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合肥一模语文试题附含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合肥一模语文试题附含答案解析word版

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迄今为止,记忆一直与人体尤其是大脑联系在一起。

按照这种理解,群体不可能有记忆,因为群体不拥有身体和大脑。

学者们充其量承认,某个个体所具有的记忆是在他与其他人交往中,并且是在社会的框架里形成的。

这正是法国哲学家哈布瓦赫的观点。

根据他的论证,没有社会机制就无从谈起记忆,因为一个人总是根据一定的范畴把接收的印象整理成可以回忆的信息,而这里所说的范畴具有社会性质。

如果使用哈布瓦赫老师涂尔干的话说,回忆和过去是“集体的描述”。

因此,哈布瓦赫使用“集体记忆”这个概念,以指代个体的记忆及其社会起源。

我们用“文化记忆”这个命题对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加以扩展和完善。

首先区分三种记忆形式:个体记忆属于大脑研究和心理学的范畴,集体记忆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文化记忆是文化科学研究的对象。

文化记忆的概念超出了“传统”这个概念的范围,因为文化记忆还涉及遗忘和隐瞒,遗忘和隐瞒导致传统的消失和断裂。

文化记忆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形态各异,所以很难接受政治、意识形态或者宗教的限制。

文化记忆具有多层含义,一旦借助文字形式固定下来并被人阅读,就面临被修改的可能性。

有的文献可能被废弃或者受到忽视,有些则被视为核心文献。

文化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的变化,所有那些被认为对当下无足轻重的东西都被忘记;而在有文字的情况中,文献通过审查被分为经典与档案,经典指那些必不可少的,而档案则是可有可无的。

我们把哈布瓦赫称为“集体记忆”的东西叫作“交流记忆”,目的是把这种记忆与文化记忆加以区别。

所谓交流记忆就是随着具体环境变化的记忆,这种记忆一般不超过三代人,内容主要包括回忆、想象、俗语等。

这些记忆存储在头脑里,人们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便能够凭借这些记忆进行交流,而且这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试卷真题(全解全析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试卷真题(全解全析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全解全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④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样《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做·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山岛竦峙③沿溯阻绝④感时花溅泪⑤君问归期未有期⑥山河破碎风飘絮(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略无慕艳意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lǚ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C.往,到D.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覆jiào履(2)绿水清山绿水青山(3)A(4)这很令人担忧。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②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1)①曾益其所不能(2). ②山岛竦峙(3). ③沿溯阻绝(4). ④感时花溅泪(5).⑤君问归期未有期(6).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7). (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8). ②略无慕艳意【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曾、竦峙、溯、溅、絮、慕”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和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④,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的句子是“”。

【答案】(1)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山岛竦峙③沿溯阻绝④感时花溅泪⑤君问归期未有期⑥山河破碎风飘絮(2)①浊酒一杯家万里②略无慕艳意【解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曾、竦峙、溯、溅、絮、慕”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 lǚ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完整)2018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及评分word版

(完整)2018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及评分word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所以动心忍性, 。

(《孟子》)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 . (郦道元《三峡》)④,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盖比较.() lǚ( )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 )A.切合、相合B。

刚才、方才 C。

往、到D。

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②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③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④,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样《过零丁洋》)(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渔家做•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特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祖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 盖比较.lǚ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C.往,到D.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3.(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

他是A.罗曼•罗兰B.贝多芬C.米开朗琪罗D.托尔斯泰(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4.(12分)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诵】(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的松林失去喧响。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详细答案解析

舒 qie 意。

沉浸书里,或作吮指状,或凝神屏息;看到妙处,或拍案叫绝,或梢。

真正的阅读就应该是这种禅..的状态,任尔东西南北风,手握册页,我.qie意凝神屏息岿然不动2018 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1.(10 分)默写古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 6 句)①,悠然见南山。

(陶潜《饮酒》)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马致远的《天净沙 • 秋思》中表达天涯沦落人凄苦之情的句子是:, 。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

,。

2.(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早晨:耳根清净,满目鲜活,书卷在握,清风徐来,.手舞足滔;读到悲情,双目红润,泪眼婆娑;读出谐处,仰天大笑,喜上眉定自岿然不动。

文字在精神的外围蒙上了一层金刚罩,管它外面风雨琳琅,翻开书,满目都是晴天。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文中加点词语:“禅定”在语境中的意思是 。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早晨。

3.(2分)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名人传》记述了(国籍)作曲家贝多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意大利雕塑家(人名)的人生故事。

4.(2分)下列选项中,人物和相关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煅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

B.猪八戒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触犯天规,被罚到人间错投猪胎。

C.唐僧被如来佛祖赐法号“三藏”,立志去西天取经。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任选其中6句)①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②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③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④,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⑥酒困路长惟欲睡,。

<苏轼《浣溪沙》)⑦,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⑧,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4分)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9分)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pì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替代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极像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鼓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结果!我要生存!我要开花!2Y2JwdefBO<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pì<)美攒< )足劲儿<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虔诚”一词的意思是,“噬血”中“噬”的意思是。

<2分)<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加以改正,并指出病因。

<3分)改句:病因: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0分)默写古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悠然见南山。

(陶潜《饮酒》)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达天涯沦落人凄苦之情的句子是:,。

(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

,。

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阅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早晨:耳根清净,满目鲜活,书卷在握,清风徐来,舒qie意。

沉浸书里,或作吮指状,或凝神屏.息;看到妙处,或拍案叫绝,或手舞足滔;读到悲情,双目红润,泪眼婆娑;读出谐处,仰天大笑,喜上眉梢。

真正的阅读就应该是这种禅定..的状态,任尔东西南北风,手握册页,我自岿.然不动。

文字在精神的外围蒙上了一层金刚罩,管它外面风雨琳琅,翻开书,满目都是晴天。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qie意凝神屏.息岿.然不动(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文中加点词语:“禅定”在语境中的意思是。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早晨。

3.(2分)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

《名人传》记述了(国籍)作曲家贝多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意大利雕塑家(人名)的人生故事。

4.(2分)下列选项中,人物和相关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煅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

B.猪八戒原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触犯天规,被罚到人间错投猪胎。

C.唐僧被如来佛祖赐法号“三藏”,立志去西天取经。

D.沙僧原是天庭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

5.(12分)某校倡导“禁燃烟花爆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同学小张替校团委拟写了一则倡议书,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学校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同学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提议:一、以身作则,带头遵守。

从自身做起,主动维护我校的美好的学习环境,A不让家长燃放和购买烟花爆竹,以自己的行为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

二、善意提醒,规劝他人,从现在做起,告别烟花爆竹,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进行劝阻。

…同学们,我们都要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和倡导者,B都有恶人自觉遵守禁止不准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让我们的环境更加优美。

此致敬礼!**学校校团委2018年2月10日①倡议书的格式有误,请修改为:。

②A句有语病,应该“”和“”互为调整。

③B句有语病,可删去“”。

(2)为了扩大宣传,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校团委组织了本次活动的问卷调查,调查情况统计如下:仔细虚度商标,比较前后数据,用简洁的语言作答。

(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数字)①学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认同率。

②学生对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影响生活环境的认同率。

二、阅读(55分)6.(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簪菜花丁立梅①清明是春天的一道分水岭,春行到此处,该绿的叶都绿了,该开的花都开了。

随便一搭眼望过去,褐色的大地上,到处簪满黄花绿草。

难怪古人把清明节又叫作踏青节。

春光撩人哪,此时不踏青,更待何时?②宋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瞧瞧,这等踏青,何等浪漫!将近半城的人,于清明这天倾巢而出。

放眼处,梨花飘白,杨柳依依。

人们三五成群,笙歌飞扬,一直玩到日暮才尽兴而归。

而在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里,清明又是另一番喧闹景象:汴河沿岸,房屋齐整,树木参天,男男女女云集,有坐了船来的,有乘了马车来的,摩肩接踵,挤挤挨挨。

踏青的盛况,可见一斑。

③我的乡下,不踏青。

乡人们日日与大地相伴,早已融入彼此的生命中,无须多出这一章节。

但在清明这天祭祀的风俗,却被沿袭下来,一代一代。

他们称清明节为鬼节,说这一天,被阎王爷拘禁着的大鬼小鬼都出来放风了。

于是家家烧纸钱,户户祭祖先。

菜花地里的土坟,早几天前就被装扮一新,新培了土,坟上插满大大小小的红纸幡白纸幡。

在成波成浪的菜花映衬下,那些红纸幡白纸幡,很像纷飞的红蝴蝶白蝴蝶。

我们小孩子,平日里闻鬼即怕,这时却都忘了怕了,远远望着那些坟,觉得无限神秘。

④清明这天,祖母捉住到处乱跑的我们,把我们一个一个揿到堂屋中央,让我们对着家盛柜磕头。

家盛柜上,摆有祖宗的牌位,上面立着我们未曾谋面过的老爹老太。

供品都是家常小菜,碗里的饭,堆得尖尖的,上面插着筷子。

一旁燃着香与烛火,气氛庄严。

祖母说,好好给祖宗亡人磕头,祖宗亡人会保佑你们平安的。

⑤头磕完,没我们的事了,我们撒腿跑出去,折杨柳,掐菜花。

底下有一个重大活动,那就是簪菜花。

女孩子头发长,花好簪,随便掐两朵,簪在辫梢上,或是发里面。

男孩子多是短发,花簪不住。

他们想了主意,先用杨柳编成花环,把菜花一朵一朵簪在上面,然后戴在头上,就是灿烂的花冠了。

⑥大人们此时都是宽容的,由了我们一朵菜花一朵菜花地糟蹋去,因为清明这天就该簪菜花。

有歌谣是这样唱的:“清明不戴菜花,死了变黄瓜。

”至于菜花与黄瓜,到底有没有关连,不管的。

我们头上簪满菜花,在乡间土路上又蹦又跳地唱。

一场沉重的纪念,愣是被我们演绎成无尽的快乐。

⑦成年后,我曾翻阅大量资料,想找出清明节簪菜花的由来,无果。

我也曾就此问过老一辈的人。

老一辈的人呵呵乐了,说,祖上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啊。

⑧多好的流传!我想,怀念本是一种温暖行为,而非冰凉与凄清。

当菜花簪满头,它昭示的是:我会记住那些逝去的爱,我将心怀美好地活着。

(1)第②段引入《苏堤清明即事》、《清明上河图》有何作用?(2)阅读文章③﹣⑥段,概括补充文中提到的清明节有哪些风俗。

出城踏青→→给祖宗亡人磕头→(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那些随风飘动的红纸幡白纸幡,很像纷飞的红蝴蝶白蝴蝶。

(4)“一场沉重的纪念,愣是被我们演绎成无尽的欢乐。

”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联系全文,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作者认为清明节簪菜花的原因是什么?7.(19分)有趣的人不苟且孟祥夫①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

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

②那么,何为有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

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

A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

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

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

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

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

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

B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

C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

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

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

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

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

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

”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

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

D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

这样的趣,终非真趣。

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⑦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

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

”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语句在文中最佳的位置是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

①A处②B处③C处④D处(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4)第⑥段划线句子中“往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5)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不苟且”的生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8.(15分)出师表(节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以光.先帝之遗德光:②引喻失义.义:③论其刑.赏刑:④以遗.陛下遗:⑤叹息痛恨..痛恨:(2)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