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开学考试文综历史

合集下载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24.战国时期,民间私立祠、社数量大增,男女巫成为百姓信仰鬼神的关键人物,祭祀不再是固定时间的特定仪式,而变成他们的谋生手段。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A.祭祀活动干扰社会秩序 B.儒家思想逐渐被统治者所接受C.礼崩乐坏影响民间祭祀 D.社会转型使民间信仰趋于合理25.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

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A.争霸战争频繁 B.生产工具的改进C.少数民族南下 D.人口的大量迁移26.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

据此可知A.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废弃B.中外文明交流日益频繁C.中枢权力体系高度完善D.文化开放心态开始形成27.清政府长期实行“怀柔远人”政策。

1764年,下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出海商船,每船准带生丝以两千斤为限,准许外国商船每次可带出生丝一万斤,又严禁闽、皖、浙等省出产的茶叶从海路运销广州或海外。

该政策A.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B.有利于外国商人垄断中外贸易C.导致中国农产品失去国外市场D.使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萎缩28.近代“变局”一词出现于鸦片战争后,如1856年薛福成上书曾国藩时说:“方今中外之势,古今之变局也”,此后朝野上下普遍使用“变局”一词。

这反映出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C.陈腐观念逐渐淡化D.学习西方成为共识29.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

广西陆川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西陆川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西陆川县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24.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以上引文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5.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愿望③忽视了客观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7.意大利人弗吉里奥(1349—1420)曾说:“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

”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所体现的时代主题是A.浪漫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28.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由以上材料信息中,可知该法()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2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1.《礼记·乐记》中载:“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

如此则民治行矣。

”这最能说明礼乐制度()A.强化等级观念、和谐等级关系B.以礼乐来区分尊卑,亲疏,贵贱C.成为维系西周统治的重要制度D.礼中有乐,烘托崇高和谐的氛围2.《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3.明中叶以后,地方官府所制定的集市日渐次频繁,间隔缩短。

江南有许多乡村市集,也是超越了定期市的阶段,如苏州昆山县的半山桥市,“民居辐辏,朝夕为市”。

这反映了当时江南()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B.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工商市镇日渐兴起D.生活观念发生转变4.清政府下令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以免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

这说明()A.民间救灾开始居主导地位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政府的救灾政策发生变化D.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5.下表是中国近代某学堂制订的学员课程计划。

据此判断这类学堂最早创立于( )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6.经济学家马寅初1935年在《中国经济改造》一书中认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倾销政策,中国保护幼稚工业,除保护税外,用统制的办法,发展国内工业与之相抗,亦为今日国际经济竞争之武器。

但到1940年,马寅初就对传统制经济提出批评:“吾人以千数百万同胞之死伤,数百万财产之损失,希冀获得胜利以求民族之快快复兴,决不愿以如是巨大之牺牲来交换几个大财神,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手中。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科综合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地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向)回答7`~9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A.沼气池、农田、畜牧场B.沼气池、畜牧场、农田C.农田、畜牧场、沼气池D.畜牧场、沼气池、农田2.此复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青藏高原C.南方低山丘陵 D.内蒙古高原3.图中所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体现出()A.自然环境的整体性B.物质和能量多层次高效循环利用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D.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8年10月5日85岁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一区)领取诺贝尔奖,她成功从黄花蒿叶片中提取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黄花蒿野生,喜欢在气候温暖、地势向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地生长。

图3为某区域地形图。

回答第4题。

4.若欲在图中甲乙丙丁区域种植黄花蒿,则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海拔低热量充足,黄花蒿生长状况最佳B.乙地位于迎风坡水分充足,适合黄花蒿生长C.丙地向阳坡,排水良好最有利于黄花蒿生长D .丁地为阳坡光照充足最适合黄花蒿生长“去工业化”后的美国,在2018年启动了“再工业化”发展战略。

再工业化是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

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不属于美国提出“再工业化”背景的是( )①“去工业化”使制造业大量转移到国外 ②经济增长主要由金融等服务产业来驱动③国内劳动力成本下降及产业结构演变 ④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6.近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卷-答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卷-答案

2018年广西省陆川县中学高三开学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答案24~25.BD26~30.ADCCB31~35.DABDD40.(1)特点:人数多且成份复杂;区域分布广,远超前代;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

(每点2分,共6分)成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繁荣;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市场的影响等。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6分)(2)新变化:社会领导阶层由旧的绅士逐渐发展为新旧士绅、新知识分子和富商并重(4分)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冲击了传统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文化繁荣;引导了社会潮流等。

(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9分)41.示例一一定的军事力量是实现国家富足的重要保障。

(3分)阐述:16世纪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垄断新航路并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18.19世纪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建立了“日不落帝间”,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市场;19世纪后期德国凭借强大的普鲁士军队完成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20世纪后半期美同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遏制苏联,控制西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9分)示例二单纯发展军事力量非但不能保障国家长期富足,还可能将国和民族引向灾难。

(3分)阐述:16世纪西班牙凭借军事力量称霸一时,但并未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很快衰落;18.19世纪英国称霸世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并非单纯发展军事力量;20世纪德国两次凭借军事力量在欧洲扩张均以失败告终,把德意志民族拖入战争的深渊;20世纪后半期美同发动越南战争给同内带来严重社会危机。

(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9分)(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观点明确。

概念解析准确,要素分解全面、科学;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淸楚。

二等(9~5分)能够结合其他相关知识解析对象、解析较全面、较完整、表述清楚、史论结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三期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24. 图6是魏晋时期中原世家大族郡望分布图。

据此可推知,当时A.中原地区文化昌盛 B.南方尚未得到开发C.边疆缺乏有效管理 D.政治中心发生转移25.西汉孝廉察举本以德行取人,东汉末年则增设了“授试以职”之法,郡国对被举者先以吏职相试,试用期间表现出了行政才能,方可察举到中央去。

这一变化反映了A.郡国权力膨胀威胁中央 B.官吏选拔更注重实际能力C.君主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D.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衰落26.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某一时期同类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凡国野之道……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周礼·地官·遗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国语·齐语》(语言杂乱),其事乱。

”“农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商君书》A.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 秦国商鞅颁布“重农抑商”的政策 D.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商业经济的发展27. 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

“空想”主要是因为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28.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D.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29. 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8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8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24.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

与此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九品中正制25.《礼记·曲礼》云:“大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这表明“礼”的核心作用是()A.明辨血缘亲疏关系 B.规范社会秩序C.区分尊卑等级关系 D.维系统治秩序26.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京法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 D.三省六部制27.有学者认为:从政泊体制廷边看,宋代是从”皇权—吏员”体制向“皇权—士大夫”体制转型的时期。

这一转交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取士的发展完 B.重文轻武观念的影响C.义理之学思想的浸染 D.官僚体制的日益完备28. 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部,元朝在中央也设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29.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

这从侧面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30.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

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必须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31.“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三12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 题,每题4 分,共48 分。

)24•《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材料意在强调两者都A. 消灭异端思想B.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C.推动文化繁荣D.以强制政策确立皇帝权威25•西晋之初,沿用汉魏旧制设置太学,太学生中既有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寒门庶族子弟;晋武咸宁二年(276 年)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 ;惠帝元康元年(291 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的子弟入太学。

国子学的出现反映了A. 门阀士族势力的兴起B.古代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趋势C.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26. 魏晋时期出现了发达的寺院经济,在寺庙庄园里有大量的依附农民(“佛图户”)。

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向佛寺的高级僧侣缴纳地租,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杂务,也不准随意离开。

这一现象A. 不利于新生产关系发展B.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影响了中央的经济利益D.导致了地方士族势力的崛起27. 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自己在入殓时要“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

这反映了A.中外文化交流影响主流思想变化B.三教合流之势在南北朝业已初显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定不动摇D.张融顺应南北朝崇佛抑儒的观点28. 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

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A.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B.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C.国际市场范围的扩大D.中国制瓷工艺的进步29.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 ,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开学考试文综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右图币面上所铸符号,有“明、易、燕”等释文,故又称“明刀”、“易刀”、“燕刀”。

其背面常铸有文字或符号,一般都是铸地或铸造炉次的标识。

其中背文为“齐”者通常被认为是齐国铸造,后世在燕国故地也有出土。

据此可知,该货币
A.推动了中国国家统一进程B.有利于铁器的铸造和推广
C.体现了区域性贸易的发展D.一度流通于全国众多地区
25.在元朝的行省体系下,将一直属于巴蜀地区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

此后直至今日,汉中地区在行政上一直隶属于陕西,今汉中地区在保留一些蜀地旧俗的同时,其西北关中文化氛围也明显加强了。

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立足于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则
B.行政区划的设置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引导不同区域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的开创有利于扩充元朝的实际统治疆域
26.解读右图,从该图中分析关于明朝中后期社会经济现象
最准确的是
A.原产于美洲的农产品得到普及
B.各地开始出现一批工商业市镇
C.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得到推广
D.民营手工业占据社会主导地位
27.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纵览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此观点最为背离的朝代是
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
28.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据该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一直延续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晚清财政的主要来源基本保持稳定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侧重工商业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29.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

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

颁布于1936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
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
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30.“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明
确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它殖民地的侵略行为,
提出只有劳苦大众自己的军队,才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号召东北军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发动游击战争。

这一《宣言》
A.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抵抗日寇侵略
B.准确地揭露了日本侵华的本质是全面侵略
C.全面提出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军事斗争策略
D.表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31.右表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

对于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美直接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几乎没有贸易往来
B. 中美建交促成了1975年中美贸易额有了大幅度的攀升
C.中国产品在美国的畅销造成了1980年中美的贸易逆差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快速增长
32.“他认为善、真、义、美均是相对人的需要和兴趣而言的。

不存在绝对真理或公平的永恒标准。

既然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既定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有特定有效的真理。

”持此观点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33.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河流防污法》。

其主要背景是
A.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B.工业发展造成严重污染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34.有学者指出,到1900年,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提及“世界文明”,这主要是由于A.世界各地普遍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B.各地进入到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中
C.西方列强确立了对整个世界的统治D.世界各地语言和文化差异逐渐消除
35.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

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

由此可知,此时的苏联政府
A.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D.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叶以后,市民阶层人员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

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千户以上的市镇比比皆是。

总之,明中叶以后的市民阶层无论在人数上、区域分布上都远远胜于宋代;而市民人数的增多是市民力量壮大、登上社会舞台的前提。

加上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日益繁荣,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于是市民阶层开始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摘编自王言锋《中国十六~十八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材料二近代中国,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为得有功名的士绅阶层。

但到1905年以后,由于科举废除,旧士绅的地位渐为士绅取代。

在1860-1916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也来自新知识分子。

新知识分子的人数,大约为士绅的十倍。

在1905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极少,但其地位不断上升,到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社会领导阶层除士绅、新知识分子外。

还有富商。

当时中国有四种商人,一种是普通商人,一种是盐商,一种是行商,一种是买办商人。

近代以来受西方工商文化的影响,提倡商战,鼓励商人与外商从事竞争。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政治地位也提高了。

——摘编自张玉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1860-191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市民阶层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