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_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摘要目的探索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

方法以“交往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和“自我接纳问卷(SAQ)”,对48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IAS有5个条目阳性率在40以上,IAS与SES、SAQ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1)。

结论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自尊与自我接纳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Relationship of social anxiety to self-esteem and self-acceptance in college studentsGao Wenfeng,Cong Zhong,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Taishan Medical College,Tai?an,Shandong Province,271000 P.R.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social anxiety to self-esteem and self-acceptance in college students.Method 487 freshmen of medical college were investigated by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Self-Esteem Scale(SES) and 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 (SAQ).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in 5 items of IAS are above 40%,and the IAS is related significantly to SES and SAQ respectively(P<0.001).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social anxieties in college students,and the self-esteem and self-acceptance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al anxiety.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self-acceptance社交焦虑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形成原因可能与大学生的自尊心理有关[1、2]。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心 理健 康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4 2 1 年第 56 6 2—2 期 01 - 期 总第 60 6 页
大学生社 交焦虑与 自我监控 、自我表露 的关 系研究
陈振 帮
摘 要 :本文意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 自 我监控 、自我表露之 间的关系,以图能够对 当今我 国大学 生的社交焦虑提 出一个新的指导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地 区变量上存在比较 明显的差异 ,其它的人 口学变量之 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社交焦虑和 自 我监控 、 自 我表露存 在 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他们之间的回归效应也比较明显 ;自 我表露起到部分 中介的
效应 。
关键词 :大 学生 社 交 焦虑
自我监控
自我表露
常水平问 。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社交
焦虑都是大学生 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作 为高校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重要性不容 当今社会 中,大学生作 为 由 “ 校人 ”向 轻 视 。 学 但就作者 的文献检索来说 ,发现国内外对社 “ 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 ,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容易出现各种社会交往 交焦虑 和 自我监 控 、 自我表 露 之 间 的关 系 研究 几 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 ,影响他们的社交活动 ,也 乎为零 。以前的研究发现 ,自我监控会影响到一
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 健康程度。据此 ,笔者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关 系 , 起 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 ,己成为高校 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 。为将来做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工作 的重要 内容[ 2 1 。
辅导工作 、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 从我国现有的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类的研究文 的指导 。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调查报告》
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和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大学生们越来越容易陷入社交焦虑症状中。

为探究这一现象,本人开展了一项调查,以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调查对象为295名大学生,数据采集时间为两个星期。

问卷设计了30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
结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每日使用时间普遍高达2-3小时,其中以微信和QQ为主要平台。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在新浪微博、抖音和小红书等其他平台上也花费了很长时间。

2. 社交焦虑症状
问卷中采用了社交焦虑量表,其中包括恐惧他人的评价、避免与人接触、担心说话出错等各种症状。

结果显示约70%的大学生有过社交恐惧的经历。

而近一半的受访者承认,使用社交媒体是他们逃避社交焦虑的一种方式。

3. 活动参与度
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很少参与课外活动,主要是因为害怕面对不熟悉的人,或者担心自己表现不佳。

而有些人虽然有兴趣参加活动,但由于缺乏勇气,他们选择了退缩。

结论: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很高,但这也加重了他们的社交焦虑症状。

与此同时,他们很少参与课外活动,这也继续加剧了他们的孤立感和恐惧感。

因此,开始进行积极的社交和参与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出这个封闭的状态,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更加自信和独立。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于社交场合或社会交往产生的情感不适或痛苦感。

社交焦虑在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调研概况调研对象为中国大学生群体,包括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

问卷以匿名方式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

调研内容包括个体社交焦虑水平的评估以及产生社交焦虑的原因等。

二、社交焦虑水平评估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大学生群体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

其中,37%的学生表示经常或者经常出现社交场合不适的情况,而54%的学生偶尔存在社交不适的经历。

只有9%的学生表示几乎从不感受到社交焦虑。

三、社交焦虑的原因在调研中,我们还针对社交焦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1. 自我形象不自信约占4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外貌、智力水平、才华等方面存在负面的自我评价。

这导致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容易感到紧张和压力。

2. 对他人评价过度关注约占30%的学生表示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过于在意,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被他人评价和评论。

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对社交场合感到不安和压力。

3. 社交技巧不足约占25%的学生感到自己的社交技巧不足,不擅长与他人主动交流和沟通。

他们在人际互动中缺乏自信,害怕出现尴尬和误会。

四、解决社交焦虑的方法为了帮助中国大学生缓解社交焦虑,减少焦虑对于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方法。

1. 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学生们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接受自己的个性和外貌等方面的特点。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减少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2. 学习社交技巧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参加社交技巧培训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主动参与社团活动或志愿服务等,增加与他人的接触机会。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交焦虑及其关系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交焦虑及其关系的调查分析
(- -)研究过程 主试将抽取 的大学生集 中进行 团体测试 ,统一 指导语 。 测试采用大学生 自我表露 问卷_ 6 和交往焦虑 问
个 性情 绪 ( = 4 ,P<0 01 和个 人 经 历 F 9. 6 9 . ) ( = .6 ,P . 5 F 42 4 <00 )四个主题 上的 自我表 露状
况存在显著性差异 ,另外 两个主题上的表露状况在 卷 。 自我表露 问卷 具有 良好 的信度和效度 。各维 年级上的差异则不显著 。事后 比较 发现 ,高年级学 J 度与总分 的相关系数都达 到了0 7 . 以上 。克隆 巴赫 ( 信度)系数为0 8 。由L a y .9 e r 编制 的交往焦虑量


自我表露和社交焦虑及其关系的调查
( )调查对象 一 笔 者主 要 调查 了华 南师 范大 学、广 州大 学 、
我表露 。不 同年级的大 学生 自我表露总体状况也存
在显著性差异 ( = .3 ,P .1 F 1 8 9 <00 )。 1 从 自我 表 露 的分 维 度 上 看 ,大 学 生在 人 际 关系 ( 一 2 3 5 T . 7 ,P<0 0 )、学 习生活 ( = .5 T 一 2 6 . 9,p 1 <0 01 . )和 个性情 绪 ( 一2 0 0,P T .5
第6 期 总第 十一 期
2 1年 1月 0 2 1
高 校 辅 导 员
大学生 自我表露与社交焦虑及其关系的调查分析
◇张 利 兵

要 :人际交往 中成功的 自 我表露可以促进和谐人 际关系的形成,但在 实际生活 中很多人的
人际交往并不顺利 ,存在社交焦虑。通过对 大学生 自 我表露状况和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探讨 两者
<0 0 )三个表 露主题 上表露状况存在 显著 的性 .5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

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社会压力也相应增加。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社交焦虑成为大学生们普遍面临的心理问题之一。

而医学院校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和专业要求的特殊性,更容易遭受社交焦虑的困扰。

本文旨在调查研究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以便加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某医学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我们首先了解他们的个人背景信息,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等,以分析社交焦虑与背景因素之间的关联。

然后,我们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AS)和斯皮尔伯格社交焦虑量表(SPS)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进行评估。

最后,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结果:在对10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后,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社交焦虑普遍存在: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

2. 学业压力和社交焦虑存在关联:在调查对象中,约60%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导致他们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

3. 专业要求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医学院校大学生面临更加专业化的学习要求,这对他们的社交能力提出了挑战,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社交焦虑。

4. 性别差异:女性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普遍较高,可能与社会角色和性别期望有关。

讨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状况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由于学业压力和专业要求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交焦虑的困扰。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医学院校应提供相关心理辅导及支持措施,帮助学生应对社交焦虑问题。

结论:本研究表明,医学院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社交焦虑问题,其主要原因包括学业压力和专业要求。

性别也可能是影响社交焦虑水平的因素之一。

为了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心理教育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此外,个体在面临社交困难时,也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和参与相应的心理干预活动,以提升社交能力和应对焦虑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交焦虑问题,其中约60%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导致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研报告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研报告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常常伴随着害怕被他人拒绝、评价和否定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究。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共计调查了500名大学生。

问卷调查主要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社交情况、社交焦虑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访谈则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原因和应对策略。

3. 调研结果3.1 社交焦虑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大学生中,有370名(74%)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交焦虑的困扰。

3.2 社交焦虑原因根据访谈结果整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自我评价过低、对他人评价过于在意、过度思考他人的反应、缺乏自信和心理压力等。

3.3 社交冷漠现象调研结果还显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冷漠现象。

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交活动浪费时间,或者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其中,因此选择避开社交,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焦虑。

3.4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影响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困难、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方面。

大学生因为社交焦虑而无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组队合作等活动,造成学业受阻;同时,社交焦虑还给大学生带来了压力、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此外,社交焦虑也导致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 应对策略4.1 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应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减少社交焦虑并提高自信心。

4.2 社交训练和实践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训练和实践活动,提供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交,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

4.3 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交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倡导积极向上、友善包容的社交文化,减少大学生对社交的压力和焦虑感,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分享经验与感受。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考试来临,很多同学看上去坐卧不安,根本无法静下来心学习,晚上还失眠;考完试后,有的同学好几个礼拜闷闷不乐,无法进入正常学习状态;还有的同学,不多说话,天天看上去闷闷不乐,更有甚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学生中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这些情况,我做了这次问卷调查。

三:调查形式调查是在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利用“问卷星”这个平台,将链接通过QQ发给好友或者群组。

四:调查对象郑州大学全校本科生五:心理焦虑解释心理焦虑,即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

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

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六:调查数据及分析1. 截至今日,已有100人填写了问卷,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专业学生,主要是大一的新生。

2.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说明大学生心理焦虑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被调查者有83%来自农村,且有79%的同学的生活费用完全是依靠父母,有53%的同学对生活费问题担忧。

这说明,焦虑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中的经济问题。

学生家中条件不好,而在大学里,每天都在花钱,学生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自然会不开心,焦虑。

3.有62%的学生在考试前无心做其他事情,90%的同学在考试前会觉得别人比自己努力,有77%的同学表明父母对自己期许非常大。

这些数据表明,考试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

有些人确实会在一些重大事件面前紧张,而考试算是学生经常面对的大事件了,并且在现在挂科失保研机会、失奖学金的背景下,在父母的期望下,自然会有巨大的压力,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我国现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类的研究文 的指导。
献当中,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当中大多表
明当今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令人堪忧。彭纯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000- 2001 年间在湖南省高校的调查表明,约有
16.26%的大学生体会到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 [3]。
2.1 研究对象
王晓刚、张甜等在 2005 年对重庆地区的大学生进
3.1 社交焦虑各个维度的方差分析 对社交焦虑变量在地区、年级、性别、是否 独生、专业的维度上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 (见表 1 表 2)
表 1 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总体状况 (M±SD)
$

$


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只有地区和专业
控和自我表露两个变量对社交焦虑做出了增值贡 两个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当中,它们的预测率
献,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 10.6%,达到了 0.001 为 2.3%,说明这两个变量对社交焦虑存在着一定
的显著性水平。其中自我监控的预测能力较强, 的预测作用。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只有地区这
参考文献:
对于社交焦虑的预测都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
[1]陈洁.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
自我监控对社交焦虑的解释力更强一些,占到了 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
总变异的 8.4%,而自我表露的解释的变异仅仅占 学学院,2009.
到 2.2%。这说明了,自我监控相对于自我表露能
占了总变异的 8.4%。自我表露的解释力较差,只 个变量存在主效应。结合着有关的图表我们可以
有 2.2%。
发现城乡之间的差异很明显。性别和年级之间也
3.4 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分析 以自我表露为中介变量,以自我监控为预测 变量,社交焦虑为预测变量,同时这三者又同为 显变量,据此我们对这三者进行了中介效应的检 验。如下图 1,表 5。
2.2 研究方法
方法为:与量表本身的标准答案一样记 1 分,否
2.2.1 诊断工具
则为 0 分。得分从 0~25 分,分数的高低代表自
社交焦虑量表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我监控水平的高低。
IAS)。由 Leary 编制,翻译被收入由中国心理卫
2.2.2 统计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 《自我监控量表》 (self- mon-
一年级 320 人,二年级 314 人;文科 327 人,理 itoring scale,简称 SMS) 是由 Snyder 编制的。该
科 307 人。
量表的再测信度 r=0.8431,效度 r≤0.9182.本量表
共有 25 题,评价标准为是非式的回答方式,计分
社交焦虑的解释力方面,仅起到了一种部分中介 2001.
的效应。
[4]王晓刚,张甜,蒋灿,陈永进,阮昆良.
自我监控可以对社交焦虑产生直接的正效应,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班集体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高
即自我监控的水平越高,社交焦虑的体验也就越 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2(4):23- 26.
深。同时自我监控还通过自我暴露的效应对社交
·心 理 健 康·
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导致。
其它方面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取样偏差
5.结论
的影响。例如:年级样本不均衡。男、女之间的
样本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所致。同时专业之间的
5.1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地区变量上存在比较
样本也不太均衡。
明显的差异,其它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
著。
4.2 社交焦虑与自我表露、自我监控的相关
151
轻视。 但就作者的文献检索来说,发现国内外对社
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几
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交活动,也 乎为零。以前的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会影响到一
影响着其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1]。 Reynolds 在研究中指出:心理咨询中的大学
生心理问题 80%以上与人际关系有关,大学生人 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
个的自我表露状况,同时自我监控作为一个人的 人格特质,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 理健康程度,而社交焦虑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 健康程度。据此,笔者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
起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己成为高校 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为将来做大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
辅导工作、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
4.1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本次研究中,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贡献率大约 为 2.5%,与巴友良 (2009) [6]的研究得出的 2.8%
#
有一定的差异。当然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出现
一定的差异也是很正常的。
此表表明,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自我监
图 1 自我监控对社交焦虑的中介效应模型
我表露与社交焦虑、自我监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 负相关;自我监控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
表 5 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
Á 相关。

#$ %!! &%’
3.3 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 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的探查自我表露与自我监控对社
学生焦虑水平要高于城市的大学生,同时大二的 相关分析
149
·心 理 健 康·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6 卷 总第 123- 124 期 2011 年第 5- 6 期 总第 662 页
ÁÂÁ 表3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 自我表露之间的相关矩阵Fra bibliotek
由表 3,我们可以看出社交焦虑和自我表露、 自我监控之间存在着很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自

由上表可以看出,地区对社交焦虑的总分存 女生要显著高于大一的男生。其它的无论是主效
在显著的主效应,地区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显著 应还是交互效应均不显著。
的,年级和性别之间的二元交互作用也比较显著,
在结合表 4- 2 以及图 3 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大
3.2 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

$
!"

#"

表 2 大学生社交焦虑总体状况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注:*P<0.05,**P<0.01,***P<0.001,下同。
关键词:大学生 社交焦虑 自我监控 自我表露
常水平[4]。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社交
1. 引言
焦虑都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作
为高校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容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由“学校人”向 “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社会交往
5.2 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存在
研究
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社交焦虑与自我表露、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交焦虑与自我表露、 自我监控分别呈现出极为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
自我监控分别呈现出极为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
5.3 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回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随着社交焦虑 归效应也比较明显。自我监控和自我表露对于社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的 1- 2 年
行调查后也发现他们的社交焦虑的水平略高于正 级大学生,采用分层整体取样的方法抽取 710 名
作者简介:陈振帮,河北省衡水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 心理健康教育。
148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6 卷 总第 123- 124 期 2011 年第 5- 6 期 总第 661 页
如下图 4 所示:
ÁÂ表4 预测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分层回归(n=634)
我们据此断定自我表露起到一种部分中介效 应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 0.184×0.151/ 0.289=9.9%。
4. 讨论与分析


""
!"
生杂志出版的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
取样的过程以专业为单位采取团体施测,采
版) [5],此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 用 分 层 整 体 抽 样 的 方 法 , 全 部 数 据 统 计 采 用
交焦虑体验的倾向。该量表含有 15 条自陈条目,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水平的增加,自我表露的程度在逐渐的降低,自 交焦虑的预测都达到了相当显著的水平。
我监控的水平在逐渐的增大。其中的原因同上。
5.4 自我表露起到部分中介的效应。本研究的
结果显示了,自我表露在个体产生社交焦虑的解
4.3 社交焦虑与自我表露、自我监控的回归 释力方面,仅起到了一种部分中介的效应。
研究
回归研究的结果显示,自我监控和自我表露
这些条目按 5 级分制予以回答 (1 代表与我一点
也不相符;2 代表与我有一点相符;3 代表与我中
3. 研究结果
等程度相符;4 代表与我非常相符;5 代表与我极
其相符)。 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 (Jourard Self- disclosure
Questionnaire, JSDQ) 于 1958 年开始使用,后经 许多研究者使用。 该问卷包含 6 个分量表 60 个
存在着显著的交互效应。 地区之间的差异很显著。这说明了来自城乡
之间的学生在社交焦虑方面的体验是有着比较大 的差异性的。农村来的学生更容易体验到焦虑。 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城乡之 间的差异愈来愈大,导致他们之间在许多的领域
150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6 卷 总第 123- 124 期 2011 年第 5- 6 期 总第 663 页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