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期间核查记录表
实验室石墨炉原子吸收期间核查

重测试样 10 之 5
0.1398
标准3
重测试样 10 之 6
0.1383
标准3
重测试样 10 之 7
0.1392
标准3
重测试样 10 之 8
0.1367
标准3
重测试样 10 之 9
0.1386
标准3
重测试样 10 之 10
0.1387
ANALYSIS INFORMA NAME TION
OPERATO R
2校正参数1qc参数动作继续重复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qc检查7qc检查8qc检查9qc制备掺液qc分析掺液qc稀释qc校正空白1900到1继续1900到1继续1900到1继续1900到1继续1900到1继续11000继续1000到继续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继续下一个元素qctestsqcactionqcsummaryresult无qc动作执行resultsfcdsampleidresulttysignalrsdflagsconccorrectetimeabs峰高000094500008000080001200008000100007000070001200013000090001100006000130000900011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空白平均值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重测试样1522863616
ug/L
ug/L
0
9:09:59
04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记录表格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原子吸收光谱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拟制:审核:批准:万年万拓环境检测有限公司1、目的为保持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过程中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使其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期间核查。
3、依据文件JJG 694-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职责4.1 核查人员记录期间核查数据。
4.2 质量监督员监督执行情况。
4.3 实验室主任审核期间核查记录。
5、期间核查周期在两次校准/检定之间进行至少一次的期间核查。
6、环境条件6.1 环境温度:10~30℃。
6.2 相对湿度:≤80%RH。
7、计量性能要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表1 仪器计量性能要求8、通用技术要求8.1 仪器应有下列标识: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制造日期、额定工作电压及频率。
8.2 所有紧固件均应安装牢固,连接件应连接良好,各调节旋钮、按键、和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无松动现象,电缆的连接插件应接触良好。
8.3 气路连接正确,不得有漏气现象,起源压力应符合出厂说明规定的指标。
8.4 外观不应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损伤。
仪表的所有刻度线应清晰、粗细均匀。
指针的宽度不应大于刻度的宽度,并应与刻线平行。
9、期间核查步骤9.1 标志、标记、外观结构检查按照第8章的要求,用目视及手动方法逐一进行检查。
9.2 基线稳定性在0.2nm 光谱带宽条件下,按测铜的最佳火焰条件(波长为324.8nm ),点燃乙炔/空气火焰,吸喷二次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min 后,用“瞬时”测量方式,设置时间常不大于0.5s ,通过观察,记录15min 内零点漂移(以起始点为基准计算)和瞬时噪声(峰-峰值)。
9.3 火焰原子化法测铜的检出限9.3.1 将仪器各参数调至正常工作状态,用空白溶液调零,根据仪器灵敏度条件,选择系列1:0.0,0.5,1.0,3.0μg/ml 或系列2:0.0,1.0,3.0,5.0μg/ml 铜标准溶液,对每一浓度点分别进行三次吸光度重复测定,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后,按线性回归法由仪器换算出工作曲线(i i bc a I +=)及其线性相关系数(r)。
原子吸收分析记录表(气)

()
过量空气系数()
排放浓度
()
标况流量
()
排放速率
()
相对偏差或
回收率%
计算公式:
备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定容体积
()
查曲线值
()
稀释倍数
样品浓度
()
过量空气系数()
排放浓度
()
标况流量
()
排放速率
()
相对偏差或
回收率%
备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原子吸收分析记录表(气)
(续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检出限:.
样品编号
标况体积()
定容体积
()
查曲线值
()
原子吸收分析记录表(气)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检出限:.
分析方法:仪器型号规格:仪器管理编号:检测地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校
准
曲
线
系
列
标准点数
计算公式:
取样量()
含量()
吸光度-空白吸光度()
回归方程
b(斜率):
a(截距):
r值:
标准溶液浓度:
样品编号
标况体积()
原子吸收分析××原始记录

质量监督
原子吸收分析( )原始记录第 页 共 页
序号
样品名称及编号
取样体积
/称样量
( )
稀释倍数
吸光度
仪器直读浓度( )
样品
含量
( )
平均值
( )
相对偏差
(%)
分析:校核:审核:年月日
原子吸收分析( )原始记录NO:
项目名称
送检日期
年 月 日
方法名称及编号
分析日期
年 月 日
仪器型号及编号
实验室环境
温度: (℃)湿度: (%)
实验空白
检出限/
检测下限
灯电流
(mA)
狭缝
(nm)
波长
(nm)
火焰法
石墨炉法
火干燥时间
30 s
空气-乙炔流量
(L/min)
灰化温度
(℃)
灰化时间
20 s
原子化温度
(℃)
原子化时间
3 s
其它
氩气流量
0.2 (L/min)
其它
储备标液
和
使用标液
标液名称
贮备液
中间液
使用液
标液浓度
配置日期
标准曲线
或
校准曲线
标准溶液(mL)
浓度( )
吸光度(A)
回归方程
绘制日期
样品预处理说明
质控
(自控)
情况
质控措施
平行样
加标回收
标准样
个(对)数
合格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核查方法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受控号:版本:第1版第0次修订第 1 页共 1 页1. 目的: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检定/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核查用的标准物质:铜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浓度:见标准物质证书。
3. 核查条件:核查条件见表1核查条件设置一览表波长检测条件325.1原子化法火焰法元素灯电流 2.5积分时间 2.04.核查方法4.1 工作状态核查4.1.1 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插头、插座是否老化,电源连接是否正常等。
4.1.2气体管路连接是否正常,有无松动、老化、泄漏等现象。
气压表显示是否正常。
4.1.3仪器的各调节旋钮、按键、开关、指示灯工作正常。
4.2 性能核查4.2.1取标准溶液,配制0.2mg/L、0.5mg/L、1mg/L、2.5mg/L、5mg/L标准系列,依次进样测定后绘出标准曲线,并计算相关系数γ。
4.2.2 配置浓度为0.5mg/L的铜标准溶液,作为样品测量6次。
4.2.3计算E n值,进行结果判定。
5.结果判定:En≤0.7时,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要求;说明仪器设备维持了检定状态;0.7<E n≤1时,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接受但需要整改;E n>1,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检定。
6.核查记录格式见附表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日期:受控编号: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仪器名称 □气相色谱仪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紫外分光光度计 仪器型号 □7820A □3510 □UV765仪器编号 □ □ □检定/校准日期 核查时间核查方式标准物质验证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标准物质量值 标准物质量值的不确定度判定依据:22121n sU x x E +-=其中:当 ≤0.7时,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符合要求,保持了检定时的状态期间核查结果x 1= x 2= U 1=s = E n =结论:核查人: 审核人(设备管理员) 批准人 (技术负责人) 审核日期批准人日期x 1 ——标准值x 2 ——本次检测值U 1——标准物质证书给出的不确定度S ——本次检测值的标准偏差。
原子吸收分析记录表(水质)

回收率%
计算公式:
备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取样体积
()
定容体积
()
查曲线值
()
稀释倍数
样品浓度
()
平均值
()
相对偏差或
回收率%
备注:
分析/日期:校核/日期:复核/日期:
原子吸收分析记录表(水质)
(续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检出限:.
样品编号
取样体积
()
定容体积
()
查曲线值
()
稀释倍数
样品浓度
()
平均值
()
原子吸收分析记录表(水质)
第页共页
项目编号:分析项目:样品性质: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检出限:.
分析方法:仪器型号规格:仪器管理编号:检测地点:环境温度:℃相对湿度:%RH
校
准
曲
线
系
列
标准点数
计算公式:
取样量()
含量()
吸光度-空白吸光度()
回归方程
b(斜率):
a(截距):
r值:
标准溶液浓度:
样品编号
原子吸收原始记录

吉林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检验原始记录检测项目:铬检测地点:原子吸收室检测日期:2014 年5月6日环境条件:温度: 24 ℃湿度: 45 %一、有关样品详细资料见任务单二、检验记录:铬方法依据: GBZ/T160.7-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铬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仪器型号:AA-7020分析步骤:1、首先进行原子吸收的扫描、调节灯位置、能量平衡仪器基线稳定等工作。
2、依次开启乙炔及空气,绘制铬元素标准曲线。
3、测定铬待测溶液。
标准曲线: y=kx+b检验者:复核者:吉林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检验原始记录检测项目:镉检测地点:原子吸收室检测日期:2014 年5月6日环境条件:温度: 25℃湿度: 45 %一、有关样品详细资料见任务单二、检验记录:方法依据:GB/T160.5 工作场所空气中镉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仪器型号: AA-7020仪器参数: 波长:422.7nm分析步骤:1、首先进行原子吸收的扫描、调节灯位置、能量平衡仪器基线稳定等工作。
2、依次开启乙炔及空气,绘制镉元素标准曲线。
3、测定镉待测溶液。
标准曲线: y=kx+b检验者:复核者:吉林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检验原始记录检测项目:铜检测地点:原子吸收室检测日期:2014年月日环境条件:温度: ℃湿度: %一、有关样品详细资料见任务单二、检验记录:方法依据: GBZ/T160.9-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铜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仪器型号:AA-7020仪器参数: 波长:324.7nm分析步骤:1、首先进行原子吸收的扫描、调节灯位置、能量平衡仪器基线稳定等工作。
2、依次开启乙炔及空气,绘制铜元素标准曲线。
3、测定铜待测溶液。
标准曲线: y=kx+b检验者:复核者:吉林市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中心检验原始记录检测项目:铅检测地点:原子吸收室检测日期:2014年5月8 日环境条件:温度: 25 ℃湿度: 46 %一、有关样品详细资料见任务单二、检验记录:方法依据: GBZ/T160.10-2004 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仪器型号:AA-7020仪器参数: 波长:283.3nm分析步骤:1、首先进行原子吸收的扫描、调节灯位置、能量平衡仪器基线稳定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查结果
1、检出限(≤0.02mg/ L):
2、测量重复性(≤1.5%):
核查人:年月日
核查结果分析
技术负责人意见
(签名):年月日
备注
核查人
核查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原子化器)
期间核查记录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化器)
期间核查记录表
仪器名称
型号
检定/校准证书号
检定/校准的有效期
管理编号
出厂编号
温度(℃)
湿度(%RH)
核查项目
检出限、测量重复性
核查方法
依据JJG694-2009对该仪器进行了如下5个项目的核查
1、检出限:采用JJG694-2009中5.3.6的方法,标准溶液为铜标准的有效期
管理编号
出厂编号
温度(℃)
湿度(%RH)
核查项目
检出限、测量重复性
核查方法
依据JJG694-2009对该仪器进行了如下3个项目的核查
1、检出限:采用JJG694-2009中5.3.6的方法,标准溶液为镉标准溶液。
2、测量重复性:采用JJG694-2009中5.3.7的方法,使用1.0ng/ml的镉标准溶液。
核查结果
1、检出限(≤4×10-3ng):
2、测量重复性(≤5%):
核查人:年月日
核查结果分析
技术负责人意见
(签名):年月日
备注
核查人
核查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