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菌物学基础

实验实习指导实验一菌物标本采集和制作一、目的:通过菌物标本采集,了解菌物的生态和多样,进一步认识菌物对寄主的危害性,以及它们与自然界和人类关系。
二、采集用具:扩大镜(10—20X)、标本夹、绳、采集袋(箱)、小刀、剪、镊子、指形管(带塞)、标本纸、塑料袋、标笺、记录本、铅笔、固定液(FAA)、照相机等。
三、采集方法:采集的主要对象是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果实等发病的部位,其上有明显子实体、或植株残体上和林间地上腐生的大型真菌。
1、采集叶部菌物时,用扩大镜注意观察发病叶片正反两面病斑上有无子实体(霉层、霜霉层、小黑点、锈粉、白粉、泡斑等);采集时叶片不能太少(一般应采集数片至数十片),预防在制作和鉴定时破损,有的还需要固定作切片用,多余的可作交流;对采集到寄主不熟悉时,最好要采到它的花和果实或种子,以便有助于寄主鉴定;采到锈菌类黑粉菌类、要分别用纸将标本包好,记上标记,以免孢子混杂;如果病斑上未见到子实体的标本,可带回室内进行保湿培养,可能产生分生孢子。
2、采集茎秆部的真菌的,用剪子剪下发病茎秆上具明有明显子实体部分。
如为树干,用小刀将有子实体的树皮削下;如植株是萎茑型的茎秆上有时无霉层,可将茎秆剖开观察内部维管束是否变褐色,将标本带回室内进行分离培养。
3、采集花器或穗部的真菌时,注意发病花器易于腐烂,应先将发病花器的症状照下来,然后用纸包好,记上标记,如病穗上为黑粉状物,也先用纸包好,以免孢子混杂污染。
4、采集果实上真菌时,注意发病果实易于腐烂,应先拍照病果的症状,再用纸包好,记上标记,放入采集袋内。
5、采集根部的真菌时,先观察植株地上部有无不正常现象,然后拔起植株或刨开茎基部土壤,观察根上或茎基部有无菌层或菌丝束或小菌核等物。
6、采集幼苗的真菌时,可将发病幼苗拔起除去根上泥土,用纸包好,记上标记带回室内进行保湿培养或分离培养。
7、采集大型真菌(伞菌、多孔菌、地星、马勃等)时,最好在大雨后2—3天,林木中最多,一般发生在树丛或树桩基部,或树干上,地上或枯枝落叶上,这类真菌大多是肉质或胶质,易于败坏,也应先拍照他们的形态特征,然后用纸包好,记上标记,带回室内用浸渍法或烤干保存。
山西高校地衣植物标本保存方法

山西高校地衣植物标本保存方法
保存山西高校地衣植物标本的方法如下:
1. 选择健康完整的地衣标本进行采集,避免受损或有病虫害的标本。
2. 在采集地衣标本时,用剪刀剪下标本,并在标本上注明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者等相关信息。
3. 将地衣标本放在记录名字、采集日期等信息的纸袋或文件夹中,并用密封袋包装好,防止标本受潮或变形。
4. 在保存地衣标本前,可以先进行烘干处理,将标本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湿气进入。
待标本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保存。
5. 选择适宜的保存容器,如标本盒、密封玻璃瓶等。
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防潮纸或硅胶干燥剂,以保持标本的干燥度。
6. 将地衣标本放入容器中,并尽量保持标本的完整性和正常形态。
7. 在保存标本的容器上标注好标本的科属名、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查找和参考。
8. 将保存好的地衣标本放置在室内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9. 定期检查保存的地衣标本,防止发生虫害或变形,必要时进行处理或更换保存容器。
10. 如有条件,可以将保存的地衣标本进行数字化,包括拍摄照片、录入相关信息等,以方便后续的研究和利用。
河南高教地衣植物标本采集方法

河南高教地衣植物标本采集方法
一、采集目的:
为了研究和调查河南高校地衣的植物物种分布、种群结构、生活习性、生态特征等,以及研究和探讨河南高校地衣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生态特征变化,改善植被环境质量,保护植物资源。
二、采集对象:
1. 各类地衣植物(包括苔藓植物和苔藓伴生植物)。
2.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如色,结构,设计,形状,叶片大小,色素分布,种子类型,花朵发育,果实等。
三、采集方法:
1.采集样本应全面、准确地反映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包括植株的全部或部分、穗状花序、小叶片、花瓣、雄配子体、雌配子体、果实、种子等。
2.根据植物科属植物的不同,应用不同的采集方法:苔藓植物可以采用整株全叶采集法,将植株的整个或部分以品种、种类组的形式采集;苔藓伴生植物则可以采用根茎、叶片等子部位的采集方法。
3.采集地点应按照植物生长的原位置,不得移动植物,以实现原位采集。
4.采集样本应封装好,并将采集地点、时间、天气等信息记录在标本上。
四、采集的标本存放
采集的标本要尽快放入阴凉处,避免受潮,以免导致标本变质和
腐烂。
长期存储时,要将标本置于必要的水份和干燥剂中,避免细菌、真菌的滋生,可以保存更长久。
地衣芽孢杆菌新菌株及其应用的制作流程

地衣芽孢杆菌新菌株及其应用的制作流程一、菌株的采集与筛选1.采集样品: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体、植物表面等,采集样品。
2.杂菌筛选:将采集的样品分别接种于适当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筛选,选择具有抗逆性强、代谢活跃的菌株。
二、菌株的纯化和保存1.单菌落分离:将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单菌落分离,保证每一株菌落都来自于一个单一的细菌。
2.稳定保存:将单菌落菌株进行冻干保存或置于培养基中进行保存,确保菌株的稳定性和活力。
三、菌株的鉴定和命名1.形态学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学特征,如菌株形状、颜色、大小等。
2.生理生化特性:对菌株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如营养要求、氧代谢能力等。
3.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PCR技术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如16SrRNA 基因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已知的地衣芽孢杆菌进行比对。
四、菌株的培养和提取1.培养基的选择:根据菌株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如地衣芽孢杆菌培养基、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等。
2.培养条件的控制:调节菌株的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培养时间等,提高菌株的生长速度。
3.菌株的提取:通过离心、过滤和超声波等方法将菌株从培养基中提取出来,并获得菌液。
1.菌株培养:将菌液接种到适当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2.菌液发酵:将培养得到的细菌菌液进行批量发酵,以获得大量的菌体。
3.菌体提取:通过离心、滤液等方法将发酵得到的菌体进行提取。
4.菌株产物提取:对菌体提取得到的菌株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浓缩。
5.应用研究:对纯化得到的菌株产物进行应用研究,如抗菌活性、抗氧化活性等的测定。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获得具有较高活力和较纯的地衣芽孢杆菌新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这些新菌株的应用可以涉及抗菌剂、抗氧化剂等多个领域,在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大型高等真菌检索表

大型高等真菌检索表在实习中主要对高等真菌的各大类别予以识别,本实习指导所列的各大类完全是人为的,主要是依其形态的明显差异划分的,其中的每一类包括的种类也相差很多,有的是一个科,有的仅为一个属,但在鉴别时较为方便适用。
现将各类大型真菌检索如下:1.子实体伞形、半圆形、扇形、头状、珊瑚状、耳形、瓣片状、脑状、漏斗状、球形、笔形,具担子,担孢子外生于担子的小梗上(担子菌纲)。
2.子实层体为菌褶,子实层生于菌褶的两面,子实体伞状………………………………(一)伞菌类2.子实层体不为菌褶,子实层生于菌管或菌齿上,或生于棒状、珊瑚状、树枝状、瓣片状、耳形子实体的表面。
3.子实层生于菌管或菌孔内。
4.子实体伞形,肉质,菌管密集排列在菌盖下面,彼此不易分离………………(二)牛肝菌类4.子实体圆形、半圆形、扇形、匙形等,幼时有的柔软,但老时多坚韧、革质、木质或木栓质;有柄,或具分枝的柄,或无柄……………………………………………(三)多孔菌类 3.子实层不生于菌管或菌孔内。
5.子实层生于菌齿(菌刺或菌针)上,子实体头状、伞状…………………………(四)齿菌类5.子实层不生于菌齿上。
6.子实层生于棒状、珊瑚状或树枝状子实体的表面……………………………(五)珊瑚菌类6.子实层不生于棒状、珊瑚状或树枝状的胶质子实体的表面。
7.子实层生于胶质的瓣片状、耳形子实体表面。
8.子实体白色、金黄、鲜红或橙色,子实体瓣片状或匙形,担子纵分隔…(六)银耳类8.子实体耳形,红褐色或棕褐色,干后黑褐色或黑色,担子横分隔;子实层生于子实体上表面…………………………………………………………………………(七)木耳类7.子实层不生于瓣片状或耳形胶质的子实体表面。
9.子实层生于漏斗形或喇叭形子的实体外侧,子实层裸露,其外方无包被……………………………………………………………………………………………(八)喇叭菌类9.子实层外有包被,子实体球形、梨形、陀螺形或笔形。
药用植物标本

药用植物标本是指保持原植物形态特征的干燥标本,常用于教学、科研、科普等领域。
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如下:
1.采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采集时要保持植物的完整性,
尽量不损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2.制作:将采集的植物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吸水纸将水分吸干,
放入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后用线将植物固定在泡沫板上,并贴上标签,注明植物名称、采集时间和制作人等信息。
3.保存:将制作好的药用植物标本放入干燥器中保存,保持干燥
器的密闭性,避免标本受潮、发霉或被虫蛀。
同时要定期检查标本,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地衣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及保存

地衣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及保存刘慧;其曼古丽·吐尔洪;热衣木·马木提;吾尔妮莎·沙衣丁;阿不都拉·阿巴斯【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2(031)001【摘要】文章从有关地衣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及保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对地衣全面深入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lichen specimens from the collection, produ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ichen.【总页数】2页(P297-298)【作者】刘慧;其曼古丽·吐尔洪;热衣木·马木提;吾尔妮莎·沙衣丁;阿不都拉·阿巴斯【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14.84【相关文献】1.药用植物标本采集、鉴定、制作和保存 [J], 李玉平;崔宏安;慕小倩2.螨类标本的采集、鉴定、制作和保存 [J], 王治明3.林业有害生物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研究 [J], 匡蓉琳;黄少彬;杨晓朱;雷梦英4.地衣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J], 邓红;魏江春5.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J], 徐龙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学实验七:藻类及地衣

植物界
苔藓植物门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蓝藻门 裸藻门 甲藻门 金藻门
藻类
黄藻门
硅藻门 绿藻门 红藻门 褐藻门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 主要分布在淡水或海水中。
** 植物体常为配子体;形态有单细胞、多细胞群体、 丝状体和叶状体。 ** 常含有光合色素。 ** 高等藻类已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和世代交替。
植物学实验(冬) Botanical Experiment
实验一 藻类、地衣植物观察 及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二、藻类、地衣植物观察
新鲜材料:
1本:
1、鱼腥藻(满江红)制片 2、衣藻制片 3、团藻制片 4、鼓藻制片 5、栅藻制片 6、盘星藻制片 7、水网藻制片 8、刚毛藻制片
9、水绵接合生殖制片 10、轮藻短枝制片 11、紫菜精子囊制片 12、紫菜果胞子囊制片 13、海带制片 14、地衣叶状体制片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常用采集用具:
主要步骤:
1、采集与记录
2、压制与整理
3、消毒与装订 4、鉴定与保存
藻类植物观察
植物基本类群的划分:
藻类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菌类 地衣类
观察藻类的制片方法见实验讲义 P15
壳状地衣
地衣类型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作业:
1、填写下表(藻类植物)
序 植物名称 号 1、6种植物营养器官的描述。
2、绘图记录所观察藻类植物的形态。
单细胞或多细胞
植物体形态
1
2
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衣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一、标本采集
1、采集用具:
只要有采集刀、枝剪、锤子和凿子、放大镜、卷尺、铅笔、采集记录本、号牌、小纸袋、标本采集袋、照相机、喷壶等。
2、标本采集:
地衣根据外部形态特点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
壳状地衣,植物体紧贴基质,难以分开;叶状地衣,植物体有背腹面,以假根或脐固着于基质上,易于采下;枝状地衣,植物体直立或下垂如丝,多分枝。
在地衣标本采集时,要注意使所采集的标本个体保持完整性。
(1)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的采集: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采集时,应用采集刀的末端将脐状固着器与基质表面轻轻剥离即可,否则容易碰碎地衣。
如果地衣因干燥而易碎时,用随身携带的喷壶轻喷使之软化,然后再采集,以保证所采地衣的完整性。
(2)壳状地衣的采集:采集时必须连基质一起采下。
具体来说,生长在岩石上的壳状地衣应用锤子或凿子敲打下其着生的一片石块;生长在土壤上和树干上的壳状地衣,应用采集刀小心连同基质一起采集;生长在叶片表面的地衣采集时将生有地衣的叶片直接摘下即可。
如不能采集到完整地衣,采集前要对地衣的完整个体进行拍照(要有比例尺)、测量其大小、直径等,并记录下来。
采集的标本可直接放入纸袋中。
二、标本制作与保存
1、干制标本:将地衣放在通风处风干后直接装入纸袋内。
大型标本也可压制成蜡叶标本长期保存,操作程序如下:铺好吸水纸,小心将地衣铺在吸水纸上,并剔除杂物,趁标本处于柔软状态时(若地衣已经干燥,用清水喷洒,使之湿润变软),用吸水纸覆盖后,以两张瓦楞纸代替木制标本夹将含有标本的吸水纸夹住,并用绳子捆好,置于通风处风干。
风干后将地衣标本连同采集记录一起装入合适的正式标本袋内。
2、浸制标本:将标本放入5%甲醛或FAA固定液内,密封后可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