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13语文) (5)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13课《穷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13课《穷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

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穷人》同步练习一、基础达标(共8题;共51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péng pàìsīyǎlíhēi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zāo gāo quán suōkuíw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火眼金睛。

(给下列词语组词)揍________ 恕________ 虑________ 惨________ 凑________ 怨________ 虐________ 渗________ 3.按查字典要求填表。

4.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轰鸣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的怒吼________的海风________的海浪________的鱼网5.用本课词语填空。

①太险了!谁站在这儿都会感到________的。

②我的心里________,像大海在翻腾。

③________!不干好事,被警察抓了,活该!④他这会儿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________的!6.花落谁家。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宁可……也……不论……都……一面……一面……虽然……可是……(1)她________自言自语,________在胸前划着十字。

(2)桑娜________从早到晚也干活,________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3)孩子们没有鞋穿,________冬夏________光着脚丫跑来跑去。

(4)桑娜________自己受苦,________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

7.内容梳理。

《穷人》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

文章记叙了________的故事,真实反映了________统治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那和渔夫________的美好品质。

8.扩句。

(至少扩两处)①浪花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风吹倒了小屋。

六年级语文下册 13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课文知识点(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13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课文知识点(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课文知识点知识点: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作者介绍:杨旭: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著有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小说《半个冒险家》等。

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缝:fénɡ(缝补)fènɡ(缝隙)嚼:jiáo(细嚼慢咽)jué(咀嚼)弄:nòng(摆弄)lòng(弄堂)和:huó(和泥)hé(和气)hè(附和)近义词:安顿——安排弥漫——充满衰弱——(虚弱)照顾——关照威胁——威逼鲜美——鲜嫩严厉——严格快活——欢快闪烁——闪耀反义词:爱惜——糟蹋严厉——温和沉重——轻松衰弱——强壮结实——单薄低沉——高亢艰苦——安逸饱满——干瘪粗糙——光滑理解词语:严厉:严肃而厉害。

文中指老班长的态度严肃认真。

收敛:①(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②减轻放纵的程度(指言行)。

文中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了。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文中指老班长的手因长期劳作而不光滑。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宿营地: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无边无涯:没有边际。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13《桥》详解及练习(解析版)—2020年秋山东省济宁市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五四制

13《桥》详解及练习(解析版)—2020年秋山东省济宁市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五四制

六年级上课文知识点详解桥1.课文简介《桥》是谈歌写的小小说,以简洁生动的语言、生动具体的描写震撼了人心;赞颂了老汉的精神品格。

2.课文主旨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断地指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表现了他无私无畏、无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

(二)作者介绍谈歌,原名谭同占。

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龙烟市铁矿县,祖籍河北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

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河北省龙烟铁矿西二区小学、河北宣化第四中学就读。

1970年3月参加工作。

先后做过锅炉工、修理工、车间主任、地质队长、机关秘书、宣传干部、报社记者、政府副市长等职务。

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计有1500余万字。

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介绍到国外。

曾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奖。

1984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

1986年毕业,曾在《冶金报》《冶金地质报》任记者。

1996年调入河北作家协会至今。

现任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

(三)原文赏析桥谈歌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穷人》优质课件(共86张PPT)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穷人》优质课件(共86张PPT)

yòu
汹 涌 澎 湃 熄灭 保佑
xiān
ɡuǎ
kùn
āi quán
掀起 寡妇 困难 唉 蜷缩
tǎn tè ǹɡ
忐忑 嗯
kuí lí
lín lín
魁梧黧黑 湿淋淋
hēi zāo
mɑ ó zhòu
嘿 糟糕 我嘛 哦 皱眉
sháo
后脑勺
写一写

按结构给这些字分类。
涌 澎湃
熄掀困唉淋
嘿 糟嘛 皱勺
左右结构
(1)桑娜家境非常贫穷。
桑娜的家境贫穷从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 桑娜沉思:丈文夫中不指顾桑惜娜身在体寂,静冒和着孤寒独冷
和风暴出去打鱼,中她对自生己活也现从状早深到沉晚思地索干。活, 还只能勉强填饱肚文子中。指孩桑子娜们一没家有靠鞋打穿鱼,凑不 论冬夏都光着脚跑合来将跑就去着;过吃日的子是。黑面包, 菜只有鱼。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熬”字说明了什么?这里可以看出渔夫是怎
样的一个人? “熬”说明为了抚养邻居孩子,渔夫准备过
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从中可以 看出渔夫善良、坚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 人。
场景三中几次写到“沉默”,把句 子画出来,并体会为什么“沉默”。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从渔夫的表情变化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渔夫想到变成孤儿的两个孩子今后的 日子会很困难,思考着想把他们抱过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 待在一起怎么行!”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小孩不能和死人在一起,必须得抱过来。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 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精品课时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精品课时配套练习(基础+阅读)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13课《桥》精品配套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fēng kuáng fàng sì jì diàn chān fúdǎng yuán liú tǎng yǎ ba jiū zhùshēn yí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咆.哮páo 揪.住qiū狞.笑níngB.跌.跌撞撞diē搀.扶chān 奔.bēn上木桥C.流淌.tǎng 咆哮. xiào 狂奔.bèn而来D.吞没. mò肆虐..(sì nüè)瞪. dèng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成长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

C.老师对成天不专心读书、不求上进的同学指手画脚....。

D.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女孩时,在场的许多父母潸然泪下....。

4.下面句子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A.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拟人)B.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比喻)C.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比喻)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对偶)5.下列一段话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问小刚:“你(是)参加美术小组,(还是)参加航模小组?”B.小刚让我猜一猜,我说:“(是)美术组,(不)航模组。

”C.他笑了笑说:“(不是)美术小组,(是)航模小组。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3 穷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3 穷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3 穷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由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找近义词:娇媚——________ 洁白——________②找反义词:烦心——________ 快乐——________(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说说文中引用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的作用。

(4)雨中的丁香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作者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的原因是________。

(5)作者之所以把丁香花比喻为丁香结,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丁香花色彩绚丽、香气浓郁、婀娜多姿,令作者浮想联翩。

B. 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 丁香花担负着解不开的愁怨。

(6)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妩媚;莹白;顺心;愁怨(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花苞;衣襟上的盘花扣(3)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

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3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下册第13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后作业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避.(bìpì)免僻.(pìbì)静苦刑.(xínɡkāi)迸.发(bìng bèng)匍.匐(púbú)狡猾.(huāhuá)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因为……所以……()人固有一死,(),我们()有任何能创造价值的能力,()要运用。

()有多大的困难,我们()要努力克服。

()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要做。

三、查字典填空。

“负”,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负”在字典中有这几种解释:(1)背;(2)仗恃,依靠;(3)遭受;(4)具有;(5)欠钱;(6)败,跟“胜”相反;(7)违背,背弃“廉颇负荆请罪”中的“负”应选第种解释;“小牛队负于黄蜂队”中的“负”应选第种解释;“如今,他已经负债累累”的“负”应选第种解释。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

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

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

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这时,他离暗堡只有几十米了。

他隐蔽在一小块凹地里。

郅顺义接二连三地扔手榴弹。

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

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

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

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六年级语文上册13 穷人(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13 穷人(含答案)

13 穷人一、填空题(共6题)1.看拼音,写字词。

今天天气zāo gāo(________)透了。

渔夫今天非常dǎo méi(________),不仅没有打到鱼,渔网也被撕破了,身上还shī lín lín(___________)的。

返回家中的路上,他zhòu(_____)着眉头,摸着后脑sháo(_____)nán nán(________)自语:“穷人的日子真kùn nán(________)啊!”2.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 ,纤毫必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刻不易。

(3).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每于寒尽觉春生。

(5).“屋外(____),(____)的海浪拍击着海岸,(____)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____),外面又(____),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____),地扫得(____),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段文字选自(____)国作家(____)的《(______)》一文,描写了(___)的桑娜和渔夫。

3.先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____)不安自(_____)自受心(_____)肉(_____)自言自(_____) 汹涌(_____)(_____) 寒风(_____)(_____)(1).妈妈的拥抱使我________________的心平静下来。

(2).生活是一片海,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风平浪静;生活是一盏灯,时而闪闪发光,时而一片黑暗;生活是一棵树,时而青翠茂盛,时而枝叶稀疏。

(3).北风呼呼地刮着,________________,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凌,大地到处都是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呀,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的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中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月亮给太阳写信。铺开天空()的信笺,用银亮亮的月光,写下()的问候,()的星星,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安静清静恬静幽静
在一个()的夜晚,一个小姑娘坐在一间()的小屋里,()的月光透过窗子照进来,照在小姑娘()的脸上。
7给陈述句、反问句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2、我对这两个母亲怎能不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呢?
(5)用“~~”画出两个比喻句。其中第一句用比喻。又用比喻。第二句用比喻。
(6)这段文字在描述时,采用了的写法,在写草原的“天底下”时,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写出了草原
的特点。
(一)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常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故事。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起因是:
,主要人物是: 。(3分)
2、细读全文,找出能表现保罗对父亲的教育方法不满的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3、把第4自然段用第三者的口吻转述出来。(2分)
4、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而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每处不能超过8个字)(2分)
、 、 、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忽略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5、结合上下文,指出“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的含义。(3分)
6、导致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 ,父亲的难题是: 。(4分)
7、你认为保罗的理解对吗?如果你是保罗的父亲或老师,你如何解决这件事情?(5)
8、本文刻画保罗和父亲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 、 描写。(2分)
9、本文是写父亲用富有教益的寓言故事来教育保罗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请你举出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 、
(2)有些带有动物的成语也特别有趣,如:鹤立鸡群、凤毛麟角。你还能写出两个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深思熟()负()请罪五()缤纷()而不舍
心急如()乘()而入络()不绝不()设想
6、读诗,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墨黑湛蓝闪烁飘飞轻柔温暖
太阳给月亮写信。铺开天空()的信笺,用金灿灿的阳光,写下()的问候。()的云彩,是问候开出的花朵。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了紫罗兰的生长,那些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冰淇淋。”
(4)修改病句。(2分)
布达拉宫、长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作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
2、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3分)
3、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上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他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教育精品语文教学案
学科语文教师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生年级
教材版本
课题名称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同步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3分)
(héhèhuo qiáng qiǎng jiàng)
倔强()强( )迫和( )稀泥
附和()勉强()和()气
2、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一)《草原》片断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③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⑤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⑦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
(2)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
4、老师为什么要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6分)
5、文章最后一句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3分)
6、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5分)
(二)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ódòng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 cuì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3、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íng zhòng nuódòng qīng cuìqìfèn
( ) ( )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
知晓??
振奋??
3.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