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修改稿)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课后习题答案一牛顿环的各环是否等宽?密度是否均匀?解释原因? 因为环是由空气劈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叠加干涉形成的。

劈的上表面变化在横向是不均匀的,故光程差也不是均匀变化的。

所以各环是不等宽的环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

各环不等宽,半径小的环宽,越到外边越窄,密度是不均匀的,牛顿环的半径公式是:半径r等于根号下(m+1/2)λR,其中m为环的级数。

从公式可以看出,半径和环数并不是线性关系,这样环自然不均匀。

计算可以知道,越往外环越密。

二牛顿环的干涉圆环是由哪两束相干光干涉产生的?半凸透镜下表面和下底面上表面的两束反射光三电桥由哪几部分组成?电桥平衡的条件?由电源、开关、检流计桥臂电阻组成。

平衡条件是 Rx=(R1/R2)R3四接通电源后,检流计指针始终向一边偏转,试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指针向一侧偏转就说明发生了电子的定向移动了,这个应该没问题。

指针不偏转,有2种情况吧,其1呢是整个电路发生了断路或其他故障,还1种情况则是流过的电流太小,不足于使电表发生偏转或其偏转的角度肉眼根本看不到。

无论如何调节,检流计指针都不动,电路中可能出现故障是调节臂电阻断路或短路。

无论如何调节,检流计指针始终像一边偏而无法平衡,电路中有可能出现故障是有一个臂(非调节臂)的电阻坏了。

(断路或短路)五什么叫铁磁材料的磁滞现象?铁磁物质经外磁场磁化到饱和以后,把磁场去掉。

这些物质仍保留有剩余磁化强度。

需要反方向加磁场才能把这剩余磁化强度变为零。

这种现象称为铁磁的磁滞现象。

也是说,铁磁材料的磁状态,不仅要看它现在所处的磁场条件;而且还要看它过去的状态。

六如何判断铁磁材料属于软.硬材料?软磁材料的特点是:磁导率大,矫顽力小,磁滞损耗小,磁滞回线呈长条状;硬磁材料的特点是:剩磁大,矫顽力也大七为何说串联谐振是电压谐振,LR与C并联谐振是电流谐振吗?对于理想的L、C元件,串联谐振发生时,L、C元件上的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电压等于0(谐振阻抗为零)。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答案1、何谓绝对误差,何谓相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为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为相对误差。

2、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有几部分?已知、A,试写出测量量A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包括平均值和绝对误差两部分。

AA3、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

(1)0.0001;(1位有效数字)(2)0.100;(3位有效数字)(3)1.00;(3位有效数字)(4)783.25000;(8位有效数字)(5)4.23;(3位有效数字)(6)0.0423;(3位有效数字)(7)375.0;(4位有效数字)(8)0.405.(3位有效数字)4、把下列各数取成三位有效数字。

(1)2.09522.10(2)0.752490.753(3)31.05331.1(4)5.31645.32(5)0.004014.01103(6)7.86567.875、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答案(1)m(437260300)kgm(437.30.3)103kg(2)l(21.2520.4)cml(21.30.4)cm(3)h(34.21043000)kmh(34.20.3)104km(4)a(1.2430.025)m/2a(1.240.03)m/2(5)v(5.43250.01)m/v(5.430.01)m/(6)G5342kg5342000gG5342kg5.342106g6、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运算下列各式。

(1)453.25+786.3-437.237;(2)7.851038.011047.3102;(3)(6.0534.5)2.64/3.4;(4)co(37012)(5)lg3.43解:(1)453.25786.3437.237453.3786.3437.2802.4(2)7.851038.011047.31027.98.07.3109461.361094.6107;(3)(6.0534.5)2.64/3.4(6.14.5)2.6/3.41.2(4)co(37012)0.7965(5)lg3.430.5357、已知某13.24某2、ln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图中有六个光学元件的名称空缺,关于它们的名称正确的是()A.②单缝③双缝⑥目镜B.①滤光片②双缝③遮光筒C.①单缝③双缝⑥毛玻璃D.②凸透镜③双缝④遮光筒2.关于数字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计时器只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时间B.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位移C.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D.数字计时器不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球从零时刻开始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

照片中的数字是闪光时刻小球所处的位置坐标值,单位是厘米。

3.下列物理量中,可以用来描述小球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路程D.时间4.小球在前0.0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0.3m/s B.0.4m/s C.0.8m/s D.0.16m/s5.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 )A .先增大后减小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逐渐增大6.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7.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8.某物体的长度在12 cm 到13 cm 之间,若用最小分度为1 mm 的刻度尺来测量,记录的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 .4位B .3位C .2位D .1位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1x 、2x 、3x 、4x 、5x 、6x 分别为AB 、BC 、CD 、DE 、EF 、FG 的长度,下列用来计算打D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中误差最小的是( )A .34x x T + B .342x x T + C .23454x x x x T +++ D .162x x T+ 10.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小些、体积大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D .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l ,这就是单摆的摆长11.小明用如图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测量得到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与电动势的真实值E 和内阻的真实值r 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E E '<,r r '<B .E E '=,r r '>C .E E '<,r r '>D .E E '=,r r '<12.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光片应置于单缝和双缝之间B .拨杆的作用是为了调节缝的宽度C .把单缝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减小D .把毛玻璃屏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增大二、多选题13.关于打点计时器和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B .纸带上点迹均匀,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 .纸带上点迹变稀疏,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 .在做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14.如果打点计时器用50Hz 的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B .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04sC .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D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1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十分准确地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情况D.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能准确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16.在做了“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如图)后,某同学得出下列几种结论中,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砖的宽度适当选大些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防止在另一侧面发生全反射C.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D.入射角越大越好,这样测量误差能尽可能的减小E.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测得折射率越大F.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是一个常数G.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三、填空题17.如图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49 mm 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mm、____mm、____mm。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基础物理实验习题答案在基础物理实验中,习题通常涉及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答案示例:习题一:测量物体的质量问题: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步骤如下:1. 将天平放置在平稳的水平面上。

2. 调整天平的平衡,确保指针指向零位。

3.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一侧。

4. 在天平的另一侧添加或减少砝码,直到指针重新指向零位。

5. 记录砝码的总质量,即为物体的质量。

习题二: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问题:如果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4秒内移动了12米,求其加速度。

答案: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第二公式:\[ s = ut + \frac{1}{2}at^2 \]其中,\( s \) 是位移,\( u \) 是初速度,\( t \) 是时间,\( a \) 是加速度。

由于物体从静止开始,所以 \( u = 0 \)。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 12 = 0 \times 4 + \frac{1}{2}a \times (4)^2 \]\[ 12 = 8a \]\[ a = \frac{12}{8} = 1.5 \, \text{m/s}^2 \]习题三:计算物体的动量问题: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以3米/秒的速度移动,其动量是多少?答案:动量 \( p \) 由以下公式给出:\[ p = mv \]其中,\( m \) 是质量,\( v \) 是速度。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 p = 2 \, \text{kg} \times 3 \, \text{m/s} = 6 \, \text{kg} \cdot \text{m/s} \]习题四:计算力的大小问题: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垂直于其表面的力,其大小为50牛顿,求该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如果物体移动了2米。

答案:功 \( W \) 由以下公式给出:\[ W = Fd \]其中,\( F \) 是力,\( d \) 是位移。

物理实验题参考答案

物理实验题参考答案

物理实验题参考答案物理实验题参考答案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如何解答。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物理实验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1. 实验题:如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率?答案:要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率,我们可以利用电阻测量仪进行实验。

首先,将待测导线连接到电阻测量仪的两个引线上。

然后,调节电阻测量仪上的电流值,并测量导线上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计算得出。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来测量不同条件下的电阻值。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的电阻值,结合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积,可以求得导线的电阻率。

2. 实验题:如何测量光的折射率?答案:要测量光的折射率,我们可以利用折射仪进行实验。

首先,将待测物质放置在折射仪的测量槽中。

然后,通过旋转折射仪上的旋钮,使光线经过待测物质。

观察折射仪上的刻度盘,记录下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计算出物质的折射率。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待测物质的种类或者浓度,来测量不同条件下的折射率。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的折射率,可以了解物质的光学特性。

3. 实验题:如何测量声音的速度?答案:要测量声音的速度,我们可以利用声音的回声进行实验。

首先,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远离障碍物,以避免声音的反射。

然后,站在场地的一端,持有一个敲击器,发出一个清晰的声音。

同时,用一个计时器记录下敲击器发出声音的时间。

接着,等待声音的回声传回,并用计时器记录下回声的时间。

通过计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差,结合场地的长度,可以求得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场地的长度或者改变声音的频率,来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声音速度。

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的声音速度,可以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物理实验参考答案

物理实验参考答案

物理实验参考答案物理实验参考答案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验证理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然而,有时候我们在进行实验时会遇到一些困惑,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或者如何解释实验结果。

因此,提供一些物理实验的参考答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镜子中的图像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和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步骤:将平面镜或凸透镜放在桌子上,放置一个物体在镜子或透镜的前方。

移动物体的位置,观察图像的变化。

实验结论:对于平面镜,物体与图像的位置关系是对称的,图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对于凸透镜,物体在透镜前方时,图像是倒立的,物体与图像的大小关系是倒置的。

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步骤:将一块弹簧挂在固定的支架上,将物体挂在弹簧上方,使其处于静止状态。

然后,用手拨动物体,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实验中,当我们用力拨动物体时,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和一个向上的弹簧力,因此物体会上下振动。

3. 热传导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质。

实验步骤:准备三根相同长度的金属棒,分别用铜、铁和铝制成。

在一端加热金属棒,观察另一端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质不同。

铜的热传导性能最好,温度变化最明显;铁次之,铝最差。

这是因为铜中的自由电子较多,能够更快地传递热量。

4. 光的折射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将一根铅笔放在透明容器中,注入水或者油。

观察铅笔在容器中的形状和位置。

实验结论: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这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之间的折射造成的。

5. 电流的方向实验目的:验证电流的方向。

实验步骤:将一个电池和一个灯泡连接起来,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实验结论: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人用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量4次,测得数据分别为1.42cm、1.43cm、1.42cm、1.44cm,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A.1.4275cm B.1.427cm C.1.43cm D.1.4cm2.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L为()A.50.30mm B.50.15mm C.50.25mm D.50.2mm3.数字0.0010有几位有效数字A.1 B.2 C.3 D.44.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测得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为()A.1.7mm B.1.37mm C.1.2mm D.13.7mm5.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工件的电阻率,分别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工件的长度、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各选项中读数都正确的是()A.4.83cm、5.313mm. B.5.03cm、5.313mmC.4.83cm、5.813mm D.5.03cm、5.813mm6.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测得读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长度为()A.20.30mm B.20.30cm C.20.3mm D.21.30mm7.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A. 2.5cmB.11.18mmC. 5.2cmD. 4.815mm8.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A.一样大B.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无法判定二、多选题9.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C.由于量具没有调整到理想状态,如没有调到垂直而引起的测量误差D.由于实验测量公式的近似而产生的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预习思考题】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

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

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预习思考题】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

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

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一、题目:⒈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错误:⑴ cm 02.0345.10)(±=d⑵ s 5.40.85)(±=t⑶ 2911N/m )1079.51094.1(⨯±⨯=Y⑷ m 2mm 2000=⑸ 5625.125.12=⑹ 233101)00.6(6161⨯===ππd V ⑺ 6000006.116.121500400=-⨯ 3.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⑴ =++6386.08.7537.343⑵ =--54.76180.845.88⑶ =⨯+-⨯25100.10.51092.6⑷ =÷⨯0.17155.32.91⑸ =÷-+001.2)47.0052.042.8(⑹ =⨯⨯0.3001.32π⑺ =÷-22.100)230.10025.100(⑻ =+--⨯)001.000.1)(0.3103()3.163.18(00.50 5.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及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正确表达测量结果(包括计算相对误差)。

⑴ cm /i l :,,, ,,,,,,;⑵ s /i t :,,,,,,,,,,,;⑶ g /i m :,,,,,,。

6.用算术合成法求出下列函数的误差表达式(等式右端未经说明者均为直接测得量,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任写一种)。

⑴ z y x N 2-+=; ⑵ )(222B A k Q +=,k 为常量; ⑶ F D c B A N 21)(12--=; ⑷ b a ab f -=, (b a ≠); ⑸ A B A f 422-=; ⑹ 21212⎪⎭⎫ ⎝⎛=r r I I ;⑺ t VV α+=10,α为常量; ⑻ ri n sin sin =。

7.改正标准偏差传递式中的错误。

⑴ d b L 21+=, 2221d b L S S S +=; ⑵ t L L α+=10,α为常量, 2200⎪⎭⎫ ⎝⎛+⎪⎭⎫ ⎝⎛=t S L S L S t L l α; ⑶ 0021m mgl L v =,g 为常量 20020022212121⎪⎭⎫ ⎝⎛+⎪⎭⎫ ⎝⎛+⎪⎭⎫ ⎝⎛+⎪⎭⎫ ⎝⎛=m S l S m S L S v S m l m L v 。

8.用算术合成法计算下列各式的结果及误差。

⑴ C B A N 31-+=, cm )0002.05768.0(±=A ,cm )02.007.85(±=B , cm )002.0247.3(±=C ;⑵ 3cm )11000(±=V ,求=V 1 ⑶ x ba R =, cm )02.065.13(±=a ,cm )005.0871.10(±=b ,Ω±=)8.00.67(x ; 9.用一级千分尺(示值误差为mm 004.0±)测量某物体的厚度10次,数据为:,,,,,,,,,(mm)。

用标准偏差估算误差,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10.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g ,当摆角很小时有gl T π2=的关系。

式中l 为摆长,T 为周期,它们的测量结果分别为cm 02.081.98)(±=l ,s 0002.09842.1)(±=T ,求重力加速度及其不确定度,写出结果表达式。

11.已知某空心圆柱体的外径cm 004.0800.3)(±=R ,内径cm 002.0482.1)(±=r ,高cm 004.0276.6)(±=h ,求体积V 及其不确定度,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007年3月12日)1、如何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第一步:统一单位第二部:统一数量级(平均值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误差跟平均值化为同一个数量级)第三部:误差只取一位有效数字(第一位有效数字后不是0,就统统入上去,取一位)第四步:对齐存疑位(两种情况:1,若误差的存疑位靠前,平均值采用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2,若平均值的存疑位靠前,误差采用只入不舍的原则。

)eg :1(1)、(2)、(3)2、十进制单位换算,有效数字不变。

eg :1(4)3、有效数字的乘方,结果比底数多取一位。

开方也是如此。

eg :1(5)4、π该取几位:π取的位数比乘除因子里有效数字最多的因子多取一位,按照这个原则需要几位取几位,不要四舍六入五凑偶。

eg:1(6)5、乘法、除法的结果,其有效数字的位数比乘除因子中有效数字最少的因子多取一位。

eg:1(6)、(7)1.(1)cm )02.034.10(±=d (2)s )585(±=t (3)-211m N 10)06.094.1(⋅⨯±=Y (4)m 000.22000=mm (5)56.125.12=2 (6) 113)00.6(616133===ππd V .1 (7) 551000.60.11000.66.116.121500400⨯=⨯=-⨯ 有效数字的加减法,对齐存疑位(以存疑位最靠前的为标准向它对齐,采用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 eg :3(1)(2)(3) 其中第(3)小题,先统一数量级,再进行加减运算;有效数字的乘除法,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比乘除因子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因子多取一位,π的取值,比跟它乘除的因子中有效数字最多的因子多取一位 eg :3(6)3.(1)++=(2)--=(3)5555251092.6100010.01000005.01092.6100.10.51092.6⨯=⨯+⨯-⨯=⨯+-⨯(加减运算的三个数中末位数量级最高的是5100.02⨯,计算值的存疑位与其对齐)(4)21039.30.19.3380.17155.32.91⨯=÷=÷⨯(5)()999.3001.200.8001.247.0052.042.8=÷=÷-+(6)9.840.3006.91415.30.3001.32=⨯⨯=⨯⨯π(7)()4100.222.10002.022.100230.10025.100-⨯=÷=÷-(8)()()()00.11001000.100.11000.200.50001.000.10.31033.163.1800.502=⨯=⨯⨯=+--⨯ 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与各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结果表达式x x x ∆±=中,可以作为绝对误差x ∆的有三个:算术平均偏差x ∆,标准偏差S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S ,它们都只取一位有效数字。

5、(1)()cm l n l n i i 4251.34216.34256.34298.310111=+++==∑= ()()()()[]{}122214251.34216.34251.34256.34251.34298.311-++-+-=∆-=∑= n i i l l n S=0.003cm cm 001.010003.0===n S S l 测量结果: cm )001.0425.3(cm)003.0425.3(±=±=±=±=l l S l l S l l(2) ()s 32.136.126.135.112111=+++==∑= n i i t n t ()()()()[]2221236.132.126.132.135.132.1112111-++-+--=∆-=∑= n i i t t n S == s 01.0009.012032.0====n S S t 测量结果:s )01.032.1(s)03.032.1(±=±=±=±=t S t t S t t(3)()g m n m n i i 37.2136.2137.2138.217111=+++==∑= ()()()()[]gm n S n i i m 01.0012.037.2136.2137.2137.2137.2138.211711122212==-++-+--=∆-=∑=g n S S m 01.00045.07012.0==== 注:从测量数据看出仪器精度为0.01g测量结果:g S m m gS m m m m )01.037.21()01.037.21(±=±=±=±=纯加减法,直接微分求绝对误差的误差递推公式更快,变号时,微分符号变为误差符号,且系数全取正(取绝对值) 或 掌握算术合成法,记住公式 会计算偏微分eg :6(1)、(2)6、解(1)z y x N 2-+=;z y x N dzdy dx dN ∆+∆+∆=∆∴-+=22(2))(222B A kQ +=,k 为常量;()()()B B A A k Q BdB AdA k BdB AdA kdQ ∆+∆=∆+=+=误差传递公式:222(3)F D c B A N 21)(12--= ()22A D CB A N --=∂∂, A D B N 2=∂∂, A DC N 2-=∂∂, A C BD D N )(2-=∂∂,21-=∂∂F N ; ()FD A C BD C A D B A D A A D C B FF ND D N C C N B B N A A N N ∆+∆-+∆+∆+∆-=∆∂∂+∆∂∂+∆∂∂+∆∂∂+∆∂∂=∆∴21)(22222必须掌握:隐函数求导法 eg :6(4)、(5)、(6)、(7)、(8)1,两边取自然对数2,微分3,合并相同微分项4,变号(微分变误差,系数全取正)(4)b a abf -=, (b a ≠);()()()()()()b b a b a a b a a b f f db b a b a da b a a b ba db b a da b db a da b a b a d b db a da f df b a b a f ∆-+∆-=∆-+--=-+--+=---+=--+=误差传递公式:ln ln ln ln (注意:合并相同微分项) (5)AB A f 422-=; ()4ln ln ln ln 22---=A B A f()A dA dB B A B dA B A A A dA B A B A d f df ----=---=2222222222 =()dB B A B dA B A A B A 2222222---+ 误差传递公式:()B B A B A B A A B A f f ∆-+∆-+=∆2222222 (6)21212⎪⎭⎫ ⎝⎛=r r I I ; 112211221122112212122222ln 2ln 2ln ln r r r r I I I I r dr r dr I dI I dI r r I I ∆+∆+∆=∆-+=-+=误差传递公式:(7)t VV α+=10,α为常量;()t t V V V V dt t V dV V dV t V V ∆++∆=∆+-=+-=)1(2)1(21ln 21ln ln 00000ααααα误差传递公式:(8)ri n sin si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