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
利用情感策略优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论文

浅析利用情感策略优化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摘要] 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联系已经被多次讨论。
独立学院这种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又有其对情感策略的特殊要求。
本文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谈起,结合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可以帮助优化教学效果的方法,通过强化师生间情感及学生与目的语之间的情感,帮住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情感策略;焦虑人文主义教学法发展的百多年时间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地被大家所关注,探讨和研究。
心理学家丹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认为情感因素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关键的品质因素。
戈尔曼甚至认为,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
他提出情感因素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
在第二外语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者对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其对任何情景反映的感情,感觉,情绪和态度。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策略不但是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技巧等方面的提高。
而在独立学院中的学生由于英语底子薄,更容易忽视课堂教育。
面对这样的情况,师生间的情感建立和教师情感策略的使用显得更加的重要。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1. 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成为其学习英语的阻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属于第三批录取的本科生,其录取分数线与第一二批学生相差数十分。
可见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底子较薄,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这给独立学院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
另外,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于一二本的学生来说,学习自觉性相对较低,他们更加容易在学习上出现畏难情绪。
很多学生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加之大学的教育方式与之前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就没有了目标和动力。
2. 学生焦虑紧张,缺乏自信限制了学生在英语课堂的表现。
学生由于生源地,自身英语水平高低或心理素质好坏等方面存在差异,大多数会因为需要堂上用英语发言而感到紧张焦虑,没有自信。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蕊讨

学生的 学 习方 法 ,也 注 意到 教 学条 件 和课 程设 置 等 方 面的 重要 性 ,并从 这 些 维度 出发 ,制定 了无 以 数 计的 制度 、规 范 、要 求 ,试 图一 劳 永逸 解 决外 语教 学 中的 若干 问题 ,提 高外语 教 学质 量 。笔 者认 为 ,外语 学习 中的情 感 因素 是 至 关重要 的 ,缺 乏 对这 一 因素 的认 识 ,无疑会 使 整 体教 学链 中缺 少一
教 莹 搽 充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及相应的教学策略探
i
・
秦 治 全
( 汉 工业 学院 外 国语 言文 学 系 ,湖 北 武汉 4 0 2 ) 武 303
摘 要 :人 们 在 探 索 如 何 增 强 外 语 学 习 效 果 、 提 高 学 生 外 语 水 平 时 。往 往 注 重 分 析 教 师 的 教 学 水 平 、
2 1 年1 月( 00 0 中旬) 总第2 1 0’ 期
I 1 6
l
; 嗲 , 哆
诨 考 虑 交 际 的 需 要 和 实 际 能 力 的 培 养 。 也 有 学 者 将 外 语 学 习者 往 ¨ 的 动 机 分 为 深 层 动 机 和 表 层 动 机 。认 为 具 有 深 层 动
一
个 人 的 社 会 存 在 和 事 业 成 就 如 何 ,一 方 面 在 于 智
工 具 型和 融合 型两种 动 机 的 区别不 易 划分 、某一 具 体动
机 属 于 哪 种 类 型 取 决 于 个 人 的 认 识 和 判 断 等 。 随 着 研 究
商 ,一方 面在 于 情 商 ,而且 在 特定 环境 下 ,情 商 的作 用 甚至 胜 于智 商 。因此 ,在 外 语学 习的诸 多 因素 中 ,既要
外语教学中的情感策略——如何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来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现 代 外 语 教 学 已逐 渐 从 以教 师 为 中心 转 向 以 学 生
为 中心 .师 生 间频 繁 的双 向 交 流 活 动 随 即成 为 课 堂教 学 中 的 一 个 显 著 特 征 . 而对 外 语 习得 产 生 深 刻 影 响 的 情感 因 素 必 须在 师 生 互动 交流 中得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在 教 学 中 . 师 应 教 该 关 注 自己在 情 感 教 育 中 的积 极 地 位 . 关 注 学 习者 的 情感
Afe tv ta e i s n Fo e g a g a e Te c i g Ho t f c i e S r t ge r i n L n u g a h n : w o i M o i z t e b l e h Po i v E o i n Hi h c o l t d n s i st e m to s i g S h o S u e t t m p o e T i e al La g a e Pr f i n y / h n o I r v her Ov r l n u g o ce c /Z a g i
Ruia yo
权威 。在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下 , 学生毫无个性 、 缺乏创造性 ,
师生关 系淡 漠 , 大部分学生害怕 老师 , 在英语 学习方面存在 着诸 多的问题 。只有师生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 性 才能得 到发挥; 只有使课 堂交际化, 师生才 能融合在 智力 与情感 的交 际过程 中; 只有学生身体力行,经受多方面 的学 习和锻炼, 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因素 以及 学 生 情 感 因素 的积 极 转 化 并 学 会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神状态 、 人格魅力 、 审美能力及教师 的形体语 言和 口头语的
论高校英语的情感教学

感, 将使学生消极被动 ; 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冷漠 , 甚至看不
起学生 , 这将导致紧 张的气氛 和限制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 识 的渴望 。我国学者 通过研究 发现学生对 课堂气氛 的正 面 感受对学 习成 绩和学习态度有积极影响 。因此 , 教师要十分 重视课 堂气氛的作用 , 师只有表达出对个人的尊重 和理解 教 学生 的内心世 界的态度 , 才能激发起学 生的学习热情 , 因此 , 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 中创设 出活泼 、 平等 、 民主 、 和谐 的 课 堂氛 围 , 让学 生在 这种 氛 围中 自然 而然地 体会 学 习的乐 趣 。 比如教 师可 以运 用幽默感 , 热情 的面部表 情 , 真正 的眼 睛接触和丰 富的肢体语 言创造 一个轻松 和快乐 的课 堂氛 围
问题一
问题 二 问题 三
他们意识到这是有用的 , 从而深化其学习动机。
从不
3 %
8 % 5 %
经常
2 % 1
2% 9 2 % l
偶尔
2% 6
3 % 2 1% 8
( ) 三 创设和谐并且活泼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是指教师 和学生整体的情感状态 , 课堂气氛是
5% O
度的学生则会 越来越不喜欢 它 , 对英语 学习前景缺乏信心 。
( ) 情感因素的调 查 三_
产生 的 内心变 化和外部 表现 。情感 对个体心 理特征 和行为
动机产生一定 的影 响 , 是影 响学 习者 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的 重要 因素之一 。笔者在 教学过程 中也 发现 , 自信 、 愉快 等积
某种 事物 , 力求参 与某种活 动 。作 为英 语教育工作 者 , 我们
应该 明确激发并且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至关重要 的。首先 , 在 课 堂教学前 , 教师 应要调查研 究学 生兴趣与认 知水平 , 有针
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 )自信心 ( e —cn d n e 、自尊 心 ( e —ete 与 冒险心 ( i tkn ) 二 S l of e c ) f i S l s m) f e R s a ig k—
一
种 情感作用 , 种促使人 们采取行 动 的愿望 。外 语 的学 习动机 指外语 学 习者学 习外语 的愿素 。学 习者学 习外 语 的动机通 常 可分为综 合性 动机 (n gav oi t n 和工 具 it rtem tao ) e i vi 性动机 (nt m n l oi tn 。综合性动 机指学 习者为 融人所 学语 言 的群 体 而学 此语 言 的愿 望 。它促 使 学 习 isu et tao ) r a m vi 者 积极 、 主动地 学习这种语 言. 而工具性 的动机则 指学习者为 了某 些实 际利益 而学 习该 语言 的愿望 。两 种动 机并
( )态 度 ( ttd ) 动机 ( t a o ) 需 求 ( ed ) 一 A tu e 、 i Mo vt n 与 i i N e s
态度是 一种心理 和神经 的准备状态 , 过经验得 以组织 , 人在与 此有关 的所有 目标 和情形 中所 作 出的 它通 对个 反映产 生方 向性 的和动态 的影响 … 。外语学 习者 的态度 包括学 习者 本人 对 目的语 语 言文化 的态 度 , 这种 语 言 对 使用者 的态 度 , 种语言使用 国家 的态度 , 对这 学习者 自身 的态度 。实践 表 明 , 学语 言持 肯定 态度 , 习者 的学 对所 学 习动力就 大 , 成绩就好 些 。同样 , 习者受 到父母 、 学 同辈 及教师 等 的影 响是积极 的 , 习动 力 也大 , 学 尤其 是 教师 的 个性 特征 、 学方法 、 堂活动及课 堂气 氛都会 对学 习者学 习外语 的态 度有 直接 影 响。动机是 一种 内在 的动 力 , 教 课
情感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 键 词 : 学 英 语教 学 ; 感 教 育 ; 透 方 法 大 情 渗
中 图分 类 号 : 4 0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1 9 2 0 ) 2— 0 5— 3 10 7 0 ( 0 8 0 0 9 0
维普资讯
宁 波 工 程 学 院 报
20 0 8年第 2期
懂, 结果好 的 吃不饱 , 的又跟 不 上 , 习者 之间两 极分 化 明显 。 差 学
2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情 感 教 育 的渗 透 方 式
鉴于 以上分 析 , 因此教 师要 从学 生个 人 的情感 因素 , 生关 系 和学 生 之 间 的关 系 这三 方 面 着手 , 师 做
一
个重要 因素 , 习者情感 态 度直 接影 响 到他们 的学 习 行为 和 学 习结 果 。情 感 教 学 就是 要 求教 师在 教 学
学过程 中“ 以人 为本 ” 把感 化 、 发学 生 的情 感作 为手 段 , 定情 感 目标 , , 激 确 重视 情 感 过 程 , 有意 识地 激发 和调 动学 生有利 于英 语学 习 的积极 情感 因素 , 分利 用 师生 间情 感 交 往 , 成 良好 的课 堂气 氛 , 充 形 培养 学 习者的兴趣 和 自信心 , 强学 生 的学 习动机 。在 目前 大学英 语教 学 中 , 然情 感教 学 已逐步 地被 重视起 增 虽 来, 但如何 渗透 到大 学英语 教 学 的整个 过程 中 , 是一 个值得 研究 和探 讨 的 问题 。 仍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2期 20 0 8年 6月
英语情感教育的策略

英语情感教育的策略一、引言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二、情感的内涵1.情感的概念、特征、功能。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情感也有不合理、消极、不健康的。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先生认为合理、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们的思维、理解、记忆等智力活跃。
良好的情感功能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直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马克思所说:“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的力量。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现代西方情感学家更倾向于把情感视为第一性动机;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更深刻体会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这句名言的深邃涵义。
2.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及目标。
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对英语和英语使用所持的态度、对本族语与外语的关系以及本族文化与所学语言国文化关系的看法。
情感对学习有动力或阻力作用。
积极的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从情感发展的内部规律来看,教学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可谓硬任务;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因素,可谓软任务。
二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记忆、思维和情绪等情感因素参与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样对外语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英语情感教学的策略1.激发学习动机,揭示学习目标。
要求教师在揭示学习课题的过程中,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或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激发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动机,形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外语学习是必需的老师。
很多成功的外语学习者都一直对外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必须让兴趣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情感策略在第二外语——西班牙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西班牙语 的学 习过程 中, 多学生会遇 到这样 那样 的苦 恼 : 不住 很 记
过 程 与情 感 过 程 是 交 织 在 一 起 的 统 一 过 程 , 重 视 “ 感 教 学 ” 一 “ 正 单词 、 谁 情 这 非 句型 ; 不理解语法 ; 法回答课 堂提 问, 无 等等。这 些都会 带给学 习者 式课 程 ” 谁 就 能 充 分 开 发 学 生 的 内在 驱 动 力 , 这 种 内 在 驱 动 力会 激 励 学 焦虑 、 , 而 紧张 、 沮丧 、 挫折感等 不 良情 绪。这不仅 浪费精 力和注意 力 , 而且相 生最 终走 向成 功 。 因此 , 育 教 学 就 必 须 把 认 知 与 情 感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 对 削 弱 了思 考 和 记 忆 的能 力 , 言 存 储 和 输 出 效 果 也 随 之 降 低 , 至 进 一 教 语 甚 学 习 主体 的 情 感 因素 对 外 语 学 习 的 成 败 有 着 特 殊 的 影 响 和 重 要 的 调 控 作 步 增加 焦 虑 的 程 度 , 成 恶 性 循 环 。 因 此 , 教 学 中 , 师要 努 力 做 到 : 造 在 教 用 。 消极 情 感 会 影 响 学 习 潜 力 的 发 挥 , 极 情 感 能 创 造 有 利 的 心 理 状 态 ; 积 ( ) 把 自 己 的 不 良情 绪 带 进 课 堂 1不
辱国橇
洄
彀 兽 潼 奄
情 感 策 略 在 第 二 外 语 西 班 牙 语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刘 洁
( 华北水 利水 电学院外语学院 )
【 要】 目前 , 高校 中 , 生普 遍 对 第二 外 语 不 重 视 , 乏 学 习动 机 , 摘 在 学 缺 西班 牙语 也 不 例 外 。教 师在 教 学 中 , 高度 重视 学生 的 情 绪 和 心 理 要 状 态 , 用情 感 策 略 , 养 学生 的 积 极 情 感 , 良好 的 心 态投 入 学 习。 应 培 以 【 关键 词 l西班 牙语 第 二 外语 情 感 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外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王 巍【摘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与情感、意志的统一,学生的情感素质是关系到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因此,情感因素应与认知因素一样获得作为教学目标来考虑的地位。
因此探讨如何把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其最终“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情感 情感素质 很多事实表明,学习者学习心理中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
语言学习既是一个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过程,也是情感调适和品格教育的过程。
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树立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的意识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其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战胜挫折的信心;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提高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
1 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关于情感问题,早在20年代,桑代克就提出了“情感商数”,即理解他人并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它是人类智商的一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外语部邮 编 161006 收稿日期 2008-11-24部分。
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家越来越认识到,影响人成功的主要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即处理人际关系、控制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把情商归纳为5种能力: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L mond将非智力因素分为个性因素和关系因素。
个性因素指的是学习者自身的内在因素,如焦虑、抑制、个性、动机等;关系因素指的是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的关系以及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文化的态度。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中明确地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主张促进学生变化和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的、有独特人格而又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要达到这一目标,仅靠知识学习是不够的,还应包括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的发展,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学生的个体因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外部因素,在诸多因素中,学校体育教育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学校体育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形成自觉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
3.1 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 高等学校体育要转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从为学生一生健康幸福生活的高度,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各级领导部门应树立“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认真执行新体育课程标准,安排好体育教学内容。
表4 高校女生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调查因素百分比(%)排序对体育锻炼没兴趣44.91缺少体育器材 32.12学习任务重没时间22.93没有同伴、没有指导15.84缺少体育场馆 12.65生理原因 10.163.2 切实实行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 根据高校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更加耐心细致,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开设一些趣味性强的球类、健美操、形体、体育舞蹈、游泳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加强女大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系统学习。
进而增强她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她们的积极参与的意识。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奠基人,是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具体执行者,在全面事实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断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发扬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对学生严教、乐教,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是学生逐步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
3.4 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 运动场地建设,体育器材设施,课堂教学设计,体育宣传栏,体育动态新闻等引导大学生的体育了解和认识,激发大学生的体育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参 考 文 献[1] 王景亮.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0(2):32-34[2] 常生,陈及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05-1307[3] 王陪菊.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心理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4):41-42[4] 张贵婷,靖桥.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因素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669-670[5] 尹博.影响大学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5):139-141[6] 姜晓珍,特木其勒图.关于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47-53[7] 许小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6):90-92[8] 叶明达,迟力,费宏涛.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4):42-44[9] 陈晓明,左新荣.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教学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5):70-74・46・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09,Vol.30,No.5良好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本主义教育学家更是把情感和认知的整体效应作为一种学习经验的成功典范。
外语学习心理中的情感包括动机、态度、自尊、自信、焦虑、移情、自我形象等,可归纳为1)学生对目的语的情感;2)学生对目的语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的情感;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
2 培养情感素质的教学策略从教师的角度上看,情感教育应把人的内在情感动员起来,使之融汇到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从更深层次上反映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提升学生的精神需求,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尊、态度、感受、信念、情绪、人际关系以及道德状况,实施情感教育要掌握两个基本点:一是对学生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指导;二是把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2.1 缩小学生对外语的心理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心理前提,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
其中,外语学习中的心理距离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外语学习中的心理距离,就是学习者对于目的语的认同程度。
语言本无优劣之分,但是在学习者心理上却有着不同的反应:或认同,或排斥;或亲近,或疏离。
心理距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找到可使学生产生对目的语国家民族、语言文化产生亲近感、认同感的素材,能使学生学习时身心愉悦,积极性高,记忆效果好,乐学而乐用。
使学习语言的过程成为学生了解掌握所学语言文化、欣赏美、体验美的心理过程。
2.2 利用信息差原理,激发学习动机 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
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必要传递和交流信息,缩小或填补信息差距,从而达到一定的信息平衡。
人类好奇的心理趋向和探究、领会、应付环境的心理素质与生俱来,这种趋向和心理素质往往表现为对获得信息的需要。
需要的缺失能够引发内驱力,促使个体作出反应。
这种内驱力一旦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和内容,个体即获得了动机,一旦付诸于行动,即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
信息差就是一种需要的缺失,这种缺失可引发学生通过交际获取信息的内驱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信息差原理,采取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个性化教学等。
例如采取问题教学时,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学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需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去揣摩和思考、去感受和体会。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理解不同、感受不同,自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能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2.3 利用口语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信心既包括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也包括学生在不同环境、与人打交道时的自信。
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影响自信心建立的一个关键因素。
这是因为人们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尽力维护自我形象,因而形成一道看不见但具有保护性能的心理屏障。
动机、态度、自信等情感因素能否产生积极的作用,取决于人们的自我评价。
一位外语学习自我形象不佳者,容易产生焦虑,势必会影响语言水平的正常发挥,较少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
口语的正确、流利与外语学习者的自我形象有较明显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外语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是因为口语是语言能力的外化形式,口语不好,在同学和教师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陷”,会对自我形象构成威胁,导致学生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可能造成外语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的减退,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相比之下,口语正确而流利的学生,会产生成功的自豪感。
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通过口语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2.4 从情感纬度处理教材的策略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教学目标分类中提出了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的出现表明,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一样获得了作为教学目标来考虑的地位,这是教学理论的一大进步。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通过环境中介成份共同创造的活动方式,是充满着人的活生生的情感和意志的特殊形态的实践活动。
教材再现了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和痕迹。
因此外语课堂教学是把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材情感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的活动过程。
从情感纬度处理教材可使师生心灵交融,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即通过情感的动力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情感的调节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学习效率,通过情感的疏导功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因此,教师在设计每节课时,不仅要制定认知目标,更要精心设计情感目标,使教学过程成为他们获取信息、重组知识、流露情感和形成新经验的过程,成为对其进行人格熏陶和品德教育的过程,使静态知识的接受成为学生情感的渲泄、心灵的净化和对人生意义领悟的过程。
3 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通过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在主动性、活动性、交互性、协作性极强的教学环境中,在学生、教师、课程内容之间建立起了相互协作的关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更有效地调动,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计划、管理和社交等技能,使其具有乐群性、合作性和利他倾向,具有适应不同交际风格及在交际互动中识别这些风格的能力,与别人进行有效合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诸如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实践等认知活动。
据调查结果显示,情感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依次表现为: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3)增加学习的动力;4)提高协作技能,融洽师生关系;5)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6)有益于认知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