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构造地质学_试卷A_地05_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一、是非判断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是请标“√”,非请标“×”(20分,每题2分)1.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称为枢纽断层?______2.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褶轴?______3.岩层的视厚度永远小于真厚度?______4.平行褶皱的每一弯曲岩层各部位厚度相同?______5.不同褶皱岩层面之间最大弯曲点之间的连线即是褶皱枢纽?______6.褶皱岩层中既不拉伸也无压缩的曲面称为中和面?______7.对称褶皱的轴面就是两翼岩层面的平分面?______8.任何褶皱均具有枢纽、轴面和褶轴三大几何要素?______9.沉积岩原生构造是指沉积岩尚未固结成岩时的变形现象?______10.对称褶皱的轴面必定直立?______二、填空题(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0分,每题2分)1.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⑴、⑵和⑶。
2.在地形地质图上,露头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的岩层为⑷岩层,露头界线为直线的岩层为⑸岩层。
3.莫尔圆表达了受力物体内部任意斜面上⑹应力、⑺应力与主应力之间的关系。
4.岩石的变形阶段可分为⑻、⑼和⑽三个阶段。
三、读图分析(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60分)1. 下图为地形地质图,实线是岩层顶底面界线,请在图上标出该岩层的走向和倾向。
(5分)2. 已知以下走向断层为倾滑(沿着断层面倾斜线滑动)断层,请为该断层命名。
(5分)答:3. 下图为一断层下盘上的断层面,箭头代表上盘相对于下盘的运动方向,请用断层复合分类方法命名该断层。
(10分)答:4. 请分析以下剖面图中角度不整合发生的时代。
(5分)答:5. 下图为某地区平面构造简图,已知F1为走滑断层,与图示雁列正断层是同一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试指出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在图上直接标注),判断F1的运动方向,并指出雁列正断层属于左阶还是右阶。
陈书平-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思考

谢谢!
观点2: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兴起过两次构造地 质学研究的高潮,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从20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表现出了疲软和进展 不顺的迹象。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逐渐成为构造地质学界共同 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与人才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地质学教学中存在着弊端和问题可能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 是造成优秀青年地学人才缺乏的关键所在。(孟元库,潘澄 雨,2012)
就业形势?难度较大?教学过程?
2、选用教材
是否需要一本教材?
教材: 朱志澄,曾佐勋,樊光明 (主编)。《构造地质学》 (第三版)。中国地质大学 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徐开礼,朱志澄主编。 《构造地质学》(第二版)。 地质出版社,1997. (2)其它
3、讲课及实习内容
讲什么?构造地质学思维?
《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思考》
陈书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内容 1、引言 2、选用教材 3、讲授及实习内容 4、教学方法 5、网站建设 6、实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引言
观点1: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近来 显得不大景气。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此学科在学术思想、 研究方法、学术气氛和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探讨。 (万天丰,2008)。
总学时64,实习30学时,讲授 32学时。
传承与创新; 应力应变分析基础; 赤平投影; 地面构造/地下构造;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
4、教学方法
怎么讲?
教学多媒体、教具、随机物、物理模拟 实验
5、网站建设
6、实习
集中实习和课内实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如何加强构造地质学的吸引力? 构造地质学(油区)发展前景如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2章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冲刷面附近常保留下伏地层的砾石.
2019/12/16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20
(三) 利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⒎古生物化石的生长和埋藏状态
2019/12/16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21
(四) 软沉积变形
⒈负荷作用引起的变形
1) 负荷构造.
2019/12/16
逆递变层理:下细上粗,但顶底面之间粒级渐变.
2019/12/16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14
(三) 利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⒊ 波痕(对称波痕)
尖棱状波峰指示顶面方向.
2019/12/16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15
(三) 利用原生构造确定岩层顶、底面 ⒋泥裂
2019/12/16
32
(二) 倾斜岩层
1. 产状要素
1) 走向、倾向、倾角(真倾角a、视倾角b)定义.
tabn taan co s
2019/12/16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33
2019/12/16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34
2) 产状表示方法:205°∠25°.
地质图上的表示符号→教材.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51
3)构造方面:
a) 产状不一致. b) 构造变形强度不一致. 3) 构造线方向不一致.
4) 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
强度不一致.
2019/12/16
第2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产状
52
(三) 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
2. 不整合形成时代确定
构造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至2017 学年第 1 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构造地质学性质:必修
总学时:64学时讲课:40学时实习:24 其它
授课班级:100101E003-01班学生人数:30
任课教师:漆家福(教授)助教:陈石(副教授)
所在院(系、部):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构造地质学(第二版)作者:朱志澄等
构造地质学作者:漆家福等
出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上课地点:逸夫楼-108#;
实习课程地点:地质楼构造地质学实验室;考试:闭卷统一考试,时间另行安排。
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构造地质学含答案

构造地质学)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25分)1、图1(下图)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
如果断层F1、F2、F3和F4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所有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
试论述:(1)1、F2、F3和F4断层的产状和性质(设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并比较断层F3和F4的倾角的相对大小。
(6分)(2)层J和K的产状;岩层S、D的产状。
(4分)(3)简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史。
(6分)(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NE、NEE、E等)2、图2是一地区的地质图,地层单位及其产状见图中标注,其中有一条NE向断层,产状亦标注在图中。
若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请判断断层的性质,(设地面基本是水平的)。
(3分)3、图3中有A、B、C三口钻井钻到同一地层顶面,钻井旁标注的横线上方的数字为地面高程,横线下方的数字为钻遇该地层顶面的深度,井柱基本是铅直的(井斜距为零)。
假设该岩层为一单斜岩层,且没有被断层破坏,如果在D点、E点设计钻井,已知AO的水平距离为1000米,OD的水平距离为500米;AM 的水平距离为与ME的水平距离相等,请问在D点和E点分别钻至多深可以遇到该岩层顶面,并说明岩层走向、倾向和大致的倾角,在<30°、30-45°、45-60°和>60°中选择。
(6分)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2、断层滑距和断层落差.3、生长断层4、褶皱枢纽和褶皱轴迹5、层理与劈理6、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用应力莫尔圆图解和库仑岩石破裂准则讨论流体孔隙压力对岩层破裂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通常是共轭剪破裂面的锐角平方线与最大压应力方向一致。
2、试比较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及其所形成的褶皱的差异。
3、试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形成条件、节理面与主应力轴的关系以及张节理与剪节理之间的主要区别标志。
中国石油大学大地构造学试题

中国石油大学大地构造考试提纲1.华北,华南变形主要表现为?伸展变形。
2.青藏高原的地表厚度高于普通的2倍。
3.火山活动出现在优地槽。
4.太平洋板块,洋壳年龄新,很少超过侏罗纪,不能发现中生代。
5.什么是岩石圈?包括哪些层位?(1)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上部坚硬部分,厚约60-120km,在力学上可看作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
软流圈:把岩石圈下面的低速层叫软流圈,厚约100km,岩石圈在软流圈上能较为自由地活动。
(2)岩石圈包括的层位就是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的一部分6.沟湖盆地发生在汇聚板块边缘。
7.秦岭造山带,主要是中生代的碰撞运动形成。
(扬子板块)8.复理石建造?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
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
9.造山作用,成山作用。
(1)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
(2)成山作用:造成明显正地形的地质过程,可以是造山带的成山,也可以是断裂作用造成的基本未变形的地质体的过程。
10.太行山的隆升由于造山运动其他?正断层控制,伸展下生成,不是造山。
11.为什么叫做热年代学?a.不是高温形成,因为测量方法涉及封闭温度,(高温,低温)测年是因为每种矿物都有一种封闭温度。
b.热年代学:应用热扩散理论,将年龄结果解释与地质体的热演化历史联系起来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称为热年代学。
地质热年代学利用矿物封闭温度来解释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定量地给出地质作用过程温度一时间轨迹。
可采用多种同位素测年方法,常用的有U-Pb法、40Ar-39Ar法、(U-Th)/He法、裂变径迹法等。
[c.低温热年代学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应用范围;(1)地表的侵蚀历史;(2)造山带的隆升历史;(3)盆地的热演化历史;(4)活动断层的测年;(5)年轻沉积地层的年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5章节理精编版

2020/3/3
第5章 节理
β-雁列角,AW-雁列带宽度
23
3) 类型:
a) 平直型:剪裂. b) S型:张裂.
2020/3/3
第5章 节理
24
(三) 特殊节理组合类型
2. 缝合线构造(Stylolite,与Suture的区别)
由难溶组分残积而成的尖齿状线条,是压溶作用的 产物.
区域性节理:在地表广大地区规律性展布,与 局部的褶皱和断层没有成因联系的节理. 特点:
1)发育范围广,产状稳定.
2)规模大,间距宽,延伸长,切穿不同岩层.
主节理:节理规模明显大于该区节理平均规模 系统性节理:节理产状、方位、组合、排列、
间距等方面具有规律性
非系统性节理
2020/3/3
第5章 节理
13
“X”型共轭节理系将岩石切割成棋盘
“X”型共轭节理系将岩石切割成菱形 岩块
2020/3/3
第5章 节理
14
5)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羽状微裂面与主剪裂 面交角一般为5-15°,相当于内摩擦角的一半. 微裂面 与主剪裂面相交之锐夹角方向指示本侧岩块剪切方向.
剪节理的尾端变化和连接形式:折尾、菱形结环、分叉
理。(雁列脉,en echelon) 1) 几何要素:雁列带、雁列面、雁
列轴、雁列角. 2) 左阶(列)、右阶(列)的概念.
2020/3/3
左阶(列) 右阶(列)第5章 节理
雁列带
22
雁列带: 雁列节理和雁列脉成带状展布
的空间范围叫雁列带。
雁列面: 穿过雁列带中各个单脉的中心
而平分雁列带的中心面叫雁列面。
1. 羽状张节理:
⊥σ3的张节理,与断层面的锐夹角指向本盘运动方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第01章绪论-文档资料

2019/3/3
第6章 绪论
30
3. 结合数学、
力学、计算 机技术:数
值模拟.
2019/3/3
第6章 绪论
31
2019/3/3
第6章 绪论
32
2019/3/3
第6章 绪论
33
4. 结合物理、力
学:物理模拟.
2019/3/3
第6章 绪论
34
2019/3/3
第6章 绪论
35
2019/3/3
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 板块构造学说(李春昱、郭令智、马杏垣 等).
2019/3/3
第6章 绪论
26
(三) 方法
1. 比较构造学方法:
通过比较、鉴别、分类,找出共性、个性和变
化规律,从而探讨成因机制.
2. 构造解析方法:
分解研究,综合分析.
2019/3/3
第6章 绪论
27
(三) 方法
《构造地质学》
第1章 绪论
周建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
主要内容
1. 研究对象与内容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方法
3. 发展趋势 4. 意义
要 点
1. 岩石圈的概念
2. 构造尺度
3. 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内容
主要内容
1. 研究对象与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发展趋势 4. 意义
(一) 研究对象
地壳(及岩石圈)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各种变形现
象—构造.
2019/3/3
第6章 绪论
8
(一) 研究对象
2019/3/3
第6章 绪论
9
2019/3/3
第6章 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至2017 学年第 1 学期
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构造地质学性质:必修
总学时:64学时讲课:40学时实习:24 其它
授课班级:100101E003-01班学生人数:30
任课教师:漆家福(教授)助教:陈石(副教授)
所在院(系、部):地球科学学院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名称:构造地质学(第二版)作者:朱志澄等
构造地质学作者:漆家福等
出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9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制
填写说明:
1.每上一次课填写一行,节次填写数字“1-5”,一天共分5大节课,例如:一周上三次课填写三行,并在周学时栏合并单元格填写“6”,周一第3、4节,在节次栏中填写2。
2.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
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课程所属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批准,并报院(系、部)办公室备查。
3.上机、大作业、课堂讨论、外出参观、考试等如占课内学时,在“备注”栏内注明。
4.教学日历由教师自存一份、课程所属系存一份,在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内送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并发一份电子版给课程所属院(系、部)办公室;有实验和上机学时的须发一份电子版的给实践科sjk@
上课地点:逸夫楼-108#;
实习课程地点:地质楼构造地质学实验室;考试:闭卷统一考试,时间另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