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2讲
合集下载
第2讲大脑是怎样工作的-PPT课件

图中较大的身 体部位其在大 脑皮层中的代 表区也大,对刺 激较灵敏, 脑 对其运动的控 制区也较大
神经系统的活动
神经系统的活动 .
动作电位
神经元
.
.
突触传递
.
神经递质 及其功能 .
神经元
动作电位
• 动作电位 • 全或无定律 • 不应期
突触传递
• • • •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受体
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在突触 间隙, 一旦神经递质跨过 突触间隙, 它们就刺激埋 藏在突触后膜中的受体分 子. 同一个细胞内可能存 在多种神经递质
视网膜
• 光亮:视锥细胞 • 黑暗:视杆细胞 • 细节:中央凹
暗适应的原理?
传向大脑的神经通路
• 视觉信息的神经通路 从每只眼睛的内侧发 出从脑内的一侧经胼 胝体再交叉到脑的另 一侧. • 从两眼外侧携带信息 的通路并不交叉到对 侧 半球, 视野的信息也 达不到 半球。
神经递质及其功能
• • • • 乙酰胆碱 GABA 多巴胺,去甲肾上 腺素和5-羟色胺 内啡吠
针灸为什么能解除 病人的疼痛?
如何了解大脑功能
• 单细胞记录 • 事件相关电位 • 脑成像
• PET • fMRI
• 脑损伤
单细胞记录
事件相关电位
脑成像--PET
•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正电子断层扫描)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
下丘脑 杏仁核 海马
边缘系统的结构仅 出现在哺乳动物的 脑内, 与动机行为 情绪状态和记忆过 程有关
大脑的侧面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听皮层 视皮层
两半球的大脑皮层均含 四叶, 每叶的特殊部分 都与不同感觉和运动功 能相关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课件:第二讲二第2课时双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抛物线的参数方程

x=sec θ,
解:把双曲线方程化为参数方程
(θ 为参
y=tan θ
数),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18
设双曲线上点 Q(sec θ,tan θ),则
|PQ|2=sec2θ+(tan θ-2)2=
(tan2θ+1)+(tan2θ-4tan θ+4)=
2tan2θ-4tan θ+5=2(tan θ-1)2+3,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5
2.抛物线的参数方程
如图,抛物线 y2=2px(p>0)的参数方程为
x=2pt2,
____y_=__2_p_t ____t为参数,t=tan1
α.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6
温馨提示 t=sin1 α(α 是以射线 OM 为终边的角),即 参数 t 表示抛物线上除顶点之外的任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 斜率的倒数.
第二讲 参数方程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1
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第 2 课时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和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2
[学习目标] 1.了解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了 解抛物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重点). 2.利用抛 物线和双曲线的参数方程处理问题(重点、难点).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当 tan θ-1=0,即 θ=π4时,
|PQ|2 取最小值 3,此时有|PQ|= 3.
即 P、Q 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 3.
林老师网络编辑整理
19
[迁移探究] (变换条件)已知圆 O1:x2+(y-2)2=1 上一点 P 与双曲线 x2-y2=1 上一点 Q,求 P,Q 两点间 距离的最小值.
解:设 Q(sec θ,tan θ), 由题意知|O1P|+|PQ|≥|O1Q|. |O1Q|2=sec2θ+(tan θ-2)2=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2课《爱清洁 讲卫生》| 苏教版(2016) (共14张PPT) PPT

是否一样颜色,一样款式,他说这些根 本不重 要。因 此,洗 手台上H ello Kitty和小叮当图样的两只漱口杯 左右对 峙,小 叮当的 杯里插 着一支 绿色牙 刷,是 我的;H ello Kitty则是空的,因为他前一阵子 已改用 电动牙 刷,摆 在架子 上。分 属两个 不同故 事的漱 口杯, 以及位 于两个 不同位 置的牙 刷,彷 佛在嘲 讽我们 的夫妻 关系, 渐行渐 远。因 为他出 门的时 间早, 打点他 的衣着 已经不 再是我 的事, 他自己 会搞定 早餐? 很久没 有一起 吃了, 我同样 不必费 尽心思 去想菜 单、查 食谱, 反正没 人赏光 。更不 用说「 我爱你 」这句 话,还 有热情 的早安 吻,他 无福消 受,而 且现在 说起来 也有些 矫情了 。
一双鞋,少了一只,没用,既不值钱又 不能穿 。所以 ,另一 半很重 要。
一双鞋,在杂货摊只是几十元,在商场 里,在 专卖店 ,价格 瞬间涨 到好几 百。所 以,位 置很重 要。
一双鞋,新款的价格再贵也有人买,老 款的再 便宜也 没人喜 欢。所 以,不 断进步 ,更新 自己很 重要。
一双鞋,爱惜点穿,几年过去,却依然 如新; 不爱惜 的,穿 不了多 久就扔 了。所 以,有 个好领 导很重 要。
饭后,我们会依偎在沙发上看电视,我 陪他看 新闻, 听他评 论国政 、批判 社情; 他陪我 看八点 档,听 我调侃 剧情、 大哭大 笑。所 以我知 道行政 院长、 立法院 长是什 么人, 他也知 道当红 的李世 民是谁 演的。
更别提他频繁的加班,晚上常累得倒头 就睡, 如果我 再开这 个口, 似乎变 相增加 他的压 力。
一双鞋,长久积压,卖不出去,到最后 只能打 折处理 。所以 ,把握 时机很 重要
一双鞋,不管在哪里生产,能摆在一起 ,一路 同行就 很不易 。所以 ,缘分 很重要 。
一双鞋,少了一只,没用,既不值钱又 不能穿 。所以 ,另一 半很重 要。
一双鞋,在杂货摊只是几十元,在商场 里,在 专卖店 ,价格 瞬间涨 到好几 百。所 以,位 置很重 要。
一双鞋,新款的价格再贵也有人买,老 款的再 便宜也 没人喜 欢。所 以,不 断进步 ,更新 自己很 重要。
一双鞋,爱惜点穿,几年过去,却依然 如新; 不爱惜 的,穿 不了多 久就扔 了。所 以,有 个好领 导很重 要。
饭后,我们会依偎在沙发上看电视,我 陪他看 新闻, 听他评 论国政 、批判 社情; 他陪我 看八点 档,听 我调侃 剧情、 大哭大 笑。所 以我知 道行政 院长、 立法院 长是什 么人, 他也知 道当红 的李世 民是谁 演的。
更别提他频繁的加班,晚上常累得倒头 就睡, 如果我 再开这 个口, 似乎变 相增加 他的压 力。
一双鞋,长久积压,卖不出去,到最后 只能打 折处理 。所以 ,把握 时机很 重要
一双鞋,不管在哪里生产,能摆在一起 ,一路 同行就 很不易 。所以 ,缘分 很重要 。
第二讲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优秀课件

交流偏压的基波电流幅度I1=IL:
IL=2IS exp(αUdc)J1(αUL)
(2-46)
根据贝塞尔函数的大宗量近似式,当αUL较大时,有
Idc
IS
exp Udc UL
2πU L
(2-47)
IL≈2Idc
PL =
1 2
I LU L
I dcU L
(2-48)
第2章 微波半导体基础 二极管对交流信号所呈现的电导为
第2章 微波半导体基础
2. 考虑封装对管芯参数造成的影响,肖特基二极管的等效 电路如图2-31所示。不同材料和结构的肖特基二极管电路形 式一样,元件的具体参数不同。图中虚线框部分表示管芯, 其余为封装寄生元件。 Rj为二极管的非线性结电阻,是阻性二极管的核心等 效元件。Rj随外加偏压而改变,正向时约为几欧姆,反向时 可达MΩ量级。 Cj为二极管的非线性结电容,就是金半结的势垒电容Ct, 其表达式为式(2-31)。 Cj随二极管的工作状态而变,电容量 在百分之几皮法到一皮法之间。
GL
=
IL UL
2 Idc UL
(2-49)
交流偏压一定时,GL随Idc的增大而增大,借助于Udc来调节 Idc可以改变GL的值,使交流信号得到匹配。
第2章 微波半导体基础
2.4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利用金属与半导体接触形成肖特基势垒构成的微波二 极管称为肖特基势垒二极管。这种器件对外主要呈现非线性 电阻特性,是构成微波混频器、检波器和微波开关等的核心 元件。
第2章 微波半导体基础
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有两种管芯结构:点接触型和面结合 型,如图2-28所示。点接触型管芯用一根金属丝压接在N型 半导体外延层表面上形成金半接触。面结合型管芯先要在N 型半导体外延层表面上生成二氧化硅(SiO2)保护层,再用光 刻的办法腐蚀出一个小孔,暴露出N型半导体外延层表面, 淀积一层金属膜(一般采用金属钼或钛,称为势垒金属)形成 金半接触,再蒸镀或电镀一层金属(金、银等)构成电极。
第2讲-资本ppt课件

33
• 肖认为,推行金融深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在 金融深化的经济中,随着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 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之比不断上升; 金融资产的积累将主要来自国内储蓄,从而减少了对 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的依赖;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 化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为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优化投资结构创造条件。金融深化的结果将进一步有 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资本严重稀缺的条件下,加强资 本积累与形成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合理地配置 资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 片面强调物质资本投资,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忽视人力 资本投资。使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衡,成为长期制 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29
第六节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23
•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要突破“贫 困恶性循环”,跳出“低水平均衡陷阱”,就应首先 使经济发展的投资率大到足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 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摆 脱困境。
• 莱宾斯坦列举要进行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第一, 需要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的内在 不经济。第二,需要克服由于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 关系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第三,必须通过大量投资, 使收入增长冲破这个障碍。第四,为了在经济体系中 形成一种机制,促使发展的因素能持续发挥作用,形 成持久的发展,则初期的投资努力就必须达到或超过 某一最低限度。
20
第四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
21
一、“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是由发展经济学的十大先驱人物之一, 罗森斯坦—罗丹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
基本思想: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生产 率和收入水平低下,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只有发展工 业。由于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 实现工业化,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如果仅 仅在个别部门进行小规模投资,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 因此,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于各个工业部门, 特别投资于基础设施,以实现工业化。
• 肖认为,推行金融深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因为在 金融深化的经济中,随着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 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之比不断上升; 金融资产的积累将主要来自国内储蓄,从而减少了对 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的依赖;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 化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为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优化投资结构创造条件。金融深化的结果将进一步有 力地促进经济发展。
•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资本严重稀缺的条件下,加强资 本积累与形成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合理地配置 资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 片面强调物质资本投资,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忽视人力 资本投资。使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衡,成为长期制 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29
第六节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
23
•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要突破“贫 困恶性循环”,跳出“低水平均衡陷阱”,就应首先 使经济发展的投资率大到足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 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摆 脱困境。
• 莱宾斯坦列举要进行临界最小努力的四个因素:第一, 需要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的内在 不经济。第二,需要克服由于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 关系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第三,必须通过大量投资, 使收入增长冲破这个障碍。第四,为了在经济体系中 形成一种机制,促使发展的因素能持续发挥作用,形 成持久的发展,则初期的投资努力就必须达到或超过 某一最低限度。
20
第四节 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
21
一、“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是由发展经济学的十大先驱人物之一, 罗森斯坦—罗丹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
基本思想: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劳动生产 率和收入水平低下,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只有发展工 业。由于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 实现工业化,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如果仅 仅在个别部门进行小规模投资,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 因此,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于各个工业部门, 特别投资于基础设施,以实现工业化。
常见植物识别PPT课件:第二讲 叶与叶的形态术语

边近相等,又叫牙齿状; • 小齿牙:边缘具有较小的齿牙;
• 缺刻:边缘具不整齐较深的裂片;
• 浅裂:边缘浅裂至中脉约三分之一左右;
• 深裂:叶片深裂至离中脉或叶基部不远处;
• 全裂:叶片分裂至中脉或叶柄顶端,裂片彼此 完全分开;
• 羽状分裂:裂片排列成羽状,并具羽状脉。因 分裂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羽状浅裂、羽状深裂 和羽状全裂;
• 掌状分裂:裂片排列成掌状,并具掌状脉,也 有程度不同的分裂;
• 复叶的多样性
• 复叶可以分为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 和偶数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 叶和单身复叶四种类型。
托叶的多样性
托叶是位于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常见的托叶有 以下几种类型
1离生托叶:即托叶与叶柄分离,如苹果。 2. 托叶与叶柄基部结合,如月季。 3. 托叶成叶状,如豌豆。 4. 托叶呈鞘状(托叶鞘)。 5. 托叶呈卷须状,如茜草。 6. 托叶呈刺状,如刺槐。
• (3)单叶着生的枝上有顶芽;复叶总叶柄轴 顶端无芽。
• (4)单叶在茎上排成叶序;复叶的小叶均排 列在一个平面上。
• (5)单叶落叶时,叶片与叶柄同时脱落;复 叶常以小叶先脱落,叶轴后落。
• 叶的基本功能 • 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的主要器官。这两种作用在植物生活中 有着重要的意义。
– 有少数植物的叶具有繁殖能力,如落地生根,能在 叶边缘生长不定芽,芽脱落后掉在土壤上,就可以 长成一个新个体。
– 叶经过变态后,可以具有更多的功能,如豌豆小叶 变为卷须,具有攀缘功能;洋葱、百合的鳞片肥厚, 成为贮藏器官;还有的植物叶变成保护结构,如鳞 叶、叶刺等;另外食虫植物的捕捉器也是由叶变成 的,具有捕捉和消化昆虫的功能。
– 如金合欢属(Acacia)植物的一部分叶只有 扩展成叶片状的叶柄,无叶片;
• 缺刻:边缘具不整齐较深的裂片;
• 浅裂:边缘浅裂至中脉约三分之一左右;
• 深裂:叶片深裂至离中脉或叶基部不远处;
• 全裂:叶片分裂至中脉或叶柄顶端,裂片彼此 完全分开;
• 羽状分裂:裂片排列成羽状,并具羽状脉。因 分裂程度不同,又可分为羽状浅裂、羽状深裂 和羽状全裂;
• 掌状分裂:裂片排列成掌状,并具掌状脉,也 有程度不同的分裂;
• 复叶的多样性
• 复叶可以分为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 和偶数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 叶和单身复叶四种类型。
托叶的多样性
托叶是位于叶柄基部的附属物。常见的托叶有 以下几种类型
1离生托叶:即托叶与叶柄分离,如苹果。 2. 托叶与叶柄基部结合,如月季。 3. 托叶成叶状,如豌豆。 4. 托叶呈鞘状(托叶鞘)。 5. 托叶呈卷须状,如茜草。 6. 托叶呈刺状,如刺槐。
• (3)单叶着生的枝上有顶芽;复叶总叶柄轴 顶端无芽。
• (4)单叶在茎上排成叶序;复叶的小叶均排 列在一个平面上。
• (5)单叶落叶时,叶片与叶柄同时脱落;复 叶常以小叶先脱落,叶轴后落。
• 叶的基本功能 • 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的主要器官。这两种作用在植物生活中 有着重要的意义。
– 有少数植物的叶具有繁殖能力,如落地生根,能在 叶边缘生长不定芽,芽脱落后掉在土壤上,就可以 长成一个新个体。
– 叶经过变态后,可以具有更多的功能,如豌豆小叶 变为卷须,具有攀缘功能;洋葱、百合的鳞片肥厚, 成为贮藏器官;还有的植物叶变成保护结构,如鳞 叶、叶刺等;另外食虫植物的捕捉器也是由叶变成 的,具有捕捉和消化昆虫的功能。
– 如金合欢属(Acacia)植物的一部分叶只有 扩展成叶片状的叶柄,无叶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课件第2讲 分数乘法(二)(37页PPT)

答:再输150毫升正好输完这瓶药水的 1 。 2
【解析】 此题可根据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求出这瓶药
水的 1 , 然 后再减去100毫升即可解答。 2
5.简便计算。 20 9 9 17 37 ×29 + 37 ×29
【答案】
20 9 9 17 9 20 9 17 37 ×29 + 37 ×29 = 37 ×29 + 37 ×29
【学习重点】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020/6/10
芝麻开门
温故而知新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a×b)×c=a×(b×c)
a×b=b×a a×b×c=a×c×b
3 5
=
1 4
(32
3) 5
(1+1) 1 23 5
=
1 1+1 1 2535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学海寻宝
一、交换律
例1
3 5
×(
1 6
×5)
=53×(5×16 )
运用了
。
=53
1
×5×
1 6
1
=31×16
=12
一、交换律
例1
3 5
×(
1 6
×5)
=53×(5×16 )
=53
C.11×
7 76
D.76×
7 76
-
7 76
2020/6/10
【答案】B 【解析】 此题可 将77拆分成(76+1)的方法可使运 算简便,注意在实 际运算中“×1”可省略不写。
【解析】 此题可根据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求出这瓶药
水的 1 , 然 后再减去100毫升即可解答。 2
5.简便计算。 20 9 9 17 37 ×29 + 37 ×29
【答案】
20 9 9 17 9 20 9 17 37 ×29 + 37 ×29 = 37 ×29 + 37 ×29
【学习重点】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020/6/10
芝麻开门
温故而知新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a×b)×c=a×(b×c)
a×b=b×a a×b×c=a×c×b
3 5
=
1 4
(32
3) 5
(1+1) 1 23 5
=
1 1+1 1 2535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学海寻宝
一、交换律
例1
3 5
×(
1 6
×5)
=53×(5×16 )
运用了
。
=53
1
×5×
1 6
1
=31×16
=12
一、交换律
例1
3 5
×(
1 6
×5)
=53×(5×16 )
=53
C.11×
7 76
D.76×
7 76
-
7 76
2020/6/10
【答案】B 【解析】 此题可 将77拆分成(76+1)的方法可使运 算简便,注意在实 际运算中“×1”可省略不写。
第2讲 硫酸和硫酸盐 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容器储存和运输浓硫酸。
④与非金属的反应
△
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_+__2_H__2_S_O_4_(_浓__)=_=__=_C_O__2↑_+__2_S_O__2_↑_+__2_H_2_O____。
⑤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浓硫酸能将还原性化合物(如FeO、HBr、HI、H2S等)氧化。 浓硫酸与FeO反应:_2_F_e_O__+__4_H_2_S_O_4_(_浓__)=__=_=_F_e_2_(S_O__4_)3_+__S_O__2↑_+__4_H__2_O___。 浓硫酸与HBr反应:_2_H__B_r_+_H__2S_O__4_(浓__)_=_=_=_B__r_2↑_+__S_O__2_↑_+__2_H_2_O_________。 浓硫酸与H2S反应:__H_2_S_+_H__2S_O__4_(浓__)_=_=_=_S_+__S__O_2_↑_+__2_H_2_O______。
①制作模型和医疗用的石膏绷带; ②调节水泥的H—2O→CuSO4·5H2O(胆矾)
白色
蓝色
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②与石灰乳混合制备波尔多液。
自然界中的硫酸钡以重晶石的形式存在,不溶 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
硫酸钡
于水和酸,且不易被X射线透过
剂,即“钡餐”
交流讨论
高一化学
第2讲 硫酸和硫酸盐 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内容导航】 1.硫酸的工业制法 2.硫酸的性质 3.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粗盐的提纯 4.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1.硫酸的工业制法
一、硫酸和硫酸盐
(1)三种原料:硫黄或_黄__铁__矿__(_F_e_S_2_)__、___空__气_____,98.3%的浓硫酸(代替水)。 (2)三个阶段 ①造气: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 ②接触氧化:SO2氧化成SO3。 ③吸收: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综合布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费用较低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2 综合布线统的功能 1.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 2.技术先进,适应发展需要 3.灵活性强 4.兼容性强
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标准化 2.结构模块化 3.开放性 4.可扩展性 5.可靠性 6.经济性
2013年7月13日
ISO/IEC 61156-6
ISO/IEC 14763-1 ISO/IEC 14763-2 ISO/IEC 14763-3 IEC 61156等IEC 60794-1-2
2002
EN 501742000
ANSI/TIA/EIA/IS 729
ANSI/TIA/EIA 569 ANSI/TIA/EIA 606 ANSI/TIA/EIA 607
第1章 绪论
(3)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按照美国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由如下6个子系统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
备间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根据我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规定,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7个部分,即工作区、进 线间、设备间、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及 管理系统。为了便于直观形象地理解,通常把一个综合布线 系统表述为:一区、两间、三个子系统及管理。
均由计算机统一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
3).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了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时期。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1.2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1).传统专属布线 • 传统专属布线是指,不同应用系统(电话语音系统、计 算机网络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等)的布线系统各自独立,
光缆、光纤跳线和连接器件的电气与机械性能要求,器件可
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性能规范。该标准将取代ANSI/TIA /EIA 568-A中的相应内容。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2)TIA/EIA/TSB 36/40 1991年11月,TIA公布了技术白皮书TIA/EIA/TSB 36,即 “非屏蔽对绞电缆附加参数”,该白皮书进一步以“Category ”定义了UTP性能指标。TIA/EIA/TSB 36包括1类至5类线的定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由缆线及相关接续设备组成的信 息传输系统;
1.1.1 综合布线系统的产生与建立
1).综合布线系统的萌芽阶段 2).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立阶段 3).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是国 际电工委员会的缩写。 5.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英文缩写。
2013年7月13日
标准和地方法规,当然应该参照执行。但是,实际应用中仍 然会存在一些“无据可查”的情况,这时可参考一些行业惯 例。 例如,遇到相互平行的缆线走线时,电源缆线一般位 于信息缆线的上部。如果出现电源缆线与信息缆线相交叉 时,尽量采用垂直交叉走线,并符合最小交叉净距要求,且 通常是电源缆线“绕道而行”。
2013年7月13日
义,并明确地列出了3类、4类、5类线的物理和电气参数指标。
为了使布线连接器件与缆线类别匹配,TIA/EIA发布了 TIA/EIA/TSB 40,即“非屏蔽对绞电缆连接器件的附加传输参
数”。TIA/EIA/TSB 40将布线连接器件分为3类、4类、5类,
同时,由于安装过程也会影响到布线性能,IA/EIA/TSB 40还 包含了布线的具体操作规范。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③ANSI/TIA/EIA 568-B.2.1:ANSI/TIA/EIA 568-B.2 的 增编,是关于6类布线系统的标准。 ④ANSI/TIA/EIA 568-B.3:第三部分,光纤布线部件标准 。这个标准定义光纤布线系统的部件和传输性能指标,包括
北美布线标准
ANSI/TIA/EIA 568-A ANSI/TIA/EIA 568-B ANSI/TIA/EIA TSB 67-1995
设计
安装、 测试 和管理 连接器 件 防火测 试
GB 50312-2007 GB 50374-2006 CJJ/T 117-2007 GB/T9771.12000 YD/T 1092-2001 GB 12666-1990 GB/T 183802001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2.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1)IEC 61935 IEC 61935定义了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的对比方法,这一 点与美洲的TSB 67标准相同。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2)ISO/IEC 11801
ISO/IEC 11801是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的SC
第1章 绪论
1.综合布线美洲标准
(1)ANSI/TIA/EIA 568 ①ANSI/TIA/EIA 568-B.1:第一部分,一般要求。它最 终将取代ANSI/TIA/EIA 568-A。这个标准着重于水平和垂直干
线布线拓扑、距离、传输介质选择、工作区连接、开放型办公
室布线系统、电信间与设备间、安装方法以及现场测试等内容。 ②ANSI/TIA/EIA 568-B.2:第二部分,平衡对绞电缆布 线系统。这个标准着重于平衡对绞电缆、跳线、连接器件的 电气和机械性能规范以及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仪 性能规范、实验室与现场测试仪比较方法等内容。
第1章 绪论
1).综合布线系统的萌芽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各种线
路把分散的仪器、设备、电力照明系统、电话系统连接起
来,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2).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立阶段。 早在60年代末期,出现了数字自动化系统。使得建筑大
楼的暖气、通风、给排水、消防、保安、供电、交通等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综合布线系统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复
习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主 要 内 容
前 言
通信工程专业领域及就业方向 综合布线的必要性
第1章
绪 论
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特点 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标准
CENELEC EN50288 -X-X等
ANSI/TIA/EIA 455-25C2002等
ISO/IEC 60332 ISO/IEC 1034-1/2
NES-713
UL910 NFPA 262-1999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1.3.行业布线惯例
在综合布线设计施工中,如果有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3)7类电缆标准的发展概况 2001年12月,ISO/IEC 在法国发布了61156-5的最后草 案稿,确定7类电缆的带宽为600MHz。2002年3月正式发布 标准61156-5。虽然该标准将7类电缆的带宽最终规范到 600MHz,但在实际应用中,带宽甚至可扩展到1.2GHz。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3.3 综合布线标准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1.3.4 综合布线其他相关标准 1.4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
第2章 传输介质
2.1 对绞电缆 2.1.1 对绞电缆的传输特性 2.1.2 对绞线电缆的构成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3.3 综合布线标准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6.国际电信联盟ITU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是国 际电信联盟的缩写。 7.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CENELEC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缩写。这是一个立足欧 洲面向全球的国际性标准机构。 8.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英文名称是: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 SAC。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标准化具有法律效力。
25/WG 3工作组在1995年制订发布的,这个标准把有关元器
件和测试方法归入国际标准。目前该标准包含有: ISO/IEC11801-1995、ISO/IEC 11801-2000(修订)、 ISO/IEC 11801-2002(第二版)三个版本。 ①ISO/IEC 11801的修订稿ISO/IEC 11801-2000对链路的 定义进行了修正。 ②2002年的ISO/IEC 11801第二版覆盖了6类(Class e) 综合布线系统和7类(Class f)综合布线系统。
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构成各自的通信网络; (2)综合布线
所谓综合布线,就是指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若干种线 路,如电话语音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 等合为一种布线系统,进行统一布置,并提供标准的信息插 座,以连接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2 综合布线统的功能 1.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 2.技术先进,适应发展需要 3.灵活性强 4.兼容性强
1.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1.标准化 2.结构模块化 3.开放性 4.可扩展性 5.可靠性 6.经济性
2013年7月13日
ISO/IEC 61156-6
ISO/IEC 14763-1 ISO/IEC 14763-2 ISO/IEC 14763-3 IEC 61156等IEC 60794-1-2
2002
EN 501742000
ANSI/TIA/EIA/IS 729
ANSI/TIA/EIA 569 ANSI/TIA/EIA 606 ANSI/TIA/EIA 607
第1章 绪论
(3)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按照美国标准,综合布线系统由如下6个子系统组成:
建筑群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
备间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根据我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规定,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7个部分,即工作区、进 线间、设备间、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及 管理系统。为了便于直观形象地理解,通常把一个综合布线 系统表述为:一区、两间、三个子系统及管理。
均由计算机统一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综合管理。
3).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了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时期。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1.2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1).传统专属布线 • 传统专属布线是指,不同应用系统(电话语音系统、计 算机网络系统、建筑自动化系统等)的布线系统各自独立,
光缆、光纤跳线和连接器件的电气与机械性能要求,器件可
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性能规范。该标准将取代ANSI/TIA /EIA 568-A中的相应内容。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2)TIA/EIA/TSB 36/40 1991年11月,TIA公布了技术白皮书TIA/EIA/TSB 36,即 “非屏蔽对绞电缆附加参数”,该白皮书进一步以“Category ”定义了UTP性能指标。TIA/EIA/TSB 36包括1类至5类线的定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由缆线及相关接续设备组成的信 息传输系统;
1.1.1 综合布线系统的产生与建立
1).综合布线系统的萌芽阶段 2).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立阶段 3).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化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是国 际电工委员会的缩写。 5.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英文缩写。
2013年7月13日
标准和地方法规,当然应该参照执行。但是,实际应用中仍 然会存在一些“无据可查”的情况,这时可参考一些行业惯 例。 例如,遇到相互平行的缆线走线时,电源缆线一般位 于信息缆线的上部。如果出现电源缆线与信息缆线相交叉 时,尽量采用垂直交叉走线,并符合最小交叉净距要求,且 通常是电源缆线“绕道而行”。
2013年7月13日
义,并明确地列出了3类、4类、5类线的物理和电气参数指标。
为了使布线连接器件与缆线类别匹配,TIA/EIA发布了 TIA/EIA/TSB 40,即“非屏蔽对绞电缆连接器件的附加传输参
数”。TIA/EIA/TSB 40将布线连接器件分为3类、4类、5类,
同时,由于安装过程也会影响到布线性能,IA/EIA/TSB 40还 包含了布线的具体操作规范。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③ANSI/TIA/EIA 568-B.2.1:ANSI/TIA/EIA 568-B.2 的 增编,是关于6类布线系统的标准。 ④ANSI/TIA/EIA 568-B.3:第三部分,光纤布线部件标准 。这个标准定义光纤布线系统的部件和传输性能指标,包括
北美布线标准
ANSI/TIA/EIA 568-A ANSI/TIA/EIA 568-B ANSI/TIA/EIA TSB 67-1995
设计
安装、 测试 和管理 连接器 件 防火测 试
GB 50312-2007 GB 50374-2006 CJJ/T 117-2007 GB/T9771.12000 YD/T 1092-2001 GB 12666-1990 GB/T 183802001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2.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
(1)IEC 61935 IEC 61935定义了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的对比方法,这一 点与美洲的TSB 67标准相同。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2)ISO/IEC 11801
ISO/IEC 11801是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的SC
第1章 绪论
1.综合布线美洲标准
(1)ANSI/TIA/EIA 568 ①ANSI/TIA/EIA 568-B.1:第一部分,一般要求。它最 终将取代ANSI/TIA/EIA 568-A。这个标准着重于水平和垂直干
线布线拓扑、距离、传输介质选择、工作区连接、开放型办公
室布线系统、电信间与设备间、安装方法以及现场测试等内容。 ②ANSI/TIA/EIA 568-B.2:第二部分,平衡对绞电缆布 线系统。这个标准着重于平衡对绞电缆、跳线、连接器件的 电气和机械性能规范以及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仪 性能规范、实验室与现场测试仪比较方法等内容。
第1章 绪论
1).综合布线系统的萌芽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各种线
路把分散的仪器、设备、电力照明系统、电话系统连接起
来,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2).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立阶段。 早在60年代末期,出现了数字自动化系统。使得建筑大
楼的暖气、通风、给排水、消防、保安、供电、交通等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综合布线系统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复
习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主 要 内 容
前 言
通信工程专业领域及就业方向 综合布线的必要性
第1章
绪 论
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2 综合布线系统的功能特点 1.3 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标准
CENELEC EN50288 -X-X等
ANSI/TIA/EIA 455-25C2002等
ISO/IEC 60332 ISO/IEC 1034-1/2
NES-713
UL910 NFPA 262-1999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1.3.行业布线惯例
在综合布线设计施工中,如果有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3)7类电缆标准的发展概况 2001年12月,ISO/IEC 在法国发布了61156-5的最后草 案稿,确定7类电缆的带宽为600MHz。2002年3月正式发布 标准61156-5。虽然该标准将7类电缆的带宽最终规范到 600MHz,但在实际应用中,带宽甚至可扩展到1.2GHz。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主要内容
1.3.3 综合布线标准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1.3.4 综合布线其他相关标准 1.4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
第2章 传输介质
2.1 对绞电缆 2.1.1 对绞电缆的传输特性 2.1.2 对绞线电缆的构成
2013年7月13日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1.3.3 综合布线标准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第2版)
第1章 绪论
6.国际电信联盟ITU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是国 际电信联盟的缩写。 7.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 CENELEC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缩写。这是一个立足欧 洲面向全球的国际性标准机构。 8.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英文名称是: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 SAC。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标准化具有法律效力。
25/WG 3工作组在1995年制订发布的,这个标准把有关元器
件和测试方法归入国际标准。目前该标准包含有: ISO/IEC11801-1995、ISO/IEC 11801-2000(修订)、 ISO/IEC 11801-2002(第二版)三个版本。 ①ISO/IEC 11801的修订稿ISO/IEC 11801-2000对链路的 定义进行了修正。 ②2002年的ISO/IEC 11801第二版覆盖了6类(Class e) 综合布线系统和7类(Class f)综合布线系统。
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构成各自的通信网络; (2)综合布线
所谓综合布线,就是指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若干种线 路,如电话语音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报警系统、监控系统 等合为一种布线系统,进行统一布置,并提供标准的信息插 座,以连接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