存栏量以13%比例逐月下降,6月份全县生猪存栏量约6.2万头,比去年同期约16万头下降158%,从6月30日以来,县食品公司已累计从、等地组织调入生猪860头(当地收购价5.5—6元/斤),有效缓解生猪短缺现象,目前县屠宰厂屠宰的生猪本地猪仅占35%。
由于生猪存栏下降,市场供应严重减少,全县生猪屠宰也急剧减少,6月份全县生猪屠宰量2742头,比去年同期6080头下降122%,其中县城日屠宰量20—25头,比正常日屠宰量55—65头下降约168%。
自从去年上半年以来,我县猪肉价格维持在12元/斤水平,一直处于高价位状态,生猪收购价格是4.00—4.50元/斤左右,到今年端午节(6月19日)当天,县城农贸市场的猪肉价格由原来的12元/斤猛涨到15元/斤,增幅25%,生猪收购价格也由原来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涨幅及价位。
二、我县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1、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的发生,致使生猪存栏量下降,市场供应货源短缺。
今年来,全国一些省市相继出现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我县从5月份一些乡镇也出现了疫情,而且传染比较强,一量发生疫情相邻的村庄都受到影响,生猪死亡率达40%,有的甚至出现全庄生猪毁灭性死亡。
这样,造成全县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收购价格快速上涨,生猪价格由原来的4.00—4.50元/斤涨到6.50—7.00元/斤,增幅约60%。
2、生猪外运加剧我县货源奇缺,生猪价格高位坚挺。
由于县外生猪价格上涨时间比本县早,商贩通过收购贩运生猪获取利润,本来货源就少,加上贩运加剧了本县货源奇缺,市场供应紧张。
3、生猪饲养成本增加,群众饲养生猪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造成饲养量和存栏量少。
由于饲养生猪的各种原料价格提价,如稻谷、玉米涨价,加上疫苗、兽药价格也有上浮,原来饲养生猪出栏每头可获利100元左右,现在每头仅获利40—50元,由于利润太低影响了农村散养户饲养生猪的积极性。
4、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生猪饲养量减少。
我县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约有8.6万人,约占全县农村劳动力人数的55%,有的家庭夫妻两人都一起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专业队,专业村(庄),如:专业建筑队、装修队,专业养蚕村、种蔗村等。
外出务工的家庭没有人手和能力饲养生猪,搞建筑的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喂养,同时,由于种蔗种桑的不断扩大,农村几乎再没有土地用于种植猪饲料了,因此,全县部分乡镇出现无猪、无牛现象。
三、猪肉价格上涨对其他副食品价格的影响1、猪肉价格上涨引起其他肉类价格的上涨。
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引起牛肉、鱼禽蛋等其他肉类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如:牛肉从13元/斤升到14元/斤,生鸡从6元/斤升到8元/斤,生鸭从5元/斤升到6.5元/斤,草鱼从5.5元/斤升到7元/斤,莲鱼从2.5元/斤升到3元/斤,鸡蛋从4.3元/斤升到4.5元/斤。
2、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饮食食品价格的上涨。
由于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以其为原料、辅料的食品价格上涨,如:煮粉从2.5元/碗升到3元/碗,面包从0.4元/个升到0.5元/个,米粉从1元/斤升到1.2元/斤。
四、近期我县生猪市场供求走势根据我县当前生猪饲养、存栏现状和生猪生产的特点,预计我县生猪货源仍将偏紧,猪肉现行价格将继续维持到年底前,到新花生油上市后,猪肉价格可能会出现小幅下降,但由于目前我县生猪市场在一定程度依靠外地调入才能缓解短缺的状况,加上生猪饲养期较长,因此,猪肉价格仍将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五、解决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建议1、加大生猪饲养规模。
一方面利用生猪收购价格上涨时机,做好农村散养户的市场信息宣传,调动群众养猪积极性,另一方面,国家对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场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
2、认真组织市场供应。
针对当前生猪存栏少、货源少,相关政府部门要肩负责任,想方设法调入生猪,保证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
3、加强市场监管。
经贸、畜牧兽医、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物价等相关政府部门要联合执法,各负其责,加强对生猪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管。
物价部门要做好猪肉等副食品价格的监测工作,完善价格波动应急预案,加强对市场价格趋势性、对策性分析,加强对集贸市场副食品价格的巡查,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价格动态。
4、强化生猪免疫。
由于生猪各种疫情比较多,对生猪生产影响大,要降低生猪饲养的风险,必须强化对生猪的各种免疫。
篇章2:农资价格管理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特别是今年春耕生产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的迅速攀升,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
根据区物价局的检查工作部署,我县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对全县农资生产供应现状及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并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检查。
按区物价局《关于加强农资价格监管的通知》要求,对我区部分化肥和农药实行价格干预措施,随着农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价格行政干预措施的逐步落实,目前,我县农资市场供应趋缓,市场价格稳中有略升。
(一)产、供、销情况。
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权放开多年,在价格管理上,国家只是对大型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部分进口化肥的口岸交货价格实行指导价管理,流通环节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已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产、供、销已发生根本变化。
就我县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省化肥、农药、农膜批发成为我县农资经营的主要方式。
我县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分布到县、乡、村,基本上有一个良好的供销环境。
2、本县内主要化肥生产企业有镇骏威复合肥、镇复合肥和镇复合肥等,主要用途是用于甘蔗、果蔗、和山林生产等方面。
但我县生产企业规模小、产量低,质量难于保证。
这些厂家投资规模小,生产设备差,技术落后,没有一家采用喷浆技术生产复合肥的厂家,均是搅拌式作坊生产,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且生产分散,难于管理。
由于投资规模小,产量、销量有限,多数厂家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化肥、农药、农膜价格情况。
XX年12月开始,我区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无论是国产肥还是进口肥,也无论是单质肥还是复合肥,整个市场价格均出现明显的涨价现象。
特别是进入XX年春耕生产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明显加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
以农民长期喜欢施用的化肥、农药比较,国产含氮肥46%尿素同期比升9.1%;国产含氮肥17%碳酸氢铵同期比升7.1%;国产含p.n.k.ktk各18%复合肥同期比升7.7%;。
化肥等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抑制甚至抵消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据调查县内化肥生产厂家人士的分析解释,今年化肥价格全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化肥的各种原料价格上涨,如氯化钾从2200元/吨涨到2400元/吨,碳酸氢铵从去年的550元/吨涨到600元/吨,尿素已涨到2200元/吨,编织袋材料也从去年1.20元/只涨到现在的1.5元/只,由于原材料涨价,作为终端产品的化肥,自然会随着成本的推动全面涨价,这是化肥市场价格大幅度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二,国务院出台系列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性增强,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
在市场供应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
原因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化肥市场供求关系被彻底打破,化肥出口急剧增量,而进口减少,市场供应趋紧,呈现卖方市场。
原因四,公路、铁路价格上涨,带动进口化肥到运输成本提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扬,拉动国内化肥成本提高,价格上升。
三、值得我们思考的几个问题针对当前化肥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以及对上述化肥涨价原因的分析,尽管我县对农资价格进行监测,但今后农资价格的整体走势如何,目前尚难预料。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化肥价格仍有上涨的可能空间和推动压力。
一是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粮食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二是粮食价格仍处稳中有升态势,农民对种植粮食增产增收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三是资源性产品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紧张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于缓解,成本的推动因素依然存在。
农资价格。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免农业税和落实粮食直补后,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但是,居高不下的农资市场价格却使农民在喜悦之余有了些许忧虑。
XX年以来,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性费用支出明显增加。
据统计部门资料显示,XX年我县早籼米价格为1.2元/斤,按平均亩产600斤计算,每亩收入720元,种植每亩地投入的农资成本在15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570元/亩。
XX年早籼米价格为1.5元/斤,每亩收入900元,农资成本在200元左右,扣除成本纯收入700元/亩。
这说明,国家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一部分已经被农资涨价所抵消,随着现在重要商品的不断上升,相比之下种粮户农民得不到政策实际好处。
四、规范涉农价格和收费的对策通过这次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社会结构的基层,农民是工农联盟的基石,只有把“三农”问题真正解决好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