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四)小说分析鉴赏类题目 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高中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课时检测 鉴赏小说形象题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鉴赏小说形象题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0分)聚宴符浩勇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我犹疑了,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得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得大半个小时呢。
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
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不能说的事。
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再怎么跟他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
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
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
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
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了。
丁字路口处,那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
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弄下海去的,却什么也没捞着。
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养家糊口。
但阿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世界可大着呢。
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
阿炳酒量并不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醉眼蒙眬时,便学着电视里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
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城郊的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
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
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
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
他听了只是笑笑。
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算相信。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 理解)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奖状杜秋平到西部贫困的山区后,我的脾气变得越发的坏了。
其实早先我已经意识到这里条件的恶劣了,但未曾想到竟是如此之差。
要不是来西部支教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有许多优惠政策,我想我是不会来的。
总算熬过了多半年的时间,再没多久就可以回去了,离开这里的艰难与困苦。
寒风吹着四面透风的破旧教室,我的心冰凉冰凉的;但是看到学生们天真的小脸、单薄的衣衫、带着冻疮的手指,我的心突然有些愧疚。
我是有些对不起他们的,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多呆些时间,甚至希望我能长久地留下来。
可我呢,却一直想着回到大城市去。
我鼻子酸酸的。
我想起夏日里学生们给我带来家里舍不得吃的瓜果,他们真诚地捧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老师,你吃你吃嘛。
我想起冬日里他们还用带着冻疮的小手捧起我的大手给我往手上哈暖气,把温暖一直送到我的心里。
可我终究没有太高的觉悟,我还是盼着回去。
我强打着精神,继续一日日给孩子们上课,心里却在盘算着回去的日程。
学生们都很听话,特别是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事实上这里多半是贫困的学生生们成绩还不错,他们也很上进,每每考试,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获得奖状。
是的,奖状,他们拿回家后会得到父母的夸奖,把奖状小心翼翼地、庄重地贴在墙上,这就是全家的荣誉啊。
虽然学校连奖品都买不起,但小小的、单薄的一张奖状就足以让他们感觉无上的光荣。
小强子得到过奖状,他高兴地跳过;小霞也得到过,她高兴得连流出的鼻涕也忘了擦。
小娜得到的最多,她有一双天真而智慧的眼睛,不怎么爱说话,笑得也很少,但领到奖状的那刻她总是微笑着的,冲着我微笑。
我组织完考试,决定过几天就离开生们提前知道我要离开的消息,都显得闷闷不乐,他们用祈求的眼神看着我,轻轻牵着我的衣角嘟囔着小嘴舍不得离开我。
上完最后一节课,我认真注视着每个学生,希望能记住他们每张可爱的面孔。
可是我却发现小娜没有来。
我一下子心里怪怪的,紧接着是焦虑和担忧,莫不是山路艰难出什么事了?今天连学校的领导都在教室里,村民也拥挤在窗子外面。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山西省太原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周旋九水里德警官这几天精神高度紧张。
副局长在特别会议上说,新局长马上就到任。
新局长曾经是一个神探,破获过许多疑案大案,正因为这样,新局长也是一个行踪不定的人。
这是他这种神探的特点。
副局长声色俱厉,要求大家这几天务必谨慎小心,不能出现任何岔子,“否则当心饭碗!”屡获嘉奖的里德被派到这个混乱的小城最繁华的黄金街当巡警,要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责任,而且是一份不小的荣誉。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里德正在黄金街上巡视,突然一个怪异的红头发的男人出现在里德的视线里。
就在二人目光相对时,红头发转身就跑。
里德感到疑惑,急忙追了过去。
这个小个子没跑多远就被里德逮到了。
里德说:“先生,看来您要到警署吃午饭了。
”红头发耸了耸肩,表现出一种无奈。
红头发自称叫吉米,曾经是一名心理学硕士。
里德问道:“吉米先生,你见到我为什么跑?”吉米一脸冤枉:“警官,本国法律哪一条规定公民不准在街上跑步?”“可你是在见到我时才突然跑起来的。
”“就算是我见到你时才开始跑的,可是你看,这有什么问题吗?”里德听着吉米不怀好意的笑声十分气愤,但没有一点办法,只好把他放了。
第二天依旧阳光明媚,里德在黄金街上巡视时,脑中还残留着那个红头发不屑的表情,里德觉得深受侮辱。
突然,里德看到了一个红头发男人,那个小个子见到里德转身就跑。
里德犹豫了一下还是追了过去。
吉米又被带回了警署,询问的结果和昨天一样,里德只能又将吉米释放了。
他觉得吉米简直是个疯子。
里德咬着牙根冲着警署门口的一个穿灰色风衣的老人大声呵斥,他已经多次看到他看热闹时幸灾乐祸的嘲笑,就将在红头发那里受的气,一股脑撒向这个可恶的家伙。
灰风衣耸耸肩膀踱着步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德总是能看到那撮令人生厌的红头发,红头发也一如既往地“逃跑”。
每次里德都想,最好让那红头发被一辆飞驰的汽车撞倒。
现在的里德若是见不到红头发反倒觉着不正常了,甚至那个灰风衣不怀好意的嘲笑也变得像每天明媚的阳光一样寻常。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教师版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 文 (四)本试卷共16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2018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人”教育理念源于孔子。
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是说,“成人”应该具备智慧、德性、意志、才艺等多方面素质。
孔子认为其中德性最为重要,所以他又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种“成人”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后世教育家、思想家。
宋代以后各地兴起的书院,正是许多大儒努力实践“成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
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
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
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
2018最新试题资料-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时跟踪检测:四安东诺夫卡苹果(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课时跟踪检测:四安东诺
夫卡苹果(含答案)
5
c
时跟踪检测(四) 安东诺夫卡苹果
(时间40分钟满分49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馥郁(fù) 斜睨(pì) 拾掇(duō) 寒噤(ìn)
B.犄角(ǐ) 詈骂(lì) 倾圮(pí) 入殓(liàn)
c.静谧(ì) 媲美(bì) 黑魆魆(xū) 分蘖(niè)
D.惬意(qiè) 忧悒(ì) 荣膺(īnɡ) 簌簌(sù)
解析选D A项,“睨”应读作nì;B项,“犄”应读作ī,“圮”应读作pǐ;c项,“媲”应读作pì。
2.下列各项中全都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萦绕烟蔼纹丝不动心旷神怡
B.夙愿社稷井井有条一泄千里
c.演绎栖息小心翼翼川流不息
D.瘦削弛骋深不可测周而复始
解析选c A项,蔼—霭;B项,泄—泻;D项,弛—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最高女祭司娜芙普利都点燃了奥运圣火,她神情庄重颐指气使地将火炬传递给了第一火炬手亚历大。
B.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化。
c.扬州市推广使用电子书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
D.水乳交融的艺术表达中,寓含许多可感知的和不可名状的东。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小说探究类题目

课时跟踪检测(五)小说探究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敲门秦兴江咚咚咚,办公室的门很清晰地响了三下。
“请进——”他从专注的思索中回过神,大声应道。
可等了好一会儿,却没人进来。
最近,他经常在冥思中听见有人敲他的门。
有好几次,越是在他精神高度集中思考问题时,这种敲门的声音越是急促。
他记得自己没上锁,这是怎么回事呢?起身去拉开门看,门外并没人。
“刚才有人找我么?”他打电话问隔壁的李秘书。
“没有啊,周书记!今天是周末,不会有人找的,您好好歇一会儿吧。
”李秘书说。
“明明有人敲门的啊!”他自言自语,回到桌前又陷入了沉思。
自从半年前他升任L市市委书记后,虽然担子更重,但他从内心里却感觉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是跟他以前相比。
他来L市六年了,干了两届市长,从老市区改造到新市区规划,他让L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横穿市区的那条宽200米的河上以前只有一座桥连通两岸,他在三年内就在上、中、下游变出三座宽阔的大桥;沿河两岸以前破烂不堪、荒草丛生,现在修筑了高标准的滨河大道,堪与高速公路媲美……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个全新的L市,很快拉动了全市商业、旅游、房地产等的发展。
当然,大发展必然也会带来很多新问题,比如最敏感的就是城管和房屋拆迁,以及各种各样的上访事件……那一年,经常有上访群众围堵市政府院门,门口的警卫人员也经常和群众发生冲突,那种情景令大家都非常头疼。
后来,他果断提出整改意见,把原来封闭式的院墙推倒重建,改为透明式的矮花墙,不设大门,同时撤销门口的警卫人员,让大家自由进出。
凡是上访人员,不拦不堵,所反映的问题不论找到哪个部门,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答复、处理。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的办公室门经常就会被人敲响。
说实话,那段时间他特别烦,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敲门声却又渐渐少了。
敲门声没了,他反倒不习惯了。
就像现在,除了整天忙着开会、视察,有时闲下来,他就会突然感觉焦躁不安。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感觉,而且往往在他陷入思考的时候,就会突然听到有人敲响他的门。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课时跟踪检测 骑桶者 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骑桶者(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或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遗憾.蔑.视咳嗽.(sù)坐骑.(qí)B.趴.手摩挲..奄.奄(yǎn)告诫.C。
沧.天遒劲.(jìnɡ) 咖.喱(kā) 煤屑.(xiāo)D.混.浊模.样(mú) 付与.(yǔ)挽.具解析:选D A项,“嗽”读sou;B项,趴—扒;C项,沧-苍,“咖"读ɡā,“屑”读xiè。
2。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参加本届西湖博览会的各省代表在游览了新西湖的美景后不约而同地赞叹道:“西湖山水果然是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不愧是人间天堂啊。
”B。
近几年,各省市自主命题成为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
部分省市作文命题虽然越来越鲜活,却仍没跳出大而化之....的圈子,很多命题缺乏实际价值.C。
许多经济专家指出,皖江城市电子商务带发展论坛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论”完了就走,而是要通过论坛达成共识,搭建平台,最终变成实体的项目。
D.虽说相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而言,教科书是经过权威专家编订的,可信度高,但不能由此推论,教科书就必然不会出错,把里面的理论奉为圭臬.....解析:选B A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B项,大而化之:原指把真诚、善良、完美的品德发扬光大而使人在思想品质上受到感化.后也表示做事马虎,不细心。
C项,坐而论道:坐下来谈论各项事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或者指口头或理论的指导,而不必亲力亲为。
D项,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3.(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小说理解类题目 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二)小说理解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明白赵春亮楼很高,究竟有多少层,刚子没数完就有点头晕,索性不数了。
扑进眼帘的大理石墙砖像面镜子,刚子隐约看见自己衣衫不整、蓬头垢面,而擦肩而过的行人无不气定神闲、步履优雅。
他自己吓了一跳,赶紧用手拢了拢头发,拍打拍打衣服,再看对面的自己,还是觉得不协调。
顾不上那么多了,衣兜里的钞票被身体捂得潮热,有些躁动。
刚子推门进去,径直往里走。
“先生,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门口站着的美女微微躬身发问。
“问我吗?”被称为先生,刚子有点心虚。
美女笑得很含蓄,说:“是的,先生。
”简直受宠若惊了,刚子赶紧挤出一丝笑,说:“我给媳妇儿汇点钱。
我在工地干活,她在农村老家……”刚子还想多说几句,美女已经将一张薄薄的纸片儿交到刚子手中。
“先生,这是您的排号,请等叫号后,到7号窗口办理。
”美女再次躬身,并做出一个优雅的手势。
银行大厅里很暖和,与屋外的阴冷截然不同。
刚子环视四周,也没发现有空调。
也许是快下班了,大厅里的顾客并不多,各忙各的,安静有序。
在窗口前的椅子上坐下,刚子歪歪扭扭地将汇款单子填写好,又核对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才把贴身衣兜里的钞票掏出来,一股脑儿从窗口塞了进去。
刚子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媳妇儿荷花拿到汇款单子眉开眼笑的模样,跟放电影一样清晰。
这娘们儿,莫非钞票比你男人还亲?刚子在心里嗔骂了一句,自己倒先笑了。
哒哒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高跟鞋叩击地面的声音,拽住了刚子的目光。
一个女人疾步来到旁边的6号窗口,鲜艳的披肩随着女人摇摆的身体前后挥动,带来一阵微弱的凉风,刚子敏感的鼻子里蓦然多了一股好闻的香气。
这女人有30岁吗?念头一闪,随即被刚子否定了。
不一定,城里的女人是看不出年龄的,木工老乔说过。
在城市的工地上扑腾了大半辈子的老乔,眼界高,见识广,吐口唾沫是个钉。
女人语速很快,说:“我的银行卡丢了,请帮我挂失。
”“请你提供身份证和银行卡号,还有10元手续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四)小说分析鉴赏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麦季袁省梅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
”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
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
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
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
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
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
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
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
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
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
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
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
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
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
”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
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
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
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
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
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
”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嗫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
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
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
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
队长气得一跳脚,骂他家贼难防。
叫来他爸。
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
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
”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
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
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
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
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
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
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
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
”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
”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第四段有关农村夏夜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也为下文写大斌子捉住偷麦的老王头这一故事情节做铺垫。
B.“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小说中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也为后面大斌子报复、嘲讽老王头做了很好的注脚。
C.“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这句话表现出大斌子被老王头拒绝后的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老王头恨之入骨,“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另一方面似乎也理解了老师的内心世界。
D.小说结尾写大斌子、“我”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大斌子、王老师态度转变,彼此理解,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解析:选D A项,“突出了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文中无依据;B项,小说中写老王头批评、“揍”学生的事主要是为了写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小说的最后也很好地强调了这一点;C项,“对老王头恨之入骨”不符合作者的表达意图,小说的后半部分,大斌子已经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
★2.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答:解析:题干有两问,题干问题切入点很小,已经很明确,是“人物性格概括题”和“人物手法题”。
第一问:对大斌子性格的把握,要结合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语言、行动等,大斌子学大人抽烟、给老师“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烟筒里塞半截砖”等情节,可以看出其顽劣的性格;保护老师、给老师送麦子等情节,可以看出其正直善良宽容的性格;被队长逮着情节可以看出其倔强仗义的性格。
同时,“我”的衬托也需要考虑。
第二问:思考刻画人物的手法,结合全文,发现对大斌子的刻画是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前面写其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感觉这人性质恶劣,结尾却发现是为了帮助老师,人物形象在对比中突显出来。
答案:(1)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
(2)前后对比(欲扬先抑)。
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
前后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突出,也使读者印象深刻。
★3.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答:解析:这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大斌子、老王头等人物形象,对于谁是主要人物,可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
但不论谁是主要人物,在谈看法或观点时都要谈他们的作用,因此本题可以看作“主要人物作用题”。
作答时,可以从情节角度、人物自身角度、主题角度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示例一)大斌子。
①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大斌子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
②用“我”来烘托大斌子的形象,使其性格更加鲜明。
③小说中写老王头对学生严格要求、为生活所迫偷麦子的事,都是为了衬托大斌子的性格特点。
④从大斌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示例二)老王头。
①老王头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这一形象。
②在小说中,老王头虽然着笔不多,但他善良、严厉、淡泊名利、注重尊严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③小说的结尾写老王头让大斌子把麦子带走,宁愿挨饿也不让学生变坏,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突出人性中的善良美。
④小说写大斌子性格的改变,正是老王头言传身教的结果,写大斌子主要是为了衬托老王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阿太蔡崇达我那个活到99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
外婆50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
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
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
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
“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
”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
(1)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
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
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代,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
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
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
”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
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儿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
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
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
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
她甚至成了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我老家。
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
”于是,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
那是她92岁的时候,一次她攀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
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
”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
她哭着叮嘱我,要我常过来看她,从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儿,一整天都在等我的身影。
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
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
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2)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
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
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
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
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