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1+2辅导】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语法补习之词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语法补习之词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词性备课人授课时间课题词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词性分类过程与方法点拨解析思考领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踏实勤奋耐心重点了解词性分类难点正确判断词性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设计课前检测:一、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具体说说几种词性: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的词。

如:汽车、友谊、现在、北京、前后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如:旅游、增加、爱、能、进、是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如:高、好、慢、碧绿。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句子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词。

这三类词配合使用,构成句子的主体。

课前检测引入概念阅读思考明确每种词性的内涵以及判断依据专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三、几种词性辨析:1.名与动、形的区别:A.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

如:国家不国家?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B.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

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动词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

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

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四、消化整理讨论探究5明确不同词性的区别学生展示教师补充消化整理教学小结结合生活常见例子,举一反三地辨明词性。

课后反思专业.。

英语词性讲解ppt课件

英语词性讲解ppt课件

16
代词
人称代词 物主代词 反身代词
指示代词
不定代词
17
人称 单复数 主 格
第一 单 数
I
人称 复 数
we
单数
you
第二
人称 复 数
you
第三 人称
单数 复数
he she
it
they
宾格
me us you
形容词性 物主代词
my our your
名词性 物主代词
mine ours yours
反身代词
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
your
yours yourselves
him
his
her
her
it
its
his hers it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
their
theirs
themselves
18
基本形式
主格:用作句子的主语,放在动词前(疑问句式放在特殊动词后); eg. She lives in Toronto, Canada.
Does he speak English?
宾格:用作句子的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后; eg. Yesterday my mother bought me a new bike.
I usually go to movies with her on weekends.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用作句子的定语,之后必须带名词; eg. This is my book. That’s his book.
Tony 托尼
Japan 日本
Mr. Black 布莱克先生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汉语词性分类大全及介绍

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语法知识——词性-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

语法知识——词性-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同步精品课件

【练习】
• 与其叛国,不如让我去 死。
• 重庆那么大,况且你还 不知道他在哪里,怎么 找呢?
• 除非你来,否则我是不 会走的。
• 假如明天不下雨,我们 去逛街吧!
助词
【定义】助词不能单独使用,附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边 起辅助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分类 结构助词 动态助词 语气助词
示例 的、地、得、所、似的。 着、了、过,附着在动词后,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了、啦、呢、吗、呀、吧,表陈述、疑问、祈使等语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词中 语 文
性语 法 知 识
➢ 词性两大类:
实词
• 【定义】是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 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 【类型】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
• 【定义】泛指没有完整意义,不能独立使用的词汇,但有语 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
语法特征:
① 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② 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AA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 ③ 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代词
【定义】起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词
分类
示例
人称代词 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
指示代词 这、那、这样、那样、各、每。
疑问代词 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
抽象事物(精神、传统、友谊) 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昨天、黄昏、秋天、元旦 北京、亚洲、故宫、洪崖洞

③ 一般可以受数量词修饰, 如:一条河、一头牛、三 位同学。方位名词一般不
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外面、
受数量词修饰。
里边、以上
④ 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词性

【K12学习】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词性

三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词性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词性分类: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表示物质事物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英语词性辅导教案初中

英语词性辅导教案初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英语中的六种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和连词。

(2)让学生了解各种词性的基本用法和特点。

(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各种词性进行句子构建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辨别句子中的各种词性。

(2)能够根据句子意思,正确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词性。

(3)能够运用所学词性知识,提高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性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词性的基本用法和特点。

2. 教学难点:词性的辨别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英语句子,引导学生注意句子中的不同词汇,并提出问题:“这些词汇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词性的概念。

2. 讲解词性(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

如:boy, girl, book, happiness。

(2)动词: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等的词。

如:eat, read, write, be。

(3)形容词:表示特征、性质或状态的词。

如:big, small, tall, happy。

(4)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等概念的词。

如:now, then, here, there。

(5)介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向或关系等概念的词。

如:in, on, at, with。

(6)连词: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词。

如:and, but, or, because。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辨别句子中的词性,并解释其用法。

如:(1)He is a teacher.(名词:teacher)(2)She can swim.(动词:swim)(3)The cat is beautiful.(形容词:beautiful)(4)Please come here.(副词:here)(5)In the morning, I like to have coffee.(介词:in, morning)(6)Because she is ill, she didn't come to school.(连词:because)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辨别句子中的词性,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构建。

语文词性全集详解 语文词性

语文词性全集详解 语文词性

语文词性全集详解语文词性在语文学习中,词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进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本文就来对语文词性进行全面的详解,共包括九种词性,分别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

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方、抽象概念等的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

名词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用来指代实物或抽象概念。

2.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也可以在句中作定语、状语等。

3.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可以加上前缀、后缀、修饰语等进行构词。

4.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可以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来理解其形式和意义。

例如:汽车、故事、红色、友情、天空、信仰、高山、阳光、父亲、美食。

二、代词代词是指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词语,主要有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代词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避免重复或省略。

2.可以做句子中的主语、宾语、表语等。

3.具有性、数、格等变化。

4.有强调形式和非强调形式之分,可以通过强调来表达语气和语调的变化。

例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我自己、你们的、这个、那个、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三、动词动词是指表示行为或状态的词语,主要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动词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表示人、事、物的动作或状态,并具有时态、语态、语气等变化。

2.可以做句子中的谓语,用来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3.可以通过前缀、后缀、构词来产生新的动词。

4.可以修饰名词、形容词、副词等,构成复合词。

例如:走、跑、跳、睡觉、吃饭、变色、感到、变为等。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指表示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词语,主要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

形容词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用来描述人、事、物的质量、性质、颜色、大小等特征。

2.可以做名词的定语、表语、补语等。

3.可以通过前缀、后缀、构词来产生新的形容词。

4.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

英语词性辅导教案

英语词性辅导教案

英语词性辅导教案教案标题:英语词性辅导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英语中常见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2. 培养学生通过词性判断词义和句子结构的能力。

3. 提供练习和活动,巩固学生对不同词性的理解和运用。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英语中词性的概念,并提醒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的一些常见的词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了解词性对于学习英语很重要,例如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词义、构建句子等。

讲解:1. 介绍名词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指人、事物、地点和抽象概念等。

给出一些名词的例子,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2. 讲解动词的概念和特点,包括表示动作、状态和存在等。

给出一些动词的例子,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3. 讲解形容词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描述人、事物的特征和性质等。

给出一些形容词的例子,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4. 讲解副词的概念和特点,包括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等。

给出一些副词的例子,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练习:1. 提供一些词语,要求学生根据词性分类,例如将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分别归类。

2. 给出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判断句子中的词语的词性,并解释其作用。

3. 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根据句子中的词性填写合适的词语,使句子通顺且语法正确。

拓展活动:1. 给学生一篇短文,要求他们标出短文中的不同词性,并解释其作用。

2.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个故事,要求他们在故事中使用不同的词性,并尽可能多地展示对词性的理解和运用。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词性对于理解词义和句子结构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注意词性的运用,并提供相关的练习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巩固。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以评估他们对词性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和活动,检查他们对于不同词性的运用是否准确和恰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补
倍数和分数的用法
1.表示数目减少,一般用分数。减少是往小里 说,不能用倍数。如:降低了十分之六。
2.表示数目的增加常用倍数,也用分数。如: 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一倍。 今天 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百分之一百。
3.“增加了”不包括底数。由二上升到四是“增 加了一倍”,也可以说“增加到两倍”。“ 增加到”包括底数在内。
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调 成为句子。(局势稳定、今天星期四)
句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
意思的语言单位。


叹 拟声


动 形

词 的 分 类



量 副 代
实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拟声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叹词和 个别副词, 一般不能 独立成句。
三.形容词意义及词例:
A.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 大 粗 细 圆 长 弯曲 宽广 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B.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 坏 优秀 恶劣 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 素
C.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 闲 混乱 愉快 敏捷 轻松 匆忙 平静 悠 疲倦 急 痛苦
练习:把下列常用形容词分别填入下表。 长 短 优秀 迅速 愉快 伟 大 高尚 慌张 粗 细 干净 漂亮 急躁 高大 缓慢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
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 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 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 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 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 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 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充补
实词使用注意
正确组合、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
• 1.不要把一些抽象名词误用作动词,例如: ①教师们愿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愿望”是名词 ,误用作动词。可改“愿望”为“盼望”或“要求”。) • 2.不要把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硬带上宾语,例如: ②今天出发了一排三班的战士。(“出发”是不及物动词 ,不能带宾语。应把“出发了”挪至“战士”的后面。 • 3.不要把一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误用作动词或名词,例如 : ③老师批评她迟交作业,她一听,眼睛里就饱满了眼 泪。(“饱满”是形容词,误用作动词。可改“饱满”为 “饱含”。) ④他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 (“沉重”是形容词,误用作名词。可改“沉重”为“沉 重感”。)
语法特点:
• 只能和动词、形容词组合,不 能和名词组合。 • 一部分副词有关联作用。如: 就、才、也等。 • 副词在句中,能做状语或补语。 如:“他又来了”“天冷得很”
充补
相容概念不能并列。如:菜市场上正供应黄 瓜、西红柿和蔬菜。 但要注意,“点面并列”是允许的。如: 这是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 葬的一场革命。 积极培养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干部, …… 4..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例如不要把“伤残 人”、“残疾人”说成“残废人”。
充补
概数和约数
相临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 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 得用顿号“、”隔开。示例:二三 米 三五天 三四个月 十三四吨 一二 十个 四十五六岁 七八十种 一千七八百元 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 用汉字。示例:几千年 十几天 一百几十 次 几十万分之一
练习:把下列常用动词分别填入下表。 朗读 扩大 喜欢 能够 应该 进去 调查 担心 希望 出现 发生 反对 愿意 起来 回去 保卫 消逝 认识
表动作、行为 表存在、变化 表心理活动 表可能、意愿
表趋向
表动作、行为 表存在、变化
朗读 扩大
调查 出现
反对 发生
保表趋向
练习: 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台)拖拉机 一(批)设备 批 一( )货 一(口)井 湍 一( )急流 一(只)鸟 一(轮)明月 一(弯)新月 一(绺)头发 一(串)山楂 个 一( )舞蹈 一(江)春水 泓 一( )清水 一(架)机枪
一(出)戏 股 一( )泉水 一(抹)斜月 一(钩)残月 一(根)甘蔗 一(片)药 一(间)店
E.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 例如:能 能够 应该 可以 必须 得 (dei) 要 会 愿意 肯 敢 F.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 例如:来 去 回 上 下 出 进 起 上来 下去 回来 出去 进来 起来 开来 G.表示行动始终。 例如:开始 进行 停止 继续 H.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只有一个 “是”。
喜欢
担心 希望
应该 起来
认识
能够 进去
愿意 回去
语法特点:
1、动词一般能带宾语。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 例 如: 旅行 休息 起程 诞生 颤抖 2、动词经常做谓语。也能做主语、宾语、定语、 状语、补语。 例如:他爱学习。(宾语) 游泳的人回来了。(定语) 我们赶走了贫困。(谓语) 3、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提问。 如:“来不来”。
五.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 词。 分类 : ①物量词 A 个体量词:只 个 件 间 所 座 B 集合量词:对 双 群 伙 帮 副 批 C 不定量词:点 些 D 度量衡量词: 寸 亩 斗 克 立方米 人次
E 借用量词: 杯盘碗桶瓶身手笔刀口屋 子堆封卷捧张担铲 ②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
C 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 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 么样 (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 那些 这么些 那么些 (指数
量)
每 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 某 另 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 4、动词一般都能带时态助词“着”“了”“过” 表示时态。如“来了”。 • 5、大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 如:“谈谈”“讨论讨论”。 • 6、判断动词“是”主要用途是表示对事物有所 判定。如:我是学生。牛是反刍动物。 • 7、“是”有时单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 示肯定语气,有强调的作用。性质接近于副词, 不能算句子成分。 例如: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 • 我是明白了! 这孩子是聪明。
语法特点:
1、单音节量词一般都可以重叠,表示“每一” 或“多”的意思。 如:“条条大路通北京”“歌声阵阵”。 2、物量词常在名词前作定语,动词后作宾语; 动量词常在动词后作补语。 如:三位同学考试得了满分。(作定语) (参考书很好,)我也买了两本。(作宾语) 他把单词写了五遍。(作补语)
六.代词
5、 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名词也可以做 谓语。 例如:妹妹是崇州市人。(定语) 今天星期一。(谓语) 昨天晴天。(谓语) 他肺炎。(谓语) (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句子 里,不用判断词“是”,名词直接做谓语。)
6、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 主语.定语。 例如:他们下午开会 (状语) 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主语) 西边的墙修好了 (定语)
语法基础知识
辅导学习课件
制作人:张磊
语法单位 语 素
词 短 语 句 子(单句、复句)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
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
位。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成词。 (走)
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明天、回去)
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
3、在句中,常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如:伟大的祖国走向未来。(作定语)
你快走!(作状语)
老师讲得很清楚。(作补语)
四.数词
数词的分类:基数词和序数词。 (1)基数词:表数目的多少, (一、二、三) 十、百,千,万。 (2)分数 (二分之一) (3)概数(几、许多、三十上下) (4)倍数(五倍,五十倍) 数目的增加可以用倍数或分数来表示 数目的减少只用分数表示 (5)序数词:表序数。 如:第一、初五、老大。
意义较实 在,能独 立充当句 子成分; 加上一定 的语气语 调,一般 可独立成 句。
代词
叹词
实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代 词
一、名词意义及词例:
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 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 河流 水果 衣服 表示抽象事物:教育 交通 事物 战争 和平 语法 科学 民主 道德 表示时间:昨天 晚上 黎明 秋天 将来 刚才 表示处所:郊区 附近 到处 左近 表示方位:东 西 南 北 中 里 外 上 下 前头 后头 东面 西方 上边 下边 以前
A 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 你 您 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您们 他们 她们 它 们 咱们 自己 别人 人家 大家 B 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 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什么 怎样 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语法特点:
• 1、不能用肯定和否定的方式提问,一般 不用副词修饰。如:不能说“狗不 狗”“很工人”。 • 2、一般名词能用数量词修饰,能和介词 结合。如:“五斤米”,“在学校”。 • 3、除 “人、家、天”等少量单音节名词 可以重叠表示“每”的意思外,一般不能 重叠。如:人人。 • 4、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面加“们” 表示多数。如:“同学们”“同志们”。
充补
使用名词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使用简称。例如:“数学、物理、 化学”可以紧缩为“数理化”,而“人造 革”决不能紧缩为“人革”。 2.使用名词要注意时代性。例如不要把“环 卫工人”说成“清道夫”,把“司机”说 成“开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