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只是分享

合集下载

BAS系统设备检测及调试方案

BAS系统设备检测及调试方案

目录目录..........................................................1、BAS系统设备检测及调试步骤概述.....................................2、DDC 加电检测......................................................2.1 Excel 50加电检测步骤.............................................2.2 Excel 500 加电检测步骤..........................................3. BA系统监控设备现场调试方案........................................3.1 送、排风机的调试方案.............................................送、排风机“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送、排风机机启停检查...............................................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3.2 排水系统调试方案.................................................排污泵“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水泵启停检查.......................................................水位开关的测试.....................................................联动功能测试.......................................................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3.3 照明系统调试方案.................................................照明回路“关”状态下的目视及功能测试...............................照明回路开关检查...................................................固定和手动模式的复位...............................................1、BAS系统设备检测及调试步骤概述本手册所述检测与调试步骤是按照保利国际广场BAS系统设计要求进行编制的.编制本手册的目的是:A.在实际调试工作开始之前准确的制定调试计划,并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我们的调试步骤.B.指导调试人员进行系统调试..C.按调试步骤制定及生成准确的调试记录和报告.2、DDC 加电检测2.1 Excel 50加电检测步骤供电之前:1)对DDC盘内所有电缆和端子排进行目视检查,以修正显性的损坏或不正确安装。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方案」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方案」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方案」一、系统架构和功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传感器和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

传感器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建筑设备的运行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传感器可以根据建筑设备的类型和需要进行选择,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等。

采集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参数进行处理和转换,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常见的有以太网、WiFi、蓝牙等。

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展示,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模块查看建筑设备的运行状态、报警信息等。

二、检测方案1.传感器检测传感器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因此需要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传感器进行质量检测和校准。

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测试、温湿度性能测试等。

校准是通过与标准设备进行比较来调整传感器的读数,确保其准确性。

2.数据传输检测数据传输模块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控系统的效果。

因此,在系统部署时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测试。

测试包括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传输速率、抗干扰性等方面。

还应该测试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之间的连接情况,确保数据能够正常传输。

3.数据处理和显示检测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应能够实时地接收并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并将结果展示给用户。

在测试阶段,需要测试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的性能,包括处理速度、存储空间、用户界面等。

三、检测方案的执行步骤执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方案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确定监控系统的具体功能和要求,包括需要监控的设备类型、监测参数、报警方式等。

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采集模块,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和校准。

3.选择适当的数据传输模块,并进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测试。

4.选择适当的数据处理和显示模块,并进行性能测试。

5.对整个监控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包括传感器、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显示模块的配合情况、系统的使用便捷性等。

建筑智能工程检测

建筑智能工程检测

建筑智能工程检测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1、考核参数测量范围(量程)、线性度、数字量输入信号(DI)、模拟量输入信号(AI)、数字量输出信号(DO)、模拟量输出信号(AO)、系统实时性:(采样速度、响应时间、报警信号的响应速度)、系统可保护性:[应用软件的在线编程(组态)修改功能、故障自检测功能]、系统可靠性。

2、理论知识2.1 熟悉2.1.1 技术标准及规范: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2.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涵盖的各个子系统的基本常识与分类2.1.3 传感器的性能参数2.2 熟悉2.2.1 技术标准及规范: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2)《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CECS182:20052.2.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操纵对象:如空调与通风、变配电、照明、给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与冷却及电梯与自动扶梯。

2.2.3 系统基本操纵原理2.2.4 检测项目与要求2.3 掌握2.3.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所涉及的公式计算2.3.2 修约规则、评测方法与根据3、操作考核要求3.1 熟悉3.3.1检测工具、仪器的性能、适用范围、原理、使用与操作。

3.2 熟悉3.2.1 抽样检测3.2.2 检测程序及试验要求3.2.3 建筑设备监控各个系统检测方法3.3 掌握3.3.1工程实施及质量操纵的要求3.3.2检测项目的环境条件要求3.3.3 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员工作站功能测试3.3.4 DDC功能测试二、综合布线系统(GCS)1、考核参数链路、长度、插入损耗、模型、反射测量、信道、阻抗、衰减、回波损耗、近端串扰、远端串扰、限值、布线图、拓扑结构。

2、理论知识2.1 熟悉2.1.1 技术标准及规范: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 GBT/T 50311-20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2.1.2综合布线系统检测范围与认证检测条件2.2 熟悉2.2.1技术标准及规范:1)《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验收规范》GBT/T 50312-20003)《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CECS182:20052.2.2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要求与项目2.3 掌握2.3.1系统所涉及的公式计算2.3.2 综合布线系统链路测试及测试参数2.3.3 修约规则、评测方法与根据2、操作考核要求2.1 熟悉2.1.1电缆分析仪、光缆测试仪、网络分析仪仪器的性能、适用范围2.1.2检测工具、仪器的使用与操作2.1.3综合布线系统中对绞线缆与光缆布线测试方法2.2 熟悉2.2.1 电、光缆布线链路的测试指标与方法2.2.2 综合布线系统管理的检查2.2.3综合布线系统管理检测方法2.3 掌握2.3.1系统电气性能检测与系统光缆性能检测要求2.3.2工程实施及质量操纵的要求2.3.3检测项目的环境条件要求2.3.3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结果分析与处理方案三、智能化系统集成(ISI)1、考核参数网络服务器、网卡、通用路由器、交换机、软件、数据库、限值、终端、虚拟专网、接口、安全评估、访问操纵。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教案资料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教案资料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 A S)1.2.6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BAS设控制中心、车站两级管理,实现控制中心、车站、就地三级控制。

中央级和车站级监控功能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

BAS作为综合监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通过各级的有机配合,最终实现BAS的整体功能。

BAS监控对象主要以通风系统设备为重点,监控对象主要包括: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乘客导向系统;自动扶梯与电梯等。

14.6 BAS系统质量控制要点14.6.1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和方法14.6.2 环控主机安装1.设备安装前应进行检验,要符合下列要求:⑴设备外形完好无损,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⑵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备品备件齐全。

⑶按图纸连接主机、不间断电源、打印机、网络控制器等设备。

⑷设备底座位与设备相符,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

2.中央控制及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规定:⑴控制室、网络控制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栓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

⑵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进行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

⑶标志编号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固。

⑷交流供电设备的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

⑸中央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接地装置。

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14.6.3现场控制器DDC的安装⑴DDC可安装在被控设备机房中(如冷冻站、水泵房、空调机房等)。

可在设备附近墙上用膨胀螺栓安装。

⑵DDC与被监控设备就近安装。

⑶DDC距地1500mm安装。

⑷DDC安装应远离强电磁干扰。

⑸DDC的数字输出宜采用继电器隔离,不允许用DDC数字输出的无源触点直接控制强回电路。

⑹DDC的输入、输出接线应有易于辨别的标记。

⑺DDC安装应有良好接地。

⑻DDC电源容量应满足传感器、驱动器的用电需要。

14.6.4 监控系统的设备安装1.温度传感器安装⑴室内/室外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为加强智能大厦的设备监控系统(BAS)工程质量管理,受建设方委托,公司对由公司设计,公司安装调试的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进行系统验收检测,并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结论负责。

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建应提供的技术文件和配合条件:1 工程合同技术文件2 施工图设计文件3 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4 隐蔽工程和过程检验记录;5 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6 设备和系统自检测记录;7 竣工图纸(至少包括;设备布置及管线平面图、设备清单、子系统控制原理图、控制系统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相关监控设备电气接线图、监控点表等)8系统试运行记录。

9 参与验收检测人员:我公司委派、、等名持证上岗监测人员进行现场验收检测;施工方设备安装人员和软件调试人员、建设方施工管理人员、监理方现场监理人员协助检测。

10提供检测场所、电源以及其他检测必要条件。

二、检测依据:(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自动化仪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等。

(二)约定行业公认标准:《BAS一次仪表精度标准—工程级》企标(附表1)《BAS系统测量精度标准—工程级》企标(附表2)调节系统性能指标:衰减比4:1~10:1;残余偏差(控制精度):新风机出风温度≯±2℃;湿度≯±5%RH;空调回风温度≯±1℃;热交换器出水温度≯±1℃;压差调节≯± KPa三、主要检测仪器仪表:1、DTC 7088超声波流量计、2、867B数字多用表、3、空气压差表、4、A VM-07风速仪、5、WBG-0-2二等标准温度计、6、HM10温湿度表、7、照度表、8、标准压力表、9、钳形电流表、10、秒表、11、多路记录仪(视BA软件而定)等。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
异常处理
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尽快 恢复正常运行。
03
02
数据记录
对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应详细记录 ,以便后续分析和故障排查。
定期维护
对BAS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04
0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 案评估与优化
检测方案的评估方法
邀请行业专家对bas检测方案进行评 估,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bas检测方案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 •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设计 •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实施 •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评估与优
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已成为现代建筑物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检测方案的评估与优化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监控系统的需求,包括监控范围、监控对象、监控指标等。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相应的检测方案。
方案评估
采用上述评估方法对方案进行评估,分析其优劣和可行性。
方案优化
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06
结论与展望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的应用价值与贡献
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包括检测周期、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等
进行现场勘查与数据收集,对BAS系统 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检测方案的实施流程
1. 明确检测任务与目标,确定 检测范围与对象
2. 进行现场勘查与数据收集, 了解BAS系统的运行现状
3. 根据行业施流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定义为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动化 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对建筑内的各种设备进行远程监控、 数据采集、联动控制和节能管理的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BAS)的测试与验收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BAS)的测试与验收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BAS)的测试与验收方案1、楼宇自控系统验收标准说明由于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楼宇自控系统的测试标准,因此,楼宇自控系统的验收测试一般以采用设备厂家标准为基本依据,同时可参考国家相关的楼控系统设计标准。

2、楼宇自控系统测试内容BA系统的检测性质是工程检测,而不是实验室内的测试。

BA系统检测主要是功能的检测,而且检测的内容要与建筑设备工程设计与工艺要求相结合,检测的方法要因现场的实际情况而灵活采用各种技术手段。

因此,BA系统的检测方案并无固定的模式。

检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中央监控站、子系统(DDC站)与现场设备(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等)来进行功能检测。

(1)中央控制站的检测中央监控站是对楼宇内各子系统的DDC站数据进行采集、刷新、控制和报警的中央处理装置。

检测的项目如下:➢在中央监控站上观察现场状态的变化,中央监控站屏幕上的状态数据是否不断被刷新及其响应时间;➢通过中央监控站控制下属系统模拟输出量或数字输出量,观察现场执行机构或对象是否动作正确、有效及动作响应返回中央监控站的时间;➢人为在DDC站的输入侧制造故障时,观察在中央监控站屏幕是否有报警故障数据登陆,并发出声响提示及其响应时间;➢人为制造中央监控站断电,重新恢复送电后,中央监控站是否丢失数据、能否恢复全站监控管理功能;➢检测中央监控站是否对进行操作的人员赋予操作权限,以确保BA系统的安全。

应从非法操作、越权操作的拒绝,给以证实;➢人机界面是否汉化,由中央监控站屏幕以画面查询、控制设备状态、观察设备运行过程是否直观操作方便,以证实界面的友好性;➢检测中央监控站是否具有设备组的状态自诊断功能;➢检测中央监控站显示器和打印机是否能以报表图形及趋势图方式,提供所有或重要设备运行的时间、区域、编号和状态的信息;➢监测系统是否提供可进行系统设计、应用、建立图形的软件工具;➢检测中央监控站所设定的控制对象参数,与现场所测得的对象参数是否与设计精度相符;➢检测中央监控站显示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是否完整、准确。

BAS的实施方案

BAS的实施方案

BAS的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许多企业开始引入BAS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建筑自动化系统)。

BAS系统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对建筑内部的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和控制,以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本文将介绍BAS的实施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BAS系统的实施和应用。

二、BAS实施方案1. 确定需求和目标在实施BAS系统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建筑的规模、功能需求、节能要求、安全要求等方面的考虑。

只有明确了需求和目标,企业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BAS系统,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 选择合适的BAS系统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BAS系统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根据建筑的规模、功能需求、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BAS系统供应商,并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

在选择BAS系统时,企业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易用性、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3. 制定实施计划在选择了合适的BAS系统之后,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这包括系统的安装、调试、培训、运维等方面的安排。

企业需要与BAS系统供应商和相关的服务提供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实施计划的顺利进行。

4. 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BAS系统的实施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企业需要不断地对系统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此外,企业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的升级和优化,以适应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

5. 培训和管理人员BAS系统的实施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企业内部的人员配合和管理。

因此,企业需要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和管理BAS系统。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充分发挥BAS系统的效益。

三、结论BAS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全面的考虑和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检测方案为加强_____ 智能大厦的设备监控系统(BAS)工程质量管理,受建设方_______________ 委托,_____________ 公司对由____________ 公司设计,公司安装调试的______________ 设备监控系统工程进行系统验收检测,并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结论负责。

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测建应提供的技术文件和配合条件:1工程合同技术文件2施工图设计文件3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记录;4隐蔽工程和过程检验记录;5工程安装质量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记录;6设备和系统自检测记录;7竣工图纸(至少包括;设备布置及管线平面图、设备清单、子系统控制原理图、控制系统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相关监控设备电气接线图、监控点表等)8系统试运行记录。

9参与验收检测人员:我公司委派________ 、____ 、等—名持证上岗监测人员进行现场验收检测;施工方设备安装人员和软件调试人员、建设方施工管理人员、监理方现场监理人员协助检测。

10提供检测场所、电源以及其他检测必要条件。

二、检测依据:(一)《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自动化仪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等。

(二)约定行业公认标准:《BAS 一次仪表精度标准—工程级》企标(附表1)《BAS 系统测量精度标准—工程级》企标(附表2)调节系统性能指标:衰减比4:1~10:1;残余偏差(控制精度):新风机出风温度〉士2C;湿度〉士5%RH空调回风温度〉士1C;热交换器出水温度〉士1C;压差调节〉士KPa三、主要检测仪器仪表:1 、DTC 7088 超声波流量计、2、867B 数字多用表、3、空气压差表、4、AVM-07 风速仪、5、WBG-0-2 二等标准温度计、6、HM10 温湿度表、7、照度表、8、标准压力表、9、钳形电流表、10、秒表、11 、多路记录仪(视BA 软件而定)等。

四、检测内容:设备监控系统检测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或复核。

受建设方委托,可对设备监控系统设备进行清点。

I主控项目1、空调与通风系统功能检测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空调系统应对温度、湿度及新风量自动控制,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节能优化控制等控制功能进行检测。

着重检测系统测控点(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和压力等),与被控设备(风机、阀门、加湿器及电动阀等)的控制稳定性,响应时间和控制效果,并检测设备的连锁控制和故障报警的正确性。

检测数量为每类机组按总数的20%抽检,且不得少于5 台,不足5 台机组全部检测,被检测机组全部符合设计要求为检测合格。

主要检测内容:空气处理系统1)风机状态显示;2)送回风温度测量;3)室内温、湿度测量;控制精度:无设计要求新风机的温度控制精度〉土2%2;湿度控制精度〉± 5%RH4)过滤器状态显示及报警;5)风道风压测量;6)启停控制;时间段控制,阀机连锁问题,中央站起停。

7)过载报警;8)冷热水流量调节;检测系统根据设定值调节冷(热)水调节阀开度进行回风温度P(I PID)调节功能和稳态控制精度及给定阶跃设定时系统过渡过程控制特性曲线。

记录动态特性(曲线)。

9)加湿控制;10)风门控制;11)风机转速控制;变风量控制策略问题。

12)风机、风门、调节阀之间的联锁控制;13)室内C02浓度监测;空气品质问题,通风起停控制。

14)寒冷地区换热器防冻控制;有防冻控制程序检查,停风机、关风阀、开热水阀、开泵等等,注意防冻开关位置;一一对应还是集中防冻检测的控制策略。

15)送回风及与消防系统的联动控制。

变风量(VAV系统1)系统总风量调节;2)最小风量控制;3)最小新风量控制;4)再加热控制;5)变风量(VAV系统的控制装置应有通信接口。

排风系统1)风机状态显示;2)启停控制;3)过载报警。

风机盘管主要检测纳入BAS的风机盘管系统,有通过网络连接的,也有硬接点连接的, 检测内容有所不同;1)室内温度测量;2)冷、热水阀开关控制;3)风机变速与启停控制。

整体式空调机1)室内温、湿度测量;2)启停控制。

2、变配电系统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变配电系统的电气参数和电气设备工作状态进行检测,检测时应利用工作站数据读取和现场测量的方法对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功率因素,用电量等各项参数和记录,进行准确性和真实性检查,显示的电力负荷及上述参数的动态图形能比较正确地反映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报警讯号进行验证。

检查方法为抽检,抽检数量按每类参数抽20%,不得少于20 点,数量少于20 点,即为全部检测,被检参数合格率100%时为检测合格。

高低压配电柜的运行状态及电力变压器的温度,应急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储油罐的液位,蓄电池组及充电设备设备的工作状态,不间断电源的工作状态等参数进行检测时,应全部检测,合格率100%时为检测合格。

主要检测内容:1)变配电设备各高低压主开关运行状况监视及故障警报;2)电源及主供电回路电流值显示;3)电源电压值显示;4)功率因数测量;5)变压器超温报警;6)应急电源供电电流、电压及频率监视;7)电力系统计算机辅助监控系统应留有通信接口。

3、公共照明系统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公共照明设备(公共区域,过道,园区和景观照明等)进行监控,一般应以光照度,时间表等作为控制的依据,设置程序控制灯组开关,检测其控制功能及手动开关功能的正确性。

检测方式为抽检,按照明回路总数20%抽检,抽检点位不得少于10 路,数量少于10 路时应全部检测,抽检数量合格率100%时为检测合格。

主要检测内容:照明系统中央站的时间设置、强制起停;现场手动控制;控制模式检测:延时、预约、申请、时控、照度控制(连续控制和开关控制等)、权限控制、场景控制等等。

1)庭园灯控制;2)泛光照明控制;3)门厅、楼梯及走道照明控制;4)停车场照明控制;5)航空障碍灯状态显示、故障报警;6)重要场所可设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7)照明现场手动开关实时性检测。

8)照度值检测。

9)照度控制功能。

4、给排水系统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应对给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和中水系统进行液位、压力等参数检测及水泵运行状态的运行状态的监控和报警进行验证。

检测时可以通过工作工作站参数设置或人为改变现场测控点的状态,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自动调节水泵的转速,投运水泵的切换和故障自动报警和保护等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方法为抽检,抽检数量为每类系统的50%,且不得少于5 套,总数少于5 套应全部检测,被检系统合格率100%时检测为合格。

主要检测内容:给水系统1)中央站水泵运行状态显示;2)中央站水水流状态显示;位显示和连续显示(换算水量);3)水泵启停、变频控制;液位控制:位式控制、连续变量控制、恒压变频控制等等。

4)水泵过载报警;5)水箱高低液位显示及报警。

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1)水泵运行状态显示;2)水泵启停控制;高低限位和软件判断控制;3)污水处理池高低液位显示及报警;4)水泵过载报警;5)污水处理系统留有通信接口。

5、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调节,预定时间精品文档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控制。

检测时应对通过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等的监视、记录与报警进行检测,并检测对设备的控制功能。

核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

检测方式为全部检测,被检系统合格率100%时为检测合格。

主要检测内容:1) 一次侧水流量测量2) 二次侧水流量测量3) 一次进回水温度测量4) 二次进回水温度测量5) 一次侧负荷计算6) 二次侧负荷计算7) 热交换器温度调节8) 检测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调节阀功能和节能优化控制。

6、冷冻和冷却系统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调节,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控制,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对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系统设备控制和运行参数、状态、故障等监视、记录与报警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设备运行的联动情况。

核实冷冻水系统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

检测方式为全部检测,满足设计要求为检测合格。

主要检测内容:压缩式制冷系统1) 启停控制和运行状态显示;2) 冷冻水进出口温度、压力测量;3)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压力测量;4) 过载报警;5) 水流量测量及冷量记录;6)运行时间和启动次数记录;7)制冷系统启停控制程序的设定;8)冷冻水旁通阀压差控制;9)冷冻水温度再设定;10)台数控制;11)设备寿命控制功能。

12)制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应留有通信接口。

(2)吸收式制冷系统1)启停控制与运行状态显示;2)运行模式、设定值的显示;3)蒸发器、冷凝器进出口水温测量;4)制冷剂、溶液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及压力测量;5)溶液温度压力、溶液浓度值及结晶温度测量;6)启动次数、运行时间显示;7)水流、水温、结晶保护;8)故障报警;9)水温再设定;10)台数控制;11)设备寿命控制功能。

12)制冷系统的控制系统应留有通信接口。

蓄冰制冷系统1)运行模式(主机供冷、溶冰供冷与优化控制)参数设置及运行模式的自动切换;2)蓄冰设备溶冰速度控制,主机供冷量调节,主机与蓄冰设备供冷能力的协调控制;1)蓄冰设备蓄冰量显示,各设备启停控制与顺序启停控制。

冷冻水系统1)水流状态显示;2)水泵过载报警;3)水泵启停控制及运行状态显示。

4)一次泵、二次泵变频控制以及台数控制。

5)设备寿命控制功能。

冷却系统1) 水流状态显示;2) 冷却水泵过载报警;3) 冷却水泵启停控制及运行状态显示;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显示;4) 进出口水温测量及控制;5) 冷却塔风机启停控制;6) 冷却塔风机过载报警。

7) 设备寿命控制功能。

7、电梯及自动扶梯系统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建筑物内电梯及自动扶梯系统进行检测。

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对系统的运行状态与故障进行监视,并与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核实。

检测方式为全部检测,合格率100%时为检测合格。

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设备子系统间的数据通信接口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带有通信接口的各子系统以数据通信方式相连时,应在工作站检测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含工作状态参数和报警信息)并与实际状态核实,确保准确性和响应时间符合设计要求,对可控子系统应检测系统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情况。

数据通信接口应按本规范第3.2.7 条的规定对接口进行全部检测,检测合格率100%时为合格。

9、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检测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进行检测时,应主要检测其监控和管理功能,检测时以中央管理工作站为主,对操作分站主要检测其监控和管理权限以及数据与中央管理工作站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