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讲课要点(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自动监测及报警
高位水箱供水
通常的供水系统从原水地取水,通过水泵把水注入高 位水箱,再从高位水箱靠其自然压力将水送到各用水点。 1)水泵启/停自动监控 2)自动监测及报警
排水系统的监控
分集水坑排水和污水池排水 排水系统构成:集水坑(污水池)、排水泵(污水泵)、液 位传感器等 1、排水泵起/停监控 2、检测与报警
排烟系统监控
——当发生火灾时,新风、回风系统立即停止工作,启动 排烟系统。
第二节 冷热源系统的监控
常用的冷媒——氟利昂、溴化锂、氨等,
制冷方式——压缩式制冷、热力制冷和冰蓄冷。
制冷原理
制冷系统监控主要内容
冷冻机组的监测与控制
冷却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冷冻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制冷系统监控原理图
BAS的组成
变配电子系统 照明子系统 空调与冷热源子系统 狭义BAS 电梯子系统 环境保护与给排水子系 统 广义BAS 停车场管理子系统 门禁子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 制系统( FAS ) 安全防范系统 ( SAS )
冷却水温度监测
利用温度传感器T4检测冷却塔出水温度,检测信号送入 DDC(AI),实时控制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台数。
工作状态、报警显示与打印
水箱补水控制
通过液位传感器LT检测水箱水位,DDC根据水位信号, 控制进水电磁阀LV的开、闭,以维持水位在允许范围内, 水位越限时发出报警信号
热交换系统监控原理
BAS功能
监控、控制 测量
记录
BAS功能要求
对空调系统设备、通风设备及环境检测系统等运行 工程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对供配电系统、变配电设备、应急(备用)电源设 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监视、 测量、记录 对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给排水系统的给排水设备、饮水设备及污水处理 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 对热力系统的热源设备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 测量、记录。 对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 制系统运行工况进行必要的监视及联动控制 对电梯及自动扶梯的运行监视。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方案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方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方案(一)引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指通过使用现代化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软件系统,来实时监测和管理建筑物内部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运行情况,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报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方案旨在通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
(二)系统基本功能1. 实时监测设备状态: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来实时监测建筑物内部各种设备的状态,包括温度、湿度、压力、电流、电压等参数。
2. 预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当设备运行状态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远程操作:系统支持远程操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对建筑设备进行远程监控与控制,方便快捷。
4.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将各种设备参数和运行数据存储起来,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系统组成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由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以及用户终端等组成。
1. 传感器节点:通过在建筑物内部安装各种传感器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
2.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接收传感器节点发送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数据采集设备还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数据分析,当设备状态异常时发出预警信息。
3. 通信网络:将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
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保证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可靠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根据设定的规则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并在需要时发出预警信息。
同时,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也负责存储和管理历史数据,并提供数据查询与分析功能。
5. 用户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访问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控制。
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电气》尽管很累,很忙,但人每天还是要坚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13.1一般规定13.1.1本章适用于大、中型民用、商业和公共建筑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
13.1.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运用自动化仪表、计算机过程控制和网络通信技术,对建筑物的环境参数和建筑物机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自动化检测、监视、优化控制及管理。
13.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主要应用目的,是优化建筑物内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节省建筑设备能耗,提高设备自动化监控和管理水平,为建筑物内提供良好环境,以及提高运行和管理人员效率、减少运行费用。
13.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等。
13.1.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不属于国家强制执行标准范围,应根据建筑物物业运行管理需要,各相关系统的监控要求,以及项目投资状况等实际需求,确定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内容、范围和标准,避免盲目追求技术先进而使系统过于复杂难于管理,且产生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13.1.6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是:技术成熟、节能高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所采用的设计方案和产品,应满足建筑物内设备监控管理的功能要求。
13.1.7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应合理配置系统,使系统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便于今后运行管理、维护检修以及系统调整和扩展。
13.1.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属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个应用领域,其设计方法、图纸表达方法、安装调试方法和程序等,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13.2系统构成13.2.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常由监控计算机、现场控制器、仪表和通信网络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在大型建筑中:也可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等集成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3.2.2监控计算机1监控计算机的硬件要求监控计算机包括服务器与工作站,服务器与工作站之间宜采用客户机/)JK务器或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当需要远程监控时,客户机和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应支持Web服务器。
建筑设备监控

二、传感器/变送器
传感器是能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的器件或装置的总称,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当传感器的 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称为变送器。 区别:即分别是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 够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 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一般很微弱,需要将其调制与放大。随着集成技术的发展,人们又将 这部分电路及电源等电路也一起装在传感器内部。这样,传感器就可 以输出便于处理,传输的可用信号了。 而在以前技术相对落后时,所谓的传感器是指上文中的敏感元件, 而变送器就是上文中的转换元件。 变送器的种类很多,用在工控仪表上面的变送器主要有温度变送 器,压力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电流变送器,电压变送器等等。
LOGO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智能建筑所
一、概述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uiding Automation System缩 写BAS)也称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的能源使用、 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等,以提 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 的工作或居住环境。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常包括空调与通风、变配电、 公共照明、给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水和冷 却水、电梯和自动扶梯子系统。
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中水系统
4.3.5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功能检测
系统负荷调节。 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 节能优化控制。 运行状态、故障等的监视、记录与报警。 检测对设备的控制功能。 系统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
热源系统 热交换系统
4.3.6 冷冻和冷却水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PPT课件

• 中型系统宜采用两层或三层的网络结构,其中两层网络结 构宜由管理层和现场设备层构成。
建筑精选课件
16
图8.2.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三层网络系统结构
管理网络层(中央管理工作站)
以太网
((客操操户作作端站站))
建筑精选课件
9
第8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构成 • 8.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 • 8.4 制冷系统的监控 • 8.5 热交换系统的监控 • 8.6 新风机组的监控 • 8.7 定风量空调机组的监控 • 8.8 变风量空调机组的监控
建筑精选课件
10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
建筑精选课件
1
二、授课内容
• 第1章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概述 • 第2章 供配电系统 • 第3章 电气照明 • 第4章 民用建筑物防雷 • 第5章 接地及安全 • 第6章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 第7章 综合布线系统 • 第8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建筑精选课件
2
• ⑶选择的第三方子系统或产品应具备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建筑精选课件
13
8.1 一般规定
• ⑷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充分确定系统的可集成性; • ⑸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 • ⑹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重要性等确定采取冗余、容错等技
术。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具备系统自诊断和故障报警功能
(7)确定系统的网络结构,画出系统网络图。
• 应表示出全部控制系统的配置框图,表明每台控制器的位 号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相互位置和网络拓扑结构,连接 数量是否超出规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一般规定<1>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用于对智能建筑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为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等各子系统。
(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1>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1>电气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应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中第3.2节的有关规定执行;<1.2>各类传感器、变送器、电动阀门及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等的进场验收要求:<1.2.1>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实行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1.2.2>外观检查: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设备表面无缺损,涂层完整。
<2>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前,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2.1>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2.2>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2.3>空调与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动力设备、照明控制箱、电梯设备安装就位,并应预留好设计文件中要求的控制信号接入点。
<3>施工中的安全技术管理,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中的有关规定。
<4>施工及施工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4.1>电缆桥架安装和桥架内电缆敷设,电缆沟内和电缆竖井内电缆敷设,电线、电缆导管和线路敷设,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的施工应按GB50303中第12章至第1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在工程实施中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4.2>传感器、电动阀门及执行器、控制柜和其他设备安装时应符合GB50303第6章及第7章、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课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6
• 10BASE-T/100BASE-T 注释:
• BASE指基带传输,即未经过调制,不能复用的传输,BASE 前的数字表示网络的数据传输率,10BASE指数据传输率为 10Mbps,100BASE为100Mbps
• BASE后的字母或数字指的是传输介质,反应介质特点,比 如说10BASE-T中的T指双绞线,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0
第8章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8.9 给、排水系统的监控 • 8.10 室内照明系统的监控 • 8.13 供配电系统的监测 • 8.14 电梯运行监测 • 8.1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节能设计 • 8.16 监控表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1
8.1 一般规定
1.本章适用于建筑物(群)所属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BAS)的设计。BAS可对下列子系统进行设备运行 和建筑节能的监测与控制:
• ⑵应选择先进、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符合技术发展 的方向,并容易扩展、维护和升级;
• ⑶选择的第三方子系统或产品应具备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3
8.1 一般规定
• ⑷应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充分确定系统的可集成性; • ⑸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确保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 • ⑹应根据建筑的功能、重要性等确定采取冗余、容错等技
宜少于10%;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22
8.3 管理网络层(中央管理工作站)
• ⑸服务器应为客户机(操作站)提供数据库访问,并宜采 集控制器、微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阀门、风阀、变 频器数据,采集过程历史数据,提供服务器配置数据,存 储用户定义数据的应用信息结构,生成报警和事件记录、 趋势图、报表,提供系统状态信息;
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

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
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是建筑维护和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建筑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保证建筑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
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工作环境,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安全隐患,并进行预警和报警处理。
其次,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机制。
定期对建筑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检修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预防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再次,建立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
通过对建筑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性能指标,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节能性。
最后,建立维修记录和规范操作制度。
建立设备维修记录和操作规范,记录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情况,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流程,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的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使用,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与业主、监理、土建设计、装修、消防 及土建总包的协作配合关系
5、明确对BAS相关机电设备的订货条件
案例(软件接口、硬件接口方面)
配电柜订货(BAS内) 冷冻机组接口(BAS内) 安防系统对系统集成的接口(BAS相关)
BAS系统的工程范围
BAS基本内容
以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 为基础,对建筑内的各类机电设备进行集 散式的监视、控制;
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全面实现对建筑机 电设备的综合管理。
BAS基础知识
1、BAS发展简史
(50模拟盘;60矩阵开关板;70数据采集站;80智
能控制器;90现场总线;21世纪初系统集成和集散式控制.树立发展变化进步的观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BAS培训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主办单位:六度教育 授课教师:宫周鼎
BAS课程学习目的
了解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程序 及技术方法
了解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内容组成及功能 作用
了解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被控设备的工作原 理及控制要求
了解BAS工程特点及市场运作要点
BAS的定义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制 冷、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通风、供热、 给排水等众多分散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 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 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BAS的结构及主要功能(123层、监视、控制、减费、减 人、节能、舒适、安全、无纸化、设备延寿、集中管理、分析总结、提高策略)
BAS的组成子系统
➢ 冷冻站(制冷)系统的监控 ➢ 热交换(热力)系统的监控 ➢ 空调系统的监控 ➢ 风机盘管系统的监控 ➢ 新风系统、送/排风系统的监控 ➢ 给/排水系统的监控 ➢ 公共照明系统的监控(智能照明问题) ➢ 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的监测(不能控制) ➢ BAS工作站
案例
封装、签章 单位及个人资质 必要合格条件 疑点、难点、重点分析 拟投入设备仪器 优化建议
BAS的深化设计(二次设计)
1、设计内容定位是施工、监理、验收及运 行保养依据(专项特点、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必要性:设计主体)
2、文本的基本要求 3、图纸的基本要求(说明、图例符号、设备表、平面图、原
楼宇自控系统的工程设计首先要了解目标建筑物 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用途、楼宇自控系统的 建设目标定位、建筑设备规模与控制工艺及监控 范围等工程情况。这些情况一般在工程招标技术 文件中介绍,设计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 出具体实施方案。
通常工程招标书是进行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的 首要依据,根据其中的建筑物地理环境、建设用 途、工程范围等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国家或地 方标准规范作为设计依据。
设计的专业配合
强电:UPS额定容量 1.2倍 UPS的选择 双电源终端自动切换(ATS的PC\CB级切
断短路电流) 电涌保护器SPD适配 结构:承载重量 建筑:位置、面积 水暖:无关管线
BAS的招投标
1、系统的可比性(明确主要技术标准、参数、功能等) 2、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3、商务条件 4、文本要求、图纸要求 5、工程量清单 6、评标中常见问题
案例
5A、7A、9A之说 系统集成 BAS BMS IBMS(系统集成与系统联动)
BAS的不同类型应用
办公型建筑:如自用、出租、出售型写字楼; 酒店型建筑:如宾馆、饭店等; 商业型建筑:如大型商场、超级市场等; 生产型建筑:如厂房、大型车间等 公用运输建筑:如车站、机场等; 公共事业建筑:如学校、剧场、展览馆、博物馆等; 住宅建筑:大型公寓等; 综合型建筑:建筑中包括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 建筑群体建筑。
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系统应用的类型不会一致,系统配置 的方式也不一样
BAS结构
BAS产品常见/知名品牌
霍尼韦尔 西门子 江森 兰吉尔/安德沃/施耐德 百斯顿 泰康(同方泰德)等
BAS常见总线
系统集成与系统联动
➢ IBMS ➢ BMS、OAS、CNS ➢ BAS、SAS、FAS、车库、数据处理、有线
案例
IB试点工程 (建设系统建筑业施工企业管理部门) IB示范工程 (建设系统建筑业设计企业管理部门)
BAS的一次设计(土建设计单位建筑电气专业弱电组)
1、与相关专业的配合(电气(强电)、暖通、 给排水、建筑、结构、概预算)
2、设计深度基本要求 满足土建预留预埋要求 满足招投标要求 满足深化设计要求
参考资料:招标文件、设计院设计说明、多方协 调记录
BAS系统标准的选择
标准的类型(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 标准、国际标准)
标准的适用性 各标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国标、地标之间) 标准的时效性 北京市地方标准
BAS相关主要标准(100多项)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GB50606、DB11/883--2012等
2、BAS市场现状
(国际强势,国产急追;目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
化;物联网基础上的数字城市、数字地球、工程建设程序)
3、BAS特点及作用(在IB中地位,二支柱、智能标志)
4、BAS相关自动控制原理(开环、闭环、多环、或门、与 门、正负反馈、PID、AI、AO、DI、DO、DDC16-32位、VAV、集散控制系统)
通信、无线通信等 ➢ 制冷、供热、水电等机电系统监控;消防
监控;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BAS的建设程序
1、BAS的用户需求及建设目标 2、统筹规划制定技术方案 3、配合土建的初步设计(扩初) 4、一次施工图设计及图纸强审 5、作为一部分参与弱电工程招投标 6、深化设计、图纸会审及施工组织计划 7、施工安装、调试测试、试运行及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