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关1949年以后历史大事

合集下载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

党史大事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作战,领导了全国性的革命,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章程;1924年4月,共产党联合中国国民党发起了改革运动;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四·一九”政变;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抗击日寇,发起了抗日战争;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国共产党正式加入国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并在同年10月21日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1956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宣布改革开放政策;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发动;1976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工作会议,正式改变政策;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开启了经济改革开放之路;1979年,与苏联正式步入正常关系;1992年,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宣布改革开放政策,扩大市场经济试验;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六大上通过了改革发展纲领;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批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2年11月,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2017年10月18日,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由此写下新的篇章。

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有哪些_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解析

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有哪些_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解析

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有哪些_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解析广东历史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精髓和代表,广东历史文化搏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今中外,兼容并包,它既有大陆文化的基础,今天店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广东近现代历史事件一:虎门销烟虎门销烟[1](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

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

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

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

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广州处在暴风雨的前夕,不管是欢欣还是惧怕,期待还是仇恨,它总归要伴着雷鸣闪电,铺天盖地的来了……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道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

西柏坡大记事1948.4--1949

西柏坡大记事1948.4--1949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大事记——1948年4月4月1日毛泽东在兴县蔡家崖召开的晋绥干部会上作重要讲话,总结了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经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他在讲话中还肯定了晋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晋绥党组织对工作中曾经发生过的几次“左”的偏向的纠正。

4月2日毛泽东就党的群众路线和怎样办好党报的问题,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发表谈话。

提出了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路线、方针。

4月4日毛泽东等到达奇岚县城。

当晚听取县委书记丛一平关于土地改革、整党情况的汇报。

同日毛泽东就减轻人民负担问题致电彭德怀。

4月5日毛泽东等接见参加岢岚县三级干部会议的代表,随后乘车到达神池县城。

4月6日毛泽东等到达代县,听取县委书记兼县长苏黎和土地改革工作团副团长、晋绥日报社社长郝德青的汇报并作了指示。

同日中央工委转报冀东区党委来电反映:任弼时的《关于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在基层试点传达后,中农情绪稳定,认为不会斗他们了,生产情绪增高;贫雇农和中农一起参加会议同样积极,但个别贫雇农对退还错斗户的房子有意见。

4月7日毛泽东等到达繁峙县伯强村,与村干部座谈土改、生产和生活等。

4月8日中共中央致电洛阳前线指挥部,对城市政策作了指示。

同日董必武致电中央工委并报中央:金融贸易会议各地工作报告已完毕,今日起分组研究金融工作、贸易工作及工商业政策。

会议分析了去年邯郸会议以后各区财经工作的显著进步。

4月11日毛泽东等从伯强出发,过五台山,经鸿门岩险地,到达杨林街,夜宿台怀镇塔院寺。

4月12日毛泽东等到达河北阜平县西下关村。

议定:到城南庄后,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及中央机关去西柏坡与工委会合;毛泽东因准备去苏联,暂留城南庄。

中共牟平县党史大事记 (1932年2月至1949年9月)

中共牟平县党史大事记 (1932年2月至1949年9月)

中共牟平县党史大事记 (1932年2月至1949年9月)
1932年2月:牟平县党支部正式成立,牟平县共产党员达到20人。

1933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抗日联合运动”,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抗日斗争。

1935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反对国民党反共政策”,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共政策的斗争。

1937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反革命活动”,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反革命斗争。

1938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抗日民族联军运动”,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抗日民族联军斗争。

1945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抗日民族联军运动”,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抗日民族联军斗争。

1946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反蒋介石运动”,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反蒋介石斗争。

1947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反蒋介石运动”,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反蒋介石斗争。

1948年:牟平县党支部发起“反蒋介石运动”,号召全县共产党人参加反蒋介石斗争。

1949年9月:牟平县党支部正式宣布牟平县共产党组织完成,共产党员达到1000人。

1931到1949中国大事记

1931到1949中国大事记

1931到1949中国大事记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

19。

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孙中山逝世。

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

927年底广州起义。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一二.九运动。

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凇沪会战。

1937年平型关大捷。

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重庆1949内容

重庆1949内容

重庆1949内容【实用版】目录一、重庆 1949 简介二、重庆 1949 的历史背景三、重庆 1949 的重要事件四、重庆 1949 的历史意义正文【一、重庆 1949 简介】重庆 1949 是指 1949 年 11 月 3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市区,宣告重庆解放的历史事件。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城市,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

自此,重庆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二、重庆 1949 的历史背景】1.国共内战:1946 年至 1949 年,国共两党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

在此期间,国共双方在各个战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2.渡江战役:1949 年 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进一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

3.蒋介石退守台湾:在渡江战役胜利后,国民党领袖蒋介石决定退守台湾,企图在台湾建立反共基地。

【三、重庆 1949 的重要事件】1.解放军进入四川:1949 年 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四川防线,进入四川地区。

2.解放军攻占重庆:1949 年 11 月 30 日,解放军进入重庆市区,宣告重庆解放。

3.成立重庆人民政府:1950 年 1 月,重庆人民政府成立,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四、重庆 1949 的历史意义】1.标志着重庆解放:重庆 1949 标志着重庆从国民党统治下解放,脱离了战争的困扰,开始迈向和平建设时期。

2.推动全国解放进程:重庆解放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开启社会主义建设:重庆解放后,成立了人民政权,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重庆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竹林关人物

竹林关人物

竹林关人物丹朱:帝尧因子朱“顽凶”遂禅位于舜,而填充朱于丹水为诸候,故称丹朱(《史记.五帝本纪》).《竹书纪年》载“尧五十八年(前2299)放子朱于丹水”。

清乾隆王如玖所修《直隶商州总志》及罗文思《续修商州志》均称丹水在“山阳竹林关”。

然史学家或丹朱填充地在河南省淅川县丹水镇。

张聚魁:竹林关镇张家塬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拔项,民国时历任商县高等小学校长、商县中学校长河南鄢陵县县长。

由于他清廉寡欲,广求民瘼,而获清声。

90年代张原故里犹有其在河南任职时之救灾功德碑,去“吾乡饥民不致散四方填沟壑者,先生之功也”。

后回陕任商县县志馆馆长,纂修《续修商县志稿》。

现存有鄢陵人植桂花树,胸径80余公分张德信:竹林关西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师从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潜心研究明史,著有《海瑞》(陕西人民出版社);《明史海瑞校注》(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华人物故事全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明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明代政治制度史》(山出版社);。

担任《明代开国功卧传》一书的主编。

参与编著的有:《中华文化大辞典》、《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事典》、《中国当代名人录》、《历代名卧奏议评析》等。

近年来先后发表有关明克研究的论文30多篇。

其中《明代诸王分封制度述论》、《关于明代田土管理问题》及《明代军屯数额的历史考察》等文,填补了明史研究的空白,引导起了史学界的注视,台国历史学年》《新华文搞》及《明清史》等转载。

刘建中:1959年生,字丹竹,号兰斋居士。

陕西丹凤竹林关镇人。

毕业于西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共商洛党校教师。

著有《人,作品及其他》)评论集)、《契诃夫小说初探》,与他人合编《干部实用写作教程》、《人文理论基础》、《古小说鉴赏》及《外国文学作品鉴赏》。

1982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

曾在政府部门、新闻单位和党校任文书、宣传干事、记者、编辑、总编辑、讲师等职。

1992年南下广东省东莞。

化州那务1949年至2009年历史大事记

化州那务1949年至2009年历史大事记

化州那务1949年至2009年历史大事记1949年10月下旬,在解放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境内的那务、增甲、壶垌三乡的国民党乡长,先后向中共化东北游击队投诚,移交乡政权。

月底,国民党化县残部陈烈武、黄国璞率领400多人在增甲乡向当地人民政权投诚。

同年11月,那务、增甲、壶垌三乡划归化北区。

乡以下,废除保甲制设若干行政村,行政村设主任。

同年冬,新政府通令禁烟(鸦片)、禁赌、禁娼,令行禁止,旧社会丑恶现象一扫而光。

1950年3月,调整全县行政区,由4个区划为7个区,化县第七区管辖那务、增甲、壶垌、播扬、文江、宝圩等地,区政府设于壶垌圩黄氏宗祠。

同年4月,境内开展清匪反霸、退租退押运动。

同年5月,贯彻《婚姻法》,废除旧社会婚姻习俗。

同年,那务圩成立商会,由地方进步人士执掌。

同年,高岭村陈荣光入朝作战,后负伤送回湖北赤壁野战医院救治,不幸伤重去世。

1951年4月,志愿军战士、低山村周明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4岁。

年末,县政府对那务圩、壶垌圩的房产进行调查,1952年换发契证。

同年,陵秀中学首任校长郭颖生在县城去世。

同年,石水小学升格为化县第八小学。

同年,垌心村苏振贤、苏华文与丹寿村郭崇文、郭达华等四人合资兴建马骝桥,为当地四邻村民出入那务圩必经桥梁。

1952年秋,境内私立中小学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享受国家干部待遇。

各私塾学生随之就近并入公立小学就读,至此,那务再无私塾。

同年11月,解放军24团三连战士、平坡垌村黄广六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5岁。

年末,推行土地改革。

同年,化县人民法院在壶垌设立化县第七区土改法庭,1953年5月撤销,1955年设审判站,是年底撤销。

同年,部分区域被划为垦殖场,开展橡胶垦殖,后发展成为新时代农场。

同年,志愿军战士、石水村黄忠才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6岁。

同年,那务区于金菊坡郭忠达家(四合院400多平方)开办卫生所。

同年,那务境内成立卫生联合诊所和卫生协会,在壶垌、宝树、京堂设立分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以后
1949年6月1日,丹凤县成立,10月,将原设治局所辖乡镇重新划分为7个区,此时竹林关称“竹岗区”,下辖10村:竹林关、古路河、牌楼河、土门、开河、石槽沟、雷家洞、东岭、西岭、孤山坪。

村设村长,下辖闾,闾设闾长。

1950年3月,改村为乡,改闾为行政村。

7月区名由地名称谓改为序号。

此时竹林关为第三区,下辖10个乡:竹林关、土门、古路河、牌楼河、石槽沟、开河、雷家洞、东岭、西岭、孤山坪。

1953年6月,缩小区境,全县6区改划为11个区。

原三区改划为四、五区。

其中第四区公所驻地竹林关街,下辖6乡:竹林关、雷家洞、孤山坪、东岭、张塬、石槽沟。

第五区公所驻地土门街,下辖7个乡:土门、古路河、牌楼河、龙王庙河、神旗沟、西岭南、高滩。

这一年,石槽沟乡之洞底划归山阳县,开河乡划归商南县。

1955年6月9日,乡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各区改以地名称谓。

此时,第四区公所改称竹林关区公所。

1956年3月,合区并乡,丹凤县合并为5个区和9个直属乡镇,其中竹林关区下辖7个乡镇:东岭、西岭、牌楼河、土门、竹林关、古路河、石槽沟。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撤销乡,全县划为25个公社,竹林关区共有3个公社:原竹林关乡:改为丹江人民公社,
原土门乡:丰收人民公社;原石槽沟乡:国庆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底,丹凤县撤销,原土门、古路河、龙王庙河乡并入山阳县,原竹林关区并入商南县。

1961年10月-12月,丹凤县恢复,全县划分为5个区,其中竹林关区下辖8个公社:竹林关、张塬、土门、石槽沟、东岭、西岭、龙王庙河、古路河;
1962年,从古路河公社分出牌楼河公社,隶属新成立的寺坪区。

此后,一直较为稳定到199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