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怀念老陆》阅读练习及答案
《怀念鲁迅先生》阅读答案

《怀念鲁迅先生》阅读答案《怀念鲁迅先生》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怀念鲁迅先生》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怀念鲁迅先生》阅读答案篇1怀念鲁迅先生林宇星初识鲁迅,是在初中课本的《故乡》一文中,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戴着银项圈在月光下刺猹的一幕像画一样刻在我的心里,直到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备感亲切。
那时学习的多是鲁迅的散文,我读到了一个漂泊的人对乡土、对童年的追忆与依恋,乌篷船、罗汉豆、纸风筝、闰土,简单随意的笔调里面流露出的是岁月流逝的依稀伤感,对物是人非的无可奈何。
继而学习鲁迅的杂文和小说,先生的杂文笔调素来犀利,那是一个“铁屋子”里“醒着的人”向世界发出的猛烈的呐喊。
有人认为他过于刻薄,可他的刻薄,是基于对群众的同情,对国运的担忧,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反抗。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校园里流传着的这句顺口溜正反映了阅读鲁迅作品的尴尬现状。
对于很多人来说,鲁迅似乎成了一个冰冷严肃的符号,是“孤愤、激昂、单枪匹马、永远翻着白眼”的战士,有些人说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不好学,因此“鲁迅过时了,不适合再放到中学课本中去”了。
学者陈丹青就这样说过:“鲁迅的独立精神与批判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今天没有人能够学得了。
如果要学非得有两条以上的性命才可以。
”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历史的天空,从来没有出现过像孔子、孟子、庄子、屈原、陶渊明、司马迁、苏轼、曹雪芹这样的人,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想必是一个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甚至连萤光都不存在的黑暗世界,自然,居于这样黑暗世界的民族绝对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一定有支撑起民族骨架的灵魂。
伟大的鲁迅,是我们民族之魂。
冯骥才阅读及参考答案

冯骥才阅读及参考答案1. 简介冯骥才,1952年出生,祖籍浙江湖州,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作者。
他的作品以写实主义为基础,刻画了中国乡村的生活和人物命运,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冯骥才擅长刻画农村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曲折变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让读者深入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真实与不易。
2. 作品解析《在细雨中呼喊》《在细雨中呼喊》是冯骥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首部长篇小说。
该小说以乡村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孙少安的生活和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景象。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小说中描绘了青年孙少安在社会和家庭的压迫下,不断追寻自由和真理的故事。
小说以其朴实的语言、真实的刻画和深刻的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白鹿原》《白鹿原》是冯骥才的另一部精彩之作。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的一个乡村为背景,以一个家族的兴衰为线索,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浮沉。
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性的扭曲与坚守。
作者通过对白鹿原上多个代际人物的生活和命运的刻画,深入探讨了权力、家族、爱情以及社会历史的种种问题。
3. 阅读与参考答案3.1 冯骥才的阅读方法冯骥才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阅读是作家的基本功,也是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关键要素。
在冯骥才看来,阅读应该是广泛而深入的。
他鼓励作家要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不仅要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还要善于发现不同文体和不同作品中的闪光点。
冯骥才还提到了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他认为经典作品是最好的阅读材料,因为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具有不朽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3.2 冯骥才作品的解读答案冯骥才的作品常常给读者带来一些挑战和思考,有些问题需要仔细阅读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读答案:1.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少安为什么始终保持追寻自由和真理的信念?答:孙少安在小说中面临了许多困境和压力,但他始终保持追寻自由和真理的信念。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九)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练习题及解析(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
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
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
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
村长脸上透
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
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料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
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
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
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
英的眼泪又下来了。
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莫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
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
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
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
身带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怀念陆蠡 阅读答案

怀念陆蠡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怀念陆蠡阅读答案怀念陆蠡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囚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
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42

2013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古诗文(一)经典古诗文积累(4分)。
1.默写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1)、,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3)、春色满园关不住,。
(叶绍翁《游园不值》)(4)、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1)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亦有此妙。
(2)杜甫的《望岳》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
(4分)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4.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5.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 一19 题。
(14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 分)①可爱者甚蕃.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陶后鲜.有闻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2 分)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
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
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⑧。
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
江苏省徐州市小升初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4)B卷

江苏省徐州市小升初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4)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运用 (共11题;共22分)1. (2分) (2018六下·常熟)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镰(lián)刀瘦削(xuē)迫不急待B . 教诲(huǐ)花蕊(xīn)直接了当C . 荇(xìng)藻参(cēn)差故名思义D . 处(chǔ)死圆茎(jīng)乘虚而入2. (2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他看见老黄牛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小壁虎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屋檐下。
他看见燕子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___心里很难过___他爬呀爬爬___回家里找妈妈___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1)选文的第四自然段共有________句话。
(2)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________心里很难过________他爬呀爬爬________回家里找妈妈________(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哭________ 难过________(4)老黄牛用尾巴________ ,燕子用尾巴________。
3. (2分)(2019·南明) 根据解释选择相对应的八字成语。
()解释: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A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 .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怀念老陆阅读答案

怀念老陆阅读答案【篇一:2015年吴江区青云中学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s=txt>语文 2015.06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那石板长街正好松驰紧张的神经,那曲水拱桥正好梳理浮躁的心态,城里人刚刚失去的一切似乎都在这里找到忆想的线索-----周庄,成了都市人寻找慰籍的一场清梦。
②联想江南一些古镇,近年为开发旅游,浓装艳抹精,“打扮得如火如茶,几成21世纪水乡江南“千篇一律,,的风景时,你会发现,苏州民居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依然生动,甚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②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③,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④,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⑤,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⑥,,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⑦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⑧,,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诸葛亮《出师表》4.名著阅读。
(5分)①《阿长和山海经》中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分)②阅读下面一个片段,回答问题。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
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
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回忆读过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
(2分)5.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昆曲形成的过程,含标点不超过50字。
(3分)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它起源于元朝末年流行于昆山地区的南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元朝末年,顾坚等人对南曲的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是昆曲的雏形。
冯骥才《怀念老陆》阅读练习及答案

怀念老陆冯骥才①近些天常常想起老陆来。
想起往日往事的那些难忘的片断,还有他那张始终是温和与宁静的脸,一如江南的水乡。
②我和老陆一南一北很少往来,偶然在京因会议而邂逅,大家聚餐一处,老陆身坐其中,话不多,但有了他便多一份亲切。
他是那种人——多年不见也不会感到半点陌生和隔膜。
他不声不响坐在那里,看着从维熙逞强好胜地教导我,或是张贤亮吹嘘他的西部影城如何举世无双,不插话,只是面含微笑地旁听。
③这不能被简单地解释为“与世无争”,没有一个作家会在思想原则上做和事佬。
凡是读过他的《围墙》乃至《美食家》,都会感受到他的笔尖里的针芒。
只不过他常常是绵里藏针。
我想这既源自他的天性,也来自他的小说观。
他属于那种艺术性的作家,他把小说当做一种文本的和文字的艺术。
高晓声和汪曾棋都是这样。
他们非常讲究技巧,但不是技术的,而是艺术的和审美的。
④一次我到无锡开会,就近去苏州拜访他。
他陪我游拙政、网师诸园。
一边在园中游赏,一边听他讲苏州的园林。
他说,苏州园林的最高妙之处,不是玲珑剔透,极尽精美,而是曲曲折折,没有穷尽。
每条曲径与回廊都不会走到头。
有时你以为走到了头,但那里准有一扇小门或小窗。
推开望去,又一番风景。
说到此处,他目光一闪说:“就像短篇小说,一层包着一层。
“我接着说:“还像吃桃子,吃去桃肉,里边有个核儿,敲开核儿,又一个又白又亮又香的桃仁。
”老陆听了很高兴,禁不住说:“大冯,你算懂小说的。
⑤记得那天傍晚,老陆在得月楼设宴招待我。
入席时我心中暗想,今儿要领略一下这位美食家的真本领究竟在哪里了。
席间每一道菜都是精品,色香味俱佳,却看不出美食家有何超人的讲究。
饭菜用罢,最后上来一道汤,看上去并非琼汁玉液,入口却是又清爽又鲜美,直喝得胃肠舒畅,口舌愉悦,顿时把这顿美食提升到一个至高境界。
大家连连呼好。
老陆微笑着说:“一桌好餐关键是最后的汤。
汤不好,把前边的菜味全遮了;汤好,余味无穷。
”然后目光又是一闪,好似来了灵感,他瞅着我说,“就像小说的结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骥才《怀念老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17分)
怀念老陆(冯骥才)
①近些天常常想起老陆来。
想起往日往事的那些难忘的片断,还有他那张始终是温和与宁静的脸,一如江南的水乡。
②我和老陆一南一北很少往来,偶然在京因会议而邂逅,大家聚餐一处,老陆身坐其中,话不多,但有了他便多一份亲切。
他是那种人-----多年不见也不会感到半点陌生和隔膜。
他不声不响坐在那里,看着从维熙逞强好胜地教导我,或是张贤亮吹嘘他的西部影城如何举世无双,不插话,只是面含微笑地旁听。
③这不能被简单地解释为“与世无争”,没有一个作家会在思想原则上做和事佬。
凡是读过他的《围墙》乃至《美食家》,都会感受到他的笔尖里的针芒。
只不过他常常是绵里藏针。
我想这既源自他的天性,也来自他的小说观。
他属于那种艺术性的作家,他把小说当做一种文本的和文字的艺术。
高晓声和汪曾棋都是这样。
他们非常讲究技巧,但不是技术的,而是艺术的和审美的。
④一次我到无锡开会,就近去苏州拜访他。
他陪我游拙政、网师诸园。
一边在园中游赏,一边听他讲苏州的园林。
他说,苏州园林的最高妙之处,不是玲珑剔透,极尽精美,而是曲曲折折,没有穷尽。
每条曲径与回廊都不会走到头。
有时你以为走到了头,但那里准有一扇小门或小窗。
推开望去,又一番风景。
说到此处,他目光一闪说:“就像短篇小说,一层包着一层。
“我接着说:“还像吃桃子,吃去桃肉,里边有个核儿,敲开核儿,又一个又白又亮又香的桃仁。
”老陆听了很高兴,禁不住说:“大冯,你算懂小说的。
⑤记得那天傍晚,老陆在得月楼设宴招待我。
入席时我心中暗想,今儿要领略一下这位美食家的真本领究竟在哪里了。
席间每一道菜都是精品,色香味俱佳,却看不出美食家有何超人的讲究。
饭菜用罢,最后上来一道汤,看上去并非琼汁玉液,入口却是又清夹又鲜美,直喝得胃肠舒畅,口舌愉悦,顿时把这顿美席提升到一个至高境界。
大家连连呼好。
老陆微笑着说:“一桌好餐关键是最后的汤。
汤不好,把前边的菜味全遮了;汤好,余味无穷。
”然后目光又是一闪,好似来了灵感,他瞅着我说,“就像小说的结尾。
”我笑道:“老陆,你的一切全和小说有关。
”
⑥于是我更明白老陆的小说缘何那般精致、透彻、含蓄和隽永,他长于从各种意味深长的事物里找到小说艺术的玄机。
⑦然而生活中的老陆并不精明,甚至有点“迂“。
我听到过一个关于他“迂“到极致的笑话。
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老陆当选中国作协副主席,苏州地方政府分一座两层小楼给他,还配给他一辆小车。
老陆第一次在新居接待外宾就出了笑话。
那天,他用车亲自把外宾接到家来。
但楼门口地界窄,车子靠边,只能由一边下人。
老陆坐在外边,应当先下车。
但老陆出于礼貌,让客人先下车,客人在里边出不来,老陆却执意谦让,最后这位国际友人只好说声:“对不起”,然后伸着长腿跨过老陆跳下车。
⑧后来见到老陆,我向他核实这则文坛软闻的真伪。
老陆摆摆手,什么也不说,只是笑。
不知这摆手,是否定这个瞎诌的玩笑,还是羞于再提那次的傻样?
⑨说起这摆手,我永远会记着另一件事。
那是1991年冬天,我在上海美术馆开画展。
租了一辆卡车,装满一车画框由天津出发,车子走了一天,凌晨四时途经苏州时,司机打盹一头扎进道边的水沟里,许多画框玻璃粉粉碎。
当时我不知道这件事,身在苏州的陆文夫却听到消息。
据说在他的关照下,用拖车把我的车拉出沟,并拉到苏州一家车厂修理,还把镜框的玻璃全部配齐。
这便使我三天后在上海的画展得以顺利开幕,否则便误了大事。
事后我打电话给老陆,几次都没找到他。
不久在北京遇到他,当面谢他。
他也是伸出那瘦瘦的手摆了摆,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⑩作家比其他艺术家更具有生养自己的地域的气质。
作家往往是那一块土地的精灵。
比如老舍和北京,鲁迅和绍兴,巴尔扎克和巴黎。
他们的心时时感受着那块土地的欢乐与痛苦。
他们的生命与土地的生命渐渐地融为一体—从精神到形象。
这便使我一想起老陆,总会在眼前晃过苏州独有的景象。
于是,老陆去世那些天,提笔作画,不觉间一连画了三四幅水墨的江南水乡。
妻子看了,说你这几幅江南水乡意境很特别,静得出奇,却很灵动,似乎有一种绵绵的情味。
我听了一征,再一想,我明白了,我怀念老陆了。
17.第②段中写从维熙和张贤亮两位作家有什么作用?(2分)
18.第4-5节中老陆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小说创作的看法,仔细揣摩用白己的话归纳老陆的小说创作观。
(4分)
19.仔细阅读第7-9节,各用一句话概括所叙的两件事,并回答这两件事各白表现老陆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20.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记叙文中常常穿插议论文字,比如本文的第⑥段就是如此。
分析这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2分)
21.揣摩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我作水墨江南水乡画和妻子对我画作的评价?(5分)
答案:
17. (2分)衬托((1分)老陆的温和、宽厚(1分)
18.①小说创作情节应该曲折起伏;②小说结尾应该余味无穷(4分,每点2分)
19.①坚持让外宾先下车((1分),表现老陆的谦逊礼让((1分);
②主动帮我修车修镜框((1分),表现老陆的乐于助人(1分)
20.对第4,5节记叙内容的评价(1分),表明老陆创作出优秀小说的原因是在于他能从各种意味深长的事物里找到小说艺术的玄机。
(1分)
21. (5分)内容上:①用作水墨江南水乡画来表达我对老陆的怀念(1分)
②用画水墨江南水乡来赞美老陆的创作具有苏州的地域气质(或赞美老陆的作品具有精致、透彻、含蓄和隽永的特点)(1分)
③用妻子的评价赞美老陆宁静、灵动、宽厚的性格。
(1分)
结构上:①前后呼应②点题。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