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房地产市场分析未来趋势和机会展望

房地产市场分析未来趋势和机会展望

房地产市场分析未来趋势和机会展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本文将分析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趋势,并展望其中的机会。

一、供需格局的变化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着供需格局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需求市场将逐渐趋于饱和。

而供给方面,政府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土地供应的逐渐减少,也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因此,未来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面对供需格局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受限购和限售政策的影响,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发展趋于饱和。

未来,房地产市场焦点将逐渐转移到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购房需求仍然较大,而且房价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以租赁为主导: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格局的改变,意味着房屋租赁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未来,以租赁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形成,带动住房租赁业的快速发展。

政府也将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力度,为租赁市场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3.注重品质和智能化: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注重打造高品质的居住环境。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住房将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机遇之一。

智能家居、智能社区等将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方向。

二、机会展望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必然伴随着机会的呈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房地产市场将有以下几个机会:1.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机遇:随着供需格局的变化,注重以租赁为主导的房地产市场将给住房租赁行业带来机遇。

各种住房租赁企业将迎来发展的契机,可以通过提供品质租房、开展租房金融等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2.高品质房地产的发展机会:未来,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注重品质和智能化的房地产项目将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开发商可以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房屋环境、提供全方位的配套设施来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国房地产行业景气分析报告

我国房地产行业景气分析报告

我国房地产行业景气分析报告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景气状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1 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房价不断走高。

尤其是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房价已经超过了一般居民的购买能力,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同时,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也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1.2 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房价也在不断上涨,但涨幅相对较小。

随着人口流动、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房价上涨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1.3 三线城市及以下:三线城市及以下的房价相对较低,但也有上涨的趋势。

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吸引力有限,但随着中国西部开发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地方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

1.4 住宅用地供应紧缺:目前,我国住宅用地供应不足,加上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旺盛,导致了房价上涨的压力。

政府也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但与需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

1.5 去库存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政府通过推出一系列调控政策,限制了投资投机需求,加大了供给侧改革力度,大力推动了房地产去库存工作。

二、未来趋势展望2.1 房地产调控政策将继续加强: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是未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重要趋势。

政府将继续加大调控力度,限制投资投机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2.2 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分化:随着调控政策的加强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分化。

一线城市的房价将继续上涨,二线城市的房价也会有所上涨,但增长速度可能相对较慢,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的房价可能相对稳定。

2.3 未来房地产行业将趋于稳定:经过多年的调控和去库存工作,我国房地产行业将逐渐趋于稳定。

政府将继续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加大土地供应力度,稳定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

2.4 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推动房地产行业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年度报告:2023年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年度报告:2023年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年度报告:2023年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2023年对于全球房地产市场而言,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变革性的一年。

受到全球疫情的冲击,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震荡和调整。

本报告将对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2023年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1. 全球范围内,疫情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疫情期间,房地产交易活动受限,市场需求下降,特别是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受到较大冲击。

2. 在中国市场,2023年下半年逐渐复苏。

政府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和增长。

尤其是住房销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3. 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低利率环境依然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

利率的下降使得购房成本降低,刺激购房需求的增加,对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智能科技的应用也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变革。

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概念在房地产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了房产的附加值和买房的体验感。

二、未来趋势分析1. 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通过加大土地供应、优化融资环境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市场发展。

2. 高科技与房地产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智慧住宅、智慧社区等将成为市场的新热点,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便利性的需求。

3. 绿色环保将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高,低碳、环保的房地产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和市场认可。

4. 区域发展不平衡将得到进一步调整。

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相对饱和,而三四线城市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政府将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支持和引资力度。

三、总结通过对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正不断向着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将主导未来的市场发展。

202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总结分析

202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总结分析

202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总结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基于____年的房地产市场数据和相关信息,对其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一、经济背景在____年,全球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国际贸易逐渐恢复活跃,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供需关系____年的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供应和需求之间没有出现明显的失衡情况。

由于政府加强了土地供应的管理和调控,房地产企业投资意愿受到一定限制,房源供应相对稳定。

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购房需求也在增加。

供需关系的平衡使得房地产市场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

三、价格走势____年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总体较为平稳。

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调控,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房价上涨速度。

此外,土地供应的适度增加也为房价的平稳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在____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涨幅相对较低,市场整体上保持平稳。

四、政策调控政府在____年继续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土地供应的力度,通过拍卖和出让等方式增加了土地供应,以稳定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严格的调控,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资质审核和信贷监管,限制了房地产投资的规模。

政策调控的加强有效控制了市场的过热发展,维护了市场的稳定性。

五、房地产企业发展____年,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环境相对较为严峻。

政府对土地供应的严格管理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加强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此外,政府也加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

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

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房屋竣工面积直接关系到城市建设规模和质量的提升,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作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热点话题之一,其发展态势和变化情况备受人们关注。

一、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概况1.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总体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房屋竣工面积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一二线城市的房屋竣工面积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三四线城市房屋竣工面积也在逐步扩大。

2.不同地区的房屋竣工面积特点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房屋竣工面积呈现出增长态势较为明显。

而中西部地区的房屋竣工面积也在逐渐提升,显示出区域发展的差异化特点。

3.房屋竣工面积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加将为城市建设和市民居住带来积极的影响。

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住房压力,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空间;另也能够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二、对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我对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的发展态势有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加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对于住房需求的重视,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住房选择。

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加也需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以避免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房屋竣工面积的发展趋势也需要与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以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3年第二季度房屋竣工面积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指标对于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发展态势和变化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健康发展。

我们需要重视房屋竣工面积的发展情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实现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房地产市场走势增长

2023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房地产市场走势增长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2022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增长网讯,2022年估计房地产投资速度下降至3.5%左右,当下,国内推出新政落地房地产行业体制改革,市场开发投资总体走势呈增长方向。

住宅用地二线城市投资规模位于首位,而一线城市的投资活动较多。

以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

由于受新冠疫情反复等带来的影响,国内购房者预期和置业信念持续不足,导致全国房地产市场表现低迷,且很可能将来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2022年前5个月,我国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73.9亿元,同比下降50.7%。

2022-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供需前景猜测深度讨论报告指出,其中销售额超千亿房企3家,较去年同期削减12家。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为2.78万亿元,同比增长0.7%。

但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土地购置面积等关键指标均有所下滑。

尽管当前房地产销售在下降,但是也要看到,随着多地适度放开限购限售,降低公积金使用门槛,加快购房贷款审批等,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所释放,销售面积降幅有所收窄。

现从三大市场状况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1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5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11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2%;办公楼为22.7万平方米,下降11.6%;商业营业用房为17.7万平方米,增长0.3%。

全市房屋竣工面积为15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6%。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63.7万平方米,下降57.1%;办公楼为42.5万平方米,增长14.4%;商业营业用房为14.2万平方米,下降60.8%。

房地产销售和房价"前热后冷",全年房价涨幅总体可控,一线城市保持相对坚挺,二、三线城市在下半年呈现全面回落。

1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92.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37.6万平方米,下降25%;办公楼为12万平方米,增长13%;商业营业用房为13.9万平方米,增长3.2倍。

2023年房地产市场分析年报

2023年房地产市场分析年报

2023年房地产市场分析年报一、市场概况2023年,全球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依旧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政策的支持等因素,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分析。

二、销售情况2023年,房地产销售市场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由于居民购房需求的增加以及政府对购房政策的相对宽松,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销售总金额已达到X万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大中城市的房地产销售火爆,一线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成交量稳定增长;而部分三四线城市则出现了一定的波动,成交量略有回落。

三、投资趋势2023年,房地产投资市场呈现出韧性增长的态势。

投资者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增加,积极参与房地产投资。

投资大型房地产项目以及商业地产的投资增长迅速,高端住宅项目成为投资热点。

同时,创新办公空间和共享办公项目也受到广泛关注,受益于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政策影响2023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继续保持相对宽松的趋势。

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推动全民住房租赁意识的普及。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措施,如加大土地供应、推动房地产金融创新等。

五、风险与挑战2023年,房地产市场依然面临一些风险与挑战。

首先,政策调控的力度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对市场产生不确定性。

其次,部分城市投资过热以及高杠杆率带来的风险值得关注。

再者,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房地产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行业需要积极适应和转型。

六、市场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向好的预期,2023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

面对风险和挑战,行业的参与者应该注重风险控制,保持良性发展态势。

同时,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动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七、结论综上所述,2023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销售情况和投资趋势都表明市场活力旺盛,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

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结构分析一、引言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既包括存量市场也包括增量市场。

本文将对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与增量市场的结构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入了解和洞察。

二、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结构分析1. 存量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总规模达到X万亿元。

其中,商品住宅存量占比最大,其次是商业办公楼、工业厂房等。

存量市场规模的庞大反映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2. 存量市场地域分布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的地域分布不均衡,一线城市和部份二线城市的存量市场规模较大,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存量市场规模较小。

这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3. 存量市场供需关系存量市场供需关系紧张,供不应求的情况较为普遍。

房地产存量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购房需求、租房需求和商业用途需求等。

然而,受限购政策、楼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供应量相对较少,导致存量市场的价格上涨。

4. 存量市场价格水平我国房地产存量市场价格水平差异较大。

一线城市和热门二线城市的房价较高,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房价相对较低。

这与城市发展、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5. 存量市场竞争格局存量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样。

一方面,房地产开辟商和中介机构通过各种手段争夺存量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二手房交易平台的兴起也为存量市场竞争带来新的变革。

存量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城市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政策密切相关。

三、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结构分析1. 增量市场规模截至2022年底,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总规模达到X万亿元。

增量市场的规模主要由新建商品住宅、商业办公楼、工业厂房等构成。

增量市场规模的增长反映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2. 增量市场地域分布我国房地产增量市场的地域分布相对均衡。

一线城市、部份二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增量市场规模较大,但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增量市场也有一定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
2012-07-28 10:37:05
一、房地产市场形势存在五个反差:
第一个反差是宏观经济全面走低,房地产主要指标走高
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出现了连续走低、全面走低、创新低和低未见底的新特点。

但是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商品住宅开发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住宅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却出现了二季度高于一季度,二季度逐月攀升的新局面,被舆论称之为“回暖”。

第二个反差是房地产绝对值主要指标上升,但同比增幅仍在下滑
今年我国房地产绝对值的主要指标虽然呈现逐季、逐月上升的势头,但是同比增幅相对值却在继续下滑。

二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幅13.1%,去年全年为27.9%;住宅投资额同比增幅8.5%,去年全年为30.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12%,去年全年为16.2%,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为-14.5%,去年全年为13%;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7.7%,去年全年为4.9%,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幅-8.3%,去年全年为3.9%;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幅1.4%,去年全年为12.1%;住宅销售额同比增幅1.4%,去年全年为10.2%。

第三个反差是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增幅高于一季度,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却低于一季度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一季度为-13.6%,二季度为1.4%;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幅一季度为-15.5%,二季度为-8.3%;商品房销售额增幅一季度为-14.6%,二季度为1.4%;住宅销售累计额增幅一季度为-17.5%,二季度为1.4%。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幅一季度为23.5%,二季度为13.1%;住宅投资额同比增幅一季度为19.0%,二季度为8.5%;商品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一季度为0.3%,二季度为-12%,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一季度为-5.2%,二季度为-14.5%。

第四个反差是主要房地产指标全国低,四十个重点城市高
第二季度40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开发投资额同比上涨19.8%,同期全国同比上涨13.1%;商品房销售面积重点城市同比上涨8.5%,同期全国同比下滑7.7%;商品房销售金额重点城市同比上涨15.0%,同期全国同比上涨1.4%;土地购置面积重点城市同比下滑8.3%,同期全国同比下滑29.5%。

上半年40个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同样优于全国。

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重点城市同比上涨22.1%,同期全国为16.6%;商品房成交面积重点城市同比下滑1.2%,同期全国同比下滑10.0%;商品房成交金额重点城市同比上涨0.2%,同期全国同比下滑5.2%;土地购置面积重点城市上半年同比下滑6.7%,全国同期同比下滑19.9%。

第五个反差是房地产政策调控中央政府仍紧,地方政府趋松
今年六月,国务院四部委10天四次辟谣松动救市论政策不会松动。

总理温家宝七月初在常州说,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调控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坚定不移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

七月下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而从去年下半年一直到最近,全国40多个城市前仆后继,公开对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踩线、创新和突破。

二、房地产市场回暖原因分析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商品住宅开发投资额,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全国商
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在整个二季度的市场表现看,都是逐月上升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二季度出现回暖可以成立,并不为过。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
1.由于我国经济下滑,中央政府释放重大政策调整信号
原本我们预计今年一季度是我国经济非常困难的时候,但发展实践证明二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比一季度更为困难,而且是否见底并不明朗。

国家非常及时明确地进行了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预调微调,而实际上新的政策举动远超预调微调的范围。

一是在连续下调准备金率的情况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调整贷款利率;二是启动一系列国家级、区域级的基本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

对于七月初北京万柳地块转让成为新地王被相关方面刻意淡化并降低其市场意义,都反映出“稳增长”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第一要旨。

2.地方政府不断挑战房地产调控政策红线,形成群体市场效应
与中央政府提升经济采取财政投资拉动政策和货币宽松促进政策不同,地方政府稳经济增长(主要是稳财政收入)的措施是房地产(卖地、税收)和招商引资。

土地转让和招商引资实际上已成为二十年来中国各个城市形态和功能改变提升的基本抓手、根本路径和主要经验。

地方政府当前面对的主要压力是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困难和巨额地方债到期。

在高举房地产政策调控和限购的旗帜下,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做的都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具体措施。

地方政府的实际措施释放给市场的都是宽松放缓性的信号。

3.首套房和自住改善住房需求压力阶段性释放
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背景下,购房群体自然延缓入市,等待价格下跌。

一般情况下,是政策多发期紧缩期在前,市场观望期等待期在后。

一旦进入政策空窗期,价格又久等不下,限购政策效应递减,特别是又看到国家宏观经济下滑政府又出台预调微调措施之后,积压下来的住房消费需求就需要阶段性的正常释放。

4.楼市预期发生变化
中央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地方政府购房管制的松动,土地购置在低位出现渐升的溢价率,开发企业以价换量销售策略的推行,住房合理需求的阶段性释放,投资性的豪宅产品出现区域性热销,正是这六个方面的因素带动、互动,产生了我国二季度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现象,引发整个社会舆论出现了楼市将变的预期判断。

三、当前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
对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缺乏共识,是形成决策难执行也难的重要原因。

当前人们主要关心的是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和房地产政策调控的相互关系。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认为,房地产的主动调控在短期来讲确实是今年增长速度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客观的现实也是房地产的政策调控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直接引发了上下游产业链联动需求放缓,建材、家电、家装等行业表现明显。

近两个月来国家相关部门不下十次的释放房地产调控目标和力度决不放松的信息,这对刚刚回暖的全国房地产市场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房地产业的表现又会对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复苏和稳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二季度乃至整个上半年,40个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领先于全国市场。

40个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动态走向,是全国房地产动态走向的领跑者和风向标。

2. 当前人们对本轮我国宏观经济下滑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在认识上不一致。


此致使调控政策执行不一致,调控政策效果不确定,市场前景预期不明朗。

3.我国房地产的市场信息有的时候是混乱的,甚至是互相抵触的,尽管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

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直接取决于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

4.对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的主要障碍,不在于消费者,不在于房地产企业,当然他们也存在着不理解和抵触,而在于我国六百多个地级市和两千多个县级市政府。

5.如同我国核心利益不能泛化一样,房地产政策调控关键期也不能长期化,没有长期化的关键期。

与其称现在为政策调控关键期,不如称之为政策调控博弈期。

6.在“限购”严格执行的环境下,中短期内暂不存在房地产投资量、销售量、销售额和房价大幅上升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

但是由于现在房地产的投资增幅下降和开工、竣工绝对量的减少,中长期中国商品房价反弹的动能依然明显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